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
涂永前;
摘要(Abstract):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等诸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国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断探索,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及劳动法治不断得到完善。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到现阶段新常态的出现,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以及科技发展的变化,受影响我国在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和谐劳动关系。在发展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制定并完善劳动法律法规,秉承劳动法治理念,把法律法规的实施始终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法治手段调整并平衡劳动关系各方利益是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根本所在。在优化劳动法制并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同时,在企业劳动冲突管理领域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经验,结合中国特色,强化构建企业内部劳动冲突管理系统的根本价值所在,结合社会共治治理模式,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倡导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协调劳动关系,是未来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特色所在。
关键词(KeyWords): 劳动关系;和谐劳动关系;劳动法治;劳动冲突管理系统;社会组织;社会共治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2016年度项目《社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研究》(LKY-2017hz-36)
作者(Author): 涂永前;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常凯.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J].中国社会科学,2013,(6).
- [2]温松,刘剑.社会治理视阈下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以深圳市的政策实践为例[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1).
- [3]曾湘泉,唐鑛.战略劳动关系管理:内容、挑战及展望[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4).
- [4]姚宇.中国非正规就业规模与现状研究[J].中国劳动经济学,2006,(2):107.
- [5]涂永前,李宜真.我国社会组织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运行机理探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
- [6]刘婷婷,徐建.深圳坪山打造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DB/OL].http://news.163.com/17/1208/06/D5454QP400018AOP.html.
- (1)本节部分内容参考了网智天元:《中国企业劳动关系形势研判分析报告》(2017年1月-6月)。
- (2)但是由于不断严格劳动执法,以及三方协调机制的广泛实践,近些年劳动就业领域影响力较大的案件较之前少了一些。
- (3)对于弱势群体的界定,其实我国国家法律层面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劳动法中尚不存在视劳动者为弱势群体的表述。目前,一些地方法律法规及学者对弱势群体的界定颇不一致,例如广州市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定义为,包括家庭人均收入达不到地方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员、无业人员、失业人员、孤寡老人、特困人员、残疾人士和下岗职工中的困难人士。上海市政府则将40岁以上女职工、50岁以上男职工及低收入者作为就业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并予以关注。另有一些省、市为了照顾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实施了所谓的“40-50工程”,主要是协助解决4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男性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 (1)2015年8月29日,四川省阆中市百余名农民工以“讨薪”为由,堵住某著名景区大门,不准游客进出,并与前来维持现场秩序的公安民警发生冲突。之后,这次事件中有8名讨薪农民工分别被判处6至8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类似此种非法维权事件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个中原因颇为复杂,但是农民工缺乏法律意识是事件爆发的重要诱因。
- (1)通常认为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与零工经济(gig economy)异曲同工,二者都是依靠“互联网+”平台产生的新业态,但二者各有侧重,共享经济的核心是平台使用者通过彼此信任的平台匹配闲置资源需求,达到交易成本最小化,从经济理论上讲对于平台服务需求者来说可以理解为以“租赁合同”替代“买卖合同”,由“重所有权”向“重使用权”转移,而零工经济的精髓是平台就业者通过个人技能、特长和劳动来获取报酬,前者如国外的Uber、Airbnb、Yelp,国内的滴滴出行、小猪短租、大众点评等信息资源分享型网络平台,后者如58同城、e代驾、e兼职平台提供个人技能或劳动需求匹配服务的经济形态。
- (2)最近几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型灵活就业特征,主要表现在:高学历、高技能自由职业者比重不断攀升;依托新业态如阿里巴巴、淘宝、滴滴出行、58到家等主流电商和分享经济平台产生的新型灵活就业者,以及依托众创空间、孵化器、类似海尔企业的创业平台等引导的新模式——创业孵化平台所产生的创业者群体不断扩大;灵活就业者与创业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并且存在相互转化。详见张成刚,祝慧琳:《我国劳动力市场新型灵活就业的现状和影响》,《中国劳动》2017年第9期,第22-30页。
- (3)在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海南、重庆、甘肃等省(区、市)以及杭州、宁波、无锡等市地方法规中,设立了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或工资集体协商专章,进行了三方协商机制的探索并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作用。再如,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珠三角核心广州市要求市、区(县级市)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并出台了《广州市劳动关系集体协商争议调停员管理办法》等地方规章,以配合三方协调机制的落地实施。
- (4)相关详细报道,参见http://acftu.workercn.cn/27/201709/25/170925221619377.shtml
- (5)本节部分内容参考了网智天元:《中国企业劳动关系形势研判分析报告》(2017年1月-6月)。
- (1)目前的劳动冲突案件中,个体冲突仍为主流,集体行动已不太常见,以北京市某区劳动仲裁科2007年和2008年结案的631起劳动争议案件为例,发现企业劳动争议有以下主要特征:当前企业所发生的劳动争议以个别劳动争议为主。在所调查的案件中,个别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分别占总数的91.4%和8.6%。因此对个体劳动争议的重视应视为企业劳动冲突管理系统的重中之重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