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银兴
<正> 时代给予人们的机遇是同样的,但未必每个人都能抓住机遇。祖国的改革开放大业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和成才的机遇。成功的关键不
1991年06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跃然
,玉霜
<正> 洪银兴教授,江苏常州人。1950年生,中共党员。1982年于南京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198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获经济学博士,1989年,被南京大学破格提升为正教授。现任南大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兼经济系主任,中国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理事、江苏省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科学年鉴》编委等。
1991年06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炽成,彭梅
<正> 现代新儒家是二十世纪以来坚持儒学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为了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和马克思主义的冲击而产生的一个思想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励、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他们不仅从感情上认同传统儒学,而且对它经过了深入的思考,在理性上对儒学进行了批判的审查,重新确认了儒学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西学,使儒学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91年06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余福洲
<正> 孔子这位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把大半生的精力投人到教育事业中,他的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石,其精华,作为华夏文化的优秀部分,至今仍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他以一位教育实践家的身份出现在中国古代教育史舞台上。他创设儒家“私学”,直接从事教育工作,从管理到教学,在当时所能包括的教育工作范围内,他都参与了实践。他的“私学”有弟子三千余,贤人七十二。许多学生紧随左右,不时问教,刻苦钻研,与孔子建立了亲密的师生关系,
1991年06期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宁健
<正>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为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作演讲而写的著作,发表于1937年7月。《实用主义》则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士1906年至1907年为波士顿罗威研究所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所作的几篇演讲稿,成书于190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实用主义》已加入了一些有关的文章)。我之所以对这两本著作进行比较分析,不只是因为实用主义和实践都是从希腊语“行动”一词的意思引伸而来,更主要的是基于以下的认识。在探讨如何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国内外不少学者都注目投笔于实践的问题,有的提出实践哲学,有的主张实践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或者现代模式。至于两种新提法与辩证唯物
1991年06期 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滨岛敦俊,许檀
<正> 一、序论在旧中国的城市中,城隍庙的存在甚为普遍。关于城隍庙的产生和发展,邓嗣鬲、那波利贞两位学者早在三十年代即已有过总括性的论述(邓35;那波34)。近年来,中村哲夫、约翰逊·戴维(Dayd iJohnson)等又有进一步的研究(中村76;Johnson85)。这些研究大多围绕着城隍信仰的产生,城隍神、庙的作用,以及历代王朝对它的封赠等问题,在时间上则主要集中在从南北朝到宋元时代。只有邓嗣鬲的研究较详细地论述了自城隍
1991年06期 22-3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下载次数:16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王才勇
<正>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在当代西方学术界以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创始人而闻名,同时,他也以其对传统美学问题的解释学阐述,成为当代西方美学思潮中引人嘱目的解释学美学的开山鼻祖。本文试从内容、特点和意义三个方面,对伽氏的解释学美学作一初略的探讨。
1991年06期 31-37+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9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希文
<正> 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同时,我们保持清醒的脑,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在我国泛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这说明了在建设有中同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抵制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我国人民侵蚀的极端重要性。我军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柱石,是人民的子弟兵,在军队抵制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侵蚀更有其特殊意义。
1991年06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昌雄
<正> 如何认识技术美学社会效益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对技术美学研究和应用的态度,影响到技术美学所应产生的社会效益。我国技术美学研究和应用起步晚,虽说八十年代中期也曾活跃一时,但目前不论是从深度和广度来看,尚未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和研究的长足进展,也没有获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因此,有必要对技术美学的社会效益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1991年06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经勇
<正> 当前正在进行着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而在宏观经济管理方面,就是要建立间接管理与直接管理相结合,以间接管理为主,在合理利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主要通过经济杠杆来调节企业的微观经济活动,以保证国家宏观经济计划目标的实现。这种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其实质就是要改变
1991年06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国钧
<正> 深化改革是建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根本保证,因而也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保证。在这里,增强企业活力又是中心环节。这也就决定了,企业有无活力、活力大小,直接关系改革开放与现代化事业的成败。这一点在建国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0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济教训中一再得到证实,在深化改革中显得尤为迫切。
1991年06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玉甫,王全恕
<正> 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脊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前,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下降,亏损面增加,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1991年06期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志强
<正> 经营是管理的基础,而成功的经营必须以有效的管理为前提。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日益复杂,企业经营的兴衰,经济效益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经济管理人士的共识。许多企业也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的活动中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企业管理效益的系统化、正规化考核评价工作尚未开展起来,未能发挥出考核评价工作对提高企业管理效益的应有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就考核评价企业管理效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考核评价的原则、方法和指标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1991年06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崎清,刘凤嵩
<正> 一、贸易的作用说到企业的国际化,人们往往容易先想到贸易——商品进出口。这种商品的进出口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的交易。大家都知道,日本也是在古代就出现了邻接各地区间的交易。可是,如今日本的出口竞争能力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戒备。若究其根源,无论如何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以来的经济国家主义——贸易立国精神。
1991年06期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忠民
<正> 社会处在不断的运动过程之中。社会的正常运动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社会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一般可称为社会发展。还有一种情形,那就是社会暂时处在相对静止的状态,没有明显的变化,而只是遵循着原有的轨道运转。这种情形就是社会运转。
1991年06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振坤
<正> l、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农村长期停滞的原因中国的封建社会,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几千年。在中世纪,它曾为世界创造了极为光辉的封建文明,成为“先进亚洲”的中心。可是,到了近代、它却成了阻碍中国工业的桎梏。在旧中国,农村社会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基础和缩影。农村社会,几千年来表现为一种十分坚韧的惯性结构。对内,顽固地沿袭着几乎是千年一贯的“祖宗章法”(当然并不排除属于“量变”性的进步);
1991年06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崖丽娟
<正> 近代中国是一个命运多舛、灾难迭生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纷登、人才辈出的时代。当许多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致力于从政治体制上变革中国的同时,严复却匠心独运地希冀从意识形态改观中国,他在思想领域里的突出贡献使他能够超出同时代的许多先进人物,引人注目地跻身于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四大代表之列,与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一道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英名。
1991年06期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苏韶芬
<正> 地处岭南的桂林,最初的孕育是骆越文化。而由于它的地理位置,较早地得到了开发,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现了六国统一,进而发兵五十万进攻百越,为了解决粮草的运输问题,开凿了兴安灵渠,沟通了湘江与漓江的水路交通,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灵渠的开凿,
1991年06期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龚维玲
<正>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钱宗范教授是广西历史学会副会长,桂林儒学学会副会长。几十年来他在教学上辛勤耕耘,科研上楔而不舍,作出了显著成绩。至今共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出版8本书,其中《周代宗法制度研究》一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反映极好。今年五月,他被广西区人民政府授予“广西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光荣称号。为此,记者对他作了采访。
1991年06期 86-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世达
<正> 夜半醒来,夜雨的淅沥,夜风的呻吟,从黑暗中传人耳际的时候,我常常惊异地想:我是怎么成为今天的我的呢?我是怎么来到现在这个生活位置,这个特殊的时空的呢?“我猛然发现自己就在这里,没有人请我来,也没有人批准我来,我是被“扔”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我被自已这一想法深深地震动了。我感到人生的起点就象掷骰子一样,它的偶然性深深植根于一些无法逃避的事实之中。
1991年06期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江
<正> 美丽富饶的东方各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较之西方文学(欧美文学),东方文学(亚非文学)有着更为悠久漫长的发展历史,它同样是世界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东方文学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历史地位,当然更谈不上系统全面的整理和研究。这在我国也是如此,灿烂辉煌的东
1991年06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玉霜
<正> 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如何,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为此,笔者对桂林市3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全市中小学教师总人数为3117名,约占10%),并走访了几所中小学校和有关部门。一、教师身体健康状况在300名被调查者中,男性教师为122人,占40.66%,女性教师为178人,占59.33%,男女性别比约为4:6,这个比率与目前中小学教师男女性别比大致相当,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情况;被调查者年龄大致分为四个年龄段:30岁以下、30~40岁、40~50岁、50岁以上。其中30岁以下教师58人,占被调查者总数
1991年06期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国平
<正> 我的一位朋友是工厂的副厂长,是搞具体管理工作的,但却很喜欢看理论性的《社会科学家》杂志,在他的影响下,我也成了《社会科学家》的忠实读者,而且越读越爱读,觉得《社会科学家》值得从事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同志们一读。首先,《社会科学家》贴近社会,贴近读者;与时代同步,与读者心理需求同步,注意抓人们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如今年以来编发的“我国通货膨胀的治理与产业结构的调整”,“隐忧与对策——桂林市工业流动资金透视”,“关于当前我国农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等文章,都使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
1991年06期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