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名家访谈

  • 中国文旅产业:疫情影响与全面振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邓爱民教授访谈

    邓爱民;韦银艳;粟红蕾;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成为2020年影响我国文旅产业的"黑天鹅"事件,给我国的文旅产业带来了巨大损失。邓爱民教授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此次疫情给文旅产业带来的冲击,从文旅市场特殊性、文旅产业重要性和振兴文旅产业可行性寻找文旅产业振兴的突破口,针对疫情之后的文旅产业振兴,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政府支持、中观层面的行业联动、微观层面的企业作为等具体建议,最后对文旅产业振兴局面做出预判,强调充分从"危"与"机"的转换中抢抓机遇,对于疫后我国文旅产业的复苏与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4期 No.276 3-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名家特稿

  • 防患于未然:旅游公共卫生体系的缺失与构建

    邓爱民;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危害公众生命健康的同时,也对各行各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旅游业首当其冲。然而,多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显示,旅游行为是引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主要原因。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旅游业要做的不只是疫后应对与恢复的方案、机制设计,围绕旅游将疫情风险关口前移,建设旅游公共卫生预防体系对避免或减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及其带来的冲击同样具有积极作用。同时,由于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较为完善,而预防体系建设略有不足。以旅游为切入点建设公共卫生预防体系,这也是对我国公共卫生预防体系建设的一个有益探索。

    2020年04期 No.276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博导新论

  • 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何以中国化

    徐奉臻;

    社会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很多著作中,既不乏社会革命之思,又以社会革命理论相贯通。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既推进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中国化,又以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为指导,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取得胜利提供理论依据。因此,研究马克思革命理论中国化,不仅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所必需的,更是顺应时代发展挖掘社会革命理论中国化时代价值的需要。

    2020年04期 No.276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10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哲学与当今世界

  • 知行合一——重读《回忆马克思》

    蔡青辰;邹广胜;

    从传记学的角度重新思考马克思知行合一的一生,对我们目前的学术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流行的观点似乎一提到知行合一首先就会想到儒家,其实,任何伟大的思想家无不是知行合一的。马克思知行合一的原则贯穿于文学研究之中,把理论与批评及鉴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对经典文本的研究中,他的审美趣味,对我们目前文学理论研究的表层化与泛化无疑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2020年04期 No.276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历史学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余燕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基于整体史观、运用历史主义方法、具有长时段眼界的判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将新时代置于中国近代史的长河中,在宏观历史视野之下关照现实,才能深刻理解新时代的历史逻辑。新时代承继的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描绘的是一张现代化强国的蓝图,提出的是基于人类命运的整体发展思路,具有广泛而深刻的世界历史意义。

    2020年04期 No.276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经管新视野

  •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户增收效应——基于区域异质性的视角

    张杰飞;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户增收效应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结论。文章利用CFPS两期(2014、2016)数据,使用固定效应和PSM-DID模型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显著增加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且中、西部地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东部地区的增收效应则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为进一步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增收效应,相关政府部门应推行生育鼓励政策,中西部地区更应大力改善营商环境。

    2020年04期 No.276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7K]
    [下载次数:9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设计与发展路径

    傅倩;邱力生;

    2018年12月,国家确立了14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并明确提出示范区的重点示范任务。我国采取了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点",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带为"线",以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圈为"面"的国家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文章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点-线-面"空间布局的协同发展为切入点,借助SWOT模型,分析我国人海统筹、陆海统筹的优先发展路径,对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提出建议。

    2020年04期 No.276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前沿与热点

    张志朋;

    文章借助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3001篇商业模式创新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通过对高被引、高中心度的关键节点文献分析发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经历了从战略运营阶段到价值系统阶段再到整合创新阶段的演进路径。另外,该领域的研究前沿主要聚焦于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研究、新技术的变化、制造业的服务性升级以及如何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评价等方面。未来学者可以从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动力机制、"变革面"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2020年04期 No.276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3K]
    [下载次数:10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演化铸币税:假设与求证

    樊新鸿;

    文章从演化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尝试根据新材料新方法,对铸币税加以演化并赋予其新的生命,以期降低国家征税的交易费用,最大限度解除人类的税收痛苦。以三个新假定重新界定铸币税,并从财政货币运行层面证明,铸币税演化节省纳税和征税环节大量成本,且不会导致通货膨胀,总体上对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没有直接影响。同时铸币税演化将是一个渐进过程。

    2020年04期 No.276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6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模式创新

    王玉春;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化,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同时,也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要想实现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创新现有的经济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创新医院经济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2020年04期 No.276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7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旅游时空_旅游理论与实践

  • 红色旅游的文化价值及育人功能——以红旗渠为例

    刘利琼;乔旋;

    红色旅游是一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态,是旅游业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红色旅游区以富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集聚场所为载体,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师生零距离接触时代变迁、感知爱国爱党精神和奋斗精神、熔铸红色基因的"移动课堂"。文章尝试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职工红旗渠红色旅游为例,探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背景下,红色旅游的文化价值及育人功能。

    2020年04期 No.276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4K]
    [下载次数:3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6 ] |[阅读次数:0 ]
  • 用大融合战略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兼论桂北地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

    何丽萍;

    桂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优势明显,推进融合发展基础良好,极具品牌建设价值。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必须充分把握桂北地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正视红色旅游市场吸引力有待提升、红色文化资源经营整合机制不健全、红色旅游品牌推广数字媒体运用不充分、红色旅游融合开发运行集群效应不足等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用大融合战略推进桂北地区红色旅游品牌建设,通过建立红色文化专家库,实现品牌建设"精准施策";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做到宣传推广"多维发声";完善开发经营融合机制,保障主体参与"有章可循";加大融合发展力度,发挥红色旅游"集群效应"。

    2020年04期 No.276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下载次数:2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旅游时空_乡村振兴与旅游

  • 新旅游时代乡村旅游目的地构建中应关注的若干问题——以泰州为例

    杨美霞;

    乡村旅游是中国旅游进入新时代后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旅游产品类型之一,然而乡村旅游在以往的开发中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其发展水平。文章在梳理乡村旅游目的地构建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在乡村旅游目的地构建中应关注的若干问题,为新时代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提供参考。

    2020年04期 No.276 7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4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以恩施土家族吊脚楼村寨为例

    孙云娟;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是广大新兴旅游市场比较关注的发展方向。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凭借其优美的人居环境,浓郁的民族文化等与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理念具有天然耦合性,已经在部分地区以特色村寨的形式得到一定的实践。但是,在当前村寨生态、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时刻提醒着我们应寻找区域生态文化旅游进一步创新的突破口,以谋求其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恩施土家族吊脚楼村寨为例,研究"体验+传承"的旅游模式在区域生态文化旅游中的植入规划与实践,寻找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创新策略,对发展民族旅游、弘扬民族文化、改善群众生活、巩固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4期 No.276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7K]
    [下载次数:1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旅游时空_旅游文化与产业

  • 桂林山水与下龙湾景观的生态审美比较

    龚丽娟;唐韵萌;

    桂林山水与被称为"海上桂林"的下龙湾景观均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作为中国与越南旅游热点与文化名片,它们的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文章立足于生态美学理论与方法,探讨桂林山水与下龙湾景观的生态结构与规律、生态审美内涵与特征。田园竞秀与海天一色分别是桂林山水与下龙湾景观的审美生境,山间春水与海上仙山分别为二者的生态审美结构,山水画卷与水墨丹青分别为二者的生态审美形态,神韵天成与妙手偶得分别为二者的生态审美意蕴。

    2020年04期 No.276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2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蒙汉杂居区域乡村旅游与文化建设

    孙秀丽;

    文章旨在对蒙汉杂居区域的乡村文化特征、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乡村文化视角分析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文化建设对策。首先,分析了蒙汉杂居区域乡村文化具有双重性、民族性、地域性和传统性等特点,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之间相互促进作用。其次,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分析乡村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强蒙汉杂居区域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资金投入,深入挖掘农牧文化、蒙古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法制法规和管理制度,增强农牧民主体参与能力和经营行为规范,从而有效推动蒙汉杂居区域乡村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

    2020年04期 No.276 9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6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法学与法制建设

  • 论比较法学范畴体系的重构

    钟林林;周世中;

    比较法学这门学科目前仍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其范畴及其体系更是有待完善。探讨比较法学的范畴体系对于发展比较法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必要运用法学范畴及其体系的理论来阐述比较法学范畴体系重构的意义、重构的原则、重构的方法等问题,以范畴体系的重构为突破口来完善比较法学的理论体系。

    2020年04期 No.276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9K]
    [下载次数:8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公司法修改对股东积极主义的回应——以中小股东监督大股东掏空行为为视角

    宋姝;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一直是公司治理的重点,我国股份公司股权结构呈现出"一股独大"的特征,大股东掏空行为较为严重。研究表明,中小股东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对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积极发挥中小股东监督大股东掏空行为需要激发中小股东的监督动机,同时确保中小股东具有监督能力。我国现行《公司法》在发挥中小股东监督大股东掏空行为仍存在临时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股东临时提案权行使标准过高,网络投票制规定缺乏,信息披露规定不完善,股东大会表决机制不完善的法律障碍。为确保中小股东监督大股东掏空行为功能的发挥,应降低临时股东大会召集请求权、股东临时提案权持股比例要求,在《公司法》中确认网络投票制,完善股东大会决议事项信息披露,完善股东大会决议事项关联股东回避制度。

    2020年04期 No.276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2K]
    [下载次数:20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 环境侵权被侵权人举证责任中的“关联性”要件探析

    周龙;

    2015年《环境侵权司法解释》的出台,正式确立了被侵权人对因果关系要件的初步证明责任。但是,该解释第六条所使用的"关联性"一词,含义并不明确。因此,必须厘清"关联性"的内涵、与因果关系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关联性"的证明方式和认定标准等问题。从环境侵权的特征来看,"关联性"应当是污染和损害结果之间的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应当能够达到使法官有理由对个案中,损害是由污染所导致的这一事实产生合理怀疑。即"关联性"应当能够揭示个案中因果关系成立的一定程度的盖然性。而关联性的证明,应当在以客观性证据为主的同时,充分发挥主观性证据的作用,严格区分关联性证明和因果关系证明的差异,避免对被侵权人施以明显过重或过轻的举证责任。

    2020年04期 No.276 110-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6K]
    [下载次数:1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刑法第67条“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实证研究——基于实施近八年状况的理论反思

    陈小平;阎二鹏;

    刑法第67条第3款后段实施近八年来,全国各地很少适用,有的从未适用,且各地适用标准不一。从该条款的立法目的及减轻处罚的根据出发,可以从教义学路径,对"如实供述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时间、因果关系、案件性质范围等适当进行扩大解释,合理确定其内涵,以更好地实现立法目的及刑法的公平、正义。

    2020年04期 No.276 119-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4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政务处分法》立法的基本立场

    秦毅;

    政务处分是指监察机关依据监督调查的结果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作出的处置。制定《政务处分法》,要从处分概念、处分性质、处分对象以及处分类型等方面厘清其基本立场。在处分的概念上,应当明确政务处分为监察机关行使处置权的方式之一;在处分性质上,政务处分是监察机关行使监察权的体现,也是处分对象承担法律责任的方式,但它仍是一种内部惩戒措施;在处分对象上,一般情况下政务处分对象应以监察对象为限;在处分类型上,应进行体系化设计,规范处分的档次、构建合理的体系、增加处分的内容以及建立有效的衔接。

    2020年04期 No.276 128-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9K]
    [下载次数:9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人文家园_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广西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模式

    秦立公;王清荣;

    以数字化技术支撑的广西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其核心就是依托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广西扶贫开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有资源,改善扶贫信息化建设应用基础环境,建成全区统一、数据集中、服务下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的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市、县、乡、村四级高速接入。广西扶贫办运用集成化的精准扶贫数字化关联分析模型以网格化管理的方法参照精准扶贫对象(网格单位)对扶贫资源进行云整合、实现扶贫资源应用的高效协同和共享,将精准扶贫的各类资源精细划分成网和格的单位进行整合和共享,实现了全区精准扶贫的效率和效度大幅度提高。

    2020年04期 No.276 136-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2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数字交互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局限性

    钟丽茜;

    哲学和美学上"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以及数字、网络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便利,使越来越多的数字艺术家追求作品与受众的互动、对话。交互性数字艺术作品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壁垒,有利于创作出极具科技含量和陌生化体验的作品;同时以对话互动方式消解了传统作者的"独白"权威,极大地提升了受众的审美主动性。另一方面却也易于走向游戏化、感官化、娱乐化,消弭受众与作品之间的审美距离,减弱艺术的反思性;因人而异、游移不定的互动结果,也将使艺术作品的价值观、伦理立场难以明确,导致审美批评无法形成有效的评判标准。

    2020年04期 No.276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9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十九省“对口支援”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运作机理及政治保障

    闫义夫;

    十九省对口支援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出"请援"到"指援"再到"支援"的运作逻辑轨迹。在此运作逻辑轨迹中,党中央根据湖北省请援方的政治诉求,通过设定政策目标属性和"责任包干",把对口支援任务分配给十九省,十九省实行"任务分解、层层落实"方式,将对口支援的医疗人员和物资等定向配置到湖北省,最终确保了对口支援任务得以快速高效完成。同时,中国特色中央集权式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十九省对口支援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最为根本的政治保障,是其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

    2020年04期 No.276 149-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8K]
    [下载次数:7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增负”的实践困境及破解建议

    裴英竹;

    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大学生"增负"大势所趋,却也是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难题。政策有之,实践有之,但效果并不理想。大学生"增负",何以之难?文章从宏观政策、大学顶层设计、教师师德师风、大学生学习目标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增负"的实践困境,从取消"清考"制度、倾力打造"金课"、关注教师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完善多元评价等方面,探索大学生"增负"实践困境的破解突围之策,旨在推动大学生"增负"实践的落地生根,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效果。

    2020年04期 No.276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4K]
    [下载次数:8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声明

    <正>近来,不断有作者来电向我刊反映,一些中介组织和个人冒用《社会科学家》杂志社名义征稿,收取相关费用,欺诈投稿人,严重损害了我刊名誉。在此,我刊严正声明:从未委托和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进行组稿、征稿,亦无任何形式的用稿通知。同时,我刊将保留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本刊收稿邮箱:glkxj@163.com本刊官方网址:http://www.shehuikexuejia.com本刊官方微信:《社会科学家》杂志社咨询电话:0773-2898542

    2020年04期 No.276 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6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