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 勤思·勤问·勤写

    杨寿堪

    <正> 四十年教学与研究,常以“三勤”勉励自己:勤思。思则聪,思则通,切忌“思想懒汉”:深思熟虑虽难做到,勤思却是成事要诀。

    1993年05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选介

    赵英

    <正> 杨寿堪,男,1933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汉族,195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全国师范院校西方哲学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法国哲学》、《中西哲学与文化》编委。从事西方哲学史、西方范畴史、中西哲学比较的教学与研究。

    1993年05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跨国银行论纲

    尹全洲

    <正> 中国金融国际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国际化经营,作为九十年代银行发展的主要特征,其发展状况十分引人瞩目。特别是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金融体制的变革,银行国际业务规模的不断加大,全球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债券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全球化以及资金融通网络化,使银行的国际化经营得到迅猛发展。跨国银行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国际间资本的往来和流动,而国际本市场的发展也为跨国银行的活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面对经济、金融发展的新格局和当今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中国银行业走向世界,进行跨国经营,能够使中国银行在更高层次开展合作,已成为中国金融改革采取以市场为取向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金融国际化经营,是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性选择。

    1993年05期 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期货市场的特殊功能

    许经勇

    <正> 1990年10月,我国第一家以期货交易为目标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诞生。随后又相继成立了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上海金属交易所。一些专门从事期货交易的期货经纪公司也纷纷成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建成和正在筹建的期货交易所有20多个,各种专业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咨询服务公司50余家。期货市场是典型市场经济的产物,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之后,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高级形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各类市场的迅速发育,期货市场将会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993年05期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选择

    许少勋

    <正> 财政政策要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服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途择一种能够适应和推动新经济机制运转的财政政策,便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一、前期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整个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的财政体制和管理经济的调控手段发生了根大变化:一是调整了国家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二是改革了预算管理体制,对地方财政实行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调动了地方理财的积极性;三是改革了工商税制度,加强了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四是改革了资金拨转制度和管理办法,实行了“拨改贷”和基金制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

    1993年05期 21-2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克服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中的困难

    颜军

    <正> 一年来,进行以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企业,在上级机关的支持下,干部职工同心协力,借着好的大气候采取一些较大的改革步骤,如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完善对干部的聘任和考核制度,调整部分机构,在分配上对生产、科技、销售“三个一线”人员重点倾斜,初步解决了人浮于事的矛盾,人员流向趋向合理,工作效率和基础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职工思想面貌和劳动纪律大有好转,保证了生产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兼并合并工作进展较快,对于实现优势互补,合理配置资源,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后劲,起了说好的作用。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明显加快。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应该肯定,

    1993年05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加强管理和改善管理是企业稳步走向市场的关键

    王纪荣

    <正> 我国在长期计划经济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管理体制。现在转入市场经济,也必然逐步形成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国家政策法规和企业管理体制。对于企业,如何适应这种转变,因素是多方面的,统归是两大方面:一是外部因素,主要体现在国家法规、政策的完善,企业所处的地域经济及本身在社会的地位、信誉等。二是企业的内部因素,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模式,新品开发能力,资金运作。这些内部因素最都将反映出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它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上述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这是由于市场经济对每一个企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风险和获利的机会。从表面上看,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与忙乱性,这就要求企业不仅领导要有敏锐的头脑和果断的决策,还要求企业有一支能征善战,步调一致的职工队伍。

    1993年05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要选好突破口

    谢文

    <正> 紧紧围绕把企业推向市场和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要求,从本厂实际出发,选好改革的突破口,是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我厂在具体进行改革中,有三大特点,也是三大难点:一是工厂正处于严重困难时期,改革所要办的事情很多,却又没有多大的财力来支持改革,职工也很难马上从改革中得到较多的实惠;二是企业内部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很多,而且诸多矛盾相互交叉,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三是职工虽有改革的愿望,但对改革还缺乏信心,不少人心存疑虑,抱观望态度,怀疑工厂会不会只是口头改革说说而已,担心改革能否在我厂收到成效。这些特点和难点,要求我们既要敢于改革,

    1993年05期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英雄末路的悲叹——试论《故事新编》的“虚妄感”

    徐顽强

    <正> 《故事新编》的创作历时“足足有十三年”,对于鲁迅这位独特的精神个体来说是一个很奇特的创作现象。因为鲁迅的创作历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过程,小说——散文——杂文,随着现实的急剧变化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侧重点。而历史小说这种体裁一直引起鲁迅的创作兴趣,早年“决计不再写这样的小说”的誓言也不能阻止他去“预备足成八则《故事新编》”,这一点恰恰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如果说《呐喊》诸篇是鲁迅意为先驱者摇旗呐喊而对生活中切身感受过种种苦于不能忘怀的东西描写和再现的话,那么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在某种意义上则是基于创作主体英

    1993年05期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隐逸与郭沫若文化心态阐释

    王本朝

    <正> 在郭沫若身上主要呈现出积极入世,进取事功的文化品格,他那奔突的激情,躁动的生命铸造出一颗刚毅不屈的灵魂。同时,他的文化心态又显示出另一面:希企退隐,崇尚超然与虚静,二者矛盾而合谐地积聚、流注于郭沫若的生命运动与审美建构之中,从而形成和敞明出他生命个体的丰富多彩。相对说来,前者标志着郭沫若在中西文化汇通,现实与理想冲突中的主体选择,昭示出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人格;而后者则表明郭沫若在一定程度上仍受之于传统隐逸文化的潜在规范和影响。闻一多曾就郭沫若精神特征和创作个性作过很有见地的阐释,而他对传统知识分子矛盾心态的解读似乎也可用来说明郭沫若,他认为:

    1993年05期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建立我国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思考

    巩富文,马德才,巩勃

    <正>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以及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涉外刑事案件的发生愈来愈多,因而,尽快建立刑事司法协助制度便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司法工作的一项迫切需求。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一、建立我国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的必要性刑事司法协助,是指不同国家的司法机关之间,依据国际条约或双边互惠原则,在刑事司法事务上相互协助,代为一定诉讼行为的一种活动。它作为一项司法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1280年,埃及和赫梯签订的《和平条约》中就规定有遣返逃犯的内容。1625年6月,格老秀斯在他的《战争与和平法》这部巨著中首次对适用于国际性犯罪的“或起诉或引渡”的

    1993年05期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涉外离婚的法律适用

    肖永平

    <正> 一、离婚的法律冲突离婚是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解除婚姻关系,与因夫妻一方死亡而使婚姻关系消灭同为结束婚姻关系的不同。和结婚一样,由于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各国的离婚制度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国对离婚问题的不同态度。从历史上看,世界范围内的离婚立法经历了禁止离婚主义、限制离婚主义和自由离婚主义的更替。西方许多信奉天主教的国家,认为婚姻是耶稣与教会安排下的结合,是永久而完美的东西,是人所不能使其分离的。因此,它们长期禁止离

    1993年05期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9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略说风景旅游中的建筑景观

    高建新

    <正> 一、坐观万景得天全亭子,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贡献之一,也是华夏灿烂文化的杰出体现。中国第一部论述园林建筑艺术的专著——明代计成的《园治》说;“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巅,或翠绿花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亭子,多建在风景名胜的集结处,供游人眺望、观赏和休息,如名山之巅,秀水之滨,秋湖之心,松荫之下,幽竹之中,春花之间。

    1993年05期 55-5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建立旅游特区的理论探讨

    涂人猛,聂江

    <正> 尽管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然而,世界旅游业仍以较高的增长速度日益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50年世界各国出国旅游者仅为2500万人次,而到1990年已发展到4.25亿人次,40年中增长了17倍。从旅游业总收入来看,1990年国际旅游业与各国国内旅游业合计的总收入为29000亿美元,1993年则将达35000亿美元,旅游业已经超过石油、汽车工业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预计到2000年,世界各国出国旅游者将达6.6亿人次,也就是说,今后每年将以50%的速率增长。面对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这一形势,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和对策,才能迅速促进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赶上发达国家的旅游业呢?我们认为,有选择的建立旅游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不仅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方略,也是促进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1993年05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曾宪瑞歌词创作的美学追求

    何以

    <正> 曾宪瑞耕耘着多种文学体裁,耕耘着小说、散文、曲艺,耕耘着诗,更耕耘着歌词。他对歌词的耕耘,也像歌词的功能与社会性一样,那样宽广、硕大。他写歌词,他编辑歌词丛书,编辑歌词论文集。他在建构歌词大厦中,倾注着自己的心血和责任。他在广西这个载歌载舞的地方,建筑起了歌者舞者的第一座伊甸园。曾宪瑞的歌词创作有四个方面的美学追求。

    1993年05期 63-6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飘逸潇洒 深邃隽永——简论秦似的散文艺术

    黄绍清

    <正> 在沉甸甸的、厚重的四卷(150万字)的《秦似文集》中,散文作品占了相当重要的页码。秦似先生是以创作杂文著称于世的,他的杂文创作的光辉成就,已经理所当然地载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灿烂史册;那针砭时弊的犀利笔锋,常常令人们精神为之一振,鼓起鞭挞丑恶,抨击劣迹的勇气。相比而言,秦似的散文比之杂文篇幅则少一些,艺术风格也迥然相异。因此,读他的散文,人们仿佛被带进了自然清新、朴素雅淡的艺术天地,那飘逸潇洒的气质,深邃隽永的韵味,使你感受到“象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的美的享受。秦似的散文同样闪耀着不凡的艺术才华。

    1993年05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电影“迷谷”与回归论

    阳玉麟

    <正> 当今的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改革气势,力争本世纪末跨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了本土社会工业化和商品化的迅猛发展,必然波及新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引发了人与人,人与传统,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复杂变化,构成了电影创作的转型,开创了一个更为广袤,更为深刻,更富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新阶段。电影是受艺术规律和经济规律双向制约的艺术门类,具有艺术特性和商品属性。影片属于资金、智力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且要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因而既要把社会效益作为最高准则,又必须重视经济效益,后者是电影赖以生存、发展的保证。

    1993年05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流民现象的发生

    池子华

    <正> 近代中国社会曾经发生过引人注目的“流民”现象,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此看法不一,本文通过对近代“流民”现象的分析,谈谈我的看法。为研究方便起见,我们首先给“流民”粗作界定。根据我的研究,大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丧失土地而无所依归的农民;(2)因饥荒年岁或兵灾而流亡他乡的农民;(3)四出求乞的农民;(4)因城市工业化的吸力而离土离村前往都市谋职的农民,尽管他们可能还保有小块土地。

    1993年05期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论西征军入湘和湖南人民的抗清斗争

    马冠武

    <正> 太平天国西征军入湘后碰到两支强大的势力:一是以曾国藩为首领的有组织的湘军,一是分散于各地的、起来造反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大众。以往的一些著作在论述这近半年的历史中,大多着眼于太平军与湘军之间的战斗和较量,而对湖省人民在这场斗争的作用述论不够。事实上,湖南人民的活动和斗争不仅影响着太平军和湘军的战争,而且对整个西征战局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笔者在本文中对太平军入湘后的军事史实只作一些概括和说明,着重述论湘省人民的战清斗争以及它同整个湖南乃至于西征战局的关系。

    1993年05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岑春煊与袁世凯

    石立民

    <正> 岑春煊与袁世凯同为清末封疆大吏,民初风云人物,曾在清末民初政坛上显赫一时。这二人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但也存在不少差异。本文试图对二人的思想、行为作一粗略比较,以图对清末民初风云变幻的历史,对社会变革之际历史人物的复杂表现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众多的共同点靠父(辈)荫人仕的通家子弟。岑春煊的父亲,是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同属所谓“同治中兴”名医的云贵总督岑毓英。1889年,岑毓英病死后,岑春煊靠父荫以五品京堂候补,1892年补光禄寺少卿,旋迁太仆寺少卿,正式步入官场。袁世凯的祖、父辈亦颇多人

    1993年05期 86-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毛泽东新闻思想浅议

    龙丽芬

    <正>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报纸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不仅呼唤着新闻改革,同时也呼唤着毛泽东新闻思想。毛泽东生前多次讲他是一个新闻记者,晚年说他愿做报纸的专栏作家,他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是留给我们的极为丰富的宝贵财富。一、适应市场经济必须坚持群众性原则过去,我们长期习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将报纸作为由国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公款办报、公款订报、行政摊派。随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报纸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报纸势必逐渐被推向市场。市场的主体是群众,只有让报纸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取得市场。

    1993年05期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社会主义自由

    杨丽娜

    <正> 自由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二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受到保障或得到认可的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的权观。本文侧重从后一种涵义上对我国社会主义自由的特征、实现充分的社会主义自由的条件作一探讨。一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无产阶级的政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的自由体系,而在资本本义国家,资产阶级的政党无论谁执政,都不会放弃资本主义的自由体系。显而易见,自由在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鲜明的党性特征。

    1993年05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