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博导新论

  • 文艺社会历史批评理论方法演进说

    危磊;

    社会历史批评的核心在于强调文学艺术与社会历史之间的有机联系,随着文艺观念的更新和研究视野的拓展,人们也在赋予社会历史批评以更新、更丰富的阐述和诠释。因而对社会历史批评发展演进的阐析与审视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社会历史批评得以全面发展和深入拓进与文化因素的多方位渗入密切相关,社会历史批评既然注重"社会观点"与"历史观点",它就必然应该包含着"美学观点",这也是不断发展与开放的社会历史批评的走向。

    2011年05期 No.169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4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哲学与当今世界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衡量

    陈青山;

    根据"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论断,马克思将从资本主义国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过程划分了三个阶段:"革命转变时期",即政治上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这一理论在宏观方面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经济上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和政治上的"国家走向消亡"。这一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再认识这一理论,对我们今天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基本国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1年05期 No.169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资本原始积累与经济体制转型——社会主义中国资本原始积累探析

    裴江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资本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要经济手段,资本从何而来,如何产生?由此引入社会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概念,及其阶段的界定、形式的划分、产生的社会影响与相应的对策。

    2011年05期 No.169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0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政治哲学中的浪漫主义——析卢梭的政治“乌托邦”

    李敬巍;刘鸿鹤;

    卢梭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漫主义者,他的《社会契约论》为我们贡献了一幅最美好的国家政治蓝图,《爱弥儿》则培养了最好的国家公民,两者共同指向实现人人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并带有着极强的"乌托邦"印记,这是一种政治的浪漫化,更是浪漫化的政治,但正是这种理想化的社会所树立的现实标杆,成为人们为重拾自由与平等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的重要的原动力。这一点即是卢梭政治"乌托邦"的价值所在。

    2011年05期 No.16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文艺论丛

  • 城市日常生活的质询及其表征的形成——论中国早期话剧创作的文化身份

    张慧敏;

    中国话剧的现代性诉求,长久以来被简单地界定为晚清以降知识分子启蒙话语在戏剧领域作用的结果。从早期话剧的本体出发进行考察,可以发现,话剧在其形成期就体现出一种文化品格,即生于城市,归于日常。从城市的角度去探寻话剧的现代性成分,体现出的是外在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启蒙现代性,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去探寻则体现出的是内在的艺术上的审美现代性。回归与认同这一文化身份,话剧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求得永久的生存与发展。

    2011年05期 No.169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文论的西方化及其救赎之途

    杨一铎;

    因为不同的文化语境和文化基础,中、西文论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规则、话语和意义生成方式。但同为旨在把握人类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探求文艺奥秘的一种途径,二者只有是否适用而无先进与落后之别。但是,五四运动截断了中国传统文论之"根",致使中国文论最终走向西方化,而西方化后中国文论也最终导致中国文论话语的丧失。为改变中国学术界"古与今文论的断裂、中与西文论的隔膜",我们主张中国文论的中国化或曰语境化,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语境化及西方化的中国现代文论的中国语境化。

    2011年05期 No.169 28-30+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历史纵横

  • 魏晋时期河西的民族结构研究

    白雪;

    魏晋时期,在河西地区聚居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和西域胡人,他们人数众多,时叛时降。他们与汉族交错杂居,对河西地区影响深远,使魏晋时期的河西走廊呈现出多种民族聚居的居民结构。

    2011年05期 No.169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唐末五代时期禅宗僧人行脚现象探析

    赵娜;

    唐末五代时期禅宗僧人行脚现象大兴。在禅宗僧人游历、参学的行脚过程中,产生了禅师与学僧,禅师与禅师,学僧与学僧三种关系,并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行脚推动了参禅者的悟道进程,繁荣了禅林,促进了各种教化手段的产生,融合了各派宗风,彰显出了唐末五代时期的禅宗特色。

    2011年05期 No.169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竞争性收入分化及其抑制

    李香菊;何元锋;

    收入分化和两极分化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对这种现象存在不同的理论解读。文章认为,普遍性存在的现象必须从其共性中寻找原因,市场经济中产生的问题首先应该从市场经济具有的特性上来研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竞争具有两重性,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必然导致收入分化现象产生。竞争是市场经济中收入分化最重要的持续性基本因素,对不同分配形式具有深刻的影响,竞争使得市场经济中的收入分化和两极分化具有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非制度性特征。市场经济本身没有自动实现公平的内在机制,实现公平只能依靠政府。由此政府与市场自然出现分工,即市场追求效率,政府实现公平。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政府的主要目标不应还是一味追求效率,而是努力实现社会公平。为此,政府必须坚持公平优先原则,在创新中建立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中国国情的制度安排。

    2011年05期 No.169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社会软件说略

    董高伟;

    社会软件是关于构造和检验社会程序的理论。该理论从计算机程序领域出发,逐步发展成为支持人群交互作用的各类系统。文章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和博弈理论为基础,分别探讨了社会软件的理论缘起、主体假设和程序建构,指出社会软件通过理性人的假设来考虑博弈参与人的动机,进而将社会运算法则扩展到社会环境之中,推动社会程序的良性运作。

    2011年05期 No.169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构建真实集体主义政治是根治党内腐败的有效途径

    耿步健;史丽琴;

    腐败是造成执政党垮台的重要原因,中国国民党丧失大陆政权和苏联共产党的垮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人认为集体主义是造成执政党腐败的根源之一,甚至有人说出更刻薄的话,称当今最腐败的国家无一不是在全社会推行集体主义的国家。文章认为,由于我们党自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来在全社会所推行的集体主义并非真实的集体主义,本身存在着无法避免党内腐败的政治基础,所以要根治党内腐败,必须构建真实集体主义政治,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权、民主监督权,以社会制约权力。

    2011年05期 No.169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经济新视野

  • 开放经济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与产业安全

    刘兵权;王耀中;文凤华;

    全球化背景下,可以以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切入点来思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转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实证分析表明,开放经济下,我国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有利于高端制造业发展,不过,随着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吸引FDI数量的增加,其对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减弱。吸引国际直接投资能对我国技术进步起到一定作用,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发挥得很不够,而且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安全带来诸多隐患。外资机构通过技术控制、品牌控制和市场控制等不少方式来控制我国国内企业和垄断某些重要产业。政府相关部门要提高产业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开放、发展与产业安全之间的关系,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力度,合理引导外资流向;加快完善反垄断法体系,维护市场自由竟争秩序;加强监管力度,协调区域、行业发展;培育有竞争力的本土企业,防止跨国公司垄断。

    2011年05期 No.169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8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资源共享平台研究

    姜晓丽;高长元;

    资源共享是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组建的目的之一,也是集群保持竞争力的关键。通过对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资源共享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指出构建HTVIC资源共享平台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网格技术的HTVIC资源共享平台及其体系结构,并讨论了该平台的构成及优势。

    2011年05期 No.169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博士论坛_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 技术创新扩散的人力资本因素分析

    赵如;邱成梅;

    技术创新扩散是一国、地区或企业获得新技术的重要渠道,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也在于实现扩散,从而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技术创新扩散总是在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环境中进行,其中人力资本在推动技术创新扩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企业家的决策作用,技术人员提供的技术支持以及销售人员与市场的沟通等方面。

    2011年05期 No.169 59-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快速城市化地区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基于浙江台州的调查

    王冬梅;

    快速城市化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城市社区管理带来了挑战。根据快速城市化地区现行社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位一体、多方协同共治"的城市社区管理创新模式。并从建立社区准入制度,完善社区民主政治参与体系,培养和发展社区非营利组织,建立共建共管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创新经费使用和投入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加快社区工作人员职业化进程等方面对创新模式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

    2011年05期 No.169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旅游时空_旅游理论与实践

  • 旅游颜色与颜色化旅游

    赖斌;

    文章对当前旅游市场中的颜色化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旅游颜色的概念内涵其实是文化和市场相结合,用光符号的形式造成的消费心理约定。进而,基于符号学对旅游颜色进行了语义解构,充分说明了旅游的颜色系列设计是符号营销的产物,颜色即代表了旅游产品属性,颜色化是旅游产品线的多样化、差异化开发的方法趋势。站在市场化视角,论文分析了旅游颜色营销的市场机理,认为利基市场的存在是旅游颜色设计的市场基础。最后,此文提出旅游颜色是旅游学的交叉边缘研究领域,并展望了其广阔的研究空间。

    2011年05期 No.169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旅游动机类型旅游者购物行为差异探讨

    袁尧清;李荣贵;文红;

    揭示不同旅游动机类型旅游者购物行为规律,对促进旅游购物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旅游购物行为等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对旅游者旅游动机进行聚类,将旅游者聚成实现体验型、注重玩乐型、个性追求型、社交繁忙型、知识健康型等五大类型。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各类型旅游者在购物意愿、购物消费水平、购物动机、购物场所的选择、对旅游商品的重视程度等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2011年05期 No.169 71-7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9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法学与法制建设

  • 行政允诺行为司法适用的检讨

    黄辉;

    在积极行政观念的政治实践中,行政允诺作为独立案由被纳入到可诉性范畴之中,其司法适用中的种种内容应该成为理论的考察对象。文章以行政允诺的司法适用为基本线索,试图分析行政允诺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司法适用过程中的性质界定、司法裁判基础、司法裁判限度等基本问题,并通过类型化的基本方法为该问题的司法适用提供一般性的标准。

    2011年05期 No.169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构建困境与求解之道——基于国家责任的视角

    柴瑞娟;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残缺不全、保障水平低下的现状与国家责任的缺位渊源甚深。主观上的认识偏差和客观上农民群体利益表达的缺失是导致国家责任缺位的主要成因。现代国家社会化职能的发展和现代社会保障的本质决定了承担农村社会保障构建责任是当代国家的当然之责,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况及国家对农村的历史负债更进一步表明负起农村社会保障之责我国政府责无旁贷。农村社会保障构建中国家责任的具体承担集中体现于完善制度设计,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加强财政支持力度,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完善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法律保障。

    2011年05期 No.169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一般法律原则与国际体育仲裁的法律适用

    刘畅;

    在国际体育仲裁中,能否为体育纠纷寻求适合的法律适用、能否获得令人信服的解决结果,将决定着体育仲裁的公正与效率。作为体育纠纷解决的新型手段,也作为仲裁世界的新兴疆域,国际体育仲裁既有着对仲裁传统形式尤其是国际商事仲裁的依从,也有着基于体育独有的社会存在而顺应所生的创见。文章试循如上思路,以一般法律原则的适用为切入,就国际体育仲裁尤其是强制性仲裁对传统仲裁法律适用规则之呼应与变革进行梳理,以期在法律适用之相关问题的探讨中提出有益辨析。

    2011年05期 No.169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言论的二元性与第一修正案难题的破解

    王小飞;欧爱民;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确立了言论自由的绝对保护原则,禁止所有限制言论自由的政府措施,但在现实中,为了保障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必须对言论自由进行必要、合理的限制,此即第一修正案难题。为了破解这一宪法难题,美国理论界和司法界将言论分为公言论和私言论,对公言论实行绝对保护,对私言论实行相对保护。美国这一制度和中国宪法的基本精神是暗合的,对中国相关制度的构建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2011年05期 No.169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从网络舆情透视民主表达在我国的发展

    陈鹏飞;

    民主表达是人们通过各种合法途径表达自己利益和愿望的一种民主行为。古希腊的直接民主和西方代议制民主在表达上受资格限制或被扭曲。在当下法治中国,网络舆情开拓了一种便捷、高效、崭新的民主表达方式,对我国公共政治生活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当顺势引导我国网络民主表达的健康发展。

    2011年05期 No.169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启示

    吴伦水;罗金彪;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高的善就是幸福,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德性即中道,思辨活动是至上的幸福。他的幸福观启发我们在追求幸福时应当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个体幸福与集体幸福的关系。

    2011年05期 No.169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道德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郝文清;

    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使得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道德风险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道德现象。但是人们对道德风险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或经济领域中。在伦理学领域中,道德风险依然是一个并未引起人们普遍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文章从伦理学的视域中把道德风险界定为是人们或社会组织在社会道德生活领域内进行道德表达时所遭遇能导致对自身、他人或社会组织等人身、财产受损危害的可能性。分析了道德风险的本质、特征、产生的根源,并对道德风险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及它的防范化解的机制与路径选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011年05期 No.169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农户生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赵靖伟;

    生计安全是农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目前我国农村仍有一定面积存在贫困和过密化现象。为了对农户生计状况进行动态分析和定量研究,文章以压力-状态-响应(PRS)指标模型为基础,结合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并以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为依据,建立了生计安全评价体系。农户生计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为区域生计安全评价提供参考,也为反贫困战略、区域可持续生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生计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期达到减贫富民的目的。

    2011年05期 No.169 102-10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8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经济新视野

  • 中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见解

    徐礼红;

    中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但困扰众多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也逐渐凸显。借鉴世界各国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失败教训和成功经验,可以相信能够创造"中国之谜"的中国也能通过采取建设有效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继续深化制度改革与创新、发挥金融市场的核心作用等应对措施,成功跨越这道坎。

    2011年05期 No.169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政策与集约利用方向

    伍学林;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回顾并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政策,并指出未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政策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要素集约化、全面核算农用地价值、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统筹城乡发展、编制集约型土地利用规划是未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

    2011年05期 No.169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国“控”企业高管薪酬合理化分析——基于劳动的市场价值属性

    陈银博;

    由国家或各级政府所控制的企业,其高管薪酬的发放难以按照市场机制决策,往往存在高管薪酬非正常偏高、激励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核发国家或各级政府所控制的企业高管薪酬时,应该依据高管劳动的市场价值属性,为高管基本薪酬选择适当的比较基准,并在基本薪酬的基础之上核算高管的绩效薪酬,以避免薪酬的非正常偏高。同时,要通过大力推行长期激励薪酬、量化企业薪酬激励意愿,以降低高管薪酬中非自身因素所得的成分,强化高管与企业风险共担的经济联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对增加高管薪酬的事项进行谨慎性数量分析、制订措施吸引公众及投资者关切,也可以促使高管薪酬合理化。

    2011年05期 No.169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教育新探索

  • “择校就学”在教育公平问题上的理想与现实

    郑春生;

    "择校就学"是近几年来各国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人员越来越关注的一个新课题。文章拟对"择校就学"的诉求与公平的关系、"择校就学"在教育公平问题上所受到的质疑与批评作一简要的介绍与评述,并对"择校就学"引发的公平问题涉及的三大群体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在通过对"择校就学"涉及的公平问题的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不一致的比较,以及"择校就学"引发的公平问题涉及的对象的思考中,加深对"择校就学"问题的认识,进而吸取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使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2011年05期 No.169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性回归

    徐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历经了屈从于政治压力;服膺经济建设;面向人本性回归的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屈从于政治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阶段:服膺经济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三阶段,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对各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进行了探讨,深刻地揭示了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实质指向和理性回归。

    2011年05期 No.169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哲学与当今世界

  • 和合思想:缓解现代性冲突的文化介入

    黄家瑶;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合是人世间的普遍现象,和合的前提是和而不同,和合的目的是和实生物,和合的趋势是和合生生。和合思想既是处理人世间各种关系的思维法则,也是人类安身立命的行为法则;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可成为整个人类普遍接受的思想共识。和合思想的当代性诠释进一步强化了"和处"的责任意识,"和达"的行为目标,"和爱"的慈善之举。和合思想的拓展和介入对于缓解现代性冲突,整合社会差异,实现天人和合、人际和合、身心和合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2011年05期 No.169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哲学与当今世界_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行为理性与公共政策合理性的实现

    陈绍芳;

    行为理性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念建构的理性形式,它以观念形态显现人的行为目的、行为过程和行为方式,是理性把握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最高形态。它在更高层次上整合认知理性和价值理性,使理性成为一个整体。认知理性追求的是"真"、价值理性追求的是"善"、行为理性追求的是"美"。真、善、美的统一是合理性的最高境界。公共政策是行为理性创造出来,对人与客观世界未来关系观念建构的主要形式。从行为理性的视角审视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它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合规范性的统一。三者统一的承载体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一致的,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同人类社会发展沉淀的社会规范具有高度的重合性。要实现公共政策的合理性,必须无差别地赋予人民群众中不同阶层和群体公共政策的初始话语权,使他们在公共政策议程建立、公共政策方案设计与选择和公共政策合法化过程中,真正发挥决定的作用。

    2011年05期 No.169 129-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文艺论丛

  • 汉魏六朝“临终诗”探微

    黄莹;胡辉;

    文章在全面整理汉魏六朝临终诗的创作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诗人对生命及死亡的看法。面对死亡,诗人心中哀伤,这与诗人的死亡方式、死亡原因及时代思潮有莫大的关系。然在儒、道、佛三家生死观的影响下,诗人对死亡哀伤又表现出理性的消解甚至超越死亡。

    2011年05期 No.169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空间政治与“空间三一论”

    赵莉华;

    当下的空间研究热潮中空间政治讨论相当瞩目,很多批评家都曾讨论空间与政治之关联,而只有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堪称空间分析的有效工具,该理论从空间生产的角度具体阐释了空间的运作机制及实践体系。

    2011年05期 No.169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历史纵横

  • “九江学派”与岭南学术传统

    张纹华;

    以"九江学派"学术思想的核心内容审视岭南学术传统,在继承、发展和批判中体现一种必要的学术接连。从经学、实学到儒学",九江学派"的学术生命在乡土环境中获得培育,将三者合于其中,创建独特的学术思想流派,咸同年间",九江学派"以一个响亮的声音标志岭南学术的阵容鼎盛。

    2011年05期 No.169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隋朝统治者用人政策变化探析

    何毅;

    隋朝文、炀二帝为了消除各方矛盾,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在选官用人上存在着明显的地缘差异。文帝选官用人主要以关中为本位;炀帝则多以南方士人为核心。但在对待山东士族上,文、炀二帝都采取了惊人相似的打击抑制政策。

    2011年05期 No.169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近代以来日本人的中国观

    邢丽雅;

    近代以来,日本人由于受到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对中国的不同认识,这其中既有日本的有识之士和进步人士对中国进步与发展的赞誉,更有军国主义者、军国主义理论家和历史学者对中国人和中国的政治运动的诋毁、丑化甚至仇视。正是这些不同的中国观影响了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走向。

    2011年05期 No.169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语言与文化研究

  • 话语交际博弈论——以法庭调解话语交际博弈为例

    柯贤兵;

    法庭调解本质上是调解双方话语纠纷协商的策略互动,是双方当事人在中立第三方法官主持下就争议纠纷进行自主自愿、合法原则下的话语协商和权益分割的交际博弈。基于真实调解话语语料,以交际的冲突与和谐博弈论为框架,分析法庭调解双方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称谓语运用、话语角色转换、话题控制与打断、以及"合情、合理、合礼与合利"等话语交际博弈,探讨法庭调解当事人之间话语互动与交际博弈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调解话语来陈述沟通、协调矛盾纠纷,把握调解陈述的互动策略,为促进法庭调解纠纷化解、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作用。

    2011年05期 No.169 154-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嬉皮士文化中的融合

    程平;何高大;

    嬉皮士文化是在美国20世纪六十年代出现的一种反主流文化的文化现象。一方面它以无政府主义、自我享乐、主观主义、自我表现等形式来体现其个体主义精神实质,另一方面又在个人主义基础上力求形成整体意识,采取集体主义方式来对抗传统社会。因此,嬉皮士文化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复合体,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

    2011年05期 No.169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9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