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光年;
根据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放思想包括两个维度,其一是观念的解放思想,其二是实践的解放思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以能够成功地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其原因在于开始于邓小平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继承了马克思所开创的新世界观,即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实现了从观念的解放思想到实践的解放思想的伟大变革。
2011年07期 No.171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谭维智;
西方元分析伦理学把语言视为道德判断的基础,斯蒂文森把道德语言称为劝说性语言,黑尔认为道德语言是一种规定语言,他们试图从语言活动的角度,从表述方式上论证道德判断、解决伦理争执的方法。道家的庄子认为道德问题是无法通过语言进行讨论的,道德学习也不能通过言说进行,道德语言不应该是劝说性的。道德说教的包含的不道德问题是在言说中存在普遍的自负与固执己见,这是伦理争执产生的根源。道德语言也不应该是一种规定性语言。真正的道德语言是非言非默的无心之言,一方面不能从个人偏私出发,一方面不可以对已说之言固执、自负。
2011年07期 No.171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丽萍;
将告子提出的"仁内义外"解释为内外道德律是合理的,但是,如果将《五行》的"德之行"与"行"的双重表达法解释为"仁内义外"表达法的特殊形式,因而断定子思坚持"仁内义外"说,就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而如果我们从德性实现方式的角度来理解子思的"德之行"与"行"的双重表达法,就可以得出,子思坚持"仁义内在"说和"由内而外"与"由外而内"两种德性实现方式的论断。这一论断也许更符合思孟学派与子思本人的思想理路。
2011年07期 No.171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任力;黄崇杰;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29个省市在1995-2007年间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环境绩效进行了评价。通过运用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BCC模型,发现我国绝大多数省份的环境绩效指数在2000年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表明虽然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若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结合相应的碳排放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增长的效率在降低。进而,我们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对这种效率的变化进行分解,我们发现这种效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技术变化指数的下降引起。相应的政策建议有:我国应推行区域性的碳减排政策,加快促进低碳技术的创新和运用。
2011年07期 No.171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严云鸿;易波波;
运用有向无环图(DAG)方法并结合基于S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传导途径及其效应。研究发现,能源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效应明显,对国内消费物价水平的冲击比对工业产出的冲击程度更大。中国能源依赖度非常大,进口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会产生影响。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性产品价格的宏观调控,抑制外部价格波动对国内的冲击。这为中国治理通货膨胀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1年07期 No.171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琳;梁瑞;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面对面交流的实现对"永久地理邻近"的依赖性减弱,"临时地理邻近"也可以满足面对面交流的需要。文章尝试着从分析临时地理邻近提出的背景出发,重点探讨了临时地理邻近在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时间和场所,以及信息通讯技术下临时地理邻近效应的实现机制,以期为推进国内学术界对临时地理邻近论题的研究作些努力。
2011年07期 No.171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曾文革;余元玲;
文章通过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第十六条"合作"条款和第二十七条"审议"条款内容和价值目标及意义的解读,认为"合作"条款和"审议"条款蕴含着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的制度创新模式,中国应对该两条款善加利用,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2011年07期 No.171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祥国;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建设目标不谋而合。"低碳经济"的实现需要靠科技作保障,却更需要法制去促进和引导。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作为一场变革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有明确的导向系统和可靠的支撑系统。法律具有促进、引导、规范和强制的特点,建构和完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能够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明确的导向和规范。
2011年07期 No.171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刘道远;
我国对恶意诉讼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侵权责任法》对恶意诉讼侵权责任也未作出特别规定。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入,人们的利益意识不断强化,立法需要对恶意诉讼侵权加以规范。恶意诉讼侵权责任是指当事人因为故意引起恶意诉讼,给相对方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商业领域的恶意诉讼侵权责任与一般民事侵权责任存在差异,在制度设计上宜借助侵权责任一般条款加以规定,采纳惩罚性赔偿,并适用损害赔偿责任承担方式。
2011年07期 No.171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焱白;
劳动法中的实体权利应当有配套的救济程序作为保障。在劳动程序的制度设计中,应当处理好劳动程序与劳动实体权利的关系,并确立以保护劳动者实体权利为基点,依照程序公正、程序刚性、程序内在协调性的原则建立对应和配套的法律救济程序。
2011年07期 No.171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唐芬;
患方知情同意权是患者及其家属的一项重要权利,但不少案例表明:一方面知情权受到很大限制,而另一方面同意权又被任意滥用,这与传统理论对知情同意权法理基础的构建不足有很大关系。仅强调对患者人格权的尊重这一法理基础,将会陷入对同意权的过度"保护"甚而导致对同意权的滥用;只有在知情权得到充分实现的基础上,患方知情同意权作为一个整体权利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重构患方知情同意权法理基础的同时,患方知情同意权对我国的宪政建设也提出了重大考验,需对我国患方知情同意权的宪政建设提出合理有效的制度设计。
2011年07期 No.171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蒋红彬;
最近成为媒体关注的"镉大米"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土地、水源等农业生境及源头污染的忧虑,进而产生对食品安全的不安与恐慌。农业作为人类的衣食之源,是人类生存的根本。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生境的破坏也日益凸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社会稳定,制约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农业生境污染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入手,分析我国在农业生境立法现状及缺陷,提出重视农业生境立法,确立先进的立法目的,提高立法质量,完善农业生境保护的主要法律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及责任承担方式,建立和完善农业生境污染监测和管理体系的设想。
2011年07期 No.171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尤春媛;
全球化问题为人类文明的演进与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政府文明从其外在结构看,它的内容涵盖社会有机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应地也跨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并最终实现人类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政府文明自身的内在结构要素内涵理念、制度、行为和主体文明。当代中国政府文明的选择路径,应当从传统法律文化的特殊背景出发,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文明的普适性与多样性关系的前提下,实现具有中国特色法治文明的政府文明。
2011年07期 No.171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伟;
坚持恩格斯理论教育思想的党性原则,一直以来都是无产阶级政党科学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正是由于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始终坚持同错误思想进行不懈地斗争,真正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本身才最终获取了理论上的胜利。在新时期,我们继续坚持恩格斯理论教育思想的党性原则,不仅是现实时代的客观要求,更是共产党人的伟大责任。
2011年07期 No.171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唐秋伟;
传统公共行政基于政治-行政二分法建构起来的"价值中立"原则,一方面受到来自理论界的强烈批评,另一方面受到政府改革实践的广泛审视。于是,许多学者沿着工业社会追求民主的思路,试图建立起民主治理的社会治理模式,并将实现民主治理的途径寄托于公民参与方式。随着人类社会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后工业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使人类社会现有的社会治理体系陷入结构性危机当中,只有积极探索合作的社会治理模式,才能走出民主治理的现实困境。
2011年07期 No.171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8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耿丽萍;
近年来,与政府职能相关的个体事件不断演变为公共事件,折射出政府公信力缺失的现实。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动摇政府合法性地位、摧毁社会信用体系和阻碍中国法治进程。为此,要从树立现代执政理念、切实发挥制度功能、建立危机应对机制三个方面加以改善。
2011年07期 No.171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张斌;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的基础。目前医患关系出现了一些危机,医患纠纷已经影响了部分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基于社会工作理论,从医务社会工作角度探讨解决医患沟通问题、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社会照顾,对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与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1年07期 No.171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龚丽娟;
生态教育经由生态科技教育、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三条路径,分别实现了主体对生态规律的把握、生态目的的明确与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生态人的生成。生态美育通过培养审美主体的绿色审美兴趣、生态中和理想、绿色阅读能力与绿色艺术实践风尚,引领审美主体在审美、造美活动中构建绿色艺术世界。生态审美者在一体化的欣赏、批评、研究、创造活动中,与审美世界和谐整生,终实现生态美境与艺术人生的对生共进。
2011年07期 No.171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陈家才;
长期以来,我国都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高校也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取得了很多的经验和成绩。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化,高校的教育主题、教育规律、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教育途径也要针对现状,总结经验,科学发展,全面发展。民族地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是高校管理中值得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主要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中突发事件的特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中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进行了分析。
2011年07期 No.171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朱芳转;
高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成果培育工作,营造和构建活跃高雅、上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实际工作研究中,探索实践的"依托载体、目标管理、项目运作、品牌建设、积分考评、证书认证"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成果培育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积极发挥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文章着重对高校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体系构建作了相关研究,以期达到学习与交流的目的。
2011年07期 No.171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