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制度理论基础的反思与构建
蒋人文;
摘要(Abstract):
证据制度理论基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立足于最高层面即哲学层面认识的,即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随着对诉讼过程中有关证据活动认识的深入,尤其是司法活动与认识活动的区分,证据制度理论基础仅仅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证据制度的唯一理论基础,是不符合证据制度发展和完善的需要的,应确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KeyWords): 证据制度;理论基础;反思;构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蒋人文;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34;134;153.
- [2]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56;362;197.
- [3]陈瑞华.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2001,(1):27.
- [4]卞建林.证据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7.
- [5]周士敏.试论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问题[M].法律应用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5.
- [6]阳旭东.略论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J].湖南社会科学,2001.(6):105.
- [7]徐静村.刑事诉讼法学(上)[M].法律出版社,2004.179.
- [8]王继福.论科技证据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适用[J].社会科学家,2009,(2):89.
- [9](美)乔恩.R.华尔兹,何家弘.刑事证据大全[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45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