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名家语丝

哲学与当今世界

  •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异同及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蒋重母;龚勇安;

    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此都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探讨。如何正确认识这两种不同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它们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是我们当前应当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将马克思与马尔库塞两位社会批判理论主要代表思想进行对比研究,考察其异同点,以此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现实社会相结合。

    2012年06期 No.182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王阳明“致良知”探微

    马智;

    阳明所谓良知,就是人所固有的先验道德意识、先验道德规范和先验道德本体,就是天理人性的自觉自明;阳明所谓"致良知",就是本心良知的发明扩充与发用流行,就是知行合一并进的过程;阳明"致良知"的方法原则与功夫理路主要包括立志成圣、知行并进、动静结合、内外合一四方面内容。

    2012年06期 No.182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在对地产经济的批判中确立信仰

    刘明文;

    随着工业化发展方式GDP的提高,民生问题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国自上个世纪末启动商品房改革以来,地产问题就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焦点问题,直接影响着信仰的持存。文章从中国式的房地产调控所引发的特有现象出发,通过马克思对房地产的批判来反思时代的病症,以便为信仰开拓地盘。

    2012年06期 No.182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的本质的哲学解读——基于历史与逻辑的分析

    赵磊;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历史发展和逻辑演绎两个方面关于人的本质的解读与分析,把人与现实社会真正地联系起来,不仅批判了资产阶级抽象的"人性论",而且有力地回击了各种不公正的指责。这种基于哲学层面对人的本质的揭示为我们理解社会历史主体的发展进程,把握社会进步的内在规律提供了新的维度和思考空间。

    2012年06期 No.182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及其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

    伍竞艳;周玉萍;申素英;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创造性结合的成果。其内容主要是在政治上重视民众的地位和作用;在经济上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共同富裕;在文化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建设上重视民生。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12年06期 No.182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单一走向多元中的公共行政学批判性研究方法

    吴月;赵小燕;

    批判性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模式,通过批评的自我反思过程推动变革,可以重新恢复一种启蒙人类行动所需要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从而实现自我解放。批判性研究最为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所提供的知识并不虚伪地承诺"价值中立",而是主旨鲜明、态度坚决地致力于人类的自我解放。本文认为运用批判性研究方法进行公共行政学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行政,巩固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地位。

    2012年06期 No.182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构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风险预警机制

    李红权;

    预防腐败的重点是能够发现腐败的苗头、把握腐败的发展趋势。因此,构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风险预警机制就十分必要,这包括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风险防范机制、发现机制和警示机制,这三大机制构成了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结构。结合教育、制度、监督等反腐败途径,以预防腐败为工作重点,依据腐败行为的发生过程,科学设定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的作用机理,保证预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行为的发生和蔓延。

    2012年06期 No.182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女性身体与权力渗透:缠足在话语中的历史呈现

    李叔君;

    本文通过将叙述缠足这一历史事实的文本看成是一种历史实践,通过由话语以及由话语建构起来的行为、行动两个历史实践维度展开对缠足问题在词与物中的历史呈现。通过本文的考查,看到这个事实背后更加深刻的思想意识。有意义的不是对这个事实进行过程的描述,而是对围绕这个事实言说的话语策略作出解释:是什么形式的话语,是谁在说话,站在什么立场上说话,他们的观点是什么。所有这些人们的话语实践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权力实践的方式,人们的历史实践的总体特征可以在当时的话语表述方式里显示。

    2012年06期 No.182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9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经济新视野

  • 黑格尔法哲学的经济学内容对马克思的影响

    毛华滨;刘苏燕;

    在颠倒黑格尔的法哲学之后,马克思对被黑格尔歪曲了的市民社会产生了直接的理论兴趣,却暂时未将市民社会与经济学联系在一起。虽然黑格尔法哲学是一种绝对观念成为客观世界本质的颠倒的世界观,但其中研究市民社会问题的经济学内容后来给予了马克思相当多的启发,并影响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步剖析。

    2012年06期 No.182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战略分析

    滕翠华;赵美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道路的启动与抉择、探索与改革、改道与腾飞的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是支撑我国全面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特征,其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战略理念,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战略重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

    2012年06期 No.182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小企业融资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

    徐达;

    近期,随着前期欧债危机进一步深化,国际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加,国家宏观政策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进行了预调微调,前期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效果已逐步显现,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我国持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使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调整信贷结构。物价涨幅总体保持回稳态势,调控取得了较好的整体效果。文章围绕货币政策中的调整信贷结构与稳定物价总水平的调控目标,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与回顾,进行定性描述并辅以定量分析,得到了调整信贷结构对稳定物价总水平有着十分积极作用的结论。

    2012年06期 No.182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食品市场诚信缺失问题探究——基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博弈关系

    桑秀丽;肖汉杰;王华;

    食品市场诚信是我国各界人士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政府监管力度、食品企业文化定位、消费者维权意识等是我国出现市场经济诚信缺失现象严重,消费者对市场信心严重不足,政府诚信受到挑战等现状的主要因素。文章基于政府监管部门、食品企业和消费者三方视角探索三方经济利益的博弈关系,提出政府将执法权与监督权分离,以改变食品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消费者的监管信息不对称等现状,进一步研究各方相应的行为策略并提出政策建议。

    2012年06期 No.182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0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女性创业的促进对策与服务机制

    贾志科;祝西冰;许荣漫;

    当前,女性创业已成为全球性趋势,中国女性创业现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文章以河北省及保定市为例,在描述该省、市女性创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分析视角,从个体、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剖析影响女性创业的各方面因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构建河北省及保定市女性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女性创业的服务机制献计献策。

    2012年06期 No.182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5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 从企业家精神看企业的社会责任

    鞠龙克;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在企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企业生产力中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在长期的管理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以前的学者主要从企业家的社会地位或企业的性质进行解读,文章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且对从企业家精神里包含由他们的担当而发展出来的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比较。

    2012年06期 No.182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公共服务购买中政社关系的策略性建构

    吕纳;张佩国;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开始探索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道路,购买服务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实践。文章就以上海市嘉定区向社会组织购买助残服务为例,考察了其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建构过程。以组织决策为分析工具,从双向视角探讨了购买服务过程中双方遵循的行动逻辑,采取的行动策略,建构的互动关系及伴随这些过程而产生的权力变化。可以认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是一种策略性选择建构而非制度化建设,因而是较为脆弱易变动的,同时也指出现阶段的政府购买服务并没有削减政府的权力,甚至有可能会加剧其渗透的力度,成为一个国家权力再生产的过程。

    2012年06期 No.182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8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0 ] |[阅读次数:0 ]
  • 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一个基于盈余质量调节作用的实证

    王海明;曾德明;

    文章以2007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将投资者情绪、企业投资行为、盈余质量纳入一个研究框架,研究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并考察这一过程中盈余质量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具有促进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盈余质量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2012年06期 No.182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旅游理论与实践

  • 文化遗产型旅游景点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关系

    刘昱;

    文章主要分析了文化遗产型旅游景点与城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关系:文化遗产型旅游景点是所在城市文化内涵的体现,增强了城市文化的品牌效应,文化遗产型旅游景点的保护是城市文化建设的组成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文化遗产型旅游景点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2012年06期 No.18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从导游人员薪酬看旅行社业竞争现状——以海南为例

    李华丽;

    现阶段,我国导游人员的薪酬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旅行社的削价竞争。本文以海南为例,从海南导游人员薪酬制度入手,深入分析了旅行社业的竞争现状以及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加大对旅游市场的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是加快海南旅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必然要求,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2012年06期 No.182 77-79+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法学与法制建设

  • 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现状与展望

    戴兴泓;

    与国内法不同,国际法没有强制的执行机制。国际法主要通过谋求合意与调解来运作,国际违法行为常被视为国际争端的起因。在处理国际违法行为方面,国际法不可能借助国内法那样的强制执行机制,而只能求助各种争端解决办法。尽管国际不法行为受害者诉诸非武力自助与对抗性措施仍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通过外交渠道、谈判、和解、仲裁、司法和国际组织等和平方法或途径仍是纠正国际违法行为的主要手段,从而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成为现代国际法中对付国际不法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

    2012年06期 No.182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失地农民权利保护的法理学分析

    衡爱民;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城乡拆建过程中普遍存在且影响巨大的社会问题。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权利保护不尽如人意,失地农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权与私权的比例失衡,致使公权扩张、政府职能错位,失地农民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从法理学角度以权利为主线对失地农民权利进行分析,对于完善城乡统筹发展规律、依法确认和保护公民的权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012年06期 No.182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构建

    肖璐;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的重大战略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外出打工队伍的不断壮大,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劳动争议案件也逐年上升,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构建就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劳动关系已进入集体劳动争议的高发期,妥善解决集体劳动争议,完善集体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有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012年06期 No.182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制度之检视——以土地价格“剪刀差”为视角

    罗楚湘;

    土地价格"剪刀差"的存在,反映了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限制以及土地征收制度的立法缺陷。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程序和补偿机制,将其分为严格意义上的公共事业建设和商业建设,并分别进行补偿的制度设计,公共事业建设目的的征收可以不按照市场价补偿,商业建设目的的征收必须按照市场价进行征收。

    2012年06期 No.182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教育新探索

  • 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开放式运行机制——以河北省为例

    王艳霞;赵宇;

    伴随科技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每个角落都紧密地与现代科技和专业技能联系起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高校和社区发展,已经显示出教育资源双向交流、共促发展的趋势。但从合作形式、规模、质量和密切程度看,都还无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文章从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现代表征、高校与社区互动发展的深层障碍与原因分析以及构建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共建和联动机制三方面进行探讨。

    2012年06期 No.182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素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陈德良;

    文章首先总结了高校素质教育信息管理的现状;其次,详细论述了高校素质教育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的工作步骤;第三,构建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和数据仓库模型;最后,详细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素质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机制。整个系统的设计立足于高校现状,能够较好的满足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要求。

    2012年06期 No.182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

    梁辉;

    为加强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从分析职业教育办学的质量观入手,研究了职业道德教育价值的基础,指出其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不可或缺的支柱之一,价值的基础来自社会需要;并从企业质量竞争、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具体分析了职业道德教育价值的表现,指出其为学生能否适应现代企业质量竞争需要的关键因素,也是发挥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关键因素,并指出其本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强、吸引力感染力大的重大价值。

    2012年06期 No.182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发展刍议

    陈信存;钟金萍;

    文章在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调研数据归纳、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发展诸多问题进行研究。阐明了专业发展对于高校学生工作质量的作用,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制约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自己长期的工作经验与理性思考,对如何加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发展提出改进措施。

    2012年06期 No.182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文艺论丛

  • 散文编纂之新探——以《中国新文学大系》为例

    刘弟娥;

    1935年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在中国新文学编纂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作为编辑新文学作品的方式,成功建立了我国新文学的编纂体系;作为分体文学的编纂体例,建立了新文学史分体编纂的雏形。前后五辑《中国新文学大系》对作品的分体编纂标准有一定的连贯性,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有一定的改变,这种变化更多体现在与时代有着紧密联系的散文编纂上,因而,散文编撰体系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的前后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散文写作地位与性质的变化。

    2012年06期 No.182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中朝韩古典山水诗生态美学及其思想内蕴

    梁军;

    中国与朝鲜半岛的文化交流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因缘,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山水诗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思想意蕴和艺术风范对朝鲜半岛汉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中朝韩古代山水田园诗均表达了尊崇自然、物我合一的情感,以唯美细腻的诗歌风格展现了山水诗独特的生态美。从思想内蕴上看,这是一种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基础的生态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理想境界。

    2012年06期 No.182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与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发生

    赵鹏;

    1920-1930年代的上海是20世纪中国最具现代性的都市,工商业的繁荣、文化出版业的兴盛和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盛行建构起了属于上海自己的海派都市文化语境。这里既是充满声色刺激的乐土,也是病态颓废的本源。审美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融入到文学、电影、绘画、广告等各种艺术形式中,上海唯美主义思潮就在这种追求颓废与享乐的都市文化氛围中发生。

    2012年06期 No.182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历史纵横

  • 盛唐文化建设及其成效

    梁红仙;

    唐玄宗统治的开元、天宝时期,开创了"开元之治"的大唐盛世局面,进入唐王朝的全盛时期,也迎来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期。开元时期宽松开明的政治环境,繁庶的农业经济以及中外交通的发展,造成了此时文化上的大发展。本文以唐玄宗统治的盛唐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盛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及其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对当前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12年06期 No.182 126-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西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略论

    康喆清;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和谐及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西汉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包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保障的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封建等级教育和政治伦理教育。通过统治阶级与汉代学者的一系列开创性努力,西汉社会风气较秦朝有了较大改变,为国家稳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具有科学、合理的成分,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当今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示借鉴价值。

    2012年06期 No.182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盐业经济对明清时代戏曲兴盛的促进作用

    李树民;

    明清盐业中心扬州也是当时的戏曲中心。明清盐业人士不仅以戏曲自娱,还有迎銮、戏曲整理等政治任务,夤缘、娱宾等社交活动,都离不开戏曲,使得盐区戏曲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盐业人士资助戏曲作家从事戏曲创作,刊刻、收藏剧本,培养和激发了剧作家创作热情;盐区社会生活也有助于戏曲家创作,戏曲创作因此繁荣。另外,盐商兴建演出场馆、组建演出团体——家班等直接促成了明清戏曲演出的繁荣。盐商家班排演的《桃花扇》《长生殿》等名剧是这些剧作的经典呈现。

    2012年06期 No.182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加拿大印第安人寄宿制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兼谈我国民族地区寄宿制教育问题

    陈路芳;肖耀科;

    加拿大历史上的印第安人寄宿制教育政策是一项强制同化弱势族群的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第安人文化教育的发展,但给印第安人带来更多的是文化灾难和心灵的创伤。印第安人寄宿制教育是加拿大政府强制同化政策的产物,与我国民族地区寄宿制教育不可"同国而语",但研究印第安人寄宿制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本文将通过对加拿大印第安人寄宿制教育政策的理念、政策实施过程以及政策的利弊进行论述,提出我国民族地区寄宿制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

    2012年06期 No.182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4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语言与文化

  • 英国成人教育与英国文化研究

    邹赞;

    英国文化研究是英国思想知识传统与1950年代特定的社会情境相耦合的结果,在这些多元而复杂的形构因素中,战后成人教育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英国成人教育源远流长,勾连着极具英国特色的社会文化情境,1930年代的英国成人教育围绕人文学科的激烈论争,一定程度上突显了这一特定领域的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影响了战后成人教育运动以及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英国成人教育形构了一个独特的社会场域,其间汇集阶级、种族、性别等多层面的议题,为再度发掘工人阶级等边缘群体的文化经验和积极介入当代文化问题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以霍加特、威廉姆斯和E.P.汤普森为代表的早期英国文化研究,其重视工人阶级文化经验与个体的能动性、反对刻板的经济决定论与还原论、坚持跨学科的研究路径等都离不开成人教育这片丰厚的沃土。

    2012年06期 No.182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5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地理符号与民族认同

    于晓峰;

    地理符号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双向互动过程的产物,不仅是人类活动主动作用于地理环境的历史印记,而且体现了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历程。地理符号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与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意义或价值相联系,是一个时代或时期的文化符号,与民族文化、民族认同息息相关。

    2012年06期 No.182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7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中西方“幸福”观探讨

    吴冬梅;庞雅莉;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中西方哲学关于"幸福"的探讨观点各异。文章以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为切入点,对中西幸福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2012年06期 No.182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从网络流行语看当代青年的价值观

    李宇杰;高雅;

    流行语的变迁折射着时代的变化,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而网络流行语更是其主要创造及传播者——青年网民利用网络展现自我,参与社会生活,关注现实问题的载体,它能透射出当代青年各种类型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价值观意蕴。对网络流行语的探讨能使我们准确地理解现今青年群体价值观的表现方式与基本特征,进而对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2012年06期 No.182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