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立刚;王崇敏;
外国在专属经济区的科研活动是沿海国的重大关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了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外国科研活动享有同意权、参与权、监督权、对研究资料及成果的取得权等。中国应根据这些制度,完善立法和执法举措,管辖外国在中国专属经济区的科研活动包括测量活动。
2012年11期 No.187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李扬;
海洋控制与海洋自由的观念交替影响着海洋的法律地位,在渔业领域表现为国家对渔业资源管辖权的争夺,从十八世纪末至今沿海国从未停止过其在这一方面管辖权的扩张。从专属经济区到今天的公海渔业法律框架,国家单方面突破公海捕鱼自由这一基本法律框架的尝试从未成功过,沿海国在国际合作的框架下却得到了扩张的空间。对渔业资源的管理正在从单边行动逐渐向国际合作过度,这正是渔业观念转变的表现。
2012年11期 No.187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阎二鹏;
对风险预防与安全管理是风险社会视域下刑法的关注重点,由此引发了学理及立法上法益保护前置化、责任主义松动、社会保护机能强化的转变;现行立法关于海洋环境污染犯罪的立法规定仍存在"危险犯设置的缺位"、"未将海洋环境污染犯罪单独设置"等不足;海洋环境污染犯罪的未来立法模式选择,在客观上应设置危险既遂模式,主观上明确故意与过失两种不同的责任形态。
2012年11期 No.187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李天生;
海洋经济法制建设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各种涉海特殊利益的博弈,并以不同博弈为基础,确立相应的原则和完善相应的制度。以贸易与航运产业利益为例,贸易在对应航运的角度上形成了产业整体,二者具有特殊的产业关系特征,在海商法上的利益互为博弈。由于海商法直接平衡贸易与航运之间的产业利益博弈,完善航运贸易法制必须在海商法中确立船货利益平衡这一基本原则。贸易与航运产业利益博弈的法制原理,为科学把握海洋油污、涉海产业等海洋经济法制中的其他利益博弈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路径启示。
2012年11期 No.187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袁娟娟;
"关于担保个体和实体从事‘区域’内活动的国家所负责任和义务"咨询案①既是海底争端分庭受理的第一个案件,也是国际海洋法法庭第一次被请求发表咨询意见。该咨询意见明确了担保国责任和义务的内容、范围,界定了赔偿责任问题。因此,认真研习该咨询意见对推进我国深海底采矿事业和"区域"资源的开发大有裨益。
2012年11期 No.187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小丁;张宗明;
孔子是儒家政治哲学的奠基者。面对春秋时期,信仰丧失、秩序混乱的时局,孔子一方面冲破旧有的宗教神权思想的束缚,将传统宗教道德化,解决信仰危机;另一方面又构建了以仁为本、以礼为主、以刑为辅的政法体系,将伦理道德法治化,重构社会秩序,形成了具有丰富人文主义内涵的政治哲学思想。
2012年11期 No.18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雁;卢波;
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孝悌忠恕"、"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智慧思想,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巨大的传承价值,是积极推动当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的不竭动力。文章从儒家文化中的"人性本善""、以文教孝""、上行下效""、知行合一""、长善救失"等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论述中,探讨儒家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旨在弘扬儒家文化的精髓,并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012年11期 No.187 35-3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9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杨一铎;
传统的人文主义主体论追求"本体论的纯洁性",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及机器之间划上了一条界线,新技术的发展造就的后人类时代却使这条界线变得模糊起来,并质疑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普世价值体系,后人类主义从技术与身体的界面这个角度出发探讨主体哲学问题,表明关于人的本质的建构性,预示着"人"的终结,这既是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批判,也可能成为其精髓的补充,是后人类主义最直接的理论贡献。
2012年11期 No.187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张创新;单志鹏;
当前转型时期,我国各种社会问题突出、社会矛盾凸显、社会关系紧张,为从根本上缓解社会矛盾冲突对于社会秩序的破坏、消除潜在的矛盾激化因素,有必要对我国社会矛盾化解的思路的转向进行研究探索。我国社会矛盾化解思路从整体上可以归结为从"管理"思路转向"治理"思路。通过对比分析传统管理思路与新的治理思路的差异,确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改革的目标定位,以提高整个社会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能力,由此实现利益关系趋于均衡的社会。
2012年11期 No.187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杜玉珍;
我国落后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经济上的纯农化、逆工业化、增产增收难事实,政治上的自治主体缺位与贿选,文化上的遗弃传统与追逐时尚双重奏中的新不文明滋生,村容上的难推进等等困境;以农村城市化为突破,经济发展上的"三化"实现为主线,民治落实、先进文化建设为内力支撑的综合解决,落后村才能最终变成现代化、民主化、城市化的文明新村。
2012年11期 No.187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成;
我国自进入全面、深刻的社会转型期以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愈来愈严重的社会诚信缺失的问题。若不及早进行有效治理,将会极大地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而在寻求治理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有效路径之前,我们有必要从传统诚信理念的局限、社会道德失范和制度不健全等三个深层方面探析造成目前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
2012年11期 No.187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何花;胡宗峰;
《圣经》女性主义诠释如果陷入狭隘女性主义的泥沼,会使女性视角的言说变成一场永无休止的两性之争,将不利于合理的《圣经》诠释、积极健康的女性定位、以及社会和谐的构建。
2012年11期 No.187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小红;刘魁;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理性地审视了个体化进程中的女性境遇:平等教育机会与不平等就业现实的博弈、传统角色退却与复归的矛盾、婚姻与家庭中的性别困境。为了帮助女性走出个体化的困境,提出给以制度支持和保障、走向"后家庭时代"与构建婚姻家庭中和谐的两性关系、倡导女性加强自我反思和超越私领域生活的应对策略。
2012年11期 No.187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王柏松;刘彤;
自由主义有悠久的思想渊源,它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流理论范式之一。自由主义的发展阶段可分为早期的理想主义和之后的新自由主义两个阶段。新自由主义是不同分支的集合体,分类比较复杂,不同学派有不同的分类法。无论是理想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的各个分支,都已把安全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核心组成部分。自由主义对安全理念的不同认知为国际关系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但我们对西方世界的民主和平论必须清醒地分辨其实质所在。
2012年11期 No.187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静;
农产品物流问题已成为当下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论域。只有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综合和分析,才能准确定位中国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基础、研究方法与动力支柱。文章对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可持续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进行理论溯源及价值分析,这三大理论紧密联系,共同为探索中国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的规划、设计和构建提供了宝贵资源。
2012年11期 No.187 66-7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玲;
低碳经济与金融业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低碳经济这个大背景为世界金融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商机,而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然成为金融业十分重要的历史机会。因此如何把握住这个历史机遇来实现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是每个国家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结合当前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探讨我国碳金融发展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了我国在CDM项目发展方面的缺陷,碳金融市场尚未统一、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缺乏碳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人才紧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政策支持、构建交易平台统一碳市场、完善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我国碳金融发展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2012年11期 No.187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晓静;
随着全球经济的整合,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海外经营,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愈加频繁。然而,企业的海外经营充满各种风险。文章基于经济学视角,构建经营的理论基础,指出海外投资的经营风险是海外投资中的一类风险,并且在母国、东道国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下,风险来源于:采购-投入的风险、生产过程的风险、产出-销售的风险。最后运用典型案例,指出生产商和供货商的协调与合作、生产过程的控制、生产商与产品购买方之间的协议都很关键;企业可以购买各种投资保险;要对变化提高反应。
2012年11期 No.187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于雁洁;
女性人力资本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性别视角出发,结合人力资本理论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建构生产函数模型,以1990-2011年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为考察对象,通过平稳性、协整性等相关数据检验,运用岭回归分析法测量了女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由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2012年11期 No.187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彭吉黔;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的今天,我们的法治研究应该从立法重心转向在充分尊重中国法制文化传统背景下,研究通过怎样的立法技术把法制宣传及执法活动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反馈到立法环节,及时对现行法进行解释、填补漏洞、利益平衡来实现法制与现实生活的高度统一、协调,实现法治的良性发展和循环。通过法治研究路径的转变,实现"书本上的法"向"行动中的法"转变。
2012年11期 No.187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邹睿;
港澳台黑社会与大陆之间的亲缘关系促进了其黑社会组织向大陆的转移和扩散,充分认织其祖先、家国、文化背景及历史渊源、有助于我们防范其在大陆的滋生蔓延。
2012年11期 No.187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章瑛;熊琼;
"限购令"出台的合法性一直备受质疑。在实施的两年中",限购令"通过对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有效控制,使房产市场价格得以合理回归。"限购令"的法理学理论依据值得探究,其法理的正当性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基于公共利益可对自由进行必要的限制;遏制房价暴涨、缓解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法的价值"的追求;在社会转型期,国家宏观调控是现代政府必要的职能,国家公权覆盖到私人领域,在分配与扶助弱者等社会保障问题上体现"大政府"的职能,公权适度扩张契合特定的社会发展要求。
2012年11期 No.187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岳磊;孙秋云;
在经济学那里,贿赂行为被等同于权钱交易,而这就忽视了这种交换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逻辑。在贿赂交易过程中,无论是行贿者还是受贿者都能够明显地感到法律和道德带来的压力。然而,行动者双方通过自我道德化的策略将贿赂交易表演为能够被社会规范所接受的礼物馈赠行为,从而减轻了双方的法律和道德紧张感。自我道德化的微观机制就成为贿赂行为得以实践的基础,并由此嵌入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情境之中,使得贿赂成为一种高度组织化的文化实践。
2012年11期 No.187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于莹;王泽禹;
文章以探索公司治理的价值追求为视角,通过对国际资本市场中国公司核心竞争力缺失的分析,得出强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不失为有效途径。这一制度的价值核心在于独立董事具有有别于其他董事的独立性,而这一特性和其衍生的特有职权赋予了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何发挥独立董事制度价值,努力化解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顽疾,现实的摆在我们面前。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中重要的监督环节,在世界范围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但任何制度都有其局限性,这一制度引入我国适用至今也出现诸多不足,对此,应总结我国上市公司现有制度缺失,结合自身股权结构等实际情况,在独立董事的选聘、激励机制、问责机制等制度方面加以完善,最终在制度层面上不断规范独立董事制度,为充分实现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应有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2年11期 No.187 106-10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李佳;
中国古代文人秉承先秦时期即已形成的道义感和责任感,对家国政治怀有深厚的感情。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都无法阻挡对政事的关注。在这样的政治情结支配下,唐代即出现以小说影射时事的作品,在明末清初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时事小说"。"时事小说"影响深远,在清末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政治环境下,再次掀起一股创作热潮。
2012年11期 No.187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景莹;
歌谣学研究伴随新诗同时起步,中国新诗的现代性追求是在文学化与社会化,欧化与民间化交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自我完善的。20年代,歌谣学运动本着建设新文学的目的,认为歌谣是诗,是新诗可资借鉴的民间资源。30年代,新诗大众化推动歌谣学运动再次兴起,促使业已取得了独立诗学地位的自由主义诗派不得不从诗歌本体角度捍卫新诗的价值。两次歌谣性质讨论也进一步促进了新诗的自我发展和完善,新诗实践也证明了新诗歌谣化之不可能。
2012年11期 No.187 126-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铁慧;
张衡《西京赋》是汉代最后一篇京苑大赋,也是前人赋宫殿、畋猎、山川、京城集大成之作。赋文假借凭虚公子之口,从宫殿建筑、离宫别馆、城郭宅第,到商贾游侠、上林禁苑、杂技百戏、微行淫乐,极尽西京的奢靡豪华。虽然此赋作者意在通过对西京天子骄奢淫逸生活的暴露达到讽谏的目的,但是由于赋中对百戏、杂技、歌舞等富有时代特征的描写,生动形象,极尽铺陈之能事,让我们捕捉到繁华喧嚣的汉代西京那些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
2012年11期 No.187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冒志红;
起源于日耳曼西哥特式部落的"哥特"一词,原意指的是一些消极的事物。此后,它变成了一种小说题材,其主要特点就是恐怖性。惊悚电影的题材类型基本上都是取自于哥特式小说,因为哥特式小说中的任何元素,无论是黑暗还是鬼魅,都是为了制造恐怖氛围而设置的场景或形象。惊悚电影是对哥特式小说的恐怖性最好的解读和深刻的体现。因此,惊悚电影已经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它不断地触发观众的恐惧情绪而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需要和意义,从而具有了超越恐怖本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2012年11期 No.187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