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 比较法学与当代中国法制——中国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名誉会长江平教授访谈

    宋志国;廖柏明;江平;

    法律精神就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从英文来看,Law既包含法律,又包含自然规律的意思;俄文中的закон也同时包含法律和规律两层意思;中文的“法律”与“规律”同时包含了“律”这一汉字,这不能说仅仅是一种巧合。至少可以认为作为立法者制定的法律与客观规律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从法律精神的实质来看就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但在不同领域中,它所体现的客观性——社会经济规律性是有所不同的。

    2006年02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8 ]
  • 强化问题意识,寻求改革对策——对广西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考

    王杰;尹庆红;

    广西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统一领导和规划、市场体系欠发达、配套措施不完善、经费投入不够、人才严重缺乏等。因此广西文化体制改革应从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培育市场主体、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加强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采取市场化战略、民族文化战略和发展生态文化战略三大战略思想。

    2006年02期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4 ]
  • 从韦伯到哈贝马斯——论现代性批判视域中的哲学范式转换

    张云龙;

    以工具理性为取向的现代化创造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但却造成了自由与意义双重丧失的现代性悖论,其实质是以主-客模式为特征的意识哲学的必然困境。韦伯看到了问题并着手解决,但由于囿于意识哲学的范式因此均难逃工具理性的桎梏。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以语言哲学的范式取代意识哲学,实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范式转换,拯救了“铁笼”中的孤独个体,为反思现代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2006年02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5 ]
  • 唐代通俗诗派的文化阐释

    杨芬霞;

    唐代通俗诗派是一个带有佛教性质的派别,由一群游离于统治阶层之外,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的民间知识群落组成,其诗以佛教意识形态为代码,表达了下层百姓的社会意识。在诗歌形式上蓄意摒弃了传统的诗教文化,采用民间话语,拒绝、颠覆依附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贵族诗歌规范和审美方式,使诗歌语言重返社会底层最纯朴本然的生命状态,对唐代大众文化语境的形成以及文人通俗诗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06年02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0 ]
  • 论早期宋学发展对于北宋骈文流变的影响

    沈如泉;

    北宋前期宋学的发展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几乎所有的文体风格都因此而发生流变,骈文自然也不例外。与宋学发展相表里的古文运动以严厉批判骈文始,以吸纳改造骈文终。宋学对于骈文从批判拒绝到改造接受的态度变化表现出学者们的文道观逐渐趋向合理与实用,而这本身就是宋学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表现。早期宋学的发展对宋文的影响不但表现为古文运动逐步走向胜利,也表现为骈文风格因此不断发生变化并最终定型为宋四六。

    2006年02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1 ]
  • 日本亚洲观的近代转换——从“华夷变态”到亚洲侵略主义

    章益国;

    在亚洲被整合进近代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体系并被边缘化的同时,日本成功“脱亚”。本文在这一背景下,描绘了从“‘华夷变态’论到亚洲侵略主义”这一日本亚洲观的近代转换过程,其亚洲观念中呈现的时(朝贡时代与“确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准则”的近代)空(脱亚与入亚)错乱,正导源于它同时在亚洲和世界两个层面上经历了“中心——边缘”双重换位。

    2006年02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9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8 ]
  •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

    曲延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举措,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关键。文章从物质基础、重要保证、精神支撑、活力源泉、关键所在、根本保障六个方面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路径。

    2006年02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0 ]
  • 关于大众传媒分众化问题的重新思考

    梅琼林;

    分众化问题近年来成为了大众传媒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对业界的实践和学界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探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大众传媒的分众化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内容包括分众产生的社会背景、大众传媒在分众时代的作为、分众化对大众传媒的影响和大众传媒对分众化问题的处理这四个方面。笔者认为,分众化是大众传媒在分众时代覆盖大众的手段,但是,大众传媒也应该审慎把握好分众化的度。

    2006年02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83 ]
  • 第三部门介入公共危机管理的时序分析

    顾雅洁;王世彤;

    公共危机管理领域“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同时存在,使第三部门介入公共危机管理成为必要。第三部门通过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介入对公共危机管理进行全面参与,可以弥补政府和企业的不足,发挥其独特作用。但第三部门也存在不足,需要政府对其加以引导和规范,从而使公共危机管理更加高效协调的进行。

    2006年02期 35-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80 ]
  • 藏族文化背景下的未成年人的挫折问题——一项个案研究

    陈国典;

    通过对西藏某一高级中学和一初级中学10名中学生的访谈,利用质性研究的分析方法对收集材料的分析,初步得出藏区中学生的挫折主要包括学习挫折、经济挫折、交往挫折、家庭挫折和情感挫折五种类型,结合藏区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特点,进一步分析了每一挫折类型的具体含义和形成原因。

    2006年02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5 ]
  • 马克思与当代主流经济学关于剩余价值的比较研究

    刘正才;

    本文比较了马克思与当代主流经济学对“剩余价值”的来源和索取权的相关研究,认为导致观点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两者研究方法的差异。马克思采用的主要是规范研究的方法,当代经济学采用的主要是实证研究的方法。

    2006年02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7 ]
  • 现阶段中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实施探析

    卢昆;郑风田;宫生文;

    工业反哺农业是经济体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经济增长是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前提保障。中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实施,应首先对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予以判别,明确实施反哺战略的实施动机。进而文章着重探讨了涵及反哺主体、资金来源、实施途径、反哺时序和相关监督保障制度的具体实现机制。

    2006年02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82 ]
  • 互惠的缔结与实现——经济利他主义的“道德生产力”

    史砚湄;

    互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逻辑主题。互惠机制形成于利己与利他混和动机的博弈制衡,基于形式互惠囿于利己困境而产生的根本性难题,本文提出,必须突出经济利他主义的“道德生产力”主动性,推动由形式互惠向实质互惠的过渡,而以人性高越精神的张扬为规范性约束战略核心的利他实践理性,正是实质互惠的建设性源泉。

    2006年02期 51-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18 ]
  • 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经济学本质和任务

    李伟;邓玲;

    环境的竞争使用提出了资源的配置问题,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经济学本质上是一种配置的制度供给。其调节的对象有两个,长江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活动,这两个对象的特定,决定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发生、发展和终结,也决定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不同于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

    2006年02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9 ]
  • 排污费改税与环保技术创新

    赵冬初;

    本文通过排污税效应模型说明排污收税制度对于环保技术创新具有直接的激励作用,然后分析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对环保技术创新的制约,最后提出为加快我国环保技术创新步伐,有必要实行排污费改税。

    2006年02期 58-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2 ]
  • 国外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启示

    孙浩然;

    国外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主要包括以美国为代表的规模型、机械化、高技术模式,以欧洲为代表的生产集约加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总结这几种模式,可得出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启示:要从国情出发探索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要制订和实施切实有效的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要切实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要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社会化的农业服务体系,要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处理好农业现代化与国家粮食(食品)安全的关系。

    2006年02期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8 ] |[阅读次数:146 ]
  • 感伤的都市色调——中国新感觉派小说解读

    张淑娅;

    中国新感觉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一支重要的文学流派,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等为代表作家。本文试图以二三十年代大上海的都市背景为切入点,在分析上海这一大都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新变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挖掘一种都市物质文明形成的时候,物质对人的挤压,人在都市中的生存状况,以及商业时代物质丰盛给人造成的种种异化情形。从而分析新感觉派作家文本中所表现出来的城市与人的发展的悖论:现代化给人带来了物质的享受同时也掠取了某些人的灵魂。这矛盾状态中生存的都市人,新感觉派小说中所呈现的都市也染上了一层浓郁的感伤色调。

    2006年02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8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1 ]
  • 《堂吉诃德》的反讽叙事话语范式

    张伶俐;

    本文主要从小说《堂吉诃德》的认知范式、讲述范式及语体范式分析着手,探讨了反讽在其叙事话语中的渗透与紧密结合,揭示出反讽与叙事二者在小说人物整体塑造上的意义及对主题的重要贡献。

    2006年02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0 ]
  • 论国民素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培;

    国民素质不仅是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公民意识和道德素质。国民素质的提升将会增强社会凝聚力,增加社会认同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实现。我们要对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管理模式进行合理吸收,为我所用,吸收他们的精华,提升和增强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06年02期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3 ]
  • 我国网游产业化进程阶段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孙高洁;

    近年来,国内网络游戏行业在休闲娱乐服务市场异军突起,行业产值连续几年都出现了成倍增长的现象,这一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向来被人们视为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电脑游戏在短期之内实现突破,一直以来都让世人费解。但是不容置疑的一点就是国内网游迅猛的发展势头,已经决定了其要从休闲娱乐服务市场的幕后走向台前,网游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已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篇文章正是通过对我国目前网游产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分析,寻找我国网游在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内外部阻力,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2006年02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8 ]
  • 论民法对合理信赖的保护

    林全玲;

    信赖以及基于信赖而形成的安全的交易秩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文章就合理信赖之界定、信赖保护的途径等进行了阐述,并从保护信赖的角度出发对我国民法相关制度的创设与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2006年02期 79-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4 ]
  • 评述物权法第三草案中善意取得制度

    李强;何刚;

    针对当前我国物权法草案中善意取得制度全面审视与评析,以客观视角审视该制度建构的优劣,从而为构建该制度提出自己的一得之见。

    2006年02期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0 ]
  • 浅析新《公司法》结构营造技术的瑕疵与完善

    冯宪芬;周奎省;

    本文从法的结构营造技术出发,对新《公司法》进行了审视,发现其存在总则的内容不完整、分则整体内容设计适应性不足、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和权利结构不完整、法条之间存在潜在冲突等瑕疵。最后,对于这些瑕疵的克服,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法律措施。

    2006年02期 86-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1 ]
  • 也论人大对法院的个案监督

    彭海青;

    人大个案监督是上世纪80年代末产生于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一种监督形式,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司法腐败日趋严重、其他制约手段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以及人大监督是最具权威性的监督形式。学界对此看法不统一,笔者赞成人大对法院进行个案监督的作法。并对制度建构中的法律依据、原则、监督的主体、案件范围、监督的时机、程序、后续问题的处理等提出个人见解。

    2006年02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00 ]
  • 我国农村土地征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完善

    曹艳芝;

    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超公益范围征收、不严格执行征收程序、征地补偿不合理。笔者认为,为了遏制政府土地征收权的滥用,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应严格界定和控制公共利益的范围,以确保土地征收行为在目的上的合法性,完善土地征收程序,建立合理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

    2006年02期 95-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119 ]
  • 试析国际法上的“软法”——以世界卫生组织“软法”为例

    龚向前;

    本文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软法”的剖析,揭示了“软法”在国际法上的独特地位“。软法”可在特定条件下或经其它条约授权而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也可能促成国际习惯和条约的形成,并“软法”具有相对于条约和习惯的某些优势,它与“硬法”互动表明国际法的发展并不是单线的,在环境卫生领域尤其如此。

    2006年02期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78 ]
  • 论国际商事仲裁的社会基础

    岳树梅;

    本文在对国际商事仲裁产生的社会基础、国际商事仲裁的价值取向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它对国际社会的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国际商事仲裁制度使之适应国际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对策。

    2006年02期 101-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2 ]
  • 法律意识与行政选择——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分析

    申来津;刘思思;

    公务员是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是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主体。他们受人民的委托,担负着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重任,其特殊的使命和身份,使之在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正因为如此,公务员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构建法治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现状,依法行政观念的内容以及公务员依法行政观念培育的途径。

    2006年02期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4 ]
  • 区域旅游产业化的水平测度与对策研究

    董观志;陈烈;

    旅游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如何客观地测度旅游产业化水平是一个现实的战略问题。本文借鉴国内外有关评价经济行业发展水平的理论,构建了由7个项目层指标和24个因子层指标组成的测度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旅游产业化水平,对测度结果进行了分类和排序,提出了实现旅游产业化的战略对策,为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决策管理的技术路径。

    2006年02期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11 ]
  • 基于旅游复合资源价值体系的生态休闲旅游开发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邓小艳;

    旅游复合资源价值体系强调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对旅游资源本体与其所依附的环境、时间和空间资源价值要素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本文立足于这一价值体系,结合武汉生态休闲旅游资源的现状,对其系统性和整合性开发,充分挖掘旅游复合资源的价值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2006年02期 111-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7 ]
  • 基于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的旅行社定价问题研究

    范英杰;田敏;

    旅行社是近代出现的一种旅游业的特殊业态,旅行社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但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旅行社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如何使自身的利润最大化,本文运用经济学的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对旅行社的产品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定价策略。

    2006年02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02 ]
  • 连锁饭店经营中的战略协同效应探讨

    吴鸿;宋子斌;

    在当今这个超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饭店连锁是一种十分具有竞争优势的经营方式。我国饭店业一直期望能够产生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民族连锁组织,但总是未能如愿。关键一点在于不能有效地发挥协同在连锁中的作用,而只是追求规模上的扩大。本文从协同效应的角度论述了连锁饭店中的运作要求,探索了连锁饭店获得协同效应的整合战略,揭示了战略协同在连锁饭店经营中的现实意义,期望对我国连锁饭店做强做大有所启示。

    2006年02期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3 ]
  • 南国都市的意象——解读广州城市消费主义生活时尚

    佘姝姝;

    城市精神既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精华的继承,也是对现实城市理念、城市建设、价值目标、人文风貌的概括和升华。在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一个城市表现出来的精神,既具有与其他城市一样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共性,又具有自己所在地域文化培育出来的个性。广州是一个多元文化相容共处的开放性旅游城市,其文化深深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土壤中,具有消费主义的审美风尚。

    2006年02期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4 ]
  • 论朱自清的旅游观

    马美爱;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在他的散文中不乏关于旅游的见解。他认为旅游是刷新自己的一贴清凉剂,旅游时,在书籍的指导下,通过以观赏与想象相交融的欣赏方式对自然、人文艺术与交往进行审美,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满足归属与爱的需要。这种旅游观是在时代背景与生活经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对当代人的旅游活动也不乏指导意义。

    2006年02期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2 ]
  • 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制度保证

    金怡顺;高剑平;

    基于民主宪政体制关于代议机关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与合理性运用之普遍诉求,从赋权和限权两个维度,对代议制度的起源和西方分权理论作了历史考察,论证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以往民主制度的超越。这种超越主要表现在民意代表的选拔体制、民意表达的渠道体制、政治协调的体制、政治权利运用以及社会监督的体制四个方面,既吸收了人类以往政治文明的合理内核,表现为开放的形态;又呈现出严密的逻辑结构,克服了古代代议活动和近现代资本主义立宪民主制度的弊端,将最终保证中华民族和平崛起。

    2006年02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2 ]
  • “村改居”和增进城市特质

    蓝常高;

    文章将“村改居”放在中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村改居”使完成了居住地转换和职业转换的人们获得了制度化的确认,但是“村改居”并不是城市化的终点。必须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使“村改居”社区不断增进城市特质,从而增强城市的竞争力。贯彻平等原则,扶助弱势群体,创造祥和的社会环境让人们可以去努力创业、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人的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2006年02期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05 ]
  • 城乡生活质量差距比较研究

    赵向红;陈胜涛;

    本文通过对生活质量概念的讨论,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核心涵义应包含的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考察区域城乡生活质量差距评价的主观和客观指标,以反映城乡居民收入、物质文化生活、家庭生活质量、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政府的管理理念及社会安全的差距,为地方政府公共决策作一个参考依据。

    2006年02期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02 ]
  • 网络人际关系性质研究综述

    陈秋珠;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扩散,网络交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和实践,网络人际关系也成为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本文对国内外网络人际关系性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以促进网络人际关系研究的健康发展。

    2006年02期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0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85 ]
  • 情感影响冲动性购买的机制研究

    范秀成;张运来;

    冲动性购买是一种普遍的购买行为类型,其影响因素众多。作为重要的情境之一的情感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文章通过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深入探讨了不同心境和情绪影响冲动性购买的机制和过程,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研究结论的不一致之处,为后期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方向。

    2006年02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0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2 ] |[阅读次数:266 ]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与防范分析

    伍颖;刘曼红;

    近年来,房地产业已被官方明确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随着房贷规模的日益膨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也应运而生,并逐步成为21世纪全球金融结构调整和金融工具创新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国尽早实施和规范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加快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建设已势在必行。然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一柄“双刃剑”,本身也带来诸多风险,且这些风险贯穿于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债权处理、债权发行与交易、经营及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

    2006年02期 152-15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76 ]
  • “10+1”框架下广西国际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黎春红;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诞生给广西提供了发展国际物流的历史性机遇。本论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广西国际物流EFE矩阵和IFE矩阵对广西国际物流发展战略要素进行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广西国际物流发展战略模型,提出以构建广西高效率国际物流通道为重点的战略选择。

    2006年02期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4K]
    [下载次数: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8 ]
  • 生态审美的意蕴——存在意义的建构与澄明

    吕逸新;

    创造和建构意义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命题,人类存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意义、创造意义和建构意义的过程。生态审美为人类提供了认识—工具理性所缺乏的关于生命存在的深层意蕴和体验,敞开了一个思考存在意义的新的生态性视域,是人类通达存在意义澄明之境的必然选择。

    2006年02期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0 ]
  • 卡西尔的“文化悖论”观探析

    刘保民;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的文化哲学思想相当丰厚,在其名著《人文科学的逻辑》中对“文化悖论”现象有深刻的揭示和分析。他认为“,文化悖论”现象在历史和现实中一直存在着,文化的内化与人的外化间存在着矛盾;文化本身也是个矛盾体等,这些是文化悖论生成的根本原因。而消除或避免因文化“悖论”而带来的负面效应的主要途径是要使文化进行自我斗争、自我否定,使其“净化”,并使文化在这种辩证的自我否定中不断自我创造、自我更新。

    2006年02期 164-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09 ]
  • 论元杂剧中“命运悲剧”的成因

    伏漫戈;

    《魔合罗》、《朱砂担》、《盆儿鬼》、《生金阁》不是命运悲剧,剧中好人遭难的悲剧是社会现实造成的,作者在直面现实,暴露黑暗的同时,又很无奈地用定命论解释悲剧的根源。在剧中,作者借助因果报应法则和团圆的结局实现和强化惩恶扬善的教化功能,弥补现实人生的缺憾。

    2006年02期 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3 ]
  •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浅析池莉小说的特点

    陈献兰;

    池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关注城市底层市民的庸常生活,表现普通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揭示他们卑下的地位和坎坷的命运,尊重他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乐趣,肯定他们的世俗欲望和世俗追求,用各种艺术手段去表现小人物的“烦恼人生”。她的作品被称作是“过日子”小说。本文试从小人物的烦恼、婚姻爱情两方面去分析池莉小说的特点。

    2006年02期 17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0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8 ]
  • 略论党在陕甘宁边区政权中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

    肖芳林;张雄;

    抗战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局部执政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本文试从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廉洁执政、政治动员几个方面论述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执政能力建设。

    2006年02期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3 ]
  • 王绩生存哲学的庄子情结

    梁静;

    王绩作为初唐的隐逸诗人有着独特且复杂的生存方式。本文认为,在王绩的生存哲学中,庄子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于社会、历史、人生价值的认知判断,影响着其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行为方式的选择,影响着其对于生存境界的实现方式。可以说,在王绩的生存哲学中,有着无法割舍的庄子情结。

    2006年02期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5 ]
  • 王氏父子的校勘学:思想、方法和成就

    郭明道;

    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校注群书,成就最为卓著,识见之精,叹为观止。其校勘思想和方法可谓集校勘学之大成。王氏父子对校勘规律的总结,给后人研究、整理古籍以启迪和借鉴。

    2006年02期 181-184+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2 ]
  • 晚清多边政治势力对女子的教育和规训

    李庆华;

    晚清的女子教育在国内顽固守旧派、维新派、清政府和民主革命派等几种社会政治势力的交互作用下,发展成一个独特的面相。各派势力都依据自己的利益和理念对女性予以规训,培养对自己政治发展有利的女性。

    2006年02期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6 ]
  • 浅论我国古代对遗传变异现象的认识和利用——兼论康熙帝的农业选种实践

    唐文彰;程晓;

    本文根据文献史料总结了我国古代对遗传变异现象认识的进步过程及其在农业和园艺中的体现,回顾了我国悠久的农作物选种传统,较为详实地介绍了康熙皇帝亲自运用单株选择法选育和推广“御稻米”的过程,展示了我国古代生物知识及选种技术进步的成就和意义。

    2006年02期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6 ]
  •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与运用

    郜火星;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和运用受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要素因素的影响,应重点把握好目的性、实践性、新颖性原则,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客体的不同,有效加以利用。

    2006年02期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96 ]
  • 人文主义对当前英语教育的启示

    李晓文;

    传统的英语教育将英语作为一门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学者通常过分看重学生对英语听说读写等知识的掌握与吸收,而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需求。在21世纪的前沿,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潮深入人心;人文主义英语教育主张通过整体教育,即在注重智力开发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流能力的培养,调动和发挥他们的全部潜能。这种教育方式和理念在国外的语言教育中逐渐普及,而这也正是国内的英语教育所缺乏的人文关怀。本文初步剖析当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人文主义英语教育的特点,挖掘出对国内英语教学的一些有益的启示。

    2006年02期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95 ]
  • 论传统文化对民族的凝聚功能

    王仕民;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创建和传承的物质精神成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的原动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克服文化糟粕的负面影响。

    2006年02期 200-202+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00 ]
  • “春”字的民俗学解读

    彭小琴;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春”这一常用字,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与农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同时,由于“春”特殊的自然特征,它也成为中国人“性事”与“婚育”的文化象征符号。“春”与农事、性事、婚育的关系建构了中国特有的“春”的文化内涵,成为绚烂的中国文化极有韵味的组成部分。

    2006年02期 203-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3 ]
  • “南”字溯源及其文化意蕴

    张雪芹;

    本文运用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南”字进行了溯源和横向研究。从整体上看,本文基本理清了“南”字的历史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与“南”字有关的一些文化现象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2006年02期 20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