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名家语丝

  • 中国法治如何向前走——访“非主流”法学家陈忠林教授

    陈忠林;邓多文;周玉林;

    <正>现代法治,归根结蒂应是人性之治、良心之治、"常识、常理、常情"之治。问:陈老师,您好!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注意到,您就改革开放30年来的法治和法学教育问题,先后接受《经济观察报》、《中国网》等著名媒体的专访,并与贺卫方、张千帆、谢晖等众多大家同台论道。期间,您进一步阐释了"常识、常理、常情"是现代法治的基础的法治观和法学教育观,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您能否给我们谈谈您是如何反思改革开放30年的法治建设,进而提出您的法治观的吗?

    2009年02期 No.142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名家特稿

  • “恶法”非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

    陈忠林;

    至今为止的主流法治理论,从根本上都可以归结为"恶法亦法"。这种理论的前提是不科学的,实质上都主张法是少数人意志体现,实践中必然结出"权力大于法律"的结果。只有坚持以社会普遍认同的常识、常理、常情为基础,以宪法为核心,系统全面地理解每一个法律规范,法律才可能真正成为反映人性要求,保护体现人民意志,保护公民自由,得到社会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

    2009年02期 No.14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7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8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哲学与当今世界

  • 从生态伦理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

    金瑶梅;孔欢;

    当今严重的生态危机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伦理的问题。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看科学发展观,两者在人与自然、当代人与未来人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有共同之处。合理地生产、适度地消费、恰当地对待科技是强调生态伦理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措施。

    2009年02期 No.142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5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伦理思潮的嬗变

    梁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伦理思潮的嬗变,经历了一个由社会向学界转换的过程,此后,又再次引发新一轮社会层面的思潮。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为新经济伦理观念的产生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成为产生新的经济伦理问题的导因。制度的"公正性"已经成为共识。人们对"权利"意识的清楚表达是三十年来经济伦理思潮嬗变的必然结果。经济伦理思潮的涌动反映着现代化转型过程的每一步,并用思想的力量继续推动着深刻的社会变迁。

    2009年02期 No.142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视觉景观的形而上学批判——居伊·德波景观社会文化理论述评

    刘扬;

    西方众多学者对晚近资本主义社会表征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法兰西学者德波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他首次断言当代社会在形态上是一个由消费传媒带来的视觉景观化的异化社会,并对之进行了形而上学地证伪和批判,在实践中积极倡导改变现状的双重革命策略,即日常生活革命和艺术革命。由于思想的一元性和革命实践中的心理化倾向,最终导致了这种文化和社会战略想象没能取得成功,沦为人类追求美学生存图景上的乌托邦悲剧。这对如何正确审视和认知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由消费传媒及其舆论话语带来的消费视觉图像化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009年02期 No.142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文艺论丛

  • 文体视阈下的七言演进

    李鹏;

    元嘉时期,七言诗的成熟与文体的自觉与融合密切相关。此时的作家如鲍照等,充分借鉴赋体文学、五言诗,以及民间歌谣等艺术形式的创作方法及技巧,并融入了个人的创作因子,从而成功的改造了七言诗体。

    2009年02期 No.142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唐代博物小说中的生态视野研究

    罗欣;

    唐代博物小说中的生态视野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博物小说的作者往往以补经史之不足的严肃的学术态度研究、记录生态知识,因此,唐代博物小说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学史料;另一方面,由于唐代佛、道二教的盛行,博物小说中关于自然、生命的看法又不乏神秘色彩。唐代博物小说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9年02期 No.142 29-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历史纵横

  • 论中国近代进化论发展的四个时期

    赵璐;

    进化论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流,中国近代进化论在纵向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四个时期,鸦片战争时期为萌芽时期;戊戌变法时期为发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为鼎盛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为衰落时期。中国近代进化论的发展呈现阶梯状特点,表现出由进化历史观上升为进化政治观再到进化世界观的发展脉络。

    2009年02期 No.142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战后美孚石油公司在华经营探析——以梧州美孚公司为例

    陈礼军;

    美孚石油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最大的石油产品供应商,在中国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梧州美孚公司是美孚公司属下的分公司之一,负责广西和贵州的市场业务。战后,美孚公司力图全面恢复在华市场业务。梧州公司根据总公司指示迅速恢复了战前的代理销售网,努力推进了新业务——加油站网络建设,抢先重占市场,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透过梧州公司分析战后美孚如何采用弹性政策以适应战后环境。

    2009年02期 No.142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资本因素

    王泽群;

    县域经济的发展既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也受到诸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制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社会资本因素。该地区的社会资本因血缘、地缘因素的关系发育不完备,从而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所依靠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拓展。最后,就如何培育社会资本,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9年02期 No.142 40-4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小汽车进入家庭”:“囚徒困境”抑或“公地悲剧”

    何玉宏;

    冲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城市交通系统内部也同样存在潜在的冲突因素。通过对目前"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发展趋势分析,认为"囚徒困境"乃至"公地悲剧"的发生可能只是时间问题,建议应该加强城市交通政策的研究,利用城市交通政策的调控与引导,使城市交通以最合理的方式运行。

    2009年02期 No.142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经济新视野

  •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任力;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带来巨大的挑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工业化进程滞后、低碳技术创新不足、对外引资的战略等决定了高碳经济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碳交易市场,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等。

    2009年02期 No.142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0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6 ] |[阅读次数:1 ]
  • 退休年龄对女性基本养老金影响的实证分析

    郑春荣;杨欣然;

    在我国,女性的退休年龄要比男性早5年或10年。传统上,这一政策被视为对女性的照顾。但是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缴费激励的特征日趋明显,这将大大降低女性养老金的相对价值。根据模型测算的结果,工资相同的男女职工,因为退休年龄不同,可能造成女性的养老金仅为男性的40%。为此,需要从实施弹性退休制度、设定缴费最高年限和遗属养老金制度等来缓解这一现象。

    2009年02期 No.142 51-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9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对跨国公司超国家规制之路径探讨

    刘军荣;

    跨国公司的跨国性与各国主权之间产生冲突。但对这些冲突的解决与防止,国际社会却缺少统一的具有拘束力的规则。对跨国公司行为的规制主要依靠东道国的国内法,然而,在现有WTO体制下,国内法对跨国公司的规制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受到相应的约束。鉴于此,对于跨国公司的行为规制需要国际合作,进行超国家规制。文章提出了对跨国公司超国家规制的障碍与缺失、途径和手段。

    2009年02期 No.142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产业政策研究若干基本问题的反思

    许明强;唐浩;

    文章讨论了产业政策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产业政策的新概念,把市场功能有限性纳入产业政策理论基础,并分析了产业政策的主体和对象,提出了产业政策目标的三个层次。最后,以新的方式对产业政策的类别进行了划分。

    2009年02期 No.142 61-6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 论我国人力资本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

    谌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力资本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收入差距扩大、部分人力资本在企业收入分配中地位过低、失业率逐渐提高等。究其原因,人力资本深化与人力资本收入之间却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关系,人力资本深化对人力资本收入的影响是结构性的,会拉大而不是缩小人力资本内部的收入差距,在使一部分人力资本获得高收入的同时,恶化另一部分人力资本的生存条件,甚至剥夺一些处于社会生产体系底层的劳动者的就业机会。

    2009年02期 No.142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科技创新及转化

    梁红卫;

    我国农业科技体系由于体制、机制以及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资源分散、整体效率低下、科研成果供需脱节、转化率低、对农业的贡献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科研、推广、农户之间的桥梁,通过促进资源整合与农业科技传播来提高技术推广效果,在农业科技创新及转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及转化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科技兴农"的有效载体。

    2009年02期 No.14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保障机制

    胡晓龙;王雪珍;

    我国在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化实践中遇到了重大的瓶颈——电子废弃物交投回收营运体系的构建问题,其直接导致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网络体系运转艰难。究其根源在于现行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的运营缺乏相应的制度环境和制度条件,存在"市场失灵"现象。文章在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剖析,确立了要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网络的保障机制,并提出了其框架及具体内容。

    2009年02期 No.14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法学与法制建设

  • 解决环境侵权行为外部性的新思路——从问题的相互性谈起

    胡海容;

    一般认为,由侵权人给予受害人赔偿是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主要思路。然而,一旦考虑到问题的相互性就会发现,环境侵权行为的外部性实际上是由侵权人和受害人共同造成的。因此,环境侵权行为外部性的解决不仅应着眼于受害人的赔偿,更重要的还在于怎样避免较大的损害以实现社会福利的增进。

    2009年02期 No.142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试论跨境破产风险之防范——美国飞达仕公司破产保护案的思考

    祝宁波;胡勇;

    经济全球化产生大量跨境贸易与投资活动。这些活动产生债务国际化的问题,引发大量跨境破产案件的发生,从而影响众多跨国债权人的利益。"美国飞达仕公司破产保护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通过分析该案例,文章从跨境破产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分析跨境破产的风险及其可能的防范措施,以期对我国破产债权人或者关系人提供可能的帮助或建议。

    2009年02期 No.142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对在刑法中增设海盗罪的思考

    姚春艳;

    海盗罪是一种严重的国际罪行,近年来其发案率已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到海上公共安全和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专门规定了海盗罪,我国已加入该公约,但我国刑法中没有对海盗罪进行规定。借鉴国际刑法和域外刑法对海盗罪的规定,结合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增设海盗罪存在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增设时应在危害公共安全罪这一章来入罪,规定其为一种在海上对船舶或航空器以及船舶或航空器上的人或物实施暴力、胁迫或其它扣留、掠取行为。

    2009年02期 No.142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论矫正正义视角下的过错责任

    覃淮宇;杨静毅;

    矫正正义与过错责任构筑了近代侵权法的主体,但在当代受到了严峻挑战。然而,矫正正义的社会基础并未消失,所失—所得公式是损害赔偿的主线,我们应继续坚持侵权法的道德性。

    2009年02期 No.142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旅游时空_旅游理论与实践

  • 我国省域饭店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朱应皋;周艳;朱志伟;

    文章立足国内饭店业发展现状,在既定饭店产业结构框架下,以产业竞争力理论为基础,构建区域饭店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多元统计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定量评价我国省域饭店业竞争力,得出以下结论:北京、上海饭店业竞争力最强,浙江、广东、江苏三省次之,西藏最弱,其他省市自治区则位居浙、粤、苏与西藏之间,饭店业竞争力较强,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009年02期 No.142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中国旅游业在金融危机下的机遇与对策

    黄华;王洁;阚如良;

    中国旅游业在金融危机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更存在着许多潜在的机遇。为此,要加快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开发,提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质量和效益,增强旅游企业市场竞争力,重视旅游人才的储备、培训和使用,提高政府部门的旅游管理能力,引导旅游创业和投资。

    2009年02期 No.142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网络社区的个体旅游营销

    文彤;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社区已经成为网络应用的主流形式之一,依托网络社区的旅游信息传播开创了新型的个体旅游营销模式——PTP旅游营销模式。文章结合网络社区的实际及其与传统旅游营销的对比,对PTP旅游营销模式的内容、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阐述了这一营销模式对于旅游营销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以期对网络社区旅游营销进行有益的探讨。

    2009年02期 No.142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9 ] |[阅读次数:0 ]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论我国干部选任体制的创新

    王翔;曾长秋;

    作为党和国家的选人用人机制,我国现行的干部选任体制在目前尽管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由于受到文化、历史、经济和制度的深刻影响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弊端。当前第一要务就是积极借鉴古今中外选人用人机制的经验教训,认真分析现状,深入剖析成因,全面研究对策,坚持民主化取向的制度创新与体制改革,从而逐步建立起既合乎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特色的干部选任体制。

    2009年02期 No.142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当前劳动就业形势与对策

    金玉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阶段主要的奋斗目标。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就业形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论述了解决就业问题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2009年02期 No.142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济新视野

  • 个人捐赠的模型与制度分析

    龚明聪;

    文章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对个人捐赠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捐赠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对基于Cobb-Douglas效用函数假设下的完全利他主义和部分利他主义模型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考虑税收因素,推导了税收与捐赠的关系。最后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捐赠制度设计的原则。

    2009年02期 No.142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我国实施巨灾风险证券化的探讨

    黄婷;宋瑞敏;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由巨灾造成的损失严重危害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可以运用国外资本市场金融创新——巨灾风险证券化,来有效应付日益严重的巨灾风险。文章从巨灾风险的定义和特性入手,分析了国际巨灾风险证券化主要产品及其在我国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并提出我国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使保险市场能和资本市场一起良性、健康发展。

    2009年02期 No.142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熵及耗散结构理论在产业生态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张文龙;余锦龙;

    文章在介绍熵概念及耗散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构建了产业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模型,研究了产业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演化机理,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产业生态系统耗散结构正向演化的建议。

    2009年02期 No.142 118-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7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教育新探索

  • 关于提高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思考

    许红;杜瑛;冯小明;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运用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目前博士研究生教育出现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做法,提出了把好入口关、建立满意的师生指导关系、完善培养机制和重视过程培养等建议。

    2009年02期 No.142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理想与现实

    杜琳;冯文全;徐安兴;

    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而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择校现象在义务教育的现实中已蔚然成风,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择校初衷的问题,损害了教育的公平性。基于现代教育公平理念,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应当规范择校行为,在推进公平的基础上满足不同择校主体的需要。

    2009年02期 No.142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哲学与当今世界

  • 马克思世界历史观视角下的我国对外开放

    邵夏;

    执政党要行使公共权力,就必须提出自己的一系列施政主张;要吸引民众,就必须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凝聚党员,就必须确定自己的纲领和目标。所有这些都是根据党的指导思想而制定的。对外开放是我国新时期的基本国策。要使这项国策得到党员乃至全体人民的认同并得到自觉而坚定的实施,就必须从马克思主义这个指导思想那里挖掘理论资源并确立其合理性。

    2009年02期 No.142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视阈·融通·走向: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研究

    魏崇辉;王岩;

    意识形态在历次国家兴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它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新制度经济学经历了从经济学到政治学的发展,为意识形态研究提供了全新视阈。要充分考察新制度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意识形态,无法绕过宪法体系这一第一类正式制度框定的秩序安排。拥有交易的权利相对来说是先在的。宪法秩序与意识形态是融通的关系,是共生与互进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多重角度充分吸收新制度经济学思想的合理成分,充分地加以运用将有利于科学地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2009年02期 No.142 136-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文艺论丛

  • 在传奇与写实之间——论严歌苓小说的创作特色

    张晓琴;

    作为一个颇具生活阅历的作家,严歌苓一次次让人们惊讶于她成熟而又充满灵性的讲故事技巧,把小说的启发功能和小说的愉悦功能发挥到极致。题材上的出新是她的小说吸引人的原因之一。让小说既好看又有思想深度,这是大多数小说家的梦想,严歌苓用她的艺术实践写出了这样的现实和传奇。严歌苓小说的不足也是很明显的。由于过分注意小说情节的推进,就忽略了人物心灵的开掘。读者跟随主人公的行动历险,却没有见证主人公的心灵轨迹,这也应该是其小说的一个死穴。另外,叙述手段的相对单一也是限制严氏小说深度的一个原因。

    2009年02期 No.142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族裔散居理论与美国犹太文学研究

    丁玫;

    族裔散居理论是20世纪九十年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社会和经济的跨学科理论,主要研究身份政治、归化、双重意识等问题。作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术语和概念,引起了当下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这一理论进行简要讨论的同时,探讨一下其应用于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009年02期 No.142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历史纵横

  • 晚清商品博览会的举办及其意义

    罗玲;

    文章以晚清时期湖北商品博览会和南洋劝业会的举办为重点,阐明商品博览会在晚清发展的一般历程,论述了商品博览会在晚清新政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经济、技术、社会和文化近代化所发挥的重要桥梁作用。

    2009年02期 No.142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太平天国运动对湖南经济的影响

    陈曦;

    太平天国运动对湖南经济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一、直接推动了湖南财经政策的改革,扩大了湖南财政自主权;二、冲击了传统的经济秩序,促进了湖南商路的变化和资本主义萌芽;三、促进了湖南手工、军工业的发展,成为催生湖南近代经济的一大重要动因。

    2009年02期 No.142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语言与文化研究

  • 古汉语复音新词判定标准刍议

    周琳娜;

    复音词占据汉语词汇系统的主要地位,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对汉语复音化的时间、复音化的原因、复音化的途径进行了综述。针对学界鲜有对古代汉语复音词的判定方法,尝试提出了古汉语复音新词的判定标准。

    2009年02期 No.142 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中西绘画美学比较

    黄戈;

    中西绘画美学趋向之不同主要体现在:西洋油画重写实,作品以追求幻真和再现自然为其最高境界。所采用的焦点透视符合科学和数理,有助于立体和空间的表现。形似逼真,色彩浓丽,是西洋油画的特色。中国画运用笔墨直接表达生命情调,透入物象的核心,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不重物象的刻画,而倾向于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中国画散点透视的运用,摆脱了焦点透视物理和生理上的局限,增加了更大的自由和灵活性,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能力和艺术个性。通过中西绘画美学对比,达到了解、认知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是本文的匠心所在。

    2009年02期 No.142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社会科学家》2009年征稿启事

    <正>《社会科学家》于1986年创刊,是由中共桂林市委主管、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类杂志。二十多年来,《社会科学家》始终保持弘扬人文理性,提倡学术创新,打破时空地域,扶植新人新作的传统,发表社会科学领域及新兴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并推出对有一定成就的专家学者、商界赢家、政界要员的访谈录,增强可读性与实用性。

    2009年02期 No.142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9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