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模式下乡村旅游发展优化策略
乌拉尔·沙尔赛开;
摘要(Abstract):
文章旨在研究共生模式下乡村旅游发展优化策略,首先构建了以村民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运营企业为核心、当地政府政策支持和制度监督为支撑、游客旅游带来经济效益为重点的乡村旅游发展共生体系,然后通过提出政府统筹协调构建共生体系平台、构建共生体系和利益协调机制、明确共生单元的关系等策略,以期各共生单元互惠共赢,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乡村旅游;共生体系;互惠共赢;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创新机制研究》(19XJY018)
作者(Author): 乌拉尔·沙尔赛开;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王庆生,张行发,郭静.基于共生理论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模式和路径优化研究---以山东省沂南县竹泉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03):108-112.
- [2]黄嘉颖,程功.陕南会峪村共生空间的营建探索[J].规划师,2017,33(03):96-101.
- [3]李月调.基于共生理论的“三农”和乡村旅游和谐发展[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6(02):17-20+35.
- [4]李婉玲.共生理论视角下的乡村影视旅游发展对策[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9(06):57-61.
- [5]尹权.基于共生视角的我国乡村旅游跨行业合作研究[J].农业经济,2016(09):53-54.
- [6]张金鸥.基于共生理念的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扶贫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2020(02):50-51.
- [7]陈倩,邓敏.基于共生理论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恭城红岩村为例[J].市场周刊,2020(02):54-55+65.
- [8]苏海洋,陈朝隆.不同开发模式红色旅游景区与核心旅游社区共生发展差异研究---以革命老区梅州蕉岭县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36(04):434-441.
- [9]方圆.乡村旅游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农业经济,2019(12):29-30.
- [10]姚旻,赵爱梅,宁志中.散居型村寨旅游“共生”发展机制与培育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12):132-138.
- [11]严若曦.基于共生理论的都市边缘区乡村规划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9.
- [12]吴东锋.基于产业融合视角的麻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 [13]舒琴.乡村旅游共生发展模式调查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9.
- [14]胡婷.区域旅游地共生系统测量与结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 [15]杜双.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利益主体共生模式研究---以陕西上王村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2019:1440-1449.
- [16]王一岚.融合共生理念下的北戴河丁庄体验空间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8.
- [17]唐玮.基于协同共生理论的乡村民宿与乡村旅游互助发展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2(04):10-12.
- [18]赵志浩.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要突出“共生共赢”[N].苏州日报,2019-05-21(A06).
-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gov.cn/guoqing/2020-03/09/content_5362699.htm.
- (2)央广网,http:/m.cnr.cn/chanjing/travel/20200312/t20200312_525013185.html.
- (3)贵州省统计局,2019年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