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博导新论

  • 论基层法官剩余权的保留——由“黄陵模式”引起的思考

    关保英;

    "黄陵模式"打破了原来的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庭等庭室分立的建制,以法官室取代庭室的分立与分割,对案件实行流程管理和一揽子处理,是对我国长期形成的审判机制的改革。这个改革引申出了诸多深层次法治理念乃至于法律制度的问题。文章由"黄陵模式"引发了对基层法官在实现法治和谐中权力的思考,提出了基层法官剩余权的概念以及应当保留基层法官剩余权的命题,从基层法官剩余权的涵义、基层法官剩余权尚未保留、基层法官剩余权保留的路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从一个侧面佐证了"黄陵模式"及其主审法官制的时代合理性。

    2009年06期 No.146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博导新论_哲学与当今世界

  •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现代化的农民问题观

    谢宝利;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包含有深刻的现代化内涵。他们以现代化为着眼点,以农民的解放为价值关怀,把农民问题置于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中,贯穿了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人类最高形态的现代化为目标的价值追求。

    2009年06期 No.146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全球化的价值意蕴——从共生理念到可持续发展

    曹勇;

    随全球化进程的扩展,人类共同利益日益凸显,这就为建构和认同共生理念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人类应该怀着共类意识,遵循共生理念来重建和协调人类社会,确立正确的人类价值主体观念,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关系,那么人类一定能够有效地消解目前所面临的各种全球性问题。

    2009年06期 No.146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国际关系理论的科学性

    罗辉;

    文章试图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探讨国际关系的理论问题,提出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体,国家的对外行为是国际关系的研究对象。认为国际关系的科学体系应该包含国际关系系统、国家与其环境的互动模型、国家与其环境的关系状态及其变量。国际关系系统是国家系统的对外关系子系统,包含国家、国家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国家对外战略三大要素。提出国际关系科学性的三大前提:国家行为理性原则,国家对外行为统一原则和国家利益最优化原则。

    2009年06期 No.146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博导新论_文艺论丛

  • 文化转型:世俗化与文学的媚俗

    舒也;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被裹挟着走上一条文化转型之路,在告别政治目的论意识形态向以市场为主导的消费文化的转型的过程中,当代文学正在经历着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与此同时,文化转型及由此产生的价值失范使文学开始向媚俗跌滑:作家的角色意识由拯救向虚无倾斜,启蒙理想和道德精神一落不起,商业目的正日益成为作家们秘而不宣的价值取向。文学在世俗化的同时,有必要通过文学的人文关怀,走向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为特征的人文价值的多元建构。

    2009年06期 No.146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美国犹太小说中的全息链

    丁玫;

    美国犹太小说蕴涵着丰富的犹太文化内涵,文学与文化形成了一个精妙的全息系统。"悖逆——整合"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性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如同中国文学艺术理论中的"经路"和"气"一样,成为一条联结犹太文学与犹太文化整体、贯通犹太文化各个方面、各种范畴的全息链。这条全息链主要采取显性和隐性两种方式实现小说文本对犹太文化本源内涵的呈现。

    2009年06期 No.146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博导新论_历史纵横

  • 北宋儒学复兴的社会原因

    叶平;

    北宋初年发生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儒学复兴运动,这一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复杂而深刻的:唐宋社会转型为平民阶层在文化和政治上的崛起创造条件;统治者的扶持文人政策鼓励了儒者奋发作为的勇气;人心思治建立了儒学复兴的社会共识;外忧内患使得士人有了复兴儒学的强烈动机。文章从政治、文化、心理等多方面探讨了北宋儒学复兴运动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2009年06期 No.146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9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近代中国参加世博会的里程碑——《出洋赛会通行简章》简析

    罗靖;

    《出洋赛会通行简章》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关于博览会的法规。作者结合当时社会现实,尝试分析《简章》对中国赛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得出结论《简章》的出现是历史必然,它对中国参加博览会的具体事项进行了制度化的规范,使得参加博览会有章可照,有组织可寻。中国参展活动由此开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因此它被视为中国参加世博会历史上的里程碑。

    2009年06期 No.146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博导新论_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现代性获取危机与社会稳定:亨廷顿“差距理论”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邹静琴;谢俊平;

    与早发现代化国家不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往往周期短、强度大,是一个快速的现代性获取过程。亨廷顿认为,相对于发达国家,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现代性获取过程是一个克服社会动荡和防止政治衰败的过程,是一个危机四伏的过渡阶段。危机的根源不是贫困和落后,而是社会成员致富和发展的欲望,以及社会满足这些渴望的能力之间存在着的巨大落差。要保持现代性获取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有能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制衡政治参与需求,适时、适度开放政治系统的政府。亨廷顿"差距理论"对于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与稳定问题的借鉴意义在于:有效发挥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战略;构建公平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吸纳不断增长的参与需求。

    2009年06期 No.146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信任转型与秩序建构——以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为视角

    丁香桃;

    社会秩序需要信任支持,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实现社会秩序所需的信任类型不同。在人的依赖性阶段、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物的依赖性阶段和自由全面发展阶段,实现社会秩序的信任模式和信任类型都必须与该阶段个体的心理结构特征相适配。当前,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出现一定程度的失序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形成与该阶段人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社会信任模式。

    2009年06期 No.146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博导新论_经济新视野

  • 现代渔业建设中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公共政策框架探讨

    卢昆;刘合光;

    通过构建水产养殖部门生产经营模型,文章揭示了水产养殖部门生产经营行为背后蕴藏的经济规律。据此规律,在系统考察水产养殖部门生产经营行为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指出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深化发展的公共政策框架应该包括增加财政支渔科技投入、鼓励和支持水产养殖物资企业科技创新、完善水产养殖自然风险防范系统建设、大力发展人工可控性水产养殖、有效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完善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水产养殖财政补贴制度、大力发展高端特色品牌水产品养殖、加快水产养殖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发展订单渔业、引导和支持水产养殖经营模式多样化等内容。

    2009年06期 No.146 46-4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推进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困难分析

    林黎;

    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制度。但是在推进该制度的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难度。文章通过研究,认为个人缴费比例高、低保与养老保险的选择、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的财力限制、政府扶持不够是制度推进困难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2009年06期 No.146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博导新论_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 中国式自主创新的背景、实践与建议

    杨杰;

    文章系统回顾了中国式自主创新的背景与实践历程,对自主创新的定义、现状与问题成因进行了重点剖析,并就促进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提出了完善建议。

    2009年06期 No.146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永续型的基金管理决策过程分析及启示——以大学捐赠基金为例

    谢永超;杨忠直;

    捐赠基金的管理决策过程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提出了永续型捐赠基金管理的决策过程包括管理目标、基金经理的选择、投资组合决策、再平衡、基金业绩评估等内容,指出其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为捐赠基金机构更好地实施管理决策过程提出了建议。

    2009年06期 No.146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硕士网站

  • 论现代商业环境下人文精神在市场营销中的渗透

    王海萍;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国内企业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当前面临着重大的社会结构性变革的背景下,企业普遍存在着价值取向上的困惑,在利益追逐与价值追求关系的认识和实践上都遭遇了空前的危机,这与世界经济环境下所倡导的人文精神趋势极不相容。因此,在现阶段,提升我国商业企业的人文素质、重视人文精神建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文章试图从实践性视角提出企业应当在市场营销环节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建设,形成营销策划、营销渠道、品牌建设的人文精神渗透。

    2009年06期 No.146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民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与对策——以桂林为例

    潘磊;

    目前我国贫困山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严重的义务教育教师比例失调和缺编现象。如何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农村教师发展队伍,已关系到实现教育公平化和构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层面。结合广西桂林等地的实际调研情况,试提出几点相关对策。

    2009年06期 No.146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法学与法制建设

  • 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法社会学分析

    林孝文;

    法官自由裁量权是一种脆弱的权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偏移。法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分析法官自由裁量权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深入探究影响法官自由裁量权偏移的社会因素,为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控制以及法律制度的设置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2009年06期 No.146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离婚财产分割规则之法经济学反思

    康娜;

    我国现行的离婚财产分割规则没有充分考虑妇女所面临的经济地位的劣势,以及离婚妇女在传统文化和习俗中所遭遇的特有困难,同时,对婚姻专有性投资一方的贡献和牺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离婚财产分割规则应该在均等分割原则的基础上,规定夫妻相互有提供财产信息的义务,将夫妻双方对其产生都有贡献的期待权作为共同债权进行分割,并根据情况对做出婚姻专有性投资一方的贡献和牺牲进行补偿。

    2009年06期 No.146 72-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8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论人民调解的价值

    唐茂林;张立平;

    人民调解的价值问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人民调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人民调解的自由平等价值、正义价值、秩序价值、效益价值和民主价值等方面。

    2009年06期 No.146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国际金融创新监管法律机制研究

    岳树梅;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世界各国对国际金融监管模式的进一步思考,这场危机也让人们对现行金融创新监管体制的有效性提出了严肃的质疑。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浪潮席卷全球,其范围涉及金融业务的各个领域。在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下,监管国际金融创新法律机制还存在严重的问题。世界各国将迎来一个对国际金融创新监管法律机制研究的重要时期。

    2009年06期 No.146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法学硕士教育的学术化改造

    朱立恒;

    从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以及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来看,我国法学硕士教育应当定位于学术性教育。但是,随着我国法学硕士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已经严重下降,呈现出本科化或者大众化倾向,严重背离了法学硕士教育之学术性定位。为此,应当从缩小法学硕士教育的规模、增强师资力量、严格学位论文制度、改革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完善入学考试制度等方面入手,对我国法学硕士教育进行学术化改造。

    2009年06期 No.146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WTO电子商务关税征收中的利益冲突

    郭鹏;

    美国基于其电子商务的全球领先优势而希望最大程度的数字贸易自由化,因而在WTO主张电子传输关税豁免应永久化并应基于实物载体的价值对信息产品征收关税,这就使得对信息产品的进口关税征收接近于零。发展中国家担心会永久地失去与数字贸易有关的关税收入,因此WTO的发展中国家成员难以接受美国的主张。欧盟及其他发达国家为扶持本国的电子商务产业,要利用关税壁垒作为保护他们国内的数字化信息产品市场的凭借,因此他们同样反对美国的主张。中国应在电子商务国际法律制度的构建中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要警惕强权国家为将本国的利益全球化,而把仅为维护本国贸易利益的规则转化到国际条约中并进而转化为其他缔约国的国内法的行为。

    2009年06期 No.146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旅游时空_旅游理论与实践

  •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其对策——以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为例

    陈炜;张瑾;

    壮族布洛陀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区域性、神圣性和群众性特点,同时也蕴涵着包括旅游在内的众多现代价值。文章在对百色壮族布洛陀文化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布洛陀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2009年06期 No.146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6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邹家红;王慧琴;

    进入21世纪,我国旅游经济增长迅速,但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文章以湖南为例,利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分析旅游经济地区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湖南已基本形成以长沙为中心,以张家界和衡阳为两翼的"一中心,两劲翼",以及分别以长沙、张家界和衡阳为增长极的湘中、湘北、湘南三大旅游区的空间格局。进一步的分析认为,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交通状况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不同是造成旅游经济区域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2009年06期 No.146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8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论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和完善途径

    刘焕明;陈思;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在于: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能够反映群众诉求;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应该利用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优势,通过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体系、健全基层群众自治的制度机制和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进一步完善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009年06期 No.146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9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地方政府信用之辩证思考

    刘红燃;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系统的核心和支柱,是创新信用环境的主体,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而地方政府作为上级政府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其信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文章从现代政府治理视角论证地方政府信用的建立途径,指出地方政府只有加快自身信用建设,才能提高地方政府的公信力,进而提升治理能力。

    2009年06期 No.146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培育城市主导产业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营城市的调查与思考

    牟进洲;

    经营城市是加快城镇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四川省地级样本城市南充、广安、眉山、巴中近年经营城市的成果调查和问题分析,提出: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营城市的重点在于培育城市主导产业,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06期 No.146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多部门联动应急的介入时间、投入资源及时序研究

    王林;赵保强;

    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突然性、复杂性,需要多部门协作进行应急处理。而多部门应急联动需要考虑各部门的介入标准、介入时点、介入强度、介入职能,与此相对应,其他部门的介入标准、介入时序、介入强度、介入处理的部门以及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发布等。

    2009年06期 No.146 10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理论的时代意义

    石六山;

    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理论,是认识和解决社会矛盾的基本路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理论的重大发展,是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指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2009年06期 No.146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济新视野

  • 国外金融预警制度对构建我国地方金融预警系统的启示

    宋瑞敏;黄婷;

    对地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仅局限于审慎监管是远远不够的,作为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应建立我国地方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了解不同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并从金融监管体制、对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国建立识别和度量地方金融风险的科学诊断工具——地方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2009年06期 No.146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演化中的作用

    唐志良;

    跨国公司不仅促使了国际分工演化的推进机制的形成,而且还从知识、价值链和市场等层面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广化。发达国家正是有意或无意地利用了跨国公司与国际分工之间的这种内在关系,从而奠定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当今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基于此,我国就要大力发展跨国公司,积极利用国际分工体系来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以达到促使我国产业发展的目的。

    2009年06期 No.146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城市土地利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岭回归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吴英杰;

    以Cobb-Da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通过岭回归分析了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城市土地利用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科学技术进步是近些年来广东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走技术集约型的道路,并最大限度地节约珍贵的土地资源。

    2009年06期 No.146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教育新探索

  • 新时期高校权力腐败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李德全;

    在高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和办学投资主体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权力腐败案件却频繁发生,究其原因,高校相关制度建设滞后、领导干部思想缺乏警惕,难以经受权力和利益的诱惑,利用制度建设滞后和监管乏力等漏洞大肆寻租。文章认为应从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和校检合作等方面遏制和打击高校权力腐败的根源问题。

    2009年06期 No.146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构建的路径选择——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

    刘琳;周世中;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呈不断变化的态势,其特点表现为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目标现实化、价值手段实用化和价值评价标准多元化等特点。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流价值观和主导价值观的辩证关系,认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大学主流价值观构建的有机结合,即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专业化、教育对象具体化、教育内容时代化和教育方法大众化等途径,才能实现引导和构建符合社会发展的大学生主流价值观。

    2009年06期 No.146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6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转变与人文精神构建

    张明秀;

    自改革开放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来,伴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和当代实践的新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变化的契合能力发生矛盾。产生这些矛盾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诉求上没有紧随时代的脚步,而是囿于传统的观念之中,存在着泛政治化和知识化的倾向。运用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精神,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深地根植于人文沃土之中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前沿性话题。

    2009年06期 No.146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文艺论丛

  • 先秦儒家《诗经》学略论

    王兆立;于成宝;

    西周春秋时期,人们通过"赋诗言志""、断章取义"的方式使用《诗经》,以实现美刺政治、维护礼乐和外交邦国的重要目的,从而逐渐使之成为独立的审美本体和研究本体。孔子诗论,犹有浓重的春秋时期礼乐教化的意蕴;孟子诗论,则提出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学观,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基本方法论;荀子诗论,则既有继承诗教传统的一面,又强调诗教与时变革的一面。

    2009年06期 No.146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西诗歌情感之美学比较

    张广奎;闫一炜;

    中西诗歌的美学比较要从情感比较开始,情感或感觉是美学的核心问题。西方美学常把情感与理性对立起来讨论,而中国美学则更注重化情感于理性,或化理性于情感。不管中西美学的情感侧重在何处,情感在中西诗歌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也是讨论诗歌要从美学角度出发为好的原因所在。

    2009年06期 No.146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历史枞横

  • “躬耕”的文化意蕴与明遗民的生存悖论——以易堂九子为考察中心

    马将伟;王俊义;

    "躬耕"是明末清初遗民自主选择的一种生存常态,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躬耕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耕田种地,而赋予了更加繁复而又沉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此时,隐居躬耕不仅可以在乱世中保全他们的生命,同时又是保全其气节的最佳方式。然而,这又与清初遗民所具有的强烈经世意识相冲突,于是,隐居与经世成为共存于他们思想中的对立的两级,这正是清初明遗民的生存困境。"易堂九子"就是其中的典范。

    2009年06期 No.146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语言与文化研究

  • 从神话看中西文化精神差异

    陈国友;

    从神话的视角考察中西文化精神,我们可以看到某些相似相通之处,也可以看出其中巨大的差异,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尚和与尚争、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等。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了中西文化相映成趣的文化景观,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中引人深思。

    2009年06期 No.146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0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汉语语块研究

    陈红;

    语言是高度系统化、有规则控制的人类行为,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和大量的语块构成。语言既有创造性又有习用性。语块即语言习用性的具体表现。人类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语块。本文从语块理论的来源及其重要性、语块的分类来论述语块对于第一语言、第二语言习得、语言结构的理解、计算机信息处理都有重要意义。

    2009年06期 No.146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7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3 ] |[阅读次数:0 ]
  • “和”字词语中“和谐”义项及其文化特征

    罗洁清;

    汉字"和"属于多音多义字,其"和谐"义项的词语在当今汉语运用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这是中国和文化意识的一种反映。本文从三个方面试就其"和谐"义项的有关词语之运用与文化成因做些阐述。

    2009年06期 No.146 156-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川剧艺术中的方言文化

    张敏;

    川剧艺术通过对方言形象性,粗野味儿和幽默调笑等品质的启用和创化来构建川剧独特的喜剧色彩,而方言的喜剧精神则来源于巴蜀文化的区域品格。在普通话广泛推广的语言时代,如何实现方言的本土化与跨区域交流之间的平衡,这已成为川剧艺术发展中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2009年06期 No.146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社会科学家》于1986年创刊,是由中共桂林市委主管、桂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类杂志。二十多年来,《社会科学家》始终保持弘扬人文理性,提倡学术创新,打破时空地域,扶植新人新作的传统,发表社会科学领域及新兴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并推出对有一定成就的专家学者、商界赢家、政界要员的访谈录,增强可读性与实用性。《社会科学家》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广西优秀期刊"。

    2009年06期 No.146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