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多层面培育路径
邓志华;
摘要(Abstract):
工匠精神反映的是从业者在工作中持久专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工作理念和精神风貌。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对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但相关研究总体上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主要聚焦于论证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重要价值,其培育路径研究还十分有限。在梳理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核心要义的基础上,基于政策制度、社会氛围、高等教育和企业管理等四个层面,从多条路径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为我国培育技能人才的工匠精神提供了有益的政策思路和管理启示。
关键词(KeyWords): 工匠精神;技能人才;培育路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内创造力的多层面精神性动力机制研究”(71962003,主持人:邓志华);; 贵州省2019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贵州财经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和培养模式转型研究》(2019B177);; 贵州省2020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贵州城乡融合发展研究”(2020QN016,主持人:邓志华)
作者(Author): 邓志华;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马永伟.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东南学术,2019(06):147-154.
- [2]傅海燕.对先秦工匠和工匠精神的认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06):57-62.
- [3]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6-10.
- [4]郭会斌,郑展,单秋朵,梁子扬,杨隽萍.工匠精神的资本化机制:一个基于八家“百年老店”的多层次构型解释[J].南开管理评论,2018,21(02):95-106.
- [5]张敏,张一力.从创业学习者到网络主宰者:基于工匠精神的探索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7(10):153-159.
- [6]张培培.互联网时代工匠精神回归的内在逻辑[J].浙江社会科学,2017(01):75-81+113+157.
- [7]方阳春,陈超颖.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对员工工匠精神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8,39(03):154-160.
- [8]喻术红,赵乾.论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劳动法保障[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3):89-96.
- [9]李娟.农业劳动者职业转型中工匠精神的法律塑造[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2):57-64.
- [10]吕守军,代政,徐海霞.论新时代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J].中州学刊,2018(05):104-107.
- [11]栗洪武,赵艳.论大国工匠精神[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1):158-162.
- [12]吕红刚.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9(07):60-61.
- [13]何舰.论“工匠精神”与技能型产业工人队伍建设[J].青海社会科学,2020(01):1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