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名家语丝

  • 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改革开放的新拐点——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颜鹏飞教授访谈

    戴盛;

    世界各国处于不断地变革、调整和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国家是如此,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中国现正处于具有双元化特征的社会转型期,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怎样处理政党、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什么叫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以及在推进的各个具体阶段上,不断解决"改革什么,怎么改;开放什么,怎么开放"问题。中国改革开放正位于一个重大的转折临界点之上,涉及到可持续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新思路、新战略、协调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和谐社会发展模式。

    2009年03期 No.143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博导新论

  • 界定法律意义上的信息

    齐爱民;

    信息和物质、能量并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物质和能量归入了物权法领域,而信息是由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信息法加以调整。法律上的信息是指能为人所支配的,来自于人自身或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数据资料。信息仅指对认识的表达,没有表达出来的认识不是法律视野中的信息。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将信息分为不同的法律类型。

    2009年03期 No.14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8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哲学与当今世界

  • 试论马克思人道主义的“三个统一”

    郑冬芳;

    马克思人道主义不同于一般的人道主义的地方,就在于马克思人道主义做到了经济学和哲学双重语境的统一;对无产阶级关注与对人类关注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从"三个统一"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对于我们坚持、发展马克思人道主义具有现实意义。

    2009年03期 No.14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解放思想应积极回应现代性诉求

    周小清;

    人本主义、理性主义和无限进步的时间观或历史观是现代性理论的基本内涵。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阻碍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过程的思想禁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的历程是对现代性强烈诉求的回应过程,是现代理性回归的过程。新一轮解放思想应直面现代性诉求,实现价值观念的理性化、发展模式发展方式的理性化和制度安排的理性化。

    2009年03期 No.14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隆礼至法”还是“隆礼”“重法”——荀子政治哲学观探讨

    朱学恩;

    "隆礼""重法"或"隆礼重法"是对荀子观点的不恰当表述。"隆礼"在荀子思想体系中具有崇高地位,而"重法"则被他看作低于"王道"的"霸道"。"隆礼至法"才是荀子真正的主张,它符合儒家一贯的"王道"理想。"隆礼至法"是对"明德慎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荀子成为先秦政治哲学集大成者的关键。

    2009年03期 No.143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8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文艺论丛

  • 《诗经·周颂》所咏诰辞及相应仪式考

    祝秀权;

    《诗经·周颂》部分诗篇所咏是周初各类仪式中的诰辞。《周颂》中诰辞的创作均有相应的仪式文化背景,只有从仪式和时事背景上,才能揭示这些诗篇创作的缘由及其本事、本义。

    2009年03期 No.143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简论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演变

    刘明坤;

    中国古代小说观念的演变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唐前小说的地位一直是"小道"、"末流"。唐后,地位开始有所转变,但始终未能登大雅之堂。之后,随着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小说的阅读层开始扩大,又因口头文学承传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帮助作用,它的地位也得到认可。中国近代的历史遭遇和屈辱的历史地位使知识者认识到小说的社会作用,于是近代意义上"新民"、"救国"的小说观念开始产生,几经曲折后,发展为"启蒙"、与"反封建",小说观念逐步成熟起来。新文化运动后,在李涵秋、鲁迅等小说家推动下完成了中国小说观念由近代到现代的过渡。

    2009年03期 No.143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早期创造社美学倾向中的理性精神

    黄林非;

    以往学界对早期创造社文学观念所作出的"反理性"的论断是仓促而简单的,事实上,早期创造社的主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的美学倾向中包蕴着鲜明的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可以在其"不用之用"的美学命题与康德的"鉴赏的二律背反"原则的深层联系中得以还原和呈现。不过,由于科学理性对早期创造社骨干分子的浸润性影响及其文学观念中普遍存在的主体性偏执,其美学建构中已经隐含着令文学理性精神全线溃败而迅速走向合理性的潜在可能。

    2009年03期 No.143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的必要性

    贺晓武;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文艺实践,重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学生产方式"有其必要性。因为这个提法既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也坚持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又掌握了审美意象的多重叠合的复杂现象,更在文学机制上深入把握文学生产的自律和他律关系。

    2009年03期 No.143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历史纵横

  • 唐代拟判体式研究

    胡燕;

    判是铨选四科中最为重要的一科,在士人政治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拟判作为一种重要的考试行为和考试文体,是由(主)考与(应)试双方共同完成的问答活动。拟判由判目与判对构成,判目多用散体文,由问头、问项、问尾三部分构成;判对多用四六,具有"体式化"、"艺术化"的特征。最后,简要分析了拟判重文轻理的原因。

    2009年03期 No.143 37-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洪武政治对中国经学的重构

    甄洪永;

    明初要巩固新生政权就必须加强对思想的控制,面对相对落后的社会文化,洪武政治必须对中国经学进行重构。洪武政治对经学的重构主要体现为:以循经致用为基础,在思想内容上宣传了正统思想;在形式上重塑了语言风格,提高了经书的可读性。洪武政治对经学的重构具有明显的汉学倾向,从而产生政权诉求与学术主流相背离的现象。

    2009年03期 No.14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清代官修儒家经典版本述评

    王小婷;

    中国传统儒家经典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科举考试的必备教材,清政府曾多次进行修刻。清代对中国儒家经典刻印的官方版本主要有:《孟子》白文;《四书章句集注》和《孟子注疏》这三个大的系统。

    2009年03期 No.143 44-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社会变迁背景下我国流动人口产生动因及状况分析——基于广东ZS市实证调研

    杨正喜;杨慧;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大量需求以及国家政策对人口管制的松动,在"推—拉"双重合力下,上世纪80年代成千上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追寻他们的"城市梦",从而形成了浩大的人口流动潮。由于转型时期我国人口流动诱因主要是经济因素,所以流动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东部沿海人口流入地区,人口流动规模大,空间分布集中;流动人口性别、年龄结构以中青年女性为主,学历结构以中小学为主;流动人口留城意愿强烈,持续居住时间长。

    2009年03期 No.143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社会安全稳定目标下的和谐心理建设

    张可创;

    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目标之一。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我国的社会安全稳定建设中,必须树立新的安全观,把和谐心理建设纳入社会平安稳定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去思考,加强心理疏导工作,为居民提供适当的不良情绪发泄的途径,促进我国居民的心理和谐,以保证社会安全稳定的发展。

    2009年03期 No.143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经济新视野

  • 企业DNA新探:形成、结构、传衍与变异

    田奋飞;

    借用生物DNA的概念来研究具有"类生命组织"性质的企业的成长问题,无疑是企业成长研究领域的重大进步。但企业终归不是真正的自然生命组织,纯粹以"拟物仿生"的思维和方法来解释企业成长问题,又无疑是不切合企业实际的。事实上,作为由人所创造、参与构成并主导的组织,企业本质上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亚文化组织。因此,企业DNA必然要与企业价值观相联系并打下企业价值观的印记。更进一步地说,企业DNA是在企业家与员工的交互过程中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而形成的,其传衍与变异也必然是以企业价值观的传承与变革为核心的逻辑过程。企业DNA及其传衍与变异最终通过企业使命、远景、目标以及企业制度与企业行为传导并表现出来,构成企业成长的内在核心逻辑。

    2009年03期 No.143 55-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相关产业政策建议

    岳全化;

    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工业结构发展的历史,分析了目前的现状和特点,对所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及形成的原因作了深入探讨,在总结了当前我国工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后,给出了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四个途径,提出了相关工业结构政策所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六个着力点。

    2009年03期 No.143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化视角下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分析

    徐万刚;杨少垒;

    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小产权房、集中居住点及乡村文明日益衰落等现象。这既是宅基地流转制度的限制性规定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必然产物,又是制约城乡统筹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因此,解决当前所产生的这一系列现象,必须正确对待宅基地的福利性质,赋予其自由流转的权利。

    2009年03期 No.143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0 ]
  • 基金正反馈交易策略对股价波动的影响

    胡援成;胡乔;

    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行为对股市的影响日益明显,其中基金反馈交易策略是影响市场走势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主要从正反馈交易对股票价格的作用机制和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两个方面来研究正反馈交易策略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并基于投资者过度自信心理的认知风险度量模型和展望理论,对投资者正反馈交易策略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

    2009年03期 No.143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法学与法制建设

  • 死罪概括加重情节的解释与死刑的司法控制

    邓多文;

    刑法规定的68种死罪中,具有概括加重情节的就有40种。在死刑的立法控制存在较大困难而司法控制成为现实的路径选择时,合理解释死罪概括加重情节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包括客观、主观和人身危险性认定三个相统一的内容,故应避免唯数额论和唯后果论二种纯客观的倾向。刑法总则第48条确立了解释的界限和框架,通过总则和分则结合、规范与事实类推,具有概括加重情节之死罪的司法控制目标即可达成。

    2009年03期 No.143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建立环太湖流域统一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法律障碍及对策

    吴世彬;

    排污权交易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经济政策,有利于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我国环境立法的不完善导致排污权交易这一功能并未获得充分有效的发挥。江苏省和浙江省在太湖流域开展的COD(化学需氧量)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因排污权有偿初始分配和排污权使用费、排污费双重收费而使得产权问题更加复杂化,遭遇了法律依据不足、产权不明、排污权交易与排污收费制度冲突、公平竞争等一系列法律障碍。加强区域合作,建立环太湖流域统一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市场,合理界定环境资源产权,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得以顺利实施的法律制度基础。

    2009年03期 No.143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最低工资立法与就业研究

    张举国;

    在劳动市场上,最低工资立法是现代各国政府普遍采用保护劳动者权利、维护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文章主要从实证的角度和劳动力派生需求视角,综合阐述了最低工资立法对就业的影响情况。

    2009年03期 No.143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实现检察权有效内部制约的可能性路径选择

    魏建文;

    目前,我国检察机关在内部机构的设置和权利配置上通过分权等方式设立了一系列的制约机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内部制约机制。但从司法实践看,我国检察权的内部制约机制的运行状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未能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追问制约效果不佳的根源,应是内部制约的执行环节出了问题。因此,探寻实现检察权内部制约的可能性路径选择,应该站在宏观的视角,健全和完善检察权内部制约机制的疏漏,把现有的监督制约机制在司法实践中贯彻落实,乃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9年03期 No.143 86-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对行业协会的行政诉讼

    石柏林;付小飞;郭哲;

    文章剖析了我国司法机关监督行业协会管理权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确立行业协会行政诉讼被告资格问题、司法审查的原则以及审查的范围、方式与判决形式问题。

    2009年03期 No.143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国际商法:起源、发展及其精神

    向前;曾彦;张玉慧;

    国际商法是在国际商业社会领域内、调整平等的国际商事主体在从事各种国际商业活动中所形成的国际商事关系的统一实体规范的总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深化,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跨国民商事关系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地发生着。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商法在21世纪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文章通过阐述和深入分析国际商法的定义、起源与发展等基础理论问题,并紧密结合国际商业社会的现实深入探寻国际商法之精神,以期为国际商法在21世纪的更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009年03期 No.143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旅游时空_旅游理论与实践

  • 我国水上旅游业发展研究

    张晨;

    在我国陆地资源日渐稀缺的情况下,水系资源的开发将成为旅游开发的新亮点,水上旅游将成为我国最具潜力的新兴行业。文章以漓江游、两江游、澳门环岛游、珠江夜游及黄浦江游为例,总结了我国水上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包括水上旅游发展的总体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进一步发展水上旅游业的建议。

    2009年03期 No.143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趋同与趋异

    李海平;

    本文运用区域经济中趋同与趋异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2年间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表现为σ趋同,但在2003—2007年间却表现为趋异,且前一阶段的趋同速度快于后一阶段的趋异速度。与此相对应,1996—2002年我国各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发生了β趋同,趋同速度在1.7%左右;2003—2007年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β趋同速度在1.3%;整体上看,1996—2007年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存在β趋同,趋同速度为1.5%左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β趋同速度有逐渐变缓的趋势。1996-2007年这一时期,旅游经济低速、中速增长区没有出现俱乐部趋同,而旅游经济高速增长区出现了明显的俱乐部趋同。

    2009年03期 No.143 101-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6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区域旅游景点的互动与整合——以浙中城市群为例

    蔡东;朱华友;

    实现区域景点群的互动与整合是大旅游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浙中城市群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种类繁多,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联系,拥有很强的旅游特色,如双龙风景区的"绿色旅游"、义乌小商品城的"金色旅游"、横店影视城的"银色旅游"、武义温泉的"蓝色旅游"和诸葛八卦村的"黄色旅游"等。浙中城市群旅游景点在互动与整合上存在较好的条件,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影响了景点群整体效益的发挥。文章分析了浙中城市群旅游景点互动整合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其发展的策略。

    2009年03期 No.143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论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我国政治现代化的社会生态中的作用

    沈顺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完善,是我国政治现代化的真正实现路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内涵为政治现代化发展要求与社会生态指明了正确方向。

    2009年03期 No.143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态环境保护中民规乡约的意义

    刘秀珍;李湘萍;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国历代采取多种形式的民规乡约,以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文章着重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民规乡约文化内涵,并分析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2009年03期 No.143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思考

    周建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乡村建设与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村法治建设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面临不少问题。文章从法治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出发,着眼于当前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动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建议。

    2009年03期 No.143 115-11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现代性视角的文化转向

    陈文江;何祎金;

    现代性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范畴,经典时期的三大社会学传统采取吉登斯所谓单一动力的模式来把握现代性,即采用一种整体性的宏大视角,将社会结构与系统作为描述的对象。20世纪文化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使得文化从社会研究的边缘,跃升为主流位置。这种社会学的文化转向,意味着采用文化视角解读现代性的可能性,然而早在19世纪,处于社会学边缘位置的西美尔便是这种文化转向的先驱。

    2009年03期 No.143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 公务员薪酬水平的市场比对方法研究

    王世彤;李楠;

    随着当前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在保证公平、效率、具有激励效能和吸引优秀人才的条件下,公务员薪酬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相适应,与市场中企业人员收入相平衡。文章通过对薪酬市场比对的探讨学习,针对我国地区广阔的特点,从经济角度将地区进行分类,进行市场比对研究。

    2009年03期 No.143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教育新探索

  • 构建全新的高校就业服务战略体系——以广西为例

    李幼平;舒福灵;

    文章以高校就业服务体系为切入点,结合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对人才的新要求,对照现存体系的不足,提出建立全新的高校就业服务战略体系,该体系覆盖面广、相互衔接、互相配合,形成完整的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从而更好地为大学生开展就业服务。

    2009年03期 No.143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关系解析:映象理论观点

    刘永琴;

    我国大学组织的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冲突影响到了大学组织的发展,文章从心理学的映象理论观点来分析大学教师和行政人员信任与合作决策形成的心理机制,分析了当前映象所表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计算出了信任决策中的拒绝阈限,探讨了建立教师和行政人员信任合作关系的策略与方法。

    2009年03期 No.143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考

    陈闻;

    文章分析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指出研究生社会实践主要形式有社会调研、科技服务、挂职锻炼、课题研究等四种形式,提出了保证研究生社会实践有效性的措施。

    2009年03期 No.143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哲学与当今世界

  •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要义

    金怡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一项崇高而长期的使命。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笔者以为,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着力把握三个方面要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立足点是中国社会实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是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要求是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09年03期 No.143 134-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发展态势

    于洪卫;胡骄键;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对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难点和主要议题进行梳理,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文章从马克思哲学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的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理论形态——科学发展观研究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梳理,以期呈现我国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全貌。

    2009年03期 No.143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文艺论丛

  • “人民性”的话语分析

    吴高泉;

    人民性概念在建国后一段时期曾被大量使用,但随之也引发了一些混乱和隐忧,有人担心过多提及人民性会模糊和冲淡阶级性,因此人民性很快被阶级性所取代。人民性在中国文论界悄然退出对当代文学的发言后,转而成为评价古代文学的一个术语。探究这种话语转变的深层原因对中国20世纪文学批评话语与意识形态表达机制的内在关联有启示。

    2009年03期 No.143 142-14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0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十九世纪俄国小说儿童叙事中的“视点”问题研究

    夏益群;蒋天平;

    "视点"问题是叙事学中最核心的问题。以乌斯宾斯基视点理论的四个层面:意识形态评价层面、话语特征描写层面、空间和时间层面及描写的主观性/客观性("心理")层面为理论基础,分析十九世纪俄国小说中的儿童叙事"视点"问题,将儿童叙事中的叙事声音与叙事眼光的问题加以区分,将形式与内容问题分析相结合,使视点问题不再限于"看"之表层的言说当中,不再囿于"儿童视角"的简单阐述当中,将作者的观点、作者的艺术技巧、儿童的情趣融入到小说的整体叙事当中,再现出十九世纪俄国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2009年03期 No.143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语言与文化研究

  • 汉语口语教材中陌生人之间会话开头分析

    王丕承;

    本文结合从汉语口语教材中选取的一些语料,采用会话分析的有关理论,把陌生人之间会话开头在汉语口语教材会话课文中的各种表现,分为不完全陌生型和完全陌生型的会话开头两个方面。并对各种类型的陌生人之间会话开头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分析。本文不仅探讨了陌生人之间会话开头的具体表现,对于汉语口语教材编写实践的作用,还认为增强口语教材课文中陌生人之间会话开头的多样性,会使口语教材的编写更符合汉语交际的实际。

    2009年03期 No.143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自然语言模糊性的哲学思考

    张蔚;杜晔;

    文章先界定了"模糊"和"模糊语言"的概念,进而从模糊的客观性、语言符号的模糊性、人类认知的模糊性、语用的模糊性等不同角度探究了自然语言模糊的根源。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的反映。

    2009年03期 No.143 154-15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武术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

    胡勇刚;

    武术作为一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一种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价值理念与道德观。现今国家提出了弘扬现代民族精神,并重视武术的学习与推广,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武术文化的核心是优秀武德,民族精神在武德教育中得到弘扬。作为当代青年来说,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在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来实现爱国主义的美好主张,做到保障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建设社会主义祖国。是民族精神中爱国主义道德的根本特征和最高要求。

    2009年03期 No.143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楼盘的“身份”——楼盘名称中的话语角色身份与社会角色身份传递

    蔡亮;

    命名活动既是语言的运用也是人类思维的体现,现代意义的楼盘命名同样体现了语用和思维活动两个方面的特点。文章通过阐释楼盘命名的交际过程,指出楼盘名称对话语角色身份和社会角色身份的传递是发话人的重要意图,这种身份传递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标明发话人身份、选择听话人身份、混淆交际双方身份。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出楼盘命名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在实现发话意图的同时应该意识到语言的道德功能。

    2009年03期 No.143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社会科学家》2009年征稿启事

    <正>《社会科学家》于1986年创刊,是由中共桂林市委主管、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类杂志。二十多年来,《社会科学家》始终保持弘扬人文理性,提倡学术创新,打破时空地域,扶植新人新作的传统,发表社会科学领域及新兴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并推出对有一定成就的专家学者、商界赢家、政界要员的访谈录,增强可读性与实用性。《社会科学家》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广西优秀期刊"。

    2009年03期 No.143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