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英;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标志性特征是实践转向。长期以来,人们对实践的通常解释往往侧重于强调它是人类存在的方式,忽视其在科技领域中的表现;对从实践观的高度反思当代科学及其哲学意义充满信心,对从科学实践角度厘清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关注不够。马克思科学观对实践性的贯彻,具体展现为自然哲学上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科学观上的实践生存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科学实践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学的社会与文化研究方面。在路径上,马克思主义对科学领域有着持久的影响;在学科上,相关学科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倾向;在目的上,尽管二者的切入点存在差异,但试图揭示科学的或明或隐的"社会结构"意向具有同一性;在贯穿辩证法方面,当代科学实践哲学则自觉或不自觉地贴近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2011年03期 No.167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英;
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标志性特征是实践转向。长期以来,人们对实践的通常解释往往侧重于强调它是人类存在的方式,忽视其在科技领域中的表现;对从实践观的高度反思当代科学及其哲学意义充满信心,对从科学实践角度厘清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关注不够。马克思科学观对实践性的贯彻,具体展现为自然哲学上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科学观上的实践生存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科学实践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学的社会与文化研究方面。在路径上,马克思主义对科学领域有着持久的影响;在学科上,相关学科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倾向;在目的上,尽管二者的切入点存在差异,但试图揭示科学的或明或隐的"社会结构"意向具有同一性;在贯穿辩证法方面,当代科学实践哲学则自觉或不自觉地贴近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2011年03期 No.167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岳全力;
研究创新就不能不研究创新思维。文章通过介绍意象的分类和特点,说明了意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一般功能,突出了意象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作用。
2011年03期 No.167 23-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岳全力;
研究创新就不能不研究创新思维。文章通过介绍意象的分类和特点,说明了意象在创新思维中的一般功能,突出了意象在创新思维中的重要作用。
2011年03期 No.167 23-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黎;
宋代民俗的变化以及民俗意识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咏物诗的表现题材,而且影响了咏物诗的写作方法。在咏物诗歌体裁方面,民俗事物成为咏物诗的吟咏对象,传统吟咏对象也多与民俗结合。在咏物诗歌的写作方法方面,一方面,继承传统咏物诗歌托物言志的方法,使咏民俗事物诗歌不断雅化;另一方面,诗歌作者大多选择旁观者的身份,使得民俗客观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咏民俗事物诗歌不断俗化和客观化。
2011年03期 No.167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黎;
宋代民俗的变化以及民俗意识的发展,不仅影响了咏物诗的表现题材,而且影响了咏物诗的写作方法。在咏物诗歌体裁方面,民俗事物成为咏物诗的吟咏对象,传统吟咏对象也多与民俗结合。在咏物诗歌的写作方法方面,一方面,继承传统咏物诗歌托物言志的方法,使咏民俗事物诗歌不断雅化;另一方面,诗歌作者大多选择旁观者的身份,使得民俗客观呈现在读者面前,使咏民俗事物诗歌不断俗化和客观化。
2011年03期 No.167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徽昭;
当下陕西本土文学批评没有影响全国,与陕西文学创作叫响全国不甚相称。陕西批评家不能像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批评群体,及时关切文学新人新作,并为70后等年轻批评家提供发展平台,他们在省域内自我满足。孙新峰在《社会科学家》上撰文认为,陕西文学批评的春天已经来临。这或说明陕西文学批评出了问题,其主要症结是批评本体观念迷失、批评家身份认同迷茫、批评与对象间关系错位。陕西本土文学批评要焕发活力与生机,其批评理念必须进行更新,即:重置批评活动的本体观念,将批评视为文学文化活动整体的一部分,承认批评作为批评对象"他者"地位的存在;重建批评家的身份认同,批评家要认同和建立永不妥协、疏离而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身份;重构批评与对象间的关系,批评要通过不断自我警醒,与批评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与精神距离,进而建构起对位于对象的精神文化上的"反抗"关系。
2011年03期 No.167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徽昭;
当下陕西本土文学批评没有影响全国,与陕西文学创作叫响全国不甚相称。陕西批评家不能像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批评群体,及时关切文学新人新作,并为70后等年轻批评家提供发展平台,他们在省域内自我满足。孙新峰在《社会科学家》上撰文认为,陕西文学批评的春天已经来临。这或说明陕西文学批评出了问题,其主要症结是批评本体观念迷失、批评家身份认同迷茫、批评与对象间关系错位。陕西本土文学批评要焕发活力与生机,其批评理念必须进行更新,即:重置批评活动的本体观念,将批评视为文学文化活动整体的一部分,承认批评作为批评对象"他者"地位的存在;重建批评家的身份认同,批评家要认同和建立永不妥协、疏离而自由独立的知识分子身份;重构批评与对象间的关系,批评要通过不断自我警醒,与批评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与精神距离,进而建构起对位于对象的精神文化上的"反抗"关系。
2011年03期 No.167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莫先武;
新时期以来,一些学者以意象作为核心反思、重筑文学、美学理论体系,主要有三种研究策略与路径:将意象作为文学逻辑起点与元范畴,用意象取代美作为美学元范畴,将意象视为美感经验中的基本单位。但他们没有注意到意象包含着感性形象层与价值判断层,从而割裂了美学与文艺学领域的审美意象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在美感经验中生成与相通,但前者构成文学的逻辑起点与元范畴,后者构成美学的元范畴。
2011年03期 No.167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莫先武;
新时期以来,一些学者以意象作为核心反思、重筑文学、美学理论体系,主要有三种研究策略与路径:将意象作为文学逻辑起点与元范畴,用意象取代美作为美学元范畴,将意象视为美感经验中的基本单位。但他们没有注意到意象包含着感性形象层与价值判断层,从而割裂了美学与文艺学领域的审美意象之间的关系;这两者在美感经验中生成与相通,但前者构成文学的逻辑起点与元范畴,后者构成美学的元范畴。
2011年03期 No.167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跃;
19世纪后半期,东北亚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成为列强妥协斗争的场所。晚清政府在维护自身利益及处理双边和多边关系的过程中多次运用了以夷制夷策略,先后经历了在处理朝鲜问题上联合列强制衡日本,甲午战争后联合俄国对抗日本,义和团运动后又联合日本牵制俄国,以及在晚清末期联合美英平衡日俄势力。以夷制夷作为一种外交策略,本质是一种均势战略,其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实力。晚清政府分化瓦解、相互制衡的以夷制夷策略不仅不能真正地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反而促使列强的妥协与联合,使得晚清政府更深地陷入到列强的包围之中。晚清政府"制夷"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更大程度地为"夷"所制。
2011年03期 No.167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马跃;
19世纪后半期,东北亚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成为列强妥协斗争的场所。晚清政府在维护自身利益及处理双边和多边关系的过程中多次运用了以夷制夷策略,先后经历了在处理朝鲜问题上联合列强制衡日本,甲午战争后联合俄国对抗日本,义和团运动后又联合日本牵制俄国,以及在晚清末期联合美英平衡日俄势力。以夷制夷作为一种外交策略,本质是一种均势战略,其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实力。晚清政府分化瓦解、相互制衡的以夷制夷策略不仅不能真正地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反而促使列强的妥协与联合,使得晚清政府更深地陷入到列强的包围之中。晚清政府"制夷"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更大程度地为"夷"所制。
2011年03期 No.167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卓立;
关于历史主义的中心意旨,学界通常有两种归纳,文章另辟蹊径,认为历史主义根本上是"如何是"对"是什么"的理论转换。在"如何是"的两层理论展开中,历史主义的多种立场获得了根本的一致性,并基于"如何是"的两层展开区分出前后两期。前期历史主义的理论内核是历史情境视角下的"个体"而非与一般相对的"个别"。而后期历史主义则与实存哲学合流,在"存在的联系"、"不可通约的实存个体"与"实存时间观"的三个维度上完成了对"是什么"的消解。
2011年03期 No.167 43-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卓立;
关于历史主义的中心意旨,学界通常有两种归纳,文章另辟蹊径,认为历史主义根本上是"如何是"对"是什么"的理论转换。在"如何是"的两层理论展开中,历史主义的多种立场获得了根本的一致性,并基于"如何是"的两层展开区分出前后两期。前期历史主义的理论内核是历史情境视角下的"个体"而非与一般相对的"个别"。而后期历史主义则与实存哲学合流,在"存在的联系"、"不可通约的实存个体"与"实存时间观"的三个维度上完成了对"是什么"的消解。
2011年03期 No.167 43-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梦涛;吴阳松;
政治沟通对提高基层党组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整合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维持社会有机团结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基层党组织政治沟通主要存在主体素质不适应现实需要、沟通体制机制不健全、沟通渠道单一等问题;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沟通工作就是要加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沟通意识,加强学习政治沟通的各项技能,培育保障政治沟通顺畅的体制机制,切实投入到实践当中,增强政治沟通的本领,同时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要对政治沟通具有探索精神和奉献精神。
2011年03期 No.167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梦涛;吴阳松;
政治沟通对提高基层党组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整合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维持社会有机团结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基层党组织政治沟通主要存在主体素质不适应现实需要、沟通体制机制不健全、沟通渠道单一等问题;新时期加强基层党组织政治沟通工作就是要加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沟通意识,加强学习政治沟通的各项技能,培育保障政治沟通顺畅的体制机制,切实投入到实践当中,增强政治沟通的本领,同时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要对政治沟通具有探索精神和奉献精神。
2011年03期 No.167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胡莹;
一个健全的社会必须建立经济体制与价值体系协调运行的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转,既需要市场活动主体的自我利益驱动,又需要自我行为的道德约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大众传统的价值标准发生了嬗变,使价值世界产生了相互矛盾的冲突。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价值观念上的冲突、转变和更新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011年03期 No.167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莹;
一个健全的社会必须建立经济体制与价值体系协调运行的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效运转,既需要市场活动主体的自我利益驱动,又需要自我行为的道德约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大众传统的价值标准发生了嬗变,使价值世界产生了相互矛盾的冲突。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价值观念上的冲突、转变和更新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2011年03期 No.167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祎金;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米尔斯在质疑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同时,指出社会学家的任务应该是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关注社会中的个体,将个人麻烦转化成公共议题,使个体可以超越他所处的环境和历史,站在社会制度和结构的高度认识自己的处境。但是,社会学界一般将社会学的想象力理解为批判帕森斯和拉扎斯菲尔德的理论武器,其对结构主义方法论背后蕴含的诸多二元论的超越却很少有人涉及。文章的目的便是探讨社会学想象力背后的方法论含义。
2011年03期 No.167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何祎金;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米尔斯在质疑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同时,指出社会学家的任务应该是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关注社会中的个体,将个人麻烦转化成公共议题,使个体可以超越他所处的环境和历史,站在社会制度和结构的高度认识自己的处境。但是,社会学界一般将社会学的想象力理解为批判帕森斯和拉扎斯菲尔德的理论武器,其对结构主义方法论背后蕴含的诸多二元论的超越却很少有人涉及。文章的目的便是探讨社会学想象力背后的方法论含义。
2011年03期 No.167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卫莉;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是综合反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典型经济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建设应该重视制度建设,把握重点,理清思路,循序渐进地发展。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四个三"和优化发展循环经济的人文环境。
2011年03期 No.167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卫莉;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为特征,是综合反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典型经济模式,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建设应该重视制度建设,把握重点,理清思路,循序渐进地发展。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四个三"和优化发展循环经济的人文环境。
2011年03期 No.167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端民;
经济学的制度形成研究表现为建构理性主义与演化理性主义两种理路的对立。文章试图论证在市场秩序形成过程中,后发国家建构理性参与市场秩序形成的过程、方向和程度: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必须伴随人们交易自由范围和程度的同等扩大。若人们自由交易范围和程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阶段,则在经济发展后期,没有足够的抗衡政府及相关利益集团的社会力量,制度的发展可能进入到锁定,从而社会经济更多只能锁定在物质产品生产领域;若人们自由交易、民主的程度太高于经济发展程度,则早期民主的乱象无法使一国在经济起飞的早期充分利用只有集权才可以充分利用的后发优势。所以经济起飞初期,以政府强大的建构理性力量逐步推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产品自由交易程度和范围的不断扩展;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政府的刻意制度构建又体现在逐步扩大满足人们更高程次需求的服务业交易自由的扩大。假以时日,在经济发展阶段提升的同时,基于市场交易的利益集团产生、发育并推动人们因不断扩大的交易自由而累积的非正式规则知识与外在政府构建的正式市场制度框架实现接轨,并压制政府权力及相关利益集团势力。借此试图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国模式"。
2011年03期 No.167 64-6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端民;
经济学的制度形成研究表现为建构理性主义与演化理性主义两种理路的对立。文章试图论证在市场秩序形成过程中,后发国家建构理性参与市场秩序形成的过程、方向和程度: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必须伴随人们交易自由范围和程度的同等扩大。若人们自由交易范围和程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阶段,则在经济发展后期,没有足够的抗衡政府及相关利益集团的社会力量,制度的发展可能进入到锁定,从而社会经济更多只能锁定在物质产品生产领域;若人们自由交易、民主的程度太高于经济发展程度,则早期民主的乱象无法使一国在经济起飞的早期充分利用只有集权才可以充分利用的后发优势。所以经济起飞初期,以政府强大的建构理性力量逐步推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质产品自由交易程度和范围的不断扩展;后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政府的刻意制度构建又体现在逐步扩大满足人们更高程次需求的服务业交易自由的扩大。假以时日,在经济发展阶段提升的同时,基于市场交易的利益集团产生、发育并推动人们因不断扩大的交易自由而累积的非正式规则知识与外在政府构建的正式市场制度框架实现接轨,并压制政府权力及相关利益集团势力。借此试图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中国模式"。
2011年03期 No.167 64-67+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万勇;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水平虽大幅度提升,但城市化对内需的拉动效果一直不明显。韩国作为中国近邻,城市化进程中实施了诸如以大城市集聚带动内需扩张、基础设施先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同步进行以及人口自由流动等政策措施,既有力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又有效拉动了内需。借鉴韩国城市化的经验,我国应当积极建设大都市圈以发挥大城市的集聚效应,改革投融资体制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供需矛盾,培育新兴服务业以优化产业结构,改革户籍和控制房价以降低农民进城的制度与居住成本。
2011年03期 No.167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万勇;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水平虽大幅度提升,但城市化对内需的拉动效果一直不明显。韩国作为中国近邻,城市化进程中实施了诸如以大城市集聚带动内需扩张、基础设施先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同步进行以及人口自由流动等政策措施,既有力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又有效拉动了内需。借鉴韩国城市化的经验,我国应当积极建设大都市圈以发挥大城市的集聚效应,改革投融资体制以解决城市基础设施供需矛盾,培育新兴服务业以优化产业结构,改革户籍和控制房价以降低农民进城的制度与居住成本。
2011年03期 No.167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楼天阳;许方佩;
企业家在企业的创业和成长阶段发挥着巨大的营销功能,但具体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何种功能依然是理论空白。文章基于营销学和企业家学交叉领域的"entrepreneurial marketing"理论提出"企业家营销"的一个概念模型,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国内三位典型企业家牛根生、宗庆后、马云相关营销理念和策略的言行。结果发现企业家在企业的营销功能中将扮演"传教士""、指挥者""、践行人"三种角色,并通过内化机制、决策机制和亲自参与三种机制影响和形成企业整体的企业家式营销风格,且不同企业家在营销三个构面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2011年03期 No.167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楼天阳;许方佩;
企业家在企业的创业和成长阶段发挥着巨大的营销功能,但具体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何种功能依然是理论空白。文章基于营销学和企业家学交叉领域的"entrepreneurial marketing"理论提出"企业家营销"的一个概念模型,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国内三位典型企业家牛根生、宗庆后、马云相关营销理念和策略的言行。结果发现企业家在企业的营销功能中将扮演"传教士""、指挥者""、践行人"三种角色,并通过内化机制、决策机制和亲自参与三种机制影响和形成企业整体的企业家式营销风格,且不同企业家在营销三个构面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2011年03期 No.167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谢先泽;
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危机爆发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应对情况,在暴露出欧盟多方面制度缺陷、国家主权与超国家权力冲突、成员国数量扩大带来的问题的同时,也为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些启示。欧盟将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危机免疫力,推动一体化向前发展。
2011年03期 No.167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谢先泽;
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和危机爆发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应对情况,在暴露出欧盟多方面制度缺陷、国家主权与超国家权力冲突、成员国数量扩大带来的问题的同时,也为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些启示。欧盟将针对这些问题,通过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危机免疫力,推动一体化向前发展。
2011年03期 No.167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温晓慧;
天生国际化企业在最近十年逐渐被各国学者注意并开始研究,目前我国对此类企业的文献还没有。文章从企业国际化成长过程的视角对国外主要学者关于传统国际企业和天生国际企业理论做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理论的对比研究,从概念界定、理论模型等方面分析了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内在特点及发展路径,可以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实践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加速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并为其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2011年03期 No.167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8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温晓慧;
天生国际化企业在最近十年逐渐被各国学者注意并开始研究,目前我国对此类企业的文献还没有。文章从企业国际化成长过程的视角对国外主要学者关于传统国际企业和天生国际企业理论做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理论的对比研究,从概念界定、理论模型等方面分析了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内在特点及发展路径,可以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实践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加速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并为其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2011年03期 No.167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8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于岩平;罗瑾琏;
核心员工是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核心员工发挥效力的关键是忠诚度的培养。在阐释了心理契约、忠诚与博弈理论之关联的基础上,从博弈论视角出发,建立了一次静态和无限重复忠诚博弈模型,分析了核心员工与旅游企业间心理契约缔结的忠诚博弈策略选择,结论认为旅游企业和核心员工有形成双向忠诚的内驱力和主观能动,并据此提出双向忠诚之策,为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2011年03期 No.167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于岩平;罗瑾琏;
核心员工是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源泉,核心员工发挥效力的关键是忠诚度的培养。在阐释了心理契约、忠诚与博弈理论之关联的基础上,从博弈论视角出发,建立了一次静态和无限重复忠诚博弈模型,分析了核心员工与旅游企业间心理契约缔结的忠诚博弈策略选择,结论认为旅游企业和核心员工有形成双向忠诚的内驱力和主观能动,并据此提出双向忠诚之策,为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2011年03期 No.167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吴丽云;董锁成;
界定了大都市边缘区及旅游区位的概念,构建了旅游区位的五个因子,对大都市边缘区的旅游区位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大都市边缘区应通过补位发展战略和近位发展战略进行发展的结论。
2011年03期 No.167 90-9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吴丽云;董锁成;
界定了大都市边缘区及旅游区位的概念,构建了旅游区位的五个因子,对大都市边缘区的旅游区位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大都市边缘区应通过补位发展战略和近位发展战略进行发展的结论。
2011年03期 No.167 90-9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孙步忠;子涛;曾咏梅;
文章通过文艺作品传播对桂林旅游地形象塑造的调查分析,认为文艺作品需要旅游地文化蕴涵的历史积淀和积极创新,文艺作品中内含了旅游地形象的文化厚度,无疑是旅游地形象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渠道。在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方面具有其他媒介渠道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作品对旅游地形象的传播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它呈现了旅游地的活力和时代感,对于颠覆旅游地的负面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2011年03期 No.167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步忠;子涛;曾咏梅;
文章通过文艺作品传播对桂林旅游地形象塑造的调查分析,认为文艺作品需要旅游地文化蕴涵的历史积淀和积极创新,文艺作品中内含了旅游地形象的文化厚度,无疑是旅游地形象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渠道。在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方面具有其他媒介渠道不可替代的作用。文艺作品对旅游地形象的传播具有很大的推动力,它呈现了旅游地的活力和时代感,对于颠覆旅游地的负面形象具有积极意义。
2011年03期 No.167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陈荣飞;肖敏;
恶意欠薪行为犯罪化成为时下的热议话题,但是,立法者对于犯罪圈的划定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受诸多客观因素之制约及有着充分的法理依据。无论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性还是从现有的法律制裁抑或域外法考察,恶意欠薪行为均已具备犯罪化的充分条件,刑法修正案(八)顺应时变,将恶意欠薪行为予以犯罪化。
2011年03期 No.167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8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陈荣飞;肖敏;
恶意欠薪行为犯罪化成为时下的热议话题,但是,立法者对于犯罪圈的划定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受诸多客观因素之制约及有着充分的法理依据。无论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应受刑罚性还是从现有的法律制裁抑或域外法考察,恶意欠薪行为均已具备犯罪化的充分条件,刑法修正案(八)顺应时变,将恶意欠薪行为予以犯罪化。
2011年03期 No.167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8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彭海青;
域外定罪量刑程序可分为定罪量刑程序分离和定罪量刑程序合一两种模式。鉴于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在维护辩护权行使、彰显诉讼民主、体现人文观念、实现实体公正等方面的优势,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应当成为我国的改革方向。定罪量刑程序关系模式的形成主要受诉讼理念、人权保障方式、陪审制形式以及审判前程序设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借鉴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时,应当充分考虑本土因素,即在量刑程序中的人权保障上,应当注意国家、被告人、被害人、社区四方利益的兼顾与均衡;在定罪量刑主体的选择上,是否引入陪审团制需要具体分析;在对待罪状认否程序的态度上,没有必要单独设置罪状认否程序;在量刑程序的独立程度上,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也许更具有现实可接受性。
2011年03期 No.167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彭海青;
域外定罪量刑程序可分为定罪量刑程序分离和定罪量刑程序合一两种模式。鉴于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在维护辩护权行使、彰显诉讼民主、体现人文观念、实现实体公正等方面的优势,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应当成为我国的改革方向。定罪量刑程序关系模式的形成主要受诉讼理念、人权保障方式、陪审制形式以及审判前程序设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借鉴定罪量刑程序分离模式时,应当充分考虑本土因素,即在量刑程序中的人权保障上,应当注意国家、被告人、被害人、社区四方利益的兼顾与均衡;在定罪量刑主体的选择上,是否引入陪审团制需要具体分析;在对待罪状认否程序的态度上,没有必要单独设置罪状认否程序;在量刑程序的独立程度上,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也许更具有现实可接受性。
2011年03期 No.167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玉珏;
97刑法颁布之后,采用刑法修正案模式对刑法典进行修正已成为一种常态模式。目前的刑事立法反映了刑事立法技术益发成熟与完善,也体现出我国犯罪化进程继续加快,进一步强调刑法的保障功能,突出刑罚处罚的前置性与重罚化。但是,刑法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期冀用这一种方式解决所有的社会矛盾。要在坚守刑事立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论证、详尽调研,考虑修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而谨慎从事。同时,妥善处理好刑法与前置性法律的关系,既强调刑法的独立性,也注意两者的协调。如果某一行为确实具备刑罚处罚的必要性,考虑能否运用刑法总则的基本原理解决问题或者通过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加以明确。用足现有规定仍行不通,才考虑修法路径。注意完善法条内部关系,加强体系性研究,构建完整的刑法体系;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合理运用空白法条;加强实证研究,加强立法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避免法条虚置。
2011年03期 No.167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玉珏;
97刑法颁布之后,采用刑法修正案模式对刑法典进行修正已成为一种常态模式。目前的刑事立法反映了刑事立法技术益发成熟与完善,也体现出我国犯罪化进程继续加快,进一步强调刑法的保障功能,突出刑罚处罚的前置性与重罚化。但是,刑法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期冀用这一种方式解决所有的社会矛盾。要在坚守刑事立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论证、详尽调研,考虑修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而谨慎从事。同时,妥善处理好刑法与前置性法律的关系,既强调刑法的独立性,也注意两者的协调。如果某一行为确实具备刑罚处罚的必要性,考虑能否运用刑法总则的基本原理解决问题或者通过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加以明确。用足现有规定仍行不通,才考虑修法路径。注意完善法条内部关系,加强体系性研究,构建完整的刑法体系;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合理运用空白法条;加强实证研究,加强立法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避免法条虚置。
2011年03期 No.167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包运成;
自力救济是指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所实施的维护自己权益的行为。权益受损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自力救济相应地也是多样的,实施自力救济能直接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弥补公力救济之不足、有助于节约公力资源、促进公力救济的改进。但是自力救济也有局限性,自力救济对于权益的保护是有限的。我国海外公民人数众多,权益受损的情形也在不断地发生,理应加强海外公民的自力救济。为了增强自力救济的有效性,海外公民应尽量防止损害事件的发生,增强自力救济的意识和能力,合法有效地实施自力救济。
2011年03期 No.167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包运成;
自力救济是指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所实施的维护自己权益的行为。权益受损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自力救济相应地也是多样的,实施自力救济能直接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弥补公力救济之不足、有助于节约公力资源、促进公力救济的改进。但是自力救济也有局限性,自力救济对于权益的保护是有限的。我国海外公民人数众多,权益受损的情形也在不断地发生,理应加强海外公民的自力救济。为了增强自力救济的有效性,海外公民应尽量防止损害事件的发生,增强自力救济的意识和能力,合法有效地实施自力救济。
2011年03期 No.167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湘刚;
我国行政审判制度之问题表现为:法院行政审判权威问题;审判独立重构及制度保障问题;行政诉讼执行难与司法地方化问题;司法行政化和法官官僚化问题。针对我国行政审判制度问题,构建行政法院是根本目标。
2011年03期 No.167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湘刚;
我国行政审判制度之问题表现为:法院行政审判权威问题;审判独立重构及制度保障问题;行政诉讼执行难与司法地方化问题;司法行政化和法官官僚化问题。针对我国行政审判制度问题,构建行政法院是根本目标。
2011年03期 No.167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谭和平;
婚姻家庭法中某些量的规定,譬如:法定婚龄的界定,值得深入分析与探讨。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婚姻家庭法中的量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婚姻家庭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则必须正确处理好婚姻家庭法中量与质的关系,即:量必须正确反映质的要求,同时质的要求须适当量化。因而,科学合理地解决婚姻家庭法中量与质的关系、准确把握"度"的界限,对我国当代婚姻家庭法的完善以及充分发挥婚姻法的调控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1年03期 No.167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谭和平;
婚姻家庭法中某些量的规定,譬如:法定婚龄的界定,值得深入分析与探讨。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婚姻家庭法中的量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婚姻家庭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则必须正确处理好婚姻家庭法中量与质的关系,即:量必须正确反映质的要求,同时质的要求须适当量化。因而,科学合理地解决婚姻家庭法中量与质的关系、准确把握"度"的界限,对我国当代婚姻家庭法的完善以及充分发挥婚姻法的调控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011年03期 No.167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闫惠惠;王礼力;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农户投资和农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户投资需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进行制度创新,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为促进农户投资的新渠道。
2011年03期 No.167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闫惠惠;王礼力;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了农户投资和农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农户投资需要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进行制度创新,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为促进农户投资的新渠道。
2011年03期 No.167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黄文正;
人力资本被普遍认为是吸收能力的最基本内涵,因此作为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的人力资本吸收备受关注。文章借鉴Marjolein Canie■lsand Bart Verspagen技术外溢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吸收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结合现实剖析人力资本吸收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原因,最后得出人力资本吸收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结论。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提高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加快技术进步速度,从而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2011年03期 No.167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文正;
人力资本被普遍认为是吸收能力的最基本内涵,因此作为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的人力资本吸收备受关注。文章借鉴Marjolein Canie■lsand Bart Verspagen技术外溢模型,分析人力资本吸收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结合现实剖析人力资本吸收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原因,最后得出人力资本吸收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结论。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提高人力资本吸收能力,加快技术进步速度,从而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2011年03期 No.167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寰;罗子欣;
文章运用外部性模型分析了外部性存在的危害,通过案例与模型相结合说明了科斯定理是如何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分析了科斯定理存在的局限及优化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的思路,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控制企业运营负外部性的建议。
2011年03期 No.167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黄寰;罗子欣;
文章运用外部性模型分析了外部性存在的危害,通过案例与模型相结合说明了科斯定理是如何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分析了科斯定理存在的局限及优化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的思路,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控制企业运营负外部性的建议。
2011年03期 No.167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黄静;
20年代革命小说的都市书写一方面通过对比性的都市空间图景的呈现,展示都市的贫富两极对立,以此批判都市空间的等级秩序。另一方面,由于革命文学家在思想意识深层及生活方式中所具有的小资产阶级根性,革命小说中的都市书写又会不自觉地投入个体的都市感觉,体现出现代性的质素,从而使革命小说对都市的批判在显隐对立的叙述中显示出暧昧性、复杂性。
2011年03期 No.167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静;
20年代革命小说的都市书写一方面通过对比性的都市空间图景的呈现,展示都市的贫富两极对立,以此批判都市空间的等级秩序。另一方面,由于革命文学家在思想意识深层及生活方式中所具有的小资产阶级根性,革命小说中的都市书写又会不自觉地投入个体的都市感觉,体现出现代性的质素,从而使革命小说对都市的批判在显隐对立的叙述中显示出暧昧性、复杂性。
2011年03期 No.167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钟丽茜;
电影是所有艺术门类中审美特征与技术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现代电影的许多美学性质都与其技术的特性有关。本雅明从新异而深刻的角度发掘了电影由技术特征而形成的审美特性:摄影机的精密纪录技能推动电影加强了认知功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人对世界的认识;胶片剪辑技术不仅加强了影片叙事的艺术性生动性,而且暗中应和了现代生活快节奏、多时空变动的特性,从而使"蒙太奇"手段成为影视作品乃至整个现代艺术的常用手法;此外,纪实电影的普泛化某种程度上"催生"了现实生活的意义,电影以陌生化手法将生活世界呈现于人,使日常景象生发出原型或隐喻意义。
2011年03期 No.167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钟丽茜;
电影是所有艺术门类中审美特征与技术发展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现代电影的许多美学性质都与其技术的特性有关。本雅明从新异而深刻的角度发掘了电影由技术特征而形成的审美特性:摄影机的精密纪录技能推动电影加强了认知功能,极大地丰富了现代人对世界的认识;胶片剪辑技术不仅加强了影片叙事的艺术性生动性,而且暗中应和了现代生活快节奏、多时空变动的特性,从而使"蒙太奇"手段成为影视作品乃至整个现代艺术的常用手法;此外,纪实电影的普泛化某种程度上"催生"了现实生活的意义,电影以陌生化手法将生活世界呈现于人,使日常景象生发出原型或隐喻意义。
2011年03期 No.167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红;
从经典叙事学到当代叙事新理论,叙事中的时间范式一直是人们关注思考的焦点。托多罗夫、热奈特、巴尔是本文章重点讨论的经典叙事学家,他们对叙事文本时间范式的思考代表了经典叙事学在这个问题上的成就。上世纪九十年代叙事学在西方重新兴盛,后结构主义叙事学家们在继承经典叙事理论的同时,对其与历史、文体、社会等的关系进行思考和讨论,突破了经典叙事学结构起来的整体的、内在的、纯形式主义的藩篱,再次把叙事文本与社会、历史等语境结合起来。后现代叙事学家华莱士.马丁、马克.柯里等人通过他们的著述探讨叙事学中的时间范式在新背景下的发展状态。
2011年03期 No.167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红;
从经典叙事学到当代叙事新理论,叙事中的时间范式一直是人们关注思考的焦点。托多罗夫、热奈特、巴尔是本文章重点讨论的经典叙事学家,他们对叙事文本时间范式的思考代表了经典叙事学在这个问题上的成就。上世纪九十年代叙事学在西方重新兴盛,后结构主义叙事学家们在继承经典叙事理论的同时,对其与历史、文体、社会等的关系进行思考和讨论,突破了经典叙事学结构起来的整体的、内在的、纯形式主义的藩篱,再次把叙事文本与社会、历史等语境结合起来。后现代叙事学家华莱士.马丁、马克.柯里等人通过他们的著述探讨叙事学中的时间范式在新背景下的发展状态。
2011年03期 No.167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