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名家访谈

  • 中国新时期民俗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访谈

    田兆元;阳玉平;

    田兆元教授认为过去,大家对民俗学的定位很低、很普通,虽然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因素,但并不符合民俗学发展的历史定位和现实需要,民俗学应该是生活的华彩乐章。民俗学应该面向当下、面向于社会,这就需要重新诠释民俗学,政治民俗学、经济民俗学概念的提出,就是适应这种需求而产生。政治民俗学和经济民俗学都基于一个前提,即民俗的核心问题是一个认同性问题。民俗是要建构一个认同的体系。目前,中国民俗界对于仪式学的研究缺少一定的创新性和自主性,仪式美术具有非常强大的实际应用,仪式美术概念的提出将是一个新的学术课题。

    2016年04期 No.228 3-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2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名家特稿

  • 论端午节俗与民俗舟船的谱系

    田兆元;

    端午节俗与民俗舟船有不解之缘,但其结构以谱系视角看会有诸多的新发现。端午民俗之舟分为竞渡之舟与非竞渡之舟两个大类。竞渡之舟早期是鸟舟形制,并无龙舟竞渡之说。鸟舟竞渡自先秦至唐代,绵延千年。南宋开始的龙舟竞渡,形成了广泛的文化认同。而民间存留的鸟舟竞渡,以凤舟竞渡的称谓继续传承,凤舟竞渡是比龙舟竞渡更加古老的端午文化传统。端午之舟还包括非竞渡之舟,含载灵之舟与表演之舟两大类。表演之舟表达节庆祝福等习俗。载灵之舟与端午健康健身习俗结合,多为送瘟神之用。西塞神舟会之舟是载灵之舟,送灵之会。我国台湾地区影响盛大的王爷信仰,都是载灵之舟的送灵之会,与西塞神舟会存在着诸多的联系。民俗之舟不仅出现在端午节,许多节庆场合,民俗之舟都有表现,如在琉球1,十月却有龙舟竞渡。民俗舟船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谱系,在世界舞台上承担起重要的文化整合认同与民众幸福追求的功能。谱系学说从结构上看,是整体性与多元性的视角;从功能上看,是互动性与认同性的视角。文化遗产的谱系观,将深化对于民俗传统的研究。

    2016年04期 No.228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1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博导新论

  •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借力社会组织“诉求-承接”的视角

    彭小兵;

    环境群体性事件是邻避效应突破边界规模后产生的社会冲突事件。阻滞邻避运动向群体性事件演变、转化,治理方向是影响民众对于政府策略选择概率的预期以及采取两种策略的预期收益差,治理思路是在公共决策前开放民意沟通渠道,以制度化的方式获得公民授权,建立代议机制。社会组织"诉求-承接"的参与治理机理及其所揭示的机制创新表明,社会组织可以充当这种制度化的代议机构。由此,应构建一个以利益均衡格局为基础的制度安排,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决策,参与经济项目的缔约与运作过程,以增进环境治理效率。

    2016年04期 No.228 1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哲学与当今世界

  • 论笛卡尔真理观的三个方面

    陈勇;

    笛卡尔的判断与真理理论不仅在哲学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而且对于当代的认识论来说也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突破了传统的形而上学符合论真理观,在他看来真理不仅意味着思想与世界之间的符合,还意味着判断行为的正确性以及观念自身的明见性。从他的真理理论出发,我们将能更好地理解他的普遍怀疑方法论与形而上学。

    2016年04期 No.228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9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康德、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之比较

    费艳颖;曹广宇;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的差别在于是否看到人性有两个层面,荀子只看到人性的经验层面,而孟子更洞察到人性有超越层面。康德也认为人性有两个层面,人具有双重性格,孟子性善说所指的人性属于康德"理性性格"这一层面,荀子性恶说所指的人性属于康德"经验性格"这一层面。康德对于人性恶有着更为精妙的阐释。三者比较的结论是康德人性论含有孟子、荀子人性论的要素。

    2016年04期 No.228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红色文化与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培育探究

    张文;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红色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其具体的内涵,党的历代历届主要中央领导人高度重视弘扬红色精神。实现中国梦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继续用红色精神引领"三观",牢固树立革命理想信念至上、为人民服务、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等革命人生观,构筑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凝聚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

    2016年04期 No.228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0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社区“双重减负”的整体性治理研究——基于H省5市15社区的调查

    席军良;

    整体性治理理论在政府管理以及企业管理改进过程中作用凸显。为了推进社区治理体系的不断提升,引入整体性治理视角亦是一种趋势。在前期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分析社区存在的问题,对社区的"负担"的影响进行挖掘,尝试通过规范社区管理主体和管理方式来"减负"、通过参与主体多元化和执行主体专业化来"提能"、通过理念的创新来"增效",进而达到社区"双重减负"的目的。

    2016年04期 No.228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9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周边外交视角下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陈邦瑜;韦红;

    新形势下,中国政府提出了"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和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战略目标,两者相辅相成。周边外交理念体现了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而建设命运共同体是开展周边外交的重要手段和目标。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双方要实现经济一体化,建立双边安全共同体,加强文化交流,培育民间情感,使命运共同观念深入人心、世代流传。

    2016年04期 No.228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华侨华人与新“海丝之路”:作用、机制及对策

    张赛群;

    华侨华人具有融通中外的优势,且聚集于"丝路"沿线,因而可能在21世纪"海丝之路"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当前,华侨华人参与新"海丝之路"建设有各种现实基础作为铺垫,也有各方意愿作为动力,但与此同时,由于侨居国和中国的原因,以及华侨华人自身能力等因素也会阻碍着这种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寻求对策,努力化阻力为推力。

    2016年04期 No.228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耦合机制探析

    黄鹏;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两个重要的任务,尽管二者有不同的任务出发点与工作重心,但他们的最终目标却是相同的,就是通过城乡统筹,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也是本文"耦合"概念的基础。"耦合"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系统或两种运行形式之间通过相互的作用和影响,形成互动关系,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是指这两类异质类任务之间的契合、互补和兼容的方式与过程,有较高的耦合性。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及其各个维度彼此优势互补和相互依赖;本文认为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应该寻求耦合发展的思路,并选择了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制度、农村产业发展三个方面讨论了耦合机制。

    2016年04期 No.228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经济新视野

  • 货币政策、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效率

    邱静;

    货币政策、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行为三者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文章将三者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运用我国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企业财务柔性和负债柔性与投资效率呈倒U型关系,且货币政策宽松将增强两者的关系,但企业现金柔性与投资效率没有显著的直接关系。

    2016年04期 No.228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8 ] |[阅读次数:0 ]
  •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态联盟演化博弈与一体化路径研究

    崔文静;连季婷;

    文章通过构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动态联盟状态下京津冀各区划协同发展的博弈演化过程,结果证明:作为动态联盟的协同发展的预期收益、风险成本和联盟资源是影响协同发展这一动态联盟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基于动态联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路径,并以此路径为方向,从降低联盟风险、增加联盟收益、和提高联盟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提出合理化新建议,以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04期 No.228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社会网络与农户二元信贷可得性分析——基于河南和安徽两省的经验研究

    甘涛;

    文章基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二元结构现实,采用安徽和河南两省农户微观调查数据,结合面板二元Probit模型,识别了影响农户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信贷可得性的因素,尤其是考察和比较不同形式社会网络对不同渠道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并解决了以往文献所忽视的估计偏误问题。研究表明,政治资本对正规渠道信贷可得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非正规信贷可得性并无显著影响;社会资本对非正规渠道信贷可得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正规信贷可得性并无显著影响。

    2016年04期 No.228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新常态下中部地区增长率分化与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考

    沈琼;

    对新常态下区域增长率数据比较发现,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分化的特征。文章利用相关性指标分析了中部六省农业占地区增加值比重与GDP增长率差距的关系,得出了农业产业在新常态下起到区域经济增长稳定器作用的结论,进一步探讨发现中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狭义农业发展观和新生产要素不足的两大关键因素制约。最后从区域农业发展观、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搭建、耕地流转与集中、物联网和互联网与农业融合等方面提出建议。

    2016年04期 No.228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 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模式创新

    贺武;刘平;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巨大,必须有效拓展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产业规模、产业类别以及实施战略,本文设计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融资模式,提出了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提高直接融资及专项资金比重、积极开展船舶租赁融资业务、打造海洋特性金融集聚区、推动海洋旅游开发投融资主体多样化、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6年04期 No.228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1K]
    [下载次数:6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恩格斯提高就业数量和质量的路径及其时代价值

    李西源;舒永久;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关注就业问题,在他们的著作中散见着不少有关提高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思想。他们不仅提出了提高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总体构想,而且还从扩大资本规模、转移就业、缩短工作日、合理限制劳动强度、深化与合理劳动分工、对工人进行必要的教育和训练、提高工人有效消费需求和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等方面论及了扩大就业数量、提高就业质量的路径。这些思想永远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对推动我国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2016年04期 No.228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管理者早期生活经历与公司投资决策

    赵民伟;晏艳阳;

    文章借鉴自然实验的思想,以管理者的大饥荒经历和参军经历为研究对象,发现不同经历会分别通过不同路径影响其所在公司的投资决策。在决策公司投资水平时,早年经历过大饥荒的管理者对公司资产负债率特别敏感,进而会影响投资效率,当公司负债水平较高时,其会抑制公司的过度投资,但也会增加公司的投资不足。有参军经历的管理者则对公司的现金持有量更敏感,当公司持有现金水平较高时,其所在公司投资过度的程度更大。

    2016年04期 No.228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多重共生视角的矿产资源型区域协同发展模式——以内蒙古为例

    穆东;徐德生;

    文章首先在剖析矿产资源型区域传统发展模式困局的基础上,提出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困局的常态发展轨迹理论。其次,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提出多重共生矿产资源型区域共生系统内涵,建立矿产资源型区域共生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以内蒙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目前内蒙古处于竞争共生关系;最后,基于内蒙古共生现状,提出实现常态发展轨迹的改善建议。

    2016年04期 No.228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旅游理论与实践

  • 民族旅游对黎族女性社会地位变迁的影响和思考

    陈丽琴;

    文章基于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的实证调查,通过历史、经济、旅游三个层面的梳理,指出黎族女性今天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是当地人在历史文化、市场经济和旅游发展过程中传承、博弈、融合的一种适应性选择:从现实层面看是市场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冲击和渗透;从理论层面分析则是资源理论和文化规范理论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6年04期 No.228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入藏游客的旅游制约实证研究

    李慧;

    藏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入藏旅游造成诸多阻碍,但实际上出游制约更多受制于游客的主观感知,故有必要从游客心理角度分析旅游制约因素。基于Crawford等(1991)提出的休闲制约阶层模型的理论框架,构建旅游制约与旅游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潜在国内入藏游客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制约影响力的差异以及三项旅游制约与旅游意向的关系。结果表明入藏旅游制约影响力阶层性与休闲制约影响力阶层性不一致,其中人际制约对旅游意向产生负向影响,且为最大制约,个人内在制约对旅游意向产生负向影响,而结构制约对旅游意向产生正向影响。这对突出目的地形象、提高旅游信息透明度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6年04期 No.228 10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耦合模型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江苏沿海为例

    龚艳;张阳;

    文章在分析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评价模型,以江苏沿海为研究单元,分析了2001-2013年沿海整体和分市的三个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结果显示:耦合协调度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具有显著空间差异;生态环境普遍出现发展滞后现象。鉴于此,提出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创新发展模式,强化评估监督等发展对策。

    2016年04期 No.228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8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法学与法制建设

  • 依宪治国语境下社会权立法化进路分析

    汤闳淼;

    依宪治国语境下社会权的立法化包括两条进路:在宪法层面,通过落实制度保障性义务、组织和程序上的义务、立法机关的立法义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的保护义务。在部门法层面,只纳入最低限度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社会权,赋予权利主体的诉权,同时通过社会立法积极赋予相应主体合理的主观权利。

    2016年04期 No.228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自贸区劳工环境保护立法改革

    余筱兰;

    中国自贸区法治建设应重视劳工权益和环境保护立法改革。TPP、国际贸易对劳工标准和环境标准的要求给中国自贸区立法改革提供了借鉴。中国在劳工标准和环境标准方面应与国际接轨。对中国自贸区立法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2016年04期 No.228 117-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关于“禁止从事特定职业”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康均心;秦继红;

    《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将"禁止从事特定职业"纳入我国刑法典,不仅丰富了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也迎合了社会变化发展的需求。同时,该规定作为我国刑罚领域的全新制度,如何正确解读其法律条文、界定其性质,并在适用中与行政手段相协调,从而使整个法律体系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还需要考虑重新整合现有的刑罚体系,增设复权制度,逐步完善我国的刑罚制度。

    2016年04期 No.228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7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教育新探索

  • 论对外汉语培训师的角色转换

    李春;黄玉花;

    第二语言学习目的是培养言语交际技能。基于此,有必要重新考量对外汉语教师的"身份特征"。相较于传统的语言教师而言,角色转换后的"对外汉语培训师"以及由此建构的"培训师核心架构"是对对外汉语教学理念的一次更新,它将为整个二语教学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更加促进语言教学与语言学习。这种"身份"改变不是一厢情愿的,而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

    2016年04期 No.228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大学治理的难题及对策——基于价值、权力、职能系统的三维分析

    顾志勇;崔玉平;

    目前我国大学治理面临三个维度的难题。在价值系统维度,面临"经济逻辑"与"永恒价值"的冲突;在权力系统维度,面临"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冲突;在职能系统维度,面临"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冲突。为破解我国大学治理的三大难题,在价值系统维度,需要构建当代大学发展的基本价值观;在权力系统维度,需要构建权力运行的"合法性"限度;在职能系统维度,需要构建多元的学术观。

    2016年04期 No.228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陈伟;李景保;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带动就业,而且对就业质量的提升有较大帮助。文章在充分说明大学生创新创业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016年04期 No.228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文史论丛

  • “帛”礼器的神话叙事——从《墨子》说起

    吴玉萍;丁哲;

    帛作为一种神圣礼器,其背后的神话叙事与神圣言说皆源自帛的原生物——蚕,它象征着生命的永恒与循环。《墨子》一文中提及帛二十多次,从祭仪之帛到书写之帛,多方位呈示了帛的神话叙事功能。而经典文献与出土实物,文字书写与活态民族志,则向我们诠释了"帛-丝-蚕"这一神话叙事链从未断裂。

    2016年04期 No.228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2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日本江户时代的《尚书》学研究

    刘世明;

    江户时代,是日本文艺复兴的时代,也是日本全民学习中国儒家经典的时代。《尚书》作为六经之一,自然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青睐。他们以中国学术为依据,对《尚书》展开了详细深入的研究。朱子学派重视天理、忠君与五行学说,古学派提倡尊古、实践与人情,而后期的怀德堂派、阳明学派、折中学派与考证学派则一举将《尚书》学研究推向了高潮。这些学术流派同时将目光汇聚在此经之上,正体现了《尚书》之魅力,非同凡响。

    2016年04期 No.228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语言与文化

  • “一带一路”语境下的宏观语言博弈

    张春泉;

    "一带一路"倡议是当今中国与国际社会(尤指周边国家和地区)对话交流从而实现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重要语境。"一带一路"也是当前政治、经济叙事的重要语境,政治经济叙事的重要方式之一即为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之上的宏观语言博弈。这一宏观语言博弈的基本策略可简单概括为:适用历史符号,积极适应和建构语境;充分激活语义张力,综合平衡各方接受心理;有效开展对话沟通。在对话中说服,说服中对话;在合作中共赢,共赢中合作。

    2016年04期 No.228 149-152+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传统节日民俗的变迁与重构——基于身体民俗的视角

    甘政;

    当下社会传统节日的传承语境、传承主体、传承途径和表征意义均发生了变迁与重构。从身体民俗的角度看,文化主体对信仰与仪式的实践途径增加,感知更为丰富;对节日物质象征体系的理解更为多元化;而对节期活动的参与体验更为形象生动。将传统节日的变迁与重构置于学术话语中,我们应该以传承、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俗,保持传统节日的民俗心理与身体感知。

    2016年04期 No.228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菲律宾语言政策及其对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启示

    邹长虹;尹少君;

    中菲两国同为多民族多语言国家,两国都曾遭遇外来语言的冲击,近代都奉行自主的语言政策,都在着力弘扬本国语言文字和文化。近年来都在以英语为首的大国语言冲击下,应对着本国语言与国际语言的博弈和共存。在中国与东盟关系持续繁荣的背景下,了解和研究菲律宾语言政策有益于助推和完善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也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2016年04期 No.228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8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声明

    <正>近来,不断有作者来电向我刊反映,一些中介组织和个人冒用《社会科学家》杂志社名义征稿,收取相关费用,欺诈投稿人,严重损害了我刊名誉。在此,我刊严正声明:从未委托和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进行组稿、征稿,亦无任何形式的用稿通知。同时,我刊将保留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本刊收稿邮箱:glkxj@163.com本刊官方网址:http://www.shehuikexuejia.com本刊官方微信:《社会科学家》杂志社咨询电话:0773-2898542

    2016年04期 No.228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