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 法律的生命

    周林彬

    <正>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作为经验积累的法律,不再仅仅是法律的单一体,而是法律、政治、经济、文化、习惯等规范的混合体。因此,不是单纯地就法说法,而是进一步从法律以外的方面学习和研究法律,是现代法律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2003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3 ]
  • 百期献辞

    本刊编辑部

    <正> 在《社会科学家》百期纪念的时刻,我们感慨良多,千言万语真不知从何说起。17年来,不管我们曾经付出过多少努力,获得过多少荣誉,那都已经永远属于过去。此刻,我们最想感谢的是一切支持、信赖着我们的读者、作者,是一直关怀、指导着我们工作的各级领导,是所有帮助、提携我们的社科界同仁和学术界专家,离开了这些支持、信赖,关怀、指导,帮助、提携,《社会科学家》是不容易办好的。

    2003年02期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4 ]
  • 法律经济学的意义、现在和未来——访著名中青年法学家周林彬

    周林彬 ,元元

    <正> 周林彬教授,著名中青年法学家、国内法律经济学研究知名学者。学术主攻方向为民商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与经济最直接相关的法学领域,侧重运用法律经济学的方法研究该领域内的法律制度和法律现象。在从事法律经济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十几年里,周林彬教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被聘为中山大学首批三位特聘教授之一,享受“长江计划学者”特

    2003年02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7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0 ]
  • 物权的法律经济分析——读《物权法新论——一种法律经济分析的观点》

    郑远远

    <正> 目前,我国民法典的编撰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物权法作为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提到了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因此,旨在为立法提供各种理论上的支持的论述物权法理论和实务的法学著作也日益增多。但是,目前大多数的法学著作都是从立法与司法、国内法与国外法以及民法调整的等传统法学的视角切入,鲜有从经济学角度展开对物权法的

    2003年02期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法治

    周世中

    <正> 近年来,中国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从贫困社会发展为温饱社会,再从温饱社会到总体小康社会。现在开始了从总体小康社会向全面小康社会转化的历程。这一社会转型,对中国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只有正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法律对策来解决问题,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3年02期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0 ]
  • 小康社会与法治文明

    魏宏

    <正> 文明就是和谐,小康社会的文明内涵就是在民生基础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而作为小康社会制度保障的法治建设本身也有一个文明问题。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确立,这样一些问题就变得越来越不能回避了:一是从文明的角度看,小康社会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二是作为小康社会重要政治内容的法治建设,其本身是不是也有一个文明问题?三是如果有,那么法治文明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003年02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建设小康社会与规范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蔡元庆

    <正>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六大报告将建设全面小康的社会确立为我国今后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而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无疑,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即按照公司制的形式来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企业改革目标,而现代公司制的核心是法人治理结构。由于国内现有的公司大部分是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改制形成的,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公司化改造,建立行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不仅可以建立高效率的运作系统,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还可以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

    2003年02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5 ]
  • 列宁关于责任的思想和实践

    沈国桢

    “责任”是列宁在苏维埃时期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他针对十月革命后的失责渎职现象,大力 提倡责任,要求严厉制裁不负责任的现象。为了使党担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他要求党员干部做承担责任 的模范。同时,他认为只有完善行政和经济等各项责任制,才能使社会主义建设得以保障。

    2003年02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4 ]
  • 2002年度诺奖得主卡尼曼和史密斯及其对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的贡献

    胡怀国

    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由卡尼曼和史密斯分享,以表彰他们对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的杰出贡 献。本文系统论述了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的产生原因、卡尼曼和史密斯的学术贡献、以及这些研究成果对现代经 济理论的重要含义。

    2003年02期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7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98 ]
  • 论世界营销转型的方向和特征——基于菲利普·科特勒“营销圣经”的比较研究

    楼天阳,冯斌,何佳讯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营销学理论从交易范式转向关系范式。但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存在哪些方面的显著变化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全球公认的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经典著作《营销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第五版和世纪之交问世的第十版作比较研究,来解读21世纪市场营销转型在理念、模式及组织等方面的变革及发展趋势.

    2003年02期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6 ]
  • 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的三个视角

    丁茂华,袁庆明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是一个人们长久争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看待二者关系的三种视 角。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应该动态地看,分层次地看,以及要充分认识制度创新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作 用。

    2003年02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14 ]
  • 关于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思考

    李虹

    技术创新是我国大中型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技术创新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 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顺利发展的障碍和问题。文章对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特点、状况进行了分析,揭示存在的问 题及原因,提出促进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可行性对策。

    2003年02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1 ]
  • 组织管理中的团队战略

    朱华桂

    团队战略是近二十年来组织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无论是日本的依附型团队还是美国的自由型团队,它们建立的初衷都是为了提高集体绩效,更好地完成组织的使命。实施团队战略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如清晰的目标、相互的信任、良好的沟通、有效的管理、科学的评估等。以团队的凝聚力为核心的团队精神是实施团队战略管理的灵魂。

    2003年02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4 ]
  • 城市社区组织结构的重建

    王英伟

    我国传统社区的组织结构是行政化的等级机构,现代城市社区是网络化的组织结构,重建社区 网络结构的途径是:党组织重建、行政组织重建、社团组织重建。

    2003年02期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101 ]
  • 非正式关系与权力资源的获取

    何显明;

    买官卖官的权力交易是转型期社会负效应最大的腐败现象之一。作为一种违反正式制度规范的社会稀缺资源的交换形式,绝大多数的权力交易都是借助于形形色色的非正式关系实现的。这不仅是因为这种交易方式契合于中国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有利于交易双方消除心理障碍,更重要的是因为借助于非正式关系可以降低交易的不确定因素和交易费用,并通过复制非正式关系而使交易双方获得额外和长久的收益。

    2003年02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5 ]
  • 论经济犯罪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

    赵瑛,滕文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经济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为了保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将一些具有严重危害性的经济违法行为予以犯罪化是必要的。但由于经济犯罪具有很强的时空相对性,我们也应针对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将一些不再符合犯罪化标准的经济犯罪及时地予以非犯罪化。所以,在现阶段有关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上,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实行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标准、界限,走一条以犯罪化为主,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同时并举、双管齐下的道路。

    2003年02期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6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4 ]
  • 现代国际责任若干问题探析

    李莹

    国际责任是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律制度,它是促使国际法主体履行国际义务,维持国际秩序的根 本保障。随着国际关系的迅猛发展,现代国际责任制度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2003年02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5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4 ]
  • 回扣与折扣之比较法分析

    谢蔓蕙,粟静

    在当今的市场交易中回扣与折扣是两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对于这两种有些相似的现象,法 律的规定却是截然不同的。本文从回扣与折扣的法律与经济特征出发,进一步论述了回扣非法、折扣合法的原 因,同时从比较法的角度考察了世界各国对这两种经济现象的法律态度。

    2003年02期 70-7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5 ]
  • 我国不存在类似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规则——对系列政策法及司法解释的检讨

    李晖

    股东承担无限责任的法定情形在现有法律中是不存在的。为引进法人人格否认理论,不少学者 认为80年代中期以后的系列政策法、司法解释包含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实则它们并未突破有限责任原则。 相反,在特定时期发挥一定作用的同时对我国法人制度构成较强烈的冲击.

    2003年02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87 ]
  • 我国社会分层研究的新态势

    李俊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国内社会分层研究在阶层与利益群体、群体与个人、地位结构观与网络结构 观、一元标准与多元标准四个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2003年02期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11 ]
  • 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

    张俐俐

    我国的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从1978年开始至今,共经历了起步、发展、深化和创新四个阶段。本文 综述了四个阶段中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改革给中国旅游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

    2003年02期 8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8k]
    [下载次数:1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106 ]
  • 入世背景下的中国国际旅游服务贸易

    田喜洲

    加入WTO对我国旅游业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WTO服务贸易规则与入世承诺,我国国 际旅游服务贸易应采取旅游产品开发、优化贸易环境、企业集团化、适度保护和人才国际化等策略抓住机遇, 战胜挑战,力争在入世之后取得更大的发展。

    2003年02期 91-94+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9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112 ]
  • 中国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

    刘睿文

    我国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法律建设的滞后形成矛盾,客观上要求建立相应 的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体系,本文从分析生态旅游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有关法律的问题入手,展开论述,得出 了应建立生态旅游专有的完整法律保障体系的结论,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2003年02期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5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99 ]
  • 发展旅游房地产的瓶颈制约

    吴老二,吴建华,胡敏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节假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外出观光、旅游、度假;另一方面,我国的空置商品房面积逐年扩大。如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要和怎样消除数量巨大的空置商品房是个棘手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旅游房地产的概念应运而生,而且目前国内已经有众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介入这一领域。究竟我国具不具备发展旅游房地产的条件?本文认为,只有在解决了相关的制度、交换体系、融资体制、管理体制等制约因素之后,我国的旅游房地产才能更迅速、更健康地发展。

    2003年02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8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8 ] |[阅读次数:135 ]
  • 安徽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及开发战略

    汪德根,刘昌雪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入境客源市场的时间结构、区域结构、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和消费结构,并提出 了开拓安徽省入境客源市场的对策和措施。

    2003年02期 105-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90 ]
  • 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及其宗教旅游发展的探讨

    孙爱丽,王晞

    宗教文化是宗教旅游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宗教旅游对宗教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 用。本文分析了五台山的佛教文化概况,阐述了其宗教旅游现状及未来发展,并提出了五台山宗教旅游发展措 施。

    2003年02期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下载次数:2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28 ]
  • 《桂林风土记》——桂林最早的旅游指南——桂林古代旅游文献述评之一

    苏洪济,邓祝仁

    <正> 小序:桂林,拥有耀人眼目的“两顶桂冠”: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唐宋以来,无数文化名人纷纷为她秀美的山水风光所倾倒,感动之后、宁静之余撰写了大量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蔚为大观,在历代文坛上独树一帜,至今,依然光泽闪闪,影响着我们。恐怕可以这样认为,这“两顶桂冠”的正式定名虽然产生于当代,而其内核实质早在唐宋之际就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积累,直到明清已迄于今仍然在不断深化着、丰富着,桂林的声望、名气不是策划家们

    2003年02期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4 ]
  • 中国古代女性休闲方式及其特点分析

    张建萍

    女性休闲是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女性由于受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影响,使她 们的休闲活动具有许多区别于男性的独特方式和特征。了解这些方式和特征,对全面认识古代女性的生活和 研究古代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02期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94 ]
  • 《说文》中所见的古代风俗礼仪——《说文》汉字民俗文化溯源研究之四

    黄宇鸿

    《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民俗文化有密切的联系。透过《说文解字》的字义体系,可以探究中国古 代先民具有文身、蓄发、祈育、试子、加冠、弃尸等风俗礼仪。

    2003年02期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0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2 ]
  • 净土信仰中的艺术世界

    王耘

    净土信仰指称人的信仰本能。中国净土宗意在通过彼岸世界的塑造来重建人的价值,具有丰富 的人文学内涵。在净土宗的前期理论里,艺术世界是净土信仰的中介,净土信仰通过艺术世界显现彼岸世界。 在净土宗的后期理论里,艺术世界是净土信仰的实现,净土信仰中的彼岸世界即艺术世界。

    2003年02期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4 ]
  • 生态文学理论的统观研究

    袁鼎生

    从统观的视角,确立文学理论研究的整体对象:文学审美场;进而揭示它的整生规律:逻辑生态、 历史生态、网络生态、环境生态、价值生态的发展,形成生态化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群。

    2003年02期 13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7 ]
  • 生态美的命名与生态美学的建构

    马为华,陈立群

    生态美学必须对“生态”进行再定义。不恰当的“生态”阐释会使生态美学重归主体论美学或陷入抽象的一元论美学。“生态”的再阐释应是大道形上学根基上的再阐释,“生”即“大道生生”,“态”即“大化流行”,“生态”即天人一体、万物并作的本源性世界。建立在这一重阐释的“生态”之上的生态美学,将有可能突破主客二元对立、化解唯审美主义的僵化立场,完全地体现美学的人文学科特性。

    2003年02期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4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62 ]
  • 重审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周凡

    物化是卢卡奇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提出标志着卢卡奇思想的马克思转向;而物化概念又是卢卡奇在对狄尔泰、西美尔和韦伯思想批判与吸收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借助这一核心概念,卢卡奇走出了早年的“异化观”。我们不能笼统地简单地说在卢卡奇那里有两个“混同”:即物化和对象化的混同,物化和异化的混同,而应该看到卢卡奇物化概念和他早年异化概念在内蕴上的巨大差异。只有对物化作出的合理诠释,我们才能理解卢卡奇在何种意义上构成了对他的直接理论先驱的反叛,又在何种意义上转向了马克思。

    2003年02期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2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01 ]
  •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祝成生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的过程中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 终极价值目标,其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运用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3年02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6 ]
  • 论企业价值观的三维建构

    陈盛松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基础,是企业职工对企业本体意义和行为效用的认识、观点,决定 着人们对价值对象的选择和价值目标追求。先进的企业价值观应以真、善、美为的形态,是求真、趋善和臻美的 统一的价值追求,紧紧把握真理、美德和审美这三大维度,从此去建构企业价值观体系。

    2003年02期 146-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22 ]
  • 后现代主义与世界教育变革中的后现代主义“影像”

    高金岭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社会盛行的一种哲学、文化和社会思潮,它源于现代主义却又是解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对当代社会变革发展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这种影响也深刻地蕴涵于当代世界教育变革的实践中,如在教育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教育研究逻辑的批判与重新建构、课程变革的新的路向的确定中都无不折射出它的“影像”。

    2003年02期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4 ]
  • 学校领导加强自身管理的研究

    张利庆,朱朝霞

    面对新世纪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学校领导者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解放 思想,与时俱进,加强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教育,使自己不仅是某个学科的专家、教授,而首先或同时应是 懂得高等教育规律的教育家和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良好思想作风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管理者。

    2003年02期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2 ]
  • 建立农业产业化企业开发园区的基本构想

    桂林市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课题组

    <正> 提出建立以加工型企业为主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开发园的构想,这是一种创新。在全国,还没有以农业产业化加工企业为主体的开发园区。桂林既是知名度较高的国际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农林生态发展较好的城市,农副土特产品资源丰富,旅游和农林是桂林市的两大经济支柱,建立农业企业开发园区的思路为桂林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着重从建立农业产业化开发园区的根据、基本框架及政策扶持等方面来阐述。

    2003年02期 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