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名家访谈

  • 文艺学理论体系建构的主体性和主导性——辽宁大学博士生导师高楠教授访谈

    高楠;王亚光;

    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文艺学理论建构过程中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论、如何看待西方文论?高楠教授认为,中国当下的文艺学建构有三个基础:中国传统文论,西方文论和中国文学实践。一方面需要"西论中化",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坚持中国文论的主体性和主导性。只有体现本国、本民族特色的文论才能够和西方文论平等对话,走向交往融合的未来。

    2015年07期 No.219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名家特稿

  • 古代文论的文本当下性

    高楠;

    回顾既往30年,古代文论研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封闭倾向,即疏离于富于时代特征的文艺学建构,疏离对于古代文论研究的时代需求。这种倾向是历史上不断出现的复古倾向的时下表现。本论文以阐释学为理论根据对古代文论的文本当下性予以阐发,指出古代文论的文本本义随着当时著述的情境与语境的逝去而永不可求。古代文论的文本意蕴来于历史构成,这是不同时代的研究者从各自时代角度对于文本意蕴,历史普遍性的发掘与积累,同时,这也是古代文论文本意蕴的当下获得。这种获得性的根据在于研究者用于古代文论研究的知识结构是得于时代的结构;古代文论研究的课题性离不开现时规定性;以及古代文献研究的学术价值就存身于时代价值。由此结论,那种只泥古人,不通当下的复古倾向,不引起警觉与有力度的纠正,则古代文化研究将进一步陷于困境。

    2015年07期 No.219 7-12+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0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博导新论

  • 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改革对税收征管制度的影响与完善

    杨峰;

    我国对商事登记制度进行了改革,此次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税收征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1)对税务登记信息的真实性和税务登记中的一些制度产生较大的影响。(2)对纳税申报影响较大,诸如不申报、零申报、延迟申报等现象将经常出现。(3)在发票管理方面,发票核定更加困难,发票违法行为有增加的趋势。(4)在后续税收管理方面,税种核定、实地核查更困难,同时税款征管和税务检查受到影响。(5)税收信息电子化面临较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积极应对,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完善税收立法,保证税收法律体系和法治的统一;二是完善税务登记制度,即明确税务登记的法律地位,推进税务登记便利化;三是推行有税申报,完善税收申报制度;四是改革发票管理模式,完善发票管理制度;五是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制度;六是完善税收信息管理机制;七是构建社会信用体系。

    2015年07期 No.219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哲学与当今世界

  •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及其当代价值

    孙庆民;

    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指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追求以及与此相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现阶段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集科学性、实践性、伦理性、发展性为一体的理论体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可以破除西方社会思潮围攻,使人们明辨是非;破解当下发展难题,凝聚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突破体制障碍,推动我国科学发展,增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代价值。

    2015年07期 No.219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融通·契合·建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学理审度

    董朝霞;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语境下,建构和形塑与其大国地位相恰切的公民道德和价值观念已成时代亟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以其思想内容上逻辑性的融通和实践路径载体上一致性的契合,贯穿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始终。在此过程中建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相得益彰的合理化路径,有三个维度:第一,在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第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对多样化价值观的引领整合能力建设;第三,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民道德建设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

    2015年07期 No.219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诗之兴的重新诠释

    陈为兵;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兴",它与"诗"密不可分,是诗之为诗的核心与始基;而在源初的意义上,"诗之兴"则是本源的境域生成。结合海德格尔关于"本源之思"的相关理论,进而探讨"兴"是什么、"诗"是什么、"诗之兴"何以是本源的境域生成等三个方面,则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兴"是一种"托举"、"兴发"、"生成"甚至本源境域;"诗"则由"兴"而来,是本质语言"兴发"出来的一种诗性诗歌,进而与"兴"一起使"诗之兴"化入为一种本源境域的生成形态。

    2015年07期 No.219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政洽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法性分析

    张卫明;

    观念的合法性对社会活动系统的存在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法性问题直接关涉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法性可以从两个角度分析得到结论:第一,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来看,它科学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自身具备稳定性和连续性、在此观念指导下的施政方案兑现了观念的承诺;第二,从道德心理的角度来看,它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整合了共同体的现实利益和价值诉求。我们要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法性基础,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保我国社会发展的和谐运行。

    2015年07期 No.219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保障制度的法理反思与重构——以权利制约权力为视角

    石子伟;曹广伟;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权益受到漠视和侵占,根本原因于国家权力的强势和过度介入权利,偏离权力服务权利的本职。理清权力与权利关系,从政策、法律、行政、社会角度分别对权力进行制约,使权力回归本位,确立权利主导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保障农民权益制度路径重构的有效选择。

    2015年07期 No.219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合作研究

    吴凡;

    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频繁的跨境区域合作对政府治理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政府跨境区域合作面临巨大的协同治理难题。文章从协同治理理论出发,基于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合作实践,在借鉴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跨境区域合作的基础上,提出协同治理理论能解决跨境区域合作中的合作风险,可以有效促进中国-东盟跨境区域合作的高效率,从而给中国-东盟带来政治和经济的共赢。

    2015年07期 No.219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7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媒介事件应对与舆情引导

    王芳;

    文章主要针对媒介危机事件频发的社会现实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特殊背景,在深入调查基础上,指出可能出现的媒介事件类型与特点,分析媒介事件的成因与关注点,提出一系列具体有效的积极对策;特别强调舆论舆情引导与议程设置以及政府官员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与急迫性。文章旨于提高海南各级政府及官员媒介应对水平,为创设国际旅游岛良好的舆论环境服务。

    2015年07期 No.219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制度结构失衡与制度变迁——基于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制度

    徐缓;张汝立;

    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从2009年起在乡镇卫生院率先实施以来,发生了一系列制度调整和变化。文章关注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制度的结构失衡与制度变迁之间的关联和作用,从制度建构过程入手,分析制度结构特征,发现制度结构失衡与影响因素,提出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制度的螺旋式制度变迁模式。

    2015年07期 No.219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经济新视野

  • 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城乡恩格尔系数变化差异:一个N型曲线关系的实证解释

    李超;张超;

    区别于以往研究,文章从非线性的角度去解释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城乡消费差距(以城乡恩格尔系数比表示)变化的关系并进行实证发现,从长期来看,我国人口城镇化与城乡恩格尔系数比之间表现为N型曲线关系,即随着人口城镇化发展,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将呈先下降再上升然后下降的走势。这说明市场有其自发的调节器,随着我国城乡之间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壁垒(如户藉、社保、教育等)越来越少,某一阶段城镇化集聚效应显著所带来的城乡消费差距拉大,会引起下一阶段拥挤效应的制约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同时,虽然人口城镇化在带来集聚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拥挤效应,但总体来说它无疑是促进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总体提高,只是在速度上有所差别。

    2015年07期 No.219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何波;张宏亮;

    循环经济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科技的发展又与循环经济的起因和实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技城是科技研发、应用与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体,其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研究科技创新引领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文献综合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以科技城绵阳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科技城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绵阳的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纵向研究,对成都经济区内成都、绵阳、德阳、眉山、资阳的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横向比较研究。研究表明绵阳循环经济发展应以科技为推动力,以资源环境为途径,以社会经济为保障;在成都经济区循环经济建设中应重点建设绵阳,协同发展德阳等其他城市。

    2015年07期 No.219 64-6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元分析的农民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及政策调节效应

    吕东辉;张桂颖;

    文章以国内现有的研究影响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因素的量化实证结果为基础,利用元分析汇总出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土地流转特征、生产特征、环境特征等方面的具体因素对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的影响情况,解决了现有研究结论分歧大、单个研究样本量小的问题。同时还研究了日渐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民土地转出/转入意愿与行为的调节效应,发现中央不断推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对于家庭总人数多和非农收入比重低的农民土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力较强,对于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土地转出行为、非农收入比重高的农民土地转入行为的推动力较强,从而找到了政策提升农民土地转出/转入行为的途径。

    2015年07期 No.219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 我国东中西部FDI、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差异比较

    彭继增;刘运;戴志敏;

    文章基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FDI、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FDI、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均具有长期的影响和显著的差异。东、西部地区多数省市FDI与金融发展对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正向影响,二者的交互效应却没有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良性机制;中部地区多数省市FDI与金融发展对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负向影响,而二者的交互效应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促进作用。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2015年07期 No.219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7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企业供应链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制度探析——以制度经济学为视角

    张华平;

    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在管理上通常被看作一种技术工具,会计研究人员很少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去研究会计领域的业务流程再造问题,供应链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供应链会计业务流程再造的会计信息产权以及交易成本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供应链会计信息共享的产权、业务流程等制度进行了设计,为会计业务流程再造或会计信息共享在供应链中的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5年07期 No.219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ODI与长三角装备制造业产业空心化——基于动态面板的系统GMM分析

    王荣;王英;

    伴随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突飞猛进,装备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制造业的比重越来越大,由此是否会产生空心化问题值得思考,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以长三角发达的装备制造业为例构建系统GMM模型,验证长三角装备制造业是否出现了空心化问题,结果表明长三角装备制造业目前并没有发生明显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但存在空心化的趋势,尤其是上海呈现较为明显的趋势,进一步探索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降低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业出现空心化的风险。

    2015年07期 No.219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旅游理论与实践

  • 休闲旅游产品内涵建设与层次提升——以江苏泰州为例

    杨美霞;

    近年来休闲旅游需求快速增长,与之对应的休闲产品供应不断增多,竞争日益增强。丰富休闲产品内涵、提升产品层次成为增强旅游地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文章以江苏泰州为例,在对休闲旅游产品内涵解读基础上,对休闲旅游产品资源、环境、服务需求进行分析,探讨休闲产品内涵建设与产品层次提升的对策。

    2015年07期 No.219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民族文化旅游中的文化传播——以重庆渝东南旅游纪念品开发为例

    黄海燕;

    在渝东南的民族文化旅游业中,文化传播是其核心竞争力,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是其有力支撑。通过对于文化的开发与传播,使民族文化对内成为本区域民众的"集体记忆",将本民族精神不断延承和发展,对外则成为吸引游客的有力手段,展示不同文化的生态性和多样性。

    2015年07期 No.219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海南省旅游文本汉英翻译现状调查与对策

    谢庚全;

    "目的论"作为德国功能学派最有影响力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章拟以"目的论"为指导,对海南省旅游文本汉英翻译的现状展开调查和分析,并尝试提出旅游文本汉英翻译应采取的策略和方法。

    2015年07期 No.219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0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法学与法制建设

  • 非诉行政执行性质研究

    向忠诚;

    非诉行政执行的性质,是指非诉行政执行区别于行政强制执行和行政诉讼执行的根本特性。在我国法学界,对非诉行政执行性质的认识存在不同的观点,各种见解虽然大相径庭,但主要争论的焦点在于行政性质说和司法性质说的分歧。行政性质说和司法性质说所持的理由都是不成立的,都不能充分体现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特点。依据权力属性的区分和分权理论,非诉行政执行应当兼具行政性质和司法性质。对非诉行政执行的性质进行探讨,可以为我国非诉行政执行制度的完善奠定理论基础,指导司法实践中正确处理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2015年07期 No.219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中审判权与抗诉权的冲突与协调——规范申请再审与抗诉程序之模式选择

    赵盛和;

    申请再审与抗诉两程序之间形式上表现为当事人诉权与检察院抗诉权的关系,实为法院审判权与检察院抗诉权的分权与制衡。如何规范两权之关系,我国《民事诉讼法》原采"平行申请模式",其往往会造成两权运行的重叠甚至冲突。《民事诉讼法》现采"法院优先模式",其虽然强化了抗诉权对审判权的分权与制约,但未关注到审判权应对抗诉权形成羁束与规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两权运行的的重叠和冲突问题。唯采"选择申请模式",才是现有审监制度下的最佳选择。

    2015年07期 No.219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法律制度完善

    赵树文;

    职业经理人不仅能够优化企业治理结构,而且能够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但当前中国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建设面临着严重的问题,而《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对职业经理人的规范存在着诸多缺失,为了更好的推进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必须从任职资格、选聘机制、权利架构、信义义务、激励机制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完善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法律制度。

    2015年07期 No.219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论动产抵押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易磬培;

    与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坚决否认动产抵押的态度相比,我国立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动产抵押进行了有利的制度创建。但就目前来说,创新程度依旧不足。动产抵押制度难以构建的原因有三:一是,现行担保法中的强制提前清偿制度与动产抵押设立的初衷相互矛盾;二是,我国现行制度过于考虑抵押关系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互动,这与抵押权是一项物权的基本定位存在矛盾;三是,动产抵押制度与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之间存在矛盾。欲建立动产抵押制度,必须对现行抵押制度做一定修改。坚持动产物权善意取得的传统制度;强化抵押物权的追及效力;强化抵押权人的保全权;改造抵押权人物上代位权制度,将是可行的衔接路径。

    2015年07期 No.219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刑法事后自动恢复制度构建

    闫雨;

    犯罪人在实施了犯罪行为之后,在被追诉之前,积极主动地恢复被其先前犯罪行为所破坏的法益的行为,目前尚缺乏理论评价与立法规范,导致司法实践中对于这类行为的处理极不规范。将这类行为统一称为"事后自动恢复行为"并在今后的刑法修改时采用"二元立法"的模式规定在刑法之中,有利于鼓励犯罪人改恶从善,实现司法公正,进而达到及早恢复被害法益,保护犯罪被害人的目的。

    2015年07期 No.219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教育新探索

  • 当代大学生思想方法的特点及时代拓展

    刘新庚;傅建平;

    大学生思想方法,即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他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由于世界观及其所持的基本理论的科学程度不同,观察、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大学生的思想方法形成了诸多新特点,在内容本质方面,大学生的思想方法呈现出时代性、个性化和独特性等特点;在思想活动形式方面,大学生的思想方法呈现出多元、多样和多变等特点;在运行过程方面,呈现出主观与客观的磨合和悖逆与创新的并存。

    2015年07期 No.219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企业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战略性慈善行为理论视角

    张文锍;胡海青;

    文章围绕我国企业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力问题展开,利用新制度主义理论构建企业动力机制四因素框架、编制问卷,然后选择我国193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57.5%的被调查企业属于战略性慈善行为型企业。战略性慈善行为是我国企业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基本动力机制。

    2015年07期 No.219 134-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文艺论丛——《讲话》与“文艺大众化”研究笔谈

  • “文艺大众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范式问题

    段吉方;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范式问题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中没有获得深入讨论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获得了深入的发展,但在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艺理论中,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突出的理论范式是什么?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否拥有自身的理论范式?与世界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相比,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在理论形态与理论方式上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深入的理论说明。文章着眼于此类问题,结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文艺大众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范式建设进行了探讨。

    2015年07期 No.219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启蒙”的身份错位与“文艺大众化”问题

    姜辉;

    启蒙者与启蒙对象作为传播行为的一对主客体,其交互作用产生的效应为革命文本中的革命主体身份问题提供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答案,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建设,启蒙者与启蒙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此起彼伏、沉浮交错的。同时,"启蒙"活动主客体的每一次身份转换同时也是一次文学转型的完成。而在整个历史运行过程中,知识分子与工农的角色置换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复杂纠缠发人深思,需要进行梳理与探讨。

    2015年07期 No.219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讲话》与意识形态批评范式

    杨胜刚;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产生自有其特殊背景,既有理论上的不断积累,也有历史发展的情势积累。《讲话》所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并不是一味的让文艺去迎合和取悦工农兵大众的趣味和格调、满足他们情感的娱乐与身心的愉悦,而是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去推动工农兵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向前发展。这样一种话语转换,使意识形态批评的理论范式开始在中国文艺批评中逐渐生成。

    2015年07期 No.219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语言与文化

  • 基于可能自我的自我概念整合模型

    蒋昌盛;

    文章梳理2000-2013年国内发表有关自我概念的文献,发现学者们对于该问题关注度高,但(1)研究结论比较零散,很难做出归纳、总结;(2)使用的自我概念的理论框架也未特别明确,导致结果更加难以比较;(3)缺乏明确的时间概念;(4)未明确阐述社会文化环境对于自我概念的影响。基于Markus和Higgins"可能自我"理论结合该领域的理论、实证研究,文章提出"基于可能自我的自我概念整合模型",提倡整合、系统地认识自我概念发展过程。

    2015年07期 No.219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20世纪初情感书写的现代转型

    邓瑗;

    20世纪初的情感书写经由清末民初的写情小说和五四新文学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写情小说家的"情"论在多重面向之下承载着共同的维度,对古代性情论的承续一面为其提供了言说的资源,一面也限定了他们的叙述无法越出传统的范畴,最终只能走向自我否定。新文学作家对"爱情"、"恋爱"的意义建构悬置了性情论的传统,通过对进化论、浪漫主义等的借鉴重新为情感的合法性辩护,从而衍生出情感书写的社会批判模式。情感书写转型的动力既来自新文学,它的生成机制和对白话文的运用瓦解了写情小说家的话语资源,使后者不得不跟风而上;同时,写情小说家的转变也存在主动迎合的成分,情感自身的发展要求摆脱沉重的心理负担,为悲剧的产生寻求责任承担者。

    2015年07期 No.219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