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同义词的认知学思考
王彤伟;
摘要(Abstract):
汉语同义词研究运用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种处于传统经典范畴观指导下的同义词研究无法解释研究中的某些重要问题。我们将认知语言学引入汉语同义词研究,认为同义词就是由认知引发的,以典型为原型的一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词的聚合。原型范畴观及典型性理论和家族相似性理论能对传统范畴观下难以说明的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KeyWords): 语义场;义素分析法;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同义词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07年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三国志》同义词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Author): 王彤伟;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吕叔湘.文言和白话[A].吕叔湘文集.第四卷.语文散论[C].商务印书馆,1992.67;68.
- [2]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中国青年出版社,1952.53.
- [3]张生汉.关于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一点看法[J].语言研究,2005,(1):98-103.
- [4]张志毅.词汇语义学[M].商务印书馆,2001.30;39.
- [5]梅家驹.同义词词林[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16.
- [6]黄金贵.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1;154;162;320
- [7]帅志嵩.也说“同义词”[A].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C].巴蜀书社,487-496.
- [8]高钰京.也谈同义词的辨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98.
- [9]池昌海.《史记》同义词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28.
- [10]刘叔新.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11-12.
- [11]刘叔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序、凡例、导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 [12]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商务印书馆,2005.313.
- [13]陈桂成.同义词群是开放性的动态结构[J].辞书研究,2003,(4):33-36.
- [1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1;80.
- [15]邹智勇.典型理论及其语言学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6):13.
- [16]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