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名家访谈

名家特稿

  •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和创新——对高校“易班”网络思政教育的探索和思考

    曹文泽;

    面对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面对大学生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生活新常态,高校在网络强国战略中的地位和角色日益凸显。如何推动高校育人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网融网,已成为当前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易班"(E-Class)是以高校师生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综合性网络社区,是上海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和试验田,是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主动回应。下功夫建好易班是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多方协同用好易班是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用制度管好易班是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

    2016年12期 No.236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7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哲学与当今世界

  • “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

    程恩富;张国献;

    "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形成条件在于,国际形势出现新局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遇到新问题、党的建设面临新情况。"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科学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指针。

    2016年12期 No.236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中华民族:未完成的精神突破

    赵士林;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文明发展迄今已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精神突破,是即所谓古代社会的轴心突破和近代社会的世俗突破。轴心突破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文化传统,世俗突破则揭示了不同文明的共同走向。中华文明同样经历了两次精神突破,轴心突破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文化类型,以伦理主义为中心,伦理统率政治、宗教。世俗突破则开启了中华文明走向近代的历程,这个历程从明中叶开始,历经清末民初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断时续地走向以自由民主为归趋的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中华民族的近代突破屡经挫折,迄未完成。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种种问题,都和未完成的近代突破有关。努力实现第二次精神突破亦即世俗突破,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精神条件。

    2016年12期 No.236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辩证法之疑:黑格尔与科耶夫

    吴冠军;

    黑格尔被视作现代性哲学话语的奠基性人物,然而关于其辩证思想的阐释却远未定于一尊。这项研究从思想史层面切入讨论,首先分析建立在辩证法之上的"历史形而上学",进而勾勒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这两种对立版本的"历史终结论"。在马克思化的黑格尔主义者科耶夫这里,黑格尔式辩证法彰显出了彼此对立的"两张面孔"。而"革命之后怎样"这个问题以及科耶夫对该问题的回应,则标识出了黑格尔式辩证法一个内在的结构性困境。

    2016年12期 No.236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6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整体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四个向度

    韩喜平;

    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认知、理解和把握的完备性直接影响到共享发展的社会实践。共享发展理念是由发展性、共享性、人民性和民生性等多长属性构成。发展是基本表现,共享是本质要求,人民是根本立场,民生是重点领域。全面推进共享发展要以整体把握共享发展内涵和范畴为前提,在发展的基础上厚植共享的物质基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进程中持续增进人民的福祉。

    2016年12期 No.236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习近平改革思维的社会工程思想初探——关于改革规律的学理性探索

    王宏波;

    习近平的改革思维体现在他关于改革方法论的系列论述中,强调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改革的本质是社会工程,社会工程是改革方法论的学理基础。社会工程是关于设计社会发展模式、实施管理活动,进而实现社会过程控制的研究。它以知识转换为理论应用性特点,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第二次飞跃过程。社会工程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社会工程研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研究的重要方式,社会工程规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一个社会工程理论论域,从社会发展规律延伸到社会工程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一个层面。对于社会工程规律的研究、探索是理论自觉、自信与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表现。

    2016年12期 No.236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观念与行为的背离:广西瑶族村寨信息消费状况考察——一项关于瑶族信息消费与社会发展的微观研究

    徐健;

    文章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五个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城乡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从信息消费观念与信息消费行为两个维度考察该地区瑶族居民的信息消费状况。研究发现,信息消费观念上的乐观积极与信息消费行为中的消极被动形成某种程度的背离,这一独特景观的背后是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居民文化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2016年12期 No.236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经济新视野

  • 总额控制下的医疗保险“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研究——基于南昌市城镇职工医保的实践

    张仲芳;

    南昌市2013年起实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保障参保者权益、促进医疗机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研究表明,"按病种分值付费"对于落实总额控制目标,发挥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控制、服务质量提升、资源配置优化等方面的激励约束作用明显。

    2016年12期 No.236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4K]
    [下载次数:10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企业家精神促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全球竞争优势创造

    欧雪银;

    通过建立企业家精神创造制造业产业集聚全球竞争优势的演化博弈模型,发现从长期来看,产业集聚会通过企业家精神随机演化博弈向产业集群演变,产生制造业产业集聚全球竞争新优势。创造制造业产业集聚全球竞争优势的企业家精神机理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只有向产业集群发展,利用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不断产生创新浪潮,才可以创造持续的全球竞争新优势,而企业家精神正是制造业产业集聚向集群发展的内生力量。因此,论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制度安排设计,即大企业拆分、战略规划导向、招商引资内外并举。

    2016年12期 No.236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男性退休老年人延迟退休决策影响因素

    唐启群;

    文章利用2015年"河北省老年人状况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男性退休职工延迟休决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因素、经济因素、健康因素的不同方面都对男性退休职工的延迟退休决策有重要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年龄越小,男性退休老年人越倾向于延迟退休,60-62岁的退休职工延迟比例最高;身心健康状况越好,延迟退休的比例越高;男性退休老年人选择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经济收入。建立延迟退休的养老金激励机制、加大延迟退休利于老年人自身的舆论宣传、重视退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延迟退休政策推行过程中关注的主要内容。

    2016年12期 No.236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精准扶贫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户调查——以贵州省为例

    杨颖;

    文章以贵州省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00余个村庄1000余户农户为对象。通过贫困农户与非贫困农户对比发现,非贫困户的文化素质普遍高于贫困户。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收入,非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农户都认可影响收入的首要因素是没有文化和技能。教育、医疗是农户的重要支出。农户获得财政补贴有限,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开支。农户认为贫困原因主要是教育、医疗负担重、农业收入低、务工机会少。农户对政府扶贫项目满意度普遍不高。农户家庭负债严重,普遍反映贷款困难。农户对农村低保和新农保的满意度不高。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例低,不利于其就业。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比例非常低。教育、医疗、养老是当前农户普遍最关心问题。精准扶贫要根据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户生活现状,农户关心问题及时调整扶贫战略,从过去产业扶贫为主走向综合精准大扶贫道路,才能保障精准脱贫。

    2016年12期 No.236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 基于中国实践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脆弱性模型检验——以民政部登记管理的基金会为例

    张思强;朱学义;

    民政部登记管理的基金会实践证明,基于公益项目支出下降的财务脆弱性分析模型更为有效。[1]模型预测表明,我国基金会财务稳健性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总体财务状况和行业财务状况仍不容乐观,需要进一步改进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政策,才能增强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的稳健性。

    2016年12期 No.236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产业园区品牌口号识别特征及其实证研究

    钱明辉;

    随着国内产业园区建设热潮的兴起,园区之间竞争也日益激烈,不少学者认为推动产业园区品牌建设或许是破解园区间同质化竞争的出路之一。为此,文章围绕产业园区品牌口号识别展开研究,在借鉴旅游口号、广告口号及户外口号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描述产业园区品牌口号特征的指标体系以此来揭示具有高识别度的产业园区品牌口号所具有的特征,并结合公众评价来验证所识别特征的可靠性,以期为产业园区品牌口号的提炼和优化提供参考。

    2016年12期 No.236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高等学校创业创新教育

    项勇;

    文章针对我国创业创新教育存在的观念保守、研究不足、师资力量缺乏、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将三螺旋理论引入探讨高等学校、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站在高等学校视角从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考评方法、实践性工作和师资力量建设提出了措施;站在政府视角从育人创新机制、加强指导服务、创新管理机制和增加资金投入提出了措施;站在企业视角从资源开放性、兼职创业导师供给、创业实践场所方面提出了措施;最后从三维一体的视角提出了"地方+高校+科技园"、"企业+高校"推进创业创新教育的方式。

    2016年12期 No.236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论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理念培训的思考

    甘永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但作为会计重要分支的管理会计却发展滞后。2016年6月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第十一条指出:"单位应注重管理会计理念、知识培训,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这表明企业树立正确的管理会计理念是推进企业管理会计实践、发展的关键。文章探讨了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树立的基本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企业树立管理会计基本理念以及基于传统文化开展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理念培训的重要意义。

    2016年12期 No.236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法学与法制建设

  • 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税制度

    付健;

    文章分析了循环经济和环境税制度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回顾了循环经济背景下我国环境税制度的历史沿革,深入剖析了我国目前环境税制度所包含的内容,找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税制度所存在的缺陷,并相应提出了一些完善建议。

    2016年12期 No.236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利用互联网犯罪的实质和类同认定

    顾兴斌;

    我国规制互联网犯罪刑事立法体系已初具规模。面对网络犯罪样态的不断异化,需要从利用互联网犯罪的本质出发,深入探讨其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同现实犯罪相比,利用互联网犯罪同样具有严重的现实社会危害性、同质的现实法益、延续的主观过错、较为完整的司法程序,其实质就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侵犯。通过将互联网犯罪常见类型与若干典型罪名进行类同认定,我们发现二者在罪名体系方面存在紧密的逻辑联系。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完善我国规制互联网犯罪刑事立法需总结国内外相关立法经验,从立法导向、立法边界、立法技术、大数据保护、国际司法合作等方面展开探讨。

    2016年12期 No.236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家长不送子女就学民事责任探析——以新疆为研究视角

    李军;

    现阶段,对不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家长所能采取的民事诉讼途径面临着诉讼主体不适格的问题。由于侵犯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属于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通过修改《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建立以政府为诉讼主体的教育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然后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对具体适用程序做出规定。新疆等民族自治地方也可以根据宪法所赋予的自治权限通过制定单行条例来解决教育公益诉讼的立法问题。

    2016年12期 No.236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新探索

  • 我国传统美德视域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张红霞;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誉为立人之本,修身之基,治国之道,和谐之源。当前,国民对诚信美德的高度认同,为大学生诚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社会和高校中的"国学热",为大学生诚信教育营造出良好文化氛围;传统文化的修身尺标,为大学生塑造诚信美德提供了参照。因此,应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传承传统美德,构建校园诚信文化;借鉴传统美德典范,树立校园诚信榜样;挖掘和充实教材中的诚信美德要素,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塑造大学生诚信信仰,促使大学生自觉践行诚信美德。

    2016年12期 No.236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与路径

    郑直;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制造强国的总目标下,进一步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尤显重要。这种应用型创新能力包括新技术元素的探知能力、知识与技术的集成能力、创新组织的宏思维能力和技术反思能力等四个方面。高校管理者应该通过构建以应用型创新理念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以开展产教研深度融合、以及营造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等途径,多维度、立体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年12期 No.236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全纳教育素养的培养

    刘河燕;

    在全世界呼唤全纳教育的背景下,基于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全纳教育素养调查的现状,阐述了民族地区幼儿园实施全纳教育的意义、民族地区幼儿全纳教师教育素养的构成,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全纳素养的策略:成立专业的全纳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加强监管,严格实施全纳教育的实践课程;增设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全纳培训课程;建立健全全纳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全纳教育协作团队。

    2016年12期 No.236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OBE的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

    胡剑锋;程样国;

    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是OBE教育模式的应有之义,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才能客观评价民办本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该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条件和创新创业能力效果两个方面挖掘、遴选评价指标,体现OBE的特点。OBE教育目的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存在着一致性。

    2016年12期 No.236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2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9 ] |[阅读次数:0 ]

文史论丛

  •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以西方记者报道的视角

    陈松友;

    抗日战争的爆发后,西方记者云集中国,对中国的政局和战况进行多方位的报道。他们或深入抗日前线,或探访敌后根据地,以记者的职业操守真实记录发生着的历史。以西方记者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担当与成就,用他们的笔和相机证实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2016年12期 No.236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文学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再反思

    侯玮红;

    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它既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的巨大影响,同时也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学大国俄罗斯,文学的作用远远大于文学,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尤其紧密。文章试图从文学环境、文坛矛盾及文学作品三个方面分析苏联解体前文学界发生的急剧变化,说明文学在苏联解体中所扮演的极其重要的角色。

    2016年12期 No.236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美国幽默文学生发的地缘意识

    唐文;

    美国梦是美国文学史演变的主线,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成就了幽默在美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美国幽默文学的出现,和美国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美式幽默是横亘大西洋的两个民族幽默意识结合的产物,美国幽默文学呈现出对英国幽默文学既传承又叛离的趋势。另一方面,美式幽默是本土不同地域幽默意识对话的产物。西南边疆幽默、北方幽默和幽默喜剧之间的对话和融合,成为建构美国幽默文学的基本要素。

    2016年12期 No.236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语言与文化

  • 人的乌托邦

    邹广胜;

    完美的人,即人的乌托邦是乌托邦理论的基点,也是它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根本解放,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富有,更是精神上的自由与丰富,不是片面的单向性的人,而是全面的、多样性的、有无限广度与深度的可能性的人,亦是人发展的真正目标,理想的人是人的多样性与内在丰富性的完美统一。无论是古希腊、中国传统文化,还是马克思主义都对人的乌托邦理论问题做出自己独特的理论贡献。

    2016年12期 No.236 142-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古代文学语言批评理论之体系建构

    吴建民;

    语言批评作为古代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两千多年文学批评史之始终。历代文论家从不同角度对文学语言展开批评,既涉及语言与文学创作之关系及语言与作品之构成,也涉及语言与读者之阅读接受、文学语言之审美原则、不同文体对语言之要求及辞采、声律、句式与文学形式美之关系等。此外,古代文论家对文学意蕴美与语言之关系及文学语言之准确、形象、生动、含蓄、自然、简洁、通俗性等问题,也都展开了广泛深入地探索。历代文论家对文学语言的大量论述,构成了古代文学语言批评理论的系统体系,所提出的一系列意义深远的语言批评理论观点、范畴、命题不但对于古代各体文学创作及读者欣赏接受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切实的应用价值。

    2016年12期 No.236 147-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会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