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确定:司法鉴定意见本质的再认识Science≠Certainty:on Re-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Forensic Science Opinion
谭趁尤;郭华;
摘要(Abstract):
司法鉴定意见能够作为证据源于鉴定本身的科学性认识。然而,科学性认识时常呈现不同结果。这种不同结果不仅会引发司法鉴定争议,还衍生出对其科学性的疑窦。科学并非一定是绝对的真理,科学性也不能完全等于确定无误,因为科学性是通过"可证伪"获得的,这是科学固有的本质属性。鉴定是指具有专门知识的人针对专门性问题,运用科学知识依据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科学程序作出判断意见,其判断蕴含不确定性。如果鉴定本身符合科学要求,即使鉴定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也不失其科学性的本质内涵,在未被证伪前依然能够支撑起可信性并获得权威性。司法鉴定意见只要符合科学本身的性质和规律,就具有可靠性和可信性,选择具有科学性的司法鉴定意见作为证据就具有程序上的正当性。基于此,司法实践不宜纠缠鉴定的确定无疑,也不应要求鉴定人予以证实,而只要质证不能证伪,则可作为定案根据。司法实践也不应将符合科学性的鉴定意见出现偏差作为追究鉴定人和采用者责任的唯一依据。
关键词(KeyWords): 司法鉴定;鉴定意见;科学原理;科学性;不确定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6YFC0800707)
作者(Author): 谭趁尤;郭华;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邢建昌.作为知识生产的文学理论[EB/OL].http:/www.cssn.cn/wx/wx_wyx/201705/t20170528_3533557_2.shtml,2020-05-29.
- [2]李钦.中国百科大辞典(普及版)[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475.
- [3]刘鑫,王耀民.论专家辅助人资格的审查[J].证据科学,2014(6):710.
- [4]王庆.“科学”正名及其他[J].学术界,2011(11):113-122;116.
- [5]刘鑫.论司法鉴定的科学性[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9):119.
- [6]樊崇义.刑事证据法原理与适用[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155.
- [7]郭华.鉴定结论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49.
- [8]郭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框架下的司法鉴定制度改革[J].中国司法,2019(7):100.
- [9]姜喜咏.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化的几个问题[J].理论学刊,2012(5):79.
- [10]P.E.HONDNSON.Presuppositions and Limits of Science,G Radnizkv and G.Andersson ed.[A].Th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C].D.Reidel Puhlishing Co.,1979.133-147;刘鑫.论司法鉴定的科学性[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4(9):113.
- [11]刘德刚,牛芳,唐五湘.“科技成果”一词的起源、演变及重新界定[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4(2):39.
- [12]王春法.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含义[J].学习与实践,2002(11):35.
- [13]张峰,蔡永彤.证据制度网络视野中的测谎结论---以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为中心的考察[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6.
- [14]汪建成.司法鉴定基础理论研究[J].法学家,2009(8):2.
- [15]H.J.WALLS.Whither Forensic Science[J].Med.Sci.&L,1966(6):183.
- (1)这里所说的客观性是指科学研究对象都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实践性是指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又被社会实践证明是真理;理论性是指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手段,对大量感性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发展性是指客观事物既是复杂的,又是发展变化的,认识是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而科学也是不断发展。
- (2)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1条规定:“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 (1)比如DNA亲子关系鉴定,认为只要基因配对吻合在99.9%以上就可以认为有生物学上的亲子关系。那么就可能有极少部分的接近0.1%被认为有亲子关系个体在生物学上没有亲子关系,也意味着有一些真正有亲子关系的个体被排除了。那么,DNA亲子鉴定技术出现错误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当前社会上对DNA亲子鉴定的认可度依然很高,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鉴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