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臣;
孟子的性善论和仁政说构成了其内圣外王思想的基本内涵。孟子的内圣外王之道不但将儒家的内圣之学和外王之道有机地结合与统一起来,而且还体现了鲜明的实践哲学特征。孟子不但使儒家的内圣外王思想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在体系上更加完整,而且还在实践哲学的思想层面上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儒学的思想内涵,从而使中国传统哲学呈现出的多样态的学术面貌和思想进路。
2012年10期 No.186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6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王永章;
商品价格的平均值应等于其价值,但资本进入市场后,生成了由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土地、金融资本乃至现代的证券化资产等等日益复杂的市场结构。由于各种资本分割剩余价值,造成价格对价值的偏离。资本社会关系力量对剩余价值的分割与流动的层次越多,社会经济结构和运行过程越复杂,偏离程度也就越大,就越不可能被由供求关系导致的"价格围绕价值"的平均化过程消除。正是这种偏离导致了两极分化的资本逻辑,剩余价值越来越远离生产者,而被资本的"他者"分割所有。
2012年10期 No.186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郑小霞;
从唯物史观的分析视角探索现代性根源,应当透过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特有经济现象来理解现代性逻辑何以生成。资本的出现导致现代性最终在社会结构、精神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等多个层面获得实现。社会化分工在开创世界历史的同时,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工业革命以及工业主义意识形态造就了现代社会所独有的物性化、单向度、宏大叙事特点以及功利主义的基本价值观。
2012年10期 No.186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洪春;
目前生态德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对其所属理论学科仍存有争辩,对生态德育深入研究和理论发展有较大制约性;生态德育实质是生态伦理学的实践范畴和实践形态,生态伦理学的存在和发展规定了生态德育的内在价值和生存逻辑,因此,生态德育是生态伦理学介入现实问题的实践理性和实践形态;通过实现生态保护伦理责任,有效促进当代生态文明之构建。
2012年10期 No.186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吴云才;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结合青年组织和青年运动形成了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对革命的成功和青年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树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012年10期 No.186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19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赵先明;
文章通过苏俄时期列宁反腐倡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活动,指出了苏俄时期确实存在着大量而严重的腐败现象,这些腐败现象的产生、泛滥与俄共(布)有着很大的关系。正由于此,列宁开展了大量的建党以反腐、防腐的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列宁从事这项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和价值在我党的历史上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并且在今天看来仍意义犹存,文章讨论了它的现实意义。
2012年10期 No.186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甘锋;
在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中,国际非政府组织虽然缺乏政治力、军事力、经济力,但是在全球治理的各个层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来解读这个"谜"?文章以国际非政府组织为研究单元,以全球治理理论和信息理论为分析框架,尝试从信息的视角阐释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全新性、可信性和可用性信息为工具,以政策解决方案和专家建议为内容,将技术信息转化为政治话语来影响政治进程和政治结果,并以此参与国际制度安排,致力于缓解现实世界在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生态上的整体性之间的矛盾,从而在国际政治实践中有效推动全球治理的进展。
2012年10期 No.186 39-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祝洪娇;
根据近几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提供的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相关信息,结合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有关资料,文章对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和地区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从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文盲率下降、高等教育发展、义务教育普及等各方面反映出我国居民整体受教育状况在逐步改善,但其中的性别和地区差异依然存在,某些方面还比较明显。
2012年10期 No.186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谷继建;杜鹏程;
农村纠纷案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类型上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农村纠纷解决机制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文章将从各种典型案例着手进行分析,构建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通过案例→类别归纳→分析现行机制→检验解决纠纷的效果→质疑问题解决机制→对机制重构→建立理想模型→提升解决农村纠纷的效率,其效果还需要到实践中去检验。基于事实的经济理性思考,该研究是一种可以适用于社会实际的研究,也是未来经济学研究的一个趋势,并能够提高解决农村纠纷的效率,也能减少类似纠纷的发生,最重要的目的是预防。
2012年10期 No.186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董碧松;
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在近年来不断下降,这已经成为中国初次分配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利用吉林省从1990到2010年的统计数据,在对分析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动趋势的基础上,研究了劳动报酬占比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统计口径、产业结构、部门结构、城乡二元结构和劳动者谈判能力均会显著的影响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政府应该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适当降低税收,帮助企业建立利润与工资同步增长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帮助劳动者增强其工资谈判能力,最终实现劳动者报酬占比的上升。
2012年10期 No.186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孟航;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目标、重点、路径、政策,边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态势不同于东部地区,只有抓住着力点,创新产业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文章着重从资源环境、区位市场、体制政策等方面,对边疆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探讨,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并针对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尝试提出了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的新产业发展道路,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2年10期 No.186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3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钟智全;
陆路东盟南崇经济带的战略意义极其重要。当前,南崇经济带建设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较单一、工业园区规模偏小、口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为加快建设南崇经济带,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三大战略路径选择,即开放战略、南向战略及融合战略,并在规划衔接、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口岸经济建设以及相关领域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建设南崇经济带的对策思考。
2012年10期 No.186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晓龙;王雪珍;
一直以来,对夹心层群体的租房可支付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测定是政府针对夹心层人群有效开展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城市夹心层群体消费特征,抛弃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收入支出比例法,采用"剩余收入法"分析大城市夹心层群体租房可支付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以上海为例,结合调查数据,得出在2006年-2010年间,夹心层群体不但不能负担基本的住房消费,且其租房可支付能力呈明显恶化迹象。针对这一情况,文章提出应积极发展公共租赁房来满足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需要。
2012年10期 No.186 63-6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刘珂;
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推进产业集群升级,产业集群升级又能够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文章结合河南省产业集群规模、类型、区位分布、发展阶段,探讨承接产业转移对推进河南省产业集群升级的促进作用和产业集群升级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环境、创建集群品牌和培育集群创新网络来推进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2012年10期 No.186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3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陈东利;
慈善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企业作为特殊的社会公民在社会责任上的德性践履。企业慈善责任的履行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公民社会的养成,还可以提升企业形象、改善企业竞争环境,是一种多赢的战略行为。文章通过对企业慈善的现状调查,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企业慈善责任弱化的原因,并通过改善制度环境,为加强企业慈善责任搭建平台。
2012年10期 No.186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中诚;
我国建立环境警察制度具有迫切的必要性和现实的可能性。而我国目前建立环境警察制度存在着法律障碍,应借鉴国外环境警察制度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个别地区践行环境警察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专门立法对环境警察的任务、职权、组织管理、保障措施、执法监督及法律责任等进行详尽、完整、操作性强的规定,以便为环境警察执法提供明确的法律根据,保障环境警察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是解决目前我国建立环境警察制度面临的法律障碍的最终途径。
2012年10期 No.186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龙长海;
犯罪构成系统论的哲学基础问题值得商榷;中国刑法犯罪构成理论,不能向塔甘采夫复归;犯罪构成系统论中,未能解决好事实的犯罪构成与规范的犯罪构成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犯罪构成中不应包括排除行为犯罪性的情况;犯罪构成系统论的结构,同司法实践的需要不符。
2012年10期 No.186 91-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1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建文;
在中国,对服刑人员的改造教育曾被列为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然而,对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问题的研究在中国学术界似乎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改革开放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政治解读性和宣教性,学术性明显不足。改革开放初,为了人权斗争的需要,对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的研究强调其"矫治性"。近年来,对此问题进行呐喊的声音较多来自于基层第一线,来自于实际工作者。但总体来看,研究还远不够深入。一些较有新意的论文大都是基层执法者从工作的角度提出建议、展开讨论或反映问题。学术界的研究则大都是从狱政管理的平台或刑罚执行学的思路来寻求切入,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思考。有些硕士博士论文虽然学术规范细密,格式严正,但明显思想沉淀和实务指引不足。这一问题应引起学术界实务界的重视。
2012年10期 No.186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0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吴世彬;
排放权交易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其基本原理:明晰产权和允许交易,通过市场达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排放权客体的准确界定是排放权制度构建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学界对排放权客体的界定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排放权客体为环境容量资源的通说,由于欠缺科学性无法得到现行法律的肯认。应当摈弃环境容量这一过于虚拟化和理想化的概念,以自然资源用益物权的视角诠释排放权客体。通过对排污权客体制度的重构,解决排放权交易中的物权法障碍。
2012年10期 No.186 100-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吴允锋;
《刑法修正案八》在盗窃罪既有罪状表述的基础上增加"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和"扒窃"三种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这种修正也带来了盗窃罪司法认定中一些新的问题。在"入户盗窃"的认定上,应同时具备"入户"目的的非法性和盗窃行为发生于"户"内;"携带凶器盗窃"仅指行为人携带但尚未使用凶器这一情形,"凶器"应当有所区分,且携带的凶器应具有随时使用的可能性;作为扒窃对象的"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既包括他人放置在身上的财物,也包括他人放置于身边随时可以控制的财物。
2012年10期 No.186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0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刘优良;
教育凭单制是一种直接面向学生而非学校的财政资助政策,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竞争以及教育选择权等理念。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凭单制改革开始零星出现,然而,受到市场经济不发达、不均衡、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决定了其应用规模和应用范围等都十分有限,大面积推广的条件尚不成熟。
2012年10期 No.186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文丰安;
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文章以大学生就业现状对我国教育产业的影响与冲击为主题,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原因,剖析了大学生就业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自身发展和外部发展环境的影响,提出了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严峻形势的对策。
2012年10期 No.186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冬梅;
文章通过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的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生动展示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并通过对比中国基础教育之现状揭示中美教育之差异,由此提出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路。
2012年10期 No.186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6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夏飞;吴兆路;
本文略论了1897-1907年间西方小说在中国的影响,阐述了文人学者们对于这些小说所作出的反应和评论,指出这些评论和见解不但展现了西方小说初入中国时所引起的各个方面的冲突接受和交流状况,无疑也对中国文学和中国社会此后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结合更多周边资料,作出更多方面更为细致的探讨。
2012年10期 No.186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7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武民强;孙增德;
自由主义肇始于西方,清朝末年随着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一起,也进入到了中国。自由主义由严复、梁启超传入中国,历经几十年发展,最终在殷海光手里集大成。通过以人物为线索,厘清自由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脉络,分析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近代史上的意义和影响,最终给予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准确历史定位。
2012年10期 No.186 13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丹;
德国在1945年的无条件投降是德国重建的起点。经过了三年与苏联的讨价还价之后,美国终于决定另起炉灶,单独建立一个由西方占领区联合起来的联邦制德国。西方占领区的德国人在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接受了这个决定。自1948年9月起,经过一年的努力,西方占领区制定并通过了《基本法》,还成功地举行了第一次大选。文章试图从建国起点、制宪过程和第一次大选三个方面论述联邦德国的建国历程。
2012年10期 No.186 140-143+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2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世强;
明代诗文风貌从永乐至弘治初,大体经过了台阁体由鼎盛到衰落而茶陵派、山林诗兴起的转变。这种转变带来的是诗文内容由鸣国家之盛到吟咏个人性情,审美趣味从平和安闲的正则典雅到求真率性的清新自然。这主要是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专制的权威性下降和以程朱理学为官方统治思想的松动,引起明代士人心态的关注点由国家向个人转移。
2012年10期 No.186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小明;
孔子的神化是儒家学者将孔子从人拔高到圣继而再拔高的神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子贡是将孔子圣化的开始,孟子是将孔子圣化的完成者,董仲舒是将作为圣人的孔子神化的开始,以春秋纬为代表的纬书是确立孔子神的地位的完成者。春秋纬中的孔子在外貌上是一位集历代圣人外貌特征之大成的孔子;在具体事迹上是一位带着上天使命,生而为圣人,为汉王朝制法的孔子;还是一位能预知未来,祥瑞满身,天资聪慧的神人一样的孔子。春秋纬中的孔子形象成为了历代儒家学者心目中孔子的标准像,并影响了后世的孔子造像。
2012年10期 No.186 148-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0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