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瑞彰
<正> 1979年以来,我国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今世瞩目的成就,一个开放经济的系统已经形成。对我国开放经济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开放经济的协调运动和功能优化。根据系统的目的性、集合性、相关性、层次性和环境适应性的五大基本属性,本文重点对我国开放经济系统进行目标分析、整体性分析和环境分析。一、目标分析任何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输入及其系统内部结构,以达到所要求的输出。对系统进行目标分析,就是明确系统的目标及其为实现目标的各个分系统和子系统的功能的协调,形成
1988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仁鹏
<正> 总起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的提出,是有着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建国后几十年实践经验作依据的,是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的。首先一条最基本的依据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基础上脱胎出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工业化程度很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也很低的半自然经济社会。它既不同于马克思主张的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脱胎出来的典型的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同于苏联、东欧那种初步工业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脱胎出来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社会,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真正合格的社会主义社会。因为按照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来讲,社会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它
1988年02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杰
<正>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伊曼努尔·康德是以努力把唯理论和经验论结合起来而著称的。在康德的哲学体系中,晚期著作《判断力批判》是把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联系起来的桥梁。笔者认为,国内目前关于《判断力批判》的研究偏重于康德哲学中先验认识论和审美目的论的关系,似乎忽视了道德律令与审美命令的关系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支点性地位。本文同意这样一个基本看法:如果说康德关于认识论和审美判断关系的论述曾极大地影响了康德以后好几代理论家的思路,那么可以这样说,康德关于道德律令和审美命令关系的思考则启发了近三十年来美学理论和艺术批评的发展。因此,在介绍和引进近几十年来西方美学和艺术批评的过程中,严肃认真地探讨一下康德哲学中道德律令和审美命令的关系无疑是必要的。
1988年02期 11-1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骆伟雄
<正> 美学史方法,特别是中国美学史的方法问题。是近年来美学争论的热点之一,其中一个最重大的分歧是:到底如何对待古人提出的范畴和命题?是用“现代语言”表述,还是“用古人解释古人”?说穿了,就是某些同志自己所表示的: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大家都同意美学史应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可是,在如何对待历史与逻辑的关系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从而导至美学史的实际研究中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最近,我从叶朗先生近五十万言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得到了莫大的启迪。
1988年02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公元
<正> 古典经济学大师大卫·李嘉图的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面世至今已一百七十个春秋了。这部巨著是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李嘉图从劳动决定价值的原理出发得出的一系列科学结论,在资产阶级的限界内把古典经济学推向了科学的顶峰,为经济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李嘉图的理论中也留下了不少未曾解决的矛盾和难题,给经济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广阔的余地。分析产生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原因,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经济学研究的深化和发展是不无裨益的。
1988年02期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白国华
<正> 一、按劳分配的四种模式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个人收入分配原则,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然产物。按劳分配理论从马克思最早科学阐述,到今天的现实形态,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按劳分配的涵义是,国家或企业以劳动为依据,比例于劳动者提供给社会或企业的劳动量,给予他们劳动报酬。所谓按劳分配模式,则是指按劳分配体制的基本规定性及其运行原则的组合。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的、总的原则,但是,在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的不同态势将决定社会采用不同的按劳分配模式。按劳分配模式由分配主体、分配依据和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1988年02期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至柔
<正> “外贸体制如何改革?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原则上它既要与整个国民经济的体制改革配套进行,有利于国内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又要按照统一对外的原则,适应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当前,从建立和完善出口生产体系角度来说,主要要抓三个问题:(一)政企分开政企不分,企业不能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经济实体,缺乏活力,这是旧外贸体制存在的根本弊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外贸体制改革,情况虽有变化,但并未有根本的改革。这与当前设立和完善出口生产体系是根本矛盾的。第一,从目前情况看,外贸企业的出
1988年02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德鹏
<正> 一我国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已经形成了一些知名度很高的旅游城市和旅游区(点)。目前,北京、上海、杭州、桂林、西安、南京、苏州、广州、海南岛等旅游城市或旅游区已被国家确定为“七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历年来,国内外旅游者高度集中在这些城市和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热点”。1986年,这些城市和地区的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69%,旅游饭店客房总数占全国的73%。就这些城市或地区来说,旅游者又相对集中于几个著名的旅游点。如西安的临潼、北京的故宫、杭州的西湖、桂林的漓江、江苏的苏州等旅游点,每到旅游旺季国内外旅游者蜂涌而至,往往是人满为患,拥挤不堪,
1988年02期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希文
<正> 实现生产的商品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的一个历史课题。据我国的国情,要实现生产的商品化,必须十分重视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个拥有八亿农业人口的大国,商品经济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在某种意义上讲,我国主产商品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农业生产商品化的问题。实现农业生产商品化,下面几个问题值得特别注意:第一,要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教育,培途农民的商品意识。可以说,我国是个商品意识较差的民族。我们的祖宗在这个问题上是吃过亏的,人们常谈论研究资本主义在我国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民族商品意识差是一个很重要的
1988年02期 4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荣刚
<正> 提高饭店经济效益,是振兴经济、发展旅游事业的关键。要提高饭店经济效益,不能采取以前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必须如实地把饭店看作是一个系统,以系统的观点研究饭店的经营活动,正确处理宏观与微观、目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的关系,把饭店建成能够保证经济效益的系统。本文就建立饭店经济效益保证系统作一些探讨。饭店经济效益就是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表现出来的一定量的数值和他们的比例关系。饭店经济效益保证系统是指饭店从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饭店内部影响经济效益的一切因素,作为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选择最佳的管理方式,通过正确的计划、决策,严
1988年02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浩
<正> 行政体制对处于任何历史时期的国家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它构成国家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骨骼和经络。它从各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产生出来,反过来又对该国的社会历史进程发生不同影响。目前,我国史学界对英国中古时代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注意还很不够,系统和全面探讨这个问题的文章则更少。本文即想在此方面作些尝试。一、中央机构中世纪英国王权较欧洲大陆封建列国为强,这是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表现在:中央机构的迅疾发展和日臻完善,王权不甘囿于王室直辖领地,它以惊人的毅力和胆识行之有效地纳地方于自己的监控下。
1988年02期 4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5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陈启栋
<正> 桂南战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军队在广西南部向日军发动的系列战斗。是役,特别是其中之昆仑关战役,其规模之浩大、战斗之惨烈和战果之卓著,在国民党抗战史上乃至整个抗战史上,都是屈指可数的。曾参加并指挥过昆仑关战役的郑洞国(源第五军副军长)说,它是“我自抗战以来亲历的最为出色的一次攻坚战和歼灭战”,是“大振国威的歼灭战”。下面就桂南战役的历史地位试作分析。桂甫战役,尤其是昆仑关之战,战果卓著,威震敌胆,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汪伪反动势力,鼓舞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五日,日军在钦州湾登陆,桂南战役开始。
1988年02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许柏龄
<正> 古汉语中的“是”主要功能有三:一是作形容词,二是作代词,三是作判断词。用形容词表示“正确”的意思,自古及今,一直沿用。用作代词,在古代是常见的,大量的;用作判断词是少见的,少量的。这些看法在语言学界是普遍接受的。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作为判断词(或称系词)的“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王力先生原来认为“是”作为系词,“始于东晋,盛于南北朝”。后来根据洪诚先生提供的资料,改为“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第一世纪前后,即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叶。”马忠先生认为“是”作为系词,“开端于东汉初年,又经过大约一百年的发展才确立起来。”洪诚先生则认为“是”这个系词在西汉前
1988年02期 58-6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贺祥麟
<正> 一九八六至八七年,我在美国威克森林大学执教期间,曾参加美国各种学术会议三次,深感他们的这类会议和我国的很不相同,为了互相取长补短,有向我国读者介绍之必要。我参加的三次会议是: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在阿特兰大参加美国南大西洋现代语文学会年会;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纽约参加美国全国现代语文学会年会;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又去阿特兰大参加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会议期间,我了解了美国学术界情况,与美国同行交流了科研成果,结识了一些美国学者,会见了不少新朋旧友,收获甚多,令人难忘。
1988年02期 66-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巫东浩
<正> 1、发展战略以系统最佳运行为目的、主要研究、制定某一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的总方针、总政策和措施。城市发展战略就是以城市系统的最佳运行为目的,研究、制定城市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措施。简言之,它的研究对象是今后发展中的城市,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立工作。城市的发展同生物的进化一样,也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从城市发展史来看,它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都是与各种环境和条件综合、协调的发展。因此,城市的沿革以及发展的结果对其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对城市发展现状(即城市过去发展的结果)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第
1988年02期 7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斌
<正> 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经历了一个逐步前进、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他根据自己对认识论基本问题的不同观点,都提出了一个相应的核心范畴,用以组织自己的理论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倾向。这样,在马克思认识论发展的统一过程中,呈现出一个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范畴系列,它们标志了马克思的认识论思想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不同倾向、水平和特点,反映其发展的内在思维进程。因此,具体分析这些范畴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转化,就成为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认识论形成过程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线索。
1988年02期 83-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永林
<正>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桂林的城市建设显得十分重要。除了整体布局的要求,建筑群、建筑个体的形象对城市建设具有最为直观的影响。在外观上,建筑的基本形象因素是造型和色彩的设计。这两个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质材、功用、具体环境、视点等相关。在这篇小文里,只能从桂林这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和情调等基本特征出发,在总体上来把握桂林建筑色彩的一般要求。
1988年02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颜运祯
<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大力肯定和倡导的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开始在全国城乡逐步地建立、健全起来。各级党政领导与广大人民群众,厂长与职工,校长与学生,理论工作者与群众之间开展对话,彼此坦诚相见,平等协商,交流看法,共话改革开放,探讨和解决难题,都收到了良好效果。这标志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转变,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道路上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1988年02期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