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文苑传》对诗学史的改写——基于对钱谦益的探讨
邓菀莛;
摘要(Abstract):
清史《文苑传》的纂修起于清末、成于民初,经历鼎革,表现诗学改写与思想流转,对研究易代之际的诗学书写具重要价值但学界关注不多。文章基于清史《文苑传》对钱谦益的改写,揭示编纂官所展现诗学正伪、源流之辨,进而指出:清史《文苑传》以"超汉越宋"为祈向,认为钱谦益负起衰之责,其取法宋诗构建清诗,影响清诗史脉络流转。至王士祯、翁方纲等人,展现诗学复古开新、集成创变并于道、咸后诗学转捩。这是史官对历史的还原与纂史之改写,寄予易鼎后的诗学选择与文化坚守,是审视清末民初诗学流变的重要场域,值得探研。
关键词(KeyWords): 《文苑传》;钱谦益;诗学正宗;正伪之辨;易代诗学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康门弟子经学新变与中国近代文学转型关系研究”(18YJC751007);; 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康有为及其弟子诗学的学缘研究”(17wkpy91)阶段成果
作者(Author): 邓菀莛;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赵尔巽.文苑传[A].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C].北京:中华书局,1976.
- [2]朱师辙.清史述闻(卷三)[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
- [3]戚学民.钦定国史文苑传钞本考[J].文学遗产,2017(6).
- [4]戚学民.温馨,昭代雅音渔洋为宗---王士祯与清史文苑传第一稿顺康诗学史的书写[J].清华大学学报,2018(2).
- [5]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A].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十九)[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425.
- [6]钱谦益.钱牧斋全集(第七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501;275;799.
- [7]阎若璩.与戴唐器[A].潜邱札记(卷五)[C].上海:同文书局,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刻本.
- [8]王应奎.西桥小集序[A].许滉,西桥小集[C].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
- [9]翁方纲.蛾术集序[A].复初斋文集(卷四)[C].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48;58.
- [10]胡明.钱谦益诗论评议[J].社会科学战线,1984(2).
- [11]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九)[M].上海:世界书局,1937.484;592.
- [12]徐澂.卓观斋脞录[M].苏州:利苏印书社,1939.30.
- [13]王士祯.王士禛全集[M].济南:齐鲁书社,2007.1763;1560;4481.
- [14]蒋寅.清代诗学史导论[A].清代诗学史(第一卷)[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2;52.
- [15]毛奇龄.唐七律选序[A].西河文集(卷三十)[C].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597.
- [16]施闰章.诗原序[A].何庆善,杨应芹.施愚山集(第一册)[C].合肥:黄山书社,1993.56.
- [17]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677.
- [18]渔洋精华录提要[A].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三)[C].北京:中华书局,1965.
- [19]翁方纲.石洲诗话[A].郭绍虞,富寿荪,清诗话续编[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427,1428.
- [20]张健.清代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25.
- [21]程恩泽.赠王大令香杜兼呈邓湘皋学博之二[A].程侍郎遗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5.28.
- [22]陈衍.石遗室诗话[A].钱仲联,陈衍诗论合集[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37.
- (1)戚学民撰文介绍清史《文苑传》相关情况。参阅:戚学民:《钦定国史文苑传钞本考》,《文学遗产》,2017年第6期;戚学民:《桐城传人和文苑列传》,《社会科学战线》,2017年第4期;戚学民、温馨《昭代雅音渔洋为宗——王士祯与清史文苑传第一稿顺康诗学史的书写》,《清华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四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谕》,乾隆朝上谕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第934-935页。
- (1)夏孙桐:《缪荃孙<文学传>钞本序言》,上海图书馆藏。
- (1)清人郑则厚语,徐世昌编,闻石点校:《晚晴簃诗汇》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 (2)王英志主编:《清代唐宋诗之争流变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第239页。
- (1)翁方纲年幼时,学诗于王士祯弟子黄叔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