物本主义与人本主义:管理思维的评判与融合——基于西方管理思想演进的思考
田奋飞;
摘要(Abstract):
文章从西方管理思想演进的历史逻辑视角,对物本主义管理思维与人本主义管理思维这两种主流管理思维进行了分析和评判。认为,尽管从管理思想演进的历史趋势看,人本主义管理思维取代物本主义管理思维体现了管理思想的历史进步,但客观地讲,人本主义管理思维与物本主义管理思维显然各有利弊,应当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真正实现人-物和谐的管理境界。
关键词(KeyWords): 管理思维;物本主义;人本主义;评判与融合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0FGL004);;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BJJ003)的阶段性成果;; 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基金;;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创新骨干基金资助
作者(Author): 田奋飞;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田奋飞.企业竞争力研究:基于组织价值观的整合观点[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 [2]田奋飞.管理思维模式选择的逻辑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07,(8).
- [3]孙耀君,管维立.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 [4]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 [5]D.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 [6]张福墀,安桐森.管理中的情.理.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更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 [8]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 [9]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 [10]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 [11]埃尔顿.梅奥.工业社会的文明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 [12]麦格雷戈.组织的人性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 [13]盛田昭夫.经营之神[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 [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1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 [16]宫坂纯一.经营管理论[M].北京:管理出版社,1996.
- [17]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 [18]杰克.韦尔奇.赢[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 [19]冯化平.打破常规——西方人性管理经典[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 [20]杰夫里.普费弗.求势于人——释放员工能量、实现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 [21]彼得.德鲁克.德鲁克文集(第2卷)[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 [22]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 [23]C.I.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24]西蒙.管理行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 [25]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拉斯.基业长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 [26]小托马斯.沃森.一个组织的信念[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 [27]孙景华.中国人的管理逻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 [28]哈洛德.季宁.G理论[M].荣泰出版社,1986.
- [29]应焕红.人性化管理:未来管理的创新趋势[M].社会科学,2001(4).
- [30]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组织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 [31]杰克.费茨.绩优公司的最佳做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 [32]比斯盖特.舒尔茨.顶尖管理思想[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2.
- [33]DALECARNEG IE.How to Win Friends&Influence Peo-ple[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 [34]松下幸之助.松下组织经营谈[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