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宝三
<正> 思维问题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问题,需要多学科、多方面地进行研究。目前,人们对思维主体、思维对象、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工具等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形成了许多学科。例如,研究主体思维器官的有大脑神经生理学,研究主体思维现象起源和演化的有思维心理学,研究思维形式的有逻辑学,研究思维方法的有科学方法论,研究思维工具的人工智能、文字学等等,至于研究思维对象的学科更是众多。相比之下,人们对思维环境的研究,却显得零散而粗浅。那么,究竟什么是思维环境,思维环境对主体的思维有什么作用,思维环境是如何作用于思维主体的,如何优化思维环境。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深入研究思维问题是很重要的。本文就这些问题谈点不成熟意见,就教于同仁。
1988年04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廖日裕
<正> 广西国际旅游经营活动产生于1973年桂林市获准对外开放以后。开放初期,旅游经营活动的主要特点是:旅游与外事合一,旅游经营主要是为了迎合外事工作的需要,重在为政治服务。这一时期,旅游经营从其本质上来看,并未成为一项真正的经济事业。这就是说,广
1988年04期 10-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郑家度
<正> 一、基本情况第一。涠洲岛地颁热带,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摄氏23.3度,最高35度,最低2.5度,盛夏有海风送爽、寒冬霜雪浸人,一年四季均可游览。全年日照平均2.259小时,日均6.2小时,其中最长为七月份的全月253.8小时,日均8.2小时,是海水浴和日光浴的理想地区。海域内一般浪高为0.3至1.4米,潮汐以全日潮为主,间有半日潮,潮涨潮退,均有规律可循,景色随之变幻,更感气象万千。全年降雨量为1862毫米,以5至9月份降雨量较多,因而有降低气温和除尘的作用。所有这些,有利于旅游的“全天候”开放。
1988年04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志诚
<正> (一)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租赁经营由来已久,并不是新东西。它不仅表现在资本主义的借贷关系之中,而且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租佃关系更是其典型的反映。尽管任何的租赁经营,都是基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和要求,但是,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租赁经营,是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的租赁经营,因此,它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租赁经营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租赁经营的自身特点,这些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988年04期 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朗皋
<正> 一、一场真正的世界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局部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例如已经进行了七年之久的两伊战争至今仍无停止的迹像。但近廿年来,一场真正席卷全球的战争却一直以非传统概念中的形式在进行。这里并没有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的场景,但它却是深入到地球上几乎每个角落的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有人称之为“全球经济大战”。
1988年04期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石吉
<正> 本文稿试就明清市镇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关系,略作讨论分析。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就笔者有关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的研究成果作一扼要综合;第二部是本论文的主体,笔者将尝试就中国大陆学者关于明清市镇与资本主义萌芽关系的研究著作,加以综合评介。
1988年04期 35-4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1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阳晓儒
<正> 袁枚是清代乾嘉时期诗坛上的一代骚坛主。由他倡导的“性灵说”的诗歌理论在当时备受赞誉。金逸说:“格律何如主性灵,早闻诗论最清真。”(《呈随园夫子》)王飞鸮说:“先生(袁枚)说诗皆发人之所未发。”(《续诗品序》)在乾嘉诗坛上,从表面上看是轰轰烈烈的。以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正执牛耳,他们大倡封建教化和形式主义文风,严重束缚了诗人们的手脚;力图与之分庭抗礼的浙派诗人,虽小有成就,但由于走宋人的冷
1988年04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潘年英
<正> 理论的贫弱——新的视角——文学的分野——本位观念下的文化扩张——新理论的呼唤——质和形的比较——民族文学之光——文化质量与文学选择——目的和态度——影响与接受——通向未来的前奏——结论
1988年04期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罗立斌
<正> 源远流长、雅俗共赏的我国传统诗词,其优秀作品大都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人民性,而且具有语言精练、意境深远、词藻优美、形象生动、音韵和谐、感情充沛、节奏流畅、蕴涵丰富因而易记难忘、诵多传广等特点。由于它要求以最少的篇幅载荷最多的内容,在有限的格律中容纳广阔的天地;所以,无论抒情写景,叙史论事,应时状物,说理言志,警世励人,往往都采取远距离空间跨越,高速度时间跳跃,以及比兴、含蓄、意在言外、留有余地等等表现手法,藉以引起读者的联想与深思,使人们同作者通过共鸣来走完“再创作”的过
1988年04期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永林
<正> 岩画是古代先民在岩石上绘制或刻划的图画。我国岩画根据分布的不同地域,可以划分为北方、西南、东南三个系统。北方系统主要有内蒙古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青海刚察岩画、甘肃黑山岩画和宁夏贺兰山岩画;西南系统主要有广西花山岩画、云南沧源岩画、贵州开阳岩画;东南系统主要有江苏连云港岩画、福建仙字潭岩画。岩画的制作年代或可早到石器时代,或可晚至近代,不过其分布多在偏远于文明的地区,从其造型特征也可以看出,在文化形态上岩画是属于原始文化的。由于岩画制作时间上的巨大差距,(一些岩画的制作年代尚难确定)以及分布的相对分散和同地区岩画时间序列上的模糊性,我们很难依据目前发现的资料完整地揭示出岩画艺术发展历史的脉胳,本文只能在总体上对岩画的艺术特征作一些略要的说明。
1988年04期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林浩
<正>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曾以创办报刊传播革命而彪炳于中国近代新闻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上。他们把报利列为与起义和暗杀并列的三大手段之一。在进入20世纪至辛亥革命前的十年中,他们创办了数百家形形色色的报刊,踪迹遍及海内外,组成一个强有力的传播网。奉同盟会民族民主革命为唯一宗旨,内颠满清政权,外御列强入侵,以此唤起民族精神的南报和南风报,就是这个传播网的组成部分之一。纵观其前后文字,虽碍于当时清廷密不透风的言论禁锢,未有《中国日报》和《民报》那样直刺满清统治的咄咄逼人的锋芒,但字里行间亦充溢着呼之欲出的反清锐气。手段相异而目的一致,同样象孙中山先生所评价的那样,为数十年间屡仆屡起”的资产阶级革命竭尽了“报纸鼓吹之力”。正因为如此,才使这个创办于编安一隅的桂林城的传播媒介不胫而走,名播粤桂沪,并且饮誉南洋诸岛。其在辛亥革命前夕推波助澜的鼓动,曾引导不少青年走上推翻满清封建统治之路。存不越岁,却功绩昭然。
1988年04期 6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英敏
<正> 道德、伦理问题,对于人类生活的意义,有目共睹。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个民族,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不讲道德,不论伦理的。道德、伦理是人类社会化的工具,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一个人不思道德,不讲论理,他在社会上将无立足之地,他就不会有真正充实、愉快和幸福的生活。换言之,一个人没有道德,不懂做人的道理,他就失去了人应有的尊严和价值。一个社会如果不讲道德、不倡伦理,那么势必导致力量就是真理,强权就是道德。一个国家如果不讲道德、不行伦理,那么这个国家不可避免地将陷于精神崩溃的局面,或导致独裁政治,最后覆灭了事。诚如中国革命的伟大失行者孙中山先生所说:“无道德不成国家,无道德不成世界”。
1988年04期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世锡
<正>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践结合六十多年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指的是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飞跃,指的是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两次飞跃,反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规律性。
1988年04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韦培春
<正>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大约还要用七八十年的时间。建设一个独立、富强的国家,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只有在今天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变为伟大的现实。历史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在此,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可以使人们得到许多启示:毛泽东同志指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这话充分表明,从1840年起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领袖人物和“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幸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同样,这两段话也为本文理清了脉络。
1988年04期 88-9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熊坤新
<正> 伦理学在人类的早期常常和哲学混搅在一起。古代的许多哲学家同时也是重要的伦理思想家。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伦理学渐渐从哲学中独立分化出来而成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一门科学,是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发展变化以及它的社会作用的一门学科。伦理学企图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解决社会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许多问题,尤其注重对人的心灵的塑造,对人的思想、精神、灵魂、意识方面的影响,一句话,对人类自身的改造。正因为如此,伦理学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1988年04期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