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 社会主义与货币关系之历史反思

    余源培

    蒲鲁东主张通过消灭货币,保留小私有制和商品生产与流通的途径实现社会主义。马克思指出这是空想,并从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上批判了蒲鲁东的货币哲学。在实践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列宁的货币观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为典型的就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灭货币,转变到“新经济政策”的以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为主要杠杆。货币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历就更为坎坷曲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当进一步健康发挥货币的经济和社会功能。

    2004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与货币关系之历史反思

    余源培

    蒲鲁东主张通过消灭货币,保留小私有制和商品生产与流通的途径实现社会主义。马克思指出这是空想,并从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上批判了蒲鲁东的货币哲学。在实践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列宁的货币观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为典型的就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灭货币,转变到“新经济政策”的以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为主要杠杆。货币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历就更为坎坷曲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当进一步健康发挥货币的经济和社会功能。

    2004年03期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经济哲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余源培教授访谈

    邓祝仁,曾文婷,余源培

    2004年03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经济哲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余源培教授访谈

    邓祝仁,曾文婷,余源培

    2004年03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推进印刷行业改革 加速产业经济提速——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黄健

    2004年03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推进印刷行业改革 加速产业经济提速——学习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黄健

    2004年03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胡适与西方自由主义

    颜俊儒

    胡适与西方自由主义具有双重关系———皈依与叛离同存,但皈依更胜于叛离。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又有对话的可能性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两大文化相逢后的真实情形。

    2004年03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胡适与西方自由主义

    颜俊儒

    胡适与西方自由主义具有双重关系———皈依与叛离同存,但皈依更胜于叛离。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又有对话的可能性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西两大文化相逢后的真实情形。

    2004年03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论福柯晚期伦理学中的“生存美学”思想

    田光远

    伦理学是福柯晚期思想中的一个重心。福柯把他的伦理学看作是一种“生存美学”。本文就试图从现代性伦理学的困境入手,对福柯“生存美学”思想的缘起、其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及后果做出详尽的探讨,以期为现代人的伦理困境寻求一种出路。

    2004年03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论福柯晚期伦理学中的“生存美学”思想

    田光远

    伦理学是福柯晚期思想中的一个重心。福柯把他的伦理学看作是一种“生存美学”。本文就试图从现代性伦理学的困境入手,对福柯“生存美学”思想的缘起、其历史渊源、基本内容及后果做出详尽的探讨,以期为现代人的伦理困境寻求一种出路。

    2004年03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东晋南朝僧侣佛理诗探析

    柳倩月,吴寒

    中国文坛在东晋南朝时期,出现了僧侣的诗歌作品,这是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现象。僧侣诗作中,题材以佛理诗居多,主题重在宣扬佛教的义理,也有部分诗作赞扬佛德并藉咏物以抒情通理。

    2004年03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东晋南朝僧侣佛理诗探析

    柳倩月,吴寒

    中国文坛在东晋南朝时期,出现了僧侣的诗歌作品,这是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现象。僧侣诗作中,题材以佛理诗居多,主题重在宣扬佛教的义理,也有部分诗作赞扬佛德并藉咏物以抒情通理。

    2004年03期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浪仙“苦吟诗”的审美内涵

    吴益群

    浪仙是中唐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长江集》对后代的诗歌创作影响较大,其诗歌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折射出特殊的美感。本文着重从作者的审美态度、诗歌的意象特质、作品的艺术旨归等方面对他苦吟诗的美学意蕴作初步探讨。

    2004年03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浪仙“苦吟诗”的审美内涵

    吴益群

    浪仙是中唐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长江集》对后代的诗歌创作影响较大,其诗歌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折射出特殊的美感。本文着重从作者的审美态度、诗歌的意象特质、作品的艺术旨归等方面对他苦吟诗的美学意蕴作初步探讨。

    2004年03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苏轼的审美心理经验管窥

    黄贞权

    苏轼的审美心理经验具有多方面的形态和特征,有着独特的感觉方式,保持着丰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他有着鲜明的空间审美意识和色彩感,并且有很高境界的审美理想,在宋代艺术家中有着别具一格的审美创造和艺术审美才能。其丰富而精微、灵敏的审美心理经验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的审美心理学。

    2004年03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轼的审美心理经验管窥

    黄贞权

    苏轼的审美心理经验具有多方面的形态和特征,有着独特的感觉方式,保持着丰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他有着鲜明的空间审美意识和色彩感,并且有很高境界的审美理想,在宋代艺术家中有着别具一格的审美创造和艺术审美才能。其丰富而精微、灵敏的审美心理经验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的审美心理学。

    2004年03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现代文学价值建构的尝试

    张清民

    中国现代文学家以知性概念和范畴对文学的价值进行区分和研究,并借鉴其他学科的话语单位,尝试建立科学的文学价值论体系。但是,其体系建构缺乏系统性,在学科建设层次上,这种探索只能算是为以后系统而完整的文学价值论研究所作的一种准备。

    2004年03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现代文学价值建构的尝试

    张清民

    中国现代文学家以知性概念和范畴对文学的价值进行区分和研究,并借鉴其他学科的话语单位,尝试建立科学的文学价值论体系。但是,其体系建构缺乏系统性,在学科建设层次上,这种探索只能算是为以后系统而完整的文学价值论研究所作的一种准备。

    2004年03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解读塞尚绘画艺术的生命精神

    李淑辉,张辑

    塞尚后期作品有很多“不确定”笔触,这些模糊变幻的话语形式再现了宇宙生命的交融合一,开启了艺术的真实境域。本文从现象学视域分析塞尚的绘画艺术,认为不确定的语言形式表现了宇宙生命“不断流变的”本然状态,折射了画家体验宇宙生命时融入其中的浑然一体境界,说明画家在进行体验的话语转换时,以审美意识超越了“人自限隔宇宙”的主体性。

    2004年03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解读塞尚绘画艺术的生命精神

    李淑辉,张辑

    塞尚后期作品有很多“不确定”笔触,这些模糊变幻的话语形式再现了宇宙生命的交融合一,开启了艺术的真实境域。本文从现象学视域分析塞尚的绘画艺术,认为不确定的语言形式表现了宇宙生命“不断流变的”本然状态,折射了画家体验宇宙生命时融入其中的浑然一体境界,说明画家在进行体验的话语转换时,以审美意识超越了“人自限隔宇宙”的主体性。

    2004年03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拘役刑制度演变

    岑飒,王文利

    拘役刑是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主刑之一,属于短期自由刑,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拘役刑在我国刑法制度中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清末修律创立了拘役刑。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在刑罚种类保留了拘役这一刑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根据地、各解放区的刑法,大都将拘役规定为主刑中的一个较轻的刑种,排列在有期徒刑之后。建国后,拘役作为一个特定的刑罚种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确立在法律中。在新中国刑法起草制定过程中,对于短期自由刑刑种,虽然所采取的具体名称有一个变化过程,但是一直是将短期自由刑列为一种主刑加以规定。拘役刑是刑罚种类由轻到重过渡的重要环节,拘役刑的设立使刑罚体系严密完整。

    2004年03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拘役刑制度演变

    岑飒,王文利

    拘役刑是我国现行刑法规定的主刑之一,属于短期自由刑,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拘役刑在我国刑法制度中的确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清末修律创立了拘役刑。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在刑罚种类保留了拘役这一刑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根据地、各解放区的刑法,大都将拘役规定为主刑中的一个较轻的刑种,排列在有期徒刑之后。建国后,拘役作为一个特定的刑罚种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确立在法律中。在新中国刑法起草制定过程中,对于短期自由刑刑种,虽然所采取的具体名称有一个变化过程,但是一直是将短期自由刑列为一种主刑加以规定。拘役刑是刑罚种类由轻到重过渡的重要环节,拘役刑的设立使刑罚体系严密完整。

    2004年03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减刑”“假释”程序的重构

    宋世杰,彭海青

    减刑、假释具有满足刑罚目的要求、契合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蕴涵。我国现行减刑、假释程序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减刑与假释适用程序相同,笔者认为,减刑属司法权范畴,应由法院审理决定,并应符合司法程序的一般原则;假释属行政权范畴,应由执法监督机关依法核定,并应符合行政程序的内在要求。因而对于减刑、假释应按其性质设置不同的程序。

    2004年03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减刑”“假释”程序的重构

    宋世杰,彭海青

    减刑、假释具有满足刑罚目的要求、契合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蕴涵。我国现行减刑、假释程序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减刑与假释适用程序相同,笔者认为,减刑属司法权范畴,应由法院审理决定,并应符合司法程序的一般原则;假释属行政权范畴,应由执法监督机关依法核定,并应符合行政程序的内在要求。因而对于减刑、假释应按其性质设置不同的程序。

    2004年03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0 ]
  • 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合法性研究

    李岚,樊爱民

    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的合法性问题是一个引起长期争议的问题。它的理论根源是权利用尽原则与地域性原则的冲突,它的实质是专利权保护与自由贸易的关系。本文将从经济的、法律及价值取向的角度对专利产品平行进口进行合法性研究,并认为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是合法的。

    2004年03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合法性研究

    李岚,樊爱民

    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的合法性问题是一个引起长期争议的问题。它的理论根源是权利用尽原则与地域性原则的冲突,它的实质是专利权保护与自由贸易的关系。本文将从经济的、法律及价值取向的角度对专利产品平行进口进行合法性研究,并认为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是合法的。

    2004年03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的经济外交与对外经贸关系

    刘静

    为顺应全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各国纷纷将经济外交作为对外经贸关系的主轴,一些国家专门制定了发展经济外交的战略,经济外交名副其实地成为当代外交的主要方式,对促进一国的对外经贸关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经济外交在建国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济外交与对外经贸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004年03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的经济外交与对外经贸关系

    刘静

    为顺应全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各国纷纷将经济外交作为对外经贸关系的主轴,一些国家专门制定了发展经济外交的战略,经济外交名副其实地成为当代外交的主要方式,对促进一国的对外经贸关系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经济外交在建国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济外交与对外经贸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004年03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分析

    徐充,解涛

    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制约,进而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制度性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特定的制度环境和经济背景,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2004年03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分析

    徐充,解涛

    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制约,进而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制度性探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特定的制度环境和经济背景,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2004年03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使用假证:一种资源获取的非合法化形式——透视北京市中关村假证市场

    陈鸿

    作为某种具有社会功能的假证件,它的功能性在于为被排斥在特定领域中的社会成员提供了参与该领域竞争的机会。这种社会性排斥是与特定时期的资源分配形式相联系的。具有某种身份的社会成员具有特定的资源占有方式及其资源获得的数量。在社会稳定时期,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与社会成员的身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一致性,但是,在社会转型期,常常会出现社会资源分配方式与社会成员的身份变化不同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具有某种身份的社会成员就被排挤出特定的资源领域。但是,在主流社会价值观譹的引导下,这部分成员就会选择其他的,例如使用假证件等非正规手段来实现在该领域中参与竞争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北京中关村一带市场上流通的各种假证件进行分类,区分了三种涉及不同社会领域的假证类别:文凭类、经济类、和证件类。在探讨三种不同种类的假证与其相关的社会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重点从使用假证的角度剖析了假证存在的社会根源。

    2004年03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使用假证:一种资源获取的非合法化形式——透视北京市中关村假证市场

    陈鸿

    作为某种具有社会功能的假证件,它的功能性在于为被排斥在特定领域中的社会成员提供了参与该领域竞争的机会。这种社会性排斥是与特定时期的资源分配形式相联系的。具有某种身份的社会成员具有特定的资源占有方式及其资源获得的数量。在社会稳定时期,社会资源的分配方式与社会成员的身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一致性,但是,在社会转型期,常常会出现社会资源分配方式与社会成员的身份变化不同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具有某种身份的社会成员就被排挤出特定的资源领域。但是,在主流社会价值观譹的引导下,这部分成员就会选择其他的,例如使用假证件等非正规手段来实现在该领域中参与竞争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北京中关村一带市场上流通的各种假证件进行分类,区分了三种涉及不同社会领域的假证类别:文凭类、经济类、和证件类。在探讨三种不同种类的假证与其相关的社会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重点从使用假证的角度剖析了假证存在的社会根源。

    2004年03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推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新视角——基于复杂性研究的思考

    刘金伟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社会系统的复杂性,要求社会科学采用复杂性研究方法,这是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根本出路。

    2004年03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0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推进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新视角——基于复杂性研究的思考

    刘金伟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社会系统的复杂性,要求社会科学采用复杂性研究方法,这是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的根本出路。

    2004年03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0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行政作风建设由伦理走向法治

    刘祖云

    我国,道德自觉乃是官德与作风建设上的传统理路,近现代又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独特的模式。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官德与作风建设应该寻求“制度设计”与“依法治理”的双重支持,应该由伦理自觉走向法治之路。

    2004年03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行政作风建设由伦理走向法治

    刘祖云

    我国,道德自觉乃是官德与作风建设上的传统理路,近现代又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独特的模式。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官德与作风建设应该寻求“制度设计”与“依法治理”的双重支持,应该由伦理自觉走向法治之路。

    2004年03期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建设新型的网络伦理

    黄寰

    网络不应成为道德的沦落地,建设新型的网络伦理道德已成为当前网络社会的重要关节点。本文论述了中国的网络伦理建设应包含的12个方面内容。

    2004年03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建设新型的网络伦理

    黄寰

    网络不应成为道德的沦落地,建设新型的网络伦理道德已成为当前网络社会的重要关节点。本文论述了中国的网络伦理建设应包含的12个方面内容。

    2004年03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土家族摆手舞源考

    袁革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方法等,对土家族特有的体育舞蹈———摆手舞的起源与演变进行了考证。研究结果表明:1)土家族先民的主体是巴人,摆手舞是巴渝舞的一种衍化形式;2)摆手舞经加工改造可开发利用。

    2004年03期 74-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0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土家族摆手舞源考

    袁革

    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方法等,对土家族特有的体育舞蹈———摆手舞的起源与演变进行了考证。研究结果表明:1)土家族先民的主体是巴人,摆手舞是巴渝舞的一种衍化形式;2)摆手舞经加工改造可开发利用。

    2004年03期 74-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0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 先秦儒家中庸观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之比较

    刘红燃,肖小芳

    中庸思想在先秦儒家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他们都认为中庸是最高德行。本文主要论述了两者中庸思想的特质及其异同,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探析。

    2004年03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先秦儒家中庸观与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之比较

    刘红燃,肖小芳

    中庸思想在先秦儒家思想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他们都认为中庸是最高德行。本文主要论述了两者中庸思想的特质及其异同,并对其现代意义进行探析。

    2004年03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论大学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观

    唐渠

    本文以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简单论述了英语水平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分析了在素质教育观念影响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要实践大学英语素质教育,就要做到把人文精神和思想渗透到教学中,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培养学生多种学习方法和能力,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注重多样化选材以及建立多种评估手段。

    2004年03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论大学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观

    唐渠

    本文以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简单论述了英语水平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分析了在素质教育观念影响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要实践大学英语素质教育,就要做到把人文精神和思想渗透到教学中,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培养学生多种学习方法和能力,开展多种教学活动,注重多样化选材以及建立多种评估手段。

    2004年03期 80-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及其旅游后续效应——节事活动的系列化运作

    戴光全

    丽江发挥、放大和持续利用了东巴文化艺术节这一节事活动的后续效应,为丽江旅游发展和东巴文化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以’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为案例,研究了其旅游效应,文章还从文化产业化的角度,提出了发挥节事长期效应的基本策略。

    2004年03期 82-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及其旅游后续效应——节事活动的系列化运作

    戴光全

    丽江发挥、放大和持续利用了东巴文化艺术节这一节事活动的后续效应,为丽江旅游发展和东巴文化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以’99中国丽江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为案例,研究了其旅游效应,文章还从文化产业化的角度,提出了发挥节事长期效应的基本策略。

    2004年03期 82-84+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曹宁,郭舒

    本文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内涵、研究价值和本质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述评。分析了经济学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解释,提出了经济学做为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的合理性,并前瞻了未来竞争力研究的跨学科方向。最后对目前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方法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2004年03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8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7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曹宁,郭舒

    本文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内涵、研究价值和本质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述评。分析了经济学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解释,提出了经济学做为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的合理性,并前瞻了未来竞争力研究的跨学科方向。最后对目前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方法的运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2004年03期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8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7 ] |[阅读次数:1 ]
  • 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静,肖江南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旅游营销模式,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开发建设等技术方面,对系统建成后的运营问题则较少涉及。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考察了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运营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4年03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运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静,肖江南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旅游营销模式,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但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开发建设等技术方面,对系统建成后的运营问题则较少涉及。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考察了我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运营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004年03期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尼亚加拉瀑布的全方位开发对我国景区开发的启示

    肇博,梁华红

    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使旅游景区深层次、全方位、多功能立体开发成为必需。文章对尼亚加拉瀑布全方位立体开发及所带来的多方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我国旅游景区现状,探讨了对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的启示问题。

    2004年03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尼亚加拉瀑布的全方位开发对我国景区开发的启示

    肇博,梁华红

    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使旅游景区深层次、全方位、多功能立体开发成为必需。文章对尼亚加拉瀑布全方位立体开发及所带来的多方效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我国旅游景区现状,探讨了对我国旅游景区开发的启示问题。

    2004年03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旅行社品牌建设策略

    赵玲

    从总体上看,全球已进入品牌时代,用品牌的创造来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在国际市场上与众多对手角逐的主要策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旅行社建设品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我国旅行社品牌建设策略:重视旅行社品牌的质量建设;加大旅行社品牌的服务支持;塑造旅行社良好的品牌形象;培育旅行社品牌忠诚的顾客队伍;加大旅行社品牌营销力度;加强旅行社品牌创新。

    2004年03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旅行社品牌建设策略

    赵玲

    从总体上看,全球已进入品牌时代,用品牌的创造来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在国际市场上与众多对手角逐的主要策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旅行社建设品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我国旅行社品牌建设策略:重视旅行社品牌的质量建设;加大旅行社品牌的服务支持;塑造旅行社良好的品牌形象;培育旅行社品牌忠诚的顾客队伍;加大旅行社品牌营销力度;加强旅行社品牌创新。

    2004年03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对旅游企业扩张现象的研究

    叶欣梁,许浩峰,孙瑞红

    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危机感,企业做大做强的呼声不绝于耳。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的扩张行为,本文从起因、类型及相应的政府态度逐项分析说明,并对扩张中存在的陷阱提出了警示。

    2004年03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对旅游企业扩张现象的研究

    叶欣梁,许浩峰,孙瑞红

    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危机感,企业做大做强的呼声不绝于耳。针对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的扩张行为,本文从起因、类型及相应的政府态度逐项分析说明,并对扩张中存在的陷阱提出了警示。

    2004年03期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社会收入再分配忽略公平之原因及其矛盾化解

    和志蓉

    本文认真分析了我国社会收入再分配领域忽略公平的种种具体表现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顺收入再分配关系,化解矛盾,兼顾公平的系列对策措施,以为相关部门及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2004年03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社会收入再分配忽略公平之原因及其矛盾化解

    和志蓉

    本文认真分析了我国社会收入再分配领域忽略公平的种种具体表现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顺收入再分配关系,化解矛盾,兼顾公平的系列对策措施,以为相关部门及研究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2004年03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对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几点质疑

    刘伟

    中国目前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存在一些问题。有人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土地所有制度,即变集体所有为私有。本文对土地私有化提出了几点质疑,并指出各种土地所有制均有其利弊,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具体的环境条件来逐步确定我国的农村土地所有制的走向。

    2004年03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对农村土地私有化的几点质疑

    刘伟

    中国目前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存在一些问题。有人提出解决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土地所有制度,即变集体所有为私有。本文对土地私有化提出了几点质疑,并指出各种土地所有制均有其利弊,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具体的环境条件来逐步确定我国的农村土地所有制的走向。

    2004年03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世纪边疆经济腾飞的战略性选择

    王孝春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给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和良好机遇。如果边疆地区能够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遵循产业化经营方向,依靠技术进步,在国家政府有利的支持和保护下,就能尽早实现经济的腾飞。

    2004年03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世纪边疆经济腾飞的战略性选择

    王孝春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给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和良好机遇。如果边疆地区能够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遵循产业化经营方向,依靠技术进步,在国家政府有利的支持和保护下,就能尽早实现经济的腾飞。

    2004年03期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思考

    冼永光

    文章讨论了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作用及现状,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弱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设计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应遵循的原则,并就如何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监督机制提出了有关措施。

    2004年03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思考

    冼永光

    文章讨论了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的作用及现状,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弱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设计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应遵循的原则,并就如何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监督机制提出了有关措施。

    2004年03期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完善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制度的设想

    张毅

    证人作证率低既有证人主观上的原因,也有执法活动中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立法不完善,在证人作证制度的立法设计上只强调作证前的“应该”的一面而忽略了作证后“保护”的一面,使“司法为民”的理念得不到始终如一贯彻,本文试从保护证人的层面提出完善我国证人作证的立法的建议。

    2004年03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完善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制度的设想

    张毅

    证人作证率低既有证人主观上的原因,也有执法活动中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立法不完善,在证人作证制度的立法设计上只强调作证前的“应该”的一面而忽略了作证后“保护”的一面,使“司法为民”的理念得不到始终如一贯彻,本文试从保护证人的层面提出完善我国证人作证的立法的建议。

    2004年03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推定在刑事公诉案件审查中的运用

    诸葛旸,陈丽玲

    推定对于正确审查认定公诉案件,提高诉讼效率和节省司法资源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必须严格规范推定的运用规则,以实现最大的司法公正。本文通过论述推定在刑事公诉案件中的运用问题,说明推定在刑事公诉案件的审查认定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2004年03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浅谈推定在刑事公诉案件审查中的运用

    诸葛旸,陈丽玲

    推定对于正确审查认定公诉案件,提高诉讼效率和节省司法资源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必须严格规范推定的运用规则,以实现最大的司法公正。本文通过论述推定在刑事公诉案件中的运用问题,说明推定在刑事公诉案件的审查认定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2004年03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行政机关受赠行为之法理分析

    张水海

    行政机关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愿无偿捐赠的财产是一种私法行为,应适用私法调整。但由于行政机关同时具有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双重身份,完全实行私法自治将难以摆脱国家行政活动公正性的怀疑。故法治要求这种受赠行为在适用私法的基础上,还应同时受制于公法(行政法基本原则),并对受赠财产作出不同于普通民事受赠的处置。

    2004年03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行政机关受赠行为之法理分析

    张水海

    行政机关接受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愿无偿捐赠的财产是一种私法行为,应适用私法调整。但由于行政机关同时具有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双重身份,完全实行私法自治将难以摆脱国家行政活动公正性的怀疑。故法治要求这种受赠行为在适用私法的基础上,还应同时受制于公法(行政法基本原则),并对受赠财产作出不同于普通民事受赠的处置。

    2004年03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理性对公共政策决策责任的双重解读

    王春福

    人类的理性可以划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种形态。在对公共政策决策责任的解读中,由于工具理性的越位,导致理解上的偏颇。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对公共政策决策责任进行科学界定,是人类理性面临的重要任务。工具理性对客观制度性责任的把握和价值理性对主观伦理性责任的把握,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侵犯而割裂。客观制度性责任的主观化和主观伦理性责任的客观化,开拓了理性对公共政策决策责任双重解读的根本途径。

    2004年03期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理性对公共政策决策责任的双重解读

    王春福

    人类的理性可以划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种形态。在对公共政策决策责任的解读中,由于工具理性的越位,导致理解上的偏颇。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对公共政策决策责任进行科学界定,是人类理性面临的重要任务。工具理性对客观制度性责任的把握和价值理性对主观伦理性责任的把握,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侵犯而割裂。客观制度性责任的主观化和主观伦理性责任的客观化,开拓了理性对公共政策决策责任双重解读的根本途径。

    2004年03期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论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的主题

    董翔薇

    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思想极具复杂性和广泛性,但其主题却非常鲜明:理性化和现代性。哈贝马斯等众多中外研究者的论述证实了这一点。

    2004年03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马克斯·韦伯法律社会学的主题

    董翔薇

    马克斯·韦伯的法律社会学思想极具复杂性和广泛性,但其主题却非常鲜明:理性化和现代性。哈贝马斯等众多中外研究者的论述证实了这一点。

    2004年03期 125-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行政问责制

    周仲秋

    针对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不完备,普遍存在重权力轻责任的弊端,特别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行政权力实际上处于无责任、无风险运行的状态,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实施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制突出了行政管理中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一致的原则,是政府实现其行政责任的一种自律或自我控制,其实质在于防止和阻止行政官员“滥用或误用公共权力”的失职行为,也将着力强化“无功便是过”的新为官之道。实施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干部制度改革和行政体制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大大拉近市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政府形象,加快推进塑造出一个高效政府、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

    2004年03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0 ] |[阅读次数:0 ]
  • 论行政问责制

    周仲秋

    针对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不完备,普遍存在重权力轻责任的弊端,特别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行政权力实际上处于无责任、无风险运行的状态,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实施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制突出了行政管理中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一致的原则,是政府实现其行政责任的一种自律或自我控制,其实质在于防止和阻止行政官员“滥用或误用公共权力”的失职行为,也将着力强化“无功便是过”的新为官之道。实施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干部制度改革和行政体制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大大拉近市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政府形象,加快推进塑造出一个高效政府、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

    2004年03期 128-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2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0 ] |[阅读次数:1 ]
  • 浅谈制度反腐的述职述廉制

    付池斌,李梅

    本文从述职述廉的科学内涵、法律依据等方面,阐释了述职述廉制度的主体、形式和内容,揭示了它的层次性、职能性和双向性,探讨了它的学理依据。对该项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议。

    2004年03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制度反腐的述职述廉制

    付池斌,李梅

    本文从述职述廉的科学内涵、法律依据等方面,阐释了述职述廉制度的主体、形式和内容,揭示了它的层次性、职能性和双向性,探讨了它的学理依据。对该项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议。

    2004年03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金芳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思想道德、政治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因此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以市场经济的新特点。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融入市场经济的新内容,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市场的竞争原则、求利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

    2004年03期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金芳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思想道德、政治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因此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以市场经济的新特点。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融入市场经济的新内容,即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市场的竞争原则、求利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

    2004年03期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两位中国味小说大师的不同风范——赵树理与汪曾祺小说风格比较

    李夫泽

    比较赵树理和汪曾祺小说艺术风格,指出二者虽均系中国味的小说,但其风格迥异,并从文化的大视野探讨二者小说风格形成的根源,考察赵树理小说的入俗美和汪曾祺小说的素朴美在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等层面的表现。

    2004年03期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两位中国味小说大师的不同风范——赵树理与汪曾祺小说风格比较

    李夫泽

    比较赵树理和汪曾祺小说艺术风格,指出二者虽均系中国味的小说,但其风格迥异,并从文化的大视野探讨二者小说风格形成的根源,考察赵树理小说的入俗美和汪曾祺小说的素朴美在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等层面的表现。

    2004年03期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长恨歌》: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复制品

    刘永丽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所展示的上海仍然是一个“大历史”观念中人云亦云的上海,是王安忆对三十年代海派的复制品,是90年代商业文化的产物。

    2004年03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长恨歌》: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复制品

    刘永丽

    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所展示的上海仍然是一个“大历史”观念中人云亦云的上海,是王安忆对三十年代海派的复制品,是90年代商业文化的产物。

    2004年03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莫待山穷水尽时——对当下文学品位的思考

    马泽,薛惠

    我国的当下文学审美品质和艺术品位的低落,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学成为消费,写作成为时尚,语言成为本体,崇高坠入了庸常。导致文学品位滑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家的主观退缩无疑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因素,而文学品位的提升有赖于作家自身素养的增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004年03期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莫待山穷水尽时——对当下文学品位的思考

    马泽,薛惠

    我国的当下文学审美品质和艺术品位的低落,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学成为消费,写作成为时尚,语言成为本体,崇高坠入了庸常。导致文学品位滑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作家的主观退缩无疑是其中占主导地位的主要因素,而文学品位的提升有赖于作家自身素养的增强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004年03期 146-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切女性——当代世界文坛母亲生存现状解读

    黄翠兰

    本文通过对当代外国短篇小说《我照顾着杀我丈夫的凶手》一文的剖析,主要探讨文学艺术作品中女性的生存状况,通过母亲的悲剧,折射出女性从受虐、异化到他虐的人格变异。

    2004年03期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切女性——当代世界文坛母亲生存现状解读

    黄翠兰

    本文通过对当代外国短篇小说《我照顾着杀我丈夫的凶手》一文的剖析,主要探讨文学艺术作品中女性的生存状况,通过母亲的悲剧,折射出女性从受虐、异化到他虐的人格变异。

    2004年03期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清末书院改学堂历史述评

    袁彩楚

    书院改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一改革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晚清社会变革是书院改学堂的根本动因,书院自身积弊丛生是内在动因,而新式学堂的出现则是重要的外部动因。这对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给我们教育改革留下了诸多的反思。

    2004年03期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清末书院改学堂历史述评

    袁彩楚

    书院改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一改革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晚清社会变革是书院改学堂的根本动因,书院自身积弊丛生是内在动因,而新式学堂的出现则是重要的外部动因。这对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也给我们教育改革留下了诸多的反思。

    2004年03期 154-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岭表录异》及其校本

    李春桃

    《岭表录异》是唐代刘恂所著的一部记录岭南风物的重要笔记,多为史家、小学家所征引。由于原书已佚,现存辑录而成的是大典本和武英殿聚珍本。后有校本两种,一种是鲁迅的校本(简称鲁本),另一种是商壁、潘博的《岭表录异校补》(简称商本)。

    2004年03期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岭表录异》及其校本

    李春桃

    《岭表录异》是唐代刘恂所著的一部记录岭南风物的重要笔记,多为史家、小学家所征引。由于原书已佚,现存辑录而成的是大典本和武英殿聚珍本。后有校本两种,一种是鲁迅的校本(简称鲁本),另一种是商壁、潘博的《岭表录异校补》(简称商本)。

    2004年03期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