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湘潭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王向清教授访谈

    王向清;邓祝仁;

    以辩证思维驾驭人生反者道之动,哲学作为追求智慧的学说,赐给人们的最大精神财富莫过于对人事的辩证思索:福祸相倚,明暗相继,安危相连,荣辱相伴,有无相随,高下相倾,成败相伏……惟其如此,人生应有为自守,慎言笃行,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2006年03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9 ]
  • 冯契的人生理想学说

    王向清;余华;

    冯契先生是中国哲学史上对理想学说作了最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哲学家,而人生理想又是其理想学说的精华所在。在他看来,人生是人们以对人性与人道的真理性认识为根据而确立的人生目标和价值;正确认识自我,准确理解、处理好个人和他人、社会的关系是确立科学的人生理想的前提;在扬弃中国古代和近代人生理想学说的基础上,认定“平民化的自由人格”是当代中国人应当倡导和追求的人生理想。

    2006年03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4 ]
  • 经世致用的诠释与实践——论南宋重臣张的经世活动

    王丽梅;

    张不仅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高瞻远瞩的管理者、政治家。他一生主要在地方为官,南宋淳熙年间,他经略广西四年,改革全面,成效卓著。他将儒学的内圣与外王完美地结合而统一起来,继承并弘扬了湖湘学派的经世致用思想,谱写了经世致用的辉煌篇章。本文主要探讨了张在广西的经世活动及意义,以及由此留给后人的思考和启示。

    2006年03期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24 ]
  • 论当代高校人文知识分子的学术人格

    魏彩霞;

    一个人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良好人格,既是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人文知识分子作为人文精神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更需要加强自己的学术人格修养。这包括:培养专业精神,努力在专业领域做出具有创建性的成就;关注社会,为层出不穷的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加强道德修养,培养独立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摒除浮躁作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高校人文知识分子的独特作用。

    2006年03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3 ]
  • 豪放派词学理论的“集体失语”与格律派词人的“群体传播”

    杨雨;

    无论是从创作实践还是从理论而言,豪放词都只是以婉约为正宗的词坛“别格”或“变体”。导致这一“正变”观形成的主要原因除了词传播性质的决定性影响之外,与豪放派词学理论的缺失和群体传播力量的薄弱有直接关系;南宋格律派词人则上承北宋大晟词派,创作上以“结社”唱和等为主要途径形成了强大的群体传播力量,理论上则通过群体讨论等方式建立了系统、丰富的词学理论,最终奠定了婉约词在词学发展史上的正统地位,以群体影响的力量成为当代和后世词创作与理论奉行的圭臬。

    2006年03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2 ]
  • “诚斋体”的形成与杜诗的内在关联

    杨理论;

    宋代诗人受杜甫的影响很深,诗坛大家无不受其沾溉。中兴诗坛盟主杨万里钟爱杜诗,杜诗对其影响显见。探究杨万里与杜甫及杜诗之关系,对研究“诚斋体”独特诗风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具体讨论杨万里对杜诗的喜好程度以及杜甫诗风对杨万里创新求变,形成具鲜明特色的“诚斋体”的启示意义。杜甫晚年的草堂、夔州的写景咏物的诗歌,是杨万里走出江西,走进活泼自然的学习范本;杜诗跌宕曲折的精巧构思和含蓄蕴藉的深远意味对“诚斋体”艺术表现手法也不无启示。

    2006年03期 22-2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6 ]
  • 从唐代诗词的女性服饰描写看唐代社会审美情趣的流变

    包莉秋;

    服饰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唐诗词中的女装作为审美对象,积淀着唐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唐代女装,从初唐的“芙蓉出水”到盛唐的自由开放,到中晚唐的“错彩镂金,”折射出了唐代社会审美情趣的变迁。

    2006年03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1 ]
  • 当代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王淑芹;

    “文化”一词含义的演变记录了人类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生活中历史变迁所产生的一系列重要而持续的反应。在文学研究领域里引进文化研究,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实际上是对“语言论转向”的一种反拨。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带来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两方面的影响,但是文化研究不能取代文学研究。

    2006年03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9 ]
  • 从《周易·需》卦看孔前之儒

    刘银昌;

    本文认为,从文字学的角度讲,“需”就是最初的“儒”字,它揭示了早期儒者的术士性。而《周易》中的《需》卦所示,正是先秦孔子之前儒者的写照。

    2006年03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漂泊者的俄国之根欧洲之源:俄国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探析

    夏银平;

    本文研究了俄国民粹主义的理论来源,认为作为19世纪在俄国社会思想中占主流地位的一种思潮,它的根虽然在俄国,但源却是俄国和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论文分析了斯拉夫主义和西方主义以及西方文化对俄国民粹主义的影响。

    2006年03期 36-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8 ]
  • 协调与整合:城市社会中农民工的利益表达

    黄建新;

    新形势下,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分化。由于劳资关系地位的差别,客观上造成了农民工与雇主力量的不平衡。农民工的利益表达处于困境。本文拟从农民工利益表达的内容、方式,表达如何实现等方面作一些思考,试图为解决农民工的利益表达找到一个突破口、一种新思路。

    2006年03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05 ]
  • 论公安机关防惩腐败之制度建设

    马建文;

    法治本质上是对权力的限制,执法腐败会从源头上污染法治之水。公安腐败现象的主因是制约机制不完善。公安机关的本质属性当属执法机构,并具有明显的司法色彩,行政性乃附属。对公安机关的监督主体、方式、目的以及程序设计都应当与行政机关有所不同。对公安机关的监督主体当以司法和警务督察为主,以公开庭审为主要方式,以维护公正执法为目的,以细化的程序为保障,以他律为依托。但目前的体制偏向于行政权力运转,执法性不鲜明,对执法权的监督混同于对普通行政权的监督。要改革现有的督察机构体制,组建由公安部督察委员会垂直领导的督察体制,这不仅是国外、境外警察监督机制经验的启示,也是当前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6年03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2 ]
  • 三方博弈下劳资关系发展的制度选择

    胡涤非;

    工人、企业主和政府共同构成劳资关系的三方格局。三方必须维持一种平衡的状态,如果偏离了重心,形成一方单赢局面的话,就将导致破坏性的结果。然而,在我国目前劳资关系的格局中,重心产生了偏离,企业主在劳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劳动者缺少对企业主进行有效制衡的力量和机制,地方政府在劳资关系中偏向企业主一方。走出目前劳资关系困境的关键在于引进集体谈判机制,建立政府、企业主组织和工会之间的“三方协商机制,”形成企业主、工人与政府之间制度性协商平台,使劳资关系走上制度化发展的轨道,使私营经济获得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

    2006年03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8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82 ]
  • 代议民主与直接民主相结合的新民主诉求——西方生态主义基层民主观探析

    金纬亘;

    鉴于西方代议民主的官僚主义化弊端严重,生态主义主张一种直接参与性基层民主,它是一种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将古典直接民主与现代代议民主相结合的民主形式的新探索。其根本特点是诉求一种在不摧毁现有代议民主体制的基础上,加强公民的直接参与性,即为现有代议民主注入更多的直接民主因素,以实现政治自决。它并不完全否定或要求取缔中央政府作为共同体的决策中心的作用和地位,但要求决策形成过程的重心向基层转移,从而达到矫正代议民主的不足、促进合法决策、制约行政权的膨胀、培养公民精神,以实现人类社会自身及其与自然的双重和谐与可续发展。

    2006年03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9 ]
  • 市场机会本位战略观与企业竞争优势

    田奋飞;

    市场机会本位战略观下的企业战略是市场导向或机会导向的,旨在通过企业的产业选择、市场定位和运作获取市场机会。显然,这种紧跟环境的战略与环境是相匹配的,因而往往能使一些企业在特定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壮大(机会支撑),但由于不一定与企业资源及能力相匹配,因而也会使企业跌入“机会陷阱,”从而使市场机会本位战略观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呈现出一种倒“U”规律。

    2006年03期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6 ]
  • 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金融安全分析

    赵智;

    国际资本流入具有为一国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支持的优点,同时也由于其与生俱来的逐利本质而可能给流入国(地区)带来潜在的金融安全问题。本文首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爆发金融危机的若干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流入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从多个层次对我国近年来资本流入的状况和潜在的金融隐患做出透析,最后给出防范和缓解资本流入所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的若干建议。

    2006年03期 62-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1 ]
  • 我国银行互持次级债券的动因及风险分析

    李斌;李旭红;

    本文对商业银行之间出现相互持有次级债券的现象从动因与风险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这种现象有其存在的现实与客观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如何防范互持次级债券风险。

    2006年03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62 ]
  • 日本对中国投资长期趋势的三种衡量方式

    杨宏恩;

    近年来,日本对中国投资发生了显著变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关注主要来源于投资总量的变化。本文通过三个指标对此给以衡量:即总额的变化、中国占日本对外投资总额比重的变化和日本占中国外来投资总额比重的变化。这种衡量办法不仅反映了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的真实状况,而且显示了这种投资的长期趋势。

    2006年03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23 ]
  • 试论科技进步与我国小城镇发展

    邓峙;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战略中的重要课题。积极发挥科学技术在小城镇发展进程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是引导小城镇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保障和机制。分析和探讨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过程的若干问题,对发挥科技进步在推动小城镇发展中的作用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006年03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构建和谐社会与城乡协调发展

    陈承红;

    城乡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符合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三农”问题的解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决定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一定意义上也决定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2006年03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7 ]
  • 理念:和谐社会与和谐立法

    秦瑞芳;李来和;

    在文化哲学视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动态发展理念,即认为社会应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系统有差异的各个部分、层面、要素,相互调节、协同、补充、容受、过渡,而产生比原来内容更丰富、更优良、更富有生命力的社会状态的发展过程。和谐社会构建首先需要文化模式转型,这种转型的关键环节是形成新的制度文化模式,后者的关键要素是和谐立法理念,这种理念的基本内容包括涉法主体立法参与和谐、法律制度设计和谐两方面内容。

    2006年03期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法治与德治结合:和谐社会之国家治理的基本形式

    贺敏;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升华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是关键,德治是基础。只有法治与德治协调配合,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和谐社会之国家治理,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公平正义。

    2006年03期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00 ]
  •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法律制度安排

    吴国平;

    区域经济整合将成为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柱力量之一。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无疑则是推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试验田”。从法治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当前的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不难发现该区域经济合作同国内其他区域经济合作别无二致,客观上都已经并且必将日益严重地受制于众多非法治因素的困扰。为了切实解决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难免出现的种种法律抑制问题,必须从法治建设上入手,通过法律手段来建立跨行政区的有效合作机制,以确保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2006年03期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3 ]
  • 环境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

    侯茜;宋宗宇;

    区分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应当成为认定环境侵权责任因果关系的基点。为了突破传统因果关系证明方法的限制,各国在实践中创设了优势证据说、间接反证说、事实推定说、疫学因果说、个别因果关系说和姑且推定说等因果关系推定理论。我们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通过恰当糅合诸种学说来实现因果关系的认定。

    2006年03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81 ]
  • 从“立法治教”到“依法治教”——高等教育与法律关系的“反身法”考察

    刘艺;

    当前以立法为重心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隐含了将“立法”等同于“法律”的危险倾向“。依法治校”的实质内容被偷换为“立法治教”。高等教育领域“过度立法”的本质是法的实质理性之过度干预。社会系统理论和“反身法”理论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在社会功能分化和高度复杂化的前提下,发掘高等教育系统的自主调整潜力,法律系统对教育的调整则由直接的实质性管制转向间接的程序性调控。

    2006年03期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0 ]
  •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刘玉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正确把握其时代背景,深刻理解其科学含义,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提出科学的发展思路,统筹兼顾,细致安排。

    2006年03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5 ]
  • 以金融支持为杠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许宁;张兵;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指出了新的方向,文章在回顾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曾经的探索基础上,分析了传统模式存在的误区,对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系统思考,提出了以金融支持为杠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

    2006年03期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1 ]
  • 整合资源谋发展 凝聚民心建家园——恭城县党组织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恭城县党组织推动新农村建设”联合课题组;王清荣;周明忠;王占坤;庞果成;黄利明;

    县、乡、村党组织的决策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遵循科学发展观,选准发展路子;农村基层党建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选准载体,整合资源,必须始终把为农民群众谋利益放在首位,把改善生态环境和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作为着力点。

    2006年03期 110-112+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1 ]
  • 坚持走生态和谐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恭城瑶族自治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与思考

    唐庆林;庞铁坚;

    改革开放以来,恭城瑶族自治县坚持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强化了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了农村面貌的改善,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也给各地基层干部如何确定选择好当地的发展道路带来启发。

    2006年03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8 ]
  • 粤湘赣“红三角”旅游体系的构建及其开发研究

    曹大明;谢庐明;陈晓强;

    由于自然资源的相似性、人文资源的互补性、经济发展水平的现状及区域旅游体系建设的需要,粤赣湘“红三角”旅游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必要“。红三角”区域旅游体系开发的内容主要包括合作机制、客源市场、资源整合模式、交通网络建设和旅游行业建设等五个方面,这也为区域旅游理论的应用与开发做了有益的尝试。

    2006年03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66 ]
  • 试论旅游企业诚信评价体系的建设

    庄东泉;

    国家旅游决定在全国旅游行业全面启动诚信体系的建设,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初步建成全国旅游诚信体系。本文探讨我国的旅游诚信缺失治理的问题,阐明了特殊意义,提出了旅游诚信体系评价指标、评估程序以及相关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2006年03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82 ]
  • 对我国导游员灰色收入现象的反思

    林龙飞;唐峰陵;

    导游员获取“灰色收入”问题是目前导游管理的焦点。导游“灰色收入”问题的产生原因有:导游职业“外部经济性”、导游薪酬体制不合理、导游员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灰色收入”问题的存在对旅游地形象、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导游职业形象和旅游者利益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必须从加强立法、加强对旅游市场管理、健全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提高导游员素质和建立完善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入手,彻底根治导游员“灰色收入”问题。

    2006年03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96 ]
  •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之保护法规缺陷及对策研究

    李晟之;

    生态旅游被认为是解决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的最佳途径,然而,作为生态旅游主要载体之一的自然保护区,其无可争议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却普遍在旅游开发的运作中丧失或削弱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有效的实施保护,是自然保护区普遍面对的问题。笔者研究发现,正是自然保护法规缺陷导致这个问题的突现。而强调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中契约的作用可以极大的缓解这个矛盾。

    2006年03期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4 ]
  • 我国耕地面积锐减的原因和对策

    周雁辉;周雁武;李莲秀;

    我国耕地面积锐减已严重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理应引起政府各部门和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面积锐减的严峻形势,揭示了造成耕地面积锐减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提出了预防和遏制耕地面积锐减的对策和建议。

    2006年03期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68 ]
  • 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途径——基于对现代农民工思想与行为困境的解析

    欧光耀;曾长秋;杨增岽;

    农民工流入城市的过程中,由于所持有的传统农民观念,与现代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发生了冲突,导致了思想与行为上的困境。这种困境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城市的和谐发展。建构社会主义和谐城市并解决这些困境,除了依靠行政与法律性手段外,还必须分析当前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通过定位主体、明确内容、探索方法、建立评估机制,来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人的思想与行为困境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2006年03期 138-141+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5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18 ]
  • 地方政府及组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原则分析

    王世彤;毛华斌;窦艳芬;

    突发公共事件危害到社会根本利益,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有效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与此对应,各级地方政府和组织也须建立一套以应急预案为支撑的应急体系。本文参照“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出的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原则,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特征和处置流程中的相关环节,对地方政府和组织应急预案制定原则进行分析。

    2006年03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92 ]
  • 美国综合社会调查(GSS)综述

    王卫东;

    美国综合社会调查(GSS)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调查的思路,其倡导的是开放性、标准化、历时性纵向比较和跨国横向比较。它推动了国际社会调查协作项目的创立和发展,对中国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006年03期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8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0 ]
  • 试评我国基本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

    夏云峰;醋卫华;

    本文通过对财政部发布的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①的结构、条文等特点的分析,以及在参考国外准则制定的程序、准则结构以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此次制定的征求意见稿尚需解决的一些问题,期望能够在发布最终的基本准则时改进征求意见稿中所存在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缺陷,并能为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相关参考。

    2006年03期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中国社会转轨时期失信与败德现象的制度分析

    张含宇;

    本文从探讨社会的信任关系及其结构出发,阐明了中国传统社会以特殊主义的信任为主体、与纵向普遍主义相容并与横向普遍主义相斥的信任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转轨时期社会秩序的剧烈变动对旧的信任结构所产生的破坏性及由此产生的严重的败德与失信问题,指出当人们在人际互动中对于他人的败德和失信行为形成预期时,出于对自我利益的捍卫,就可能演化成为所谓的败德竞赛和失信攀比。最后,作者初步给出了重建中国社会信任体系的几点建议。

    2006年03期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84 ]
  • T族公司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研究

    万巍;李林;郑毅;

    中国证券市场从2005年4月开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由试点先行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趋势。而T族公司由于其本身资产质量不佳,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中必然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T族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提出T族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必须以完善公司治理为基础的对策。

    2006年03期 156-158+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集团公司模式下股东有限责任之变异

    汪传才;奉茂春;凌艳传;

    本文用制度经济学的方法来考察企业集团模式下公司有限责任制度。认为在集团公司这一公司组织制度环境下,传统的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已经发生变异。由于集团公司具有企业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双重性质,使得单一公司条件下产生的有限责任制度的缺陷充分显露。因此必须对集团公司模式下股东有限责任重新进行规定。在坚持集团公司有限责任基本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区别对待控股股东和其他股东。制度的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制度系统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将出现制度的变异。目前我国公司制度处于制度变迁的剧烈时期,现行的公司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地修改,如何完善有限责任制度,使之适应集团公司这一现代企业组织模式,研究这一问题对我国公司法的修改及其相关企业制度建设很有现实意义。

    2006年03期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企业经理人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傅太平;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道德风险源于人的自利本性,其具体成因有三:一是利益主体的不一致,二是信息的不对称性,三是现实情况的不确定性与契约的不完全性。因此,要防范和控制企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就必须增加资本所有者与企业经理人的利益趋同性,减少二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

    2006年03期 162-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4 ]
  • 事物否定发展的具体模式探析

    胡仪元;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方向,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但是在许多理解,甚至教科书中都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机械性,把否定理解为全盘的否定或抛弃,把他物否定和外力否定也视为事物否定发展的形式;二是缺乏对事物否定发展的具体道路和模式的分析与研究,无法说明事物是怎样通过否定这个环节实现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的。本文通过对肯定、否定及其关系的辨析,说明否定是事物的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而不是外力作用、或他物否定的结果;并通过否定推动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分析说明了这种自我运动、自我否定的现实道路和途径。

    2006年03期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4 ]
  • 多学科视野中的实践理性

    张莉萍;

    哲学实践理性讲的是价值问题。人类学的实践理性具有解释文化起源的意义,把文化当作是从实践活动以及实践活动背后的实用利益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手段或工具,是人类学实践理性的观点。人类学家萨林斯认为实践理性无法解释文化的法则,只有象征理性或文化理性才能达到目的,正如亲属制度是部落社会的象征符号一样,商品经济生产是西方社会的象征符号。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实践理性则具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2006年03期 169-17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8 ]
  • 苏轼作品中的时间意识

    徐宇春;姚明今;

    苏轼对时间的思考由来已久,他长期以来一直陷于人生有限与宇宙永恒的矛盾中,在贬谪黄州时期,站在历史与哲理的高度之上,他最终实现了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夜雨对眠”意象贯穿于苏轼诗歌创作的一生,是其生命意识的集中外化,表现了苏轼在时光流逝而亲情故园无法回归的矛盾中的精神寄托,自然的人伦亲情是其抵御人生虚无感的精神依托。

    2006年03期 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7 ]
  • 毛泽东的和谐社会思想探究

    刘焕明;陈雪珍;

    毛泽东虽然没有使用过“和谐社会”这一概念,但在他丰富的思想理论中很多论述都涉及到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问题。他在“民主法制”、“公平平等”、“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社会安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理想追求中所折射出的和谐社会的思想智慧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006年03期 176-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3 ]
  • 战略的转变 伟大的胜利——记红二、六军团会师前后

    王跃飞;

    1934年5月红三军在贵州东北部创建黔东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24日在黔东印江木黄红三军与红六军团胜利会师,会师后,红二、六军团发起湘西攻势,开辟和发展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在遵义会议精神指引下,又取得反“围剿”的胜利。

    2006年03期 180-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7 ]
  • 五代科举与书籍印刷之关系

    苏勇强;

    在考察五代诸国藏书及书籍刊印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除佛经以外,当时所收藏和印刷的书籍多为儒家经书。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在朝代更迭的五代时期,由唐沿革而来的科举考试,仍在延续,并未停废。这也说明五代的科举与书籍印刷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科举的存在对于书籍印刷发展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2006年03期 184-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6 ]
  • 左宗棠在西北兴办教育的述评

    尹洁;

    作为近代史上清政府的重臣,在西北生涯达14年之久的左宗棠,以他的雄才大略,对巩固西北边防,整顿史治,开发西北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并付诸实施。其中关于兴办学校教育是开发西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他经略西北取得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北近代开发史上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2006年03期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2 ]
  • 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新突破——兼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创新的若干问题

    赵文炳;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一项新突破。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的里程碑,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积极转型。本文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管理的角度,论述了职业院校的发展创新问题。

    2006年03期 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03 ]
  • 学分制下高校学生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

    王源平;李幼平;蒋霞;

    实施学分制是我国高校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而进行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这项改革又是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引起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手段等全面变化。本文根据学分制对高校学生党务工作者的实际要求,对学分制下学生党务工作队伍如何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2006年03期 195-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5 ]
  •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模式创新的思考

    郑敏;蒋智;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校正在经历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而高校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深化,在经济利益的导向和驱动下,对党务工作重视不够的趋势日益加剧,教师党支部作用遭到弱化。本文针对当前高等学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有效措施,强调高等学校党支部建设要与时俱进,加强高校党支部建设的创新,不断提高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06年03期 197-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69 ]
  • 旅游专业科研型教学模式分析——以旅游资源开发课程为例

    王静;

    旅游专业交叉性较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较多,本文对目前采用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科研型教学模式进行内涵及其实施条件分析,并将其归纳为渗透型、专题型和实践型三种模式。通过分析我国旅游专业教师1994年-2004年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变化以及旅游人才需求特点,本文表明科研型教学不仅能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还是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2006年03期 200-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2 ]
  • 试论《广雅疏证》在汉语语义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价值

    彭慧;

    《广雅疏证》是我国语言学史上一部博大精深的不刊之作,对其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前修时贤已作大量论述,本文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发掘王念孙语义研究的思想方法,阐述该书在汉语语义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价值。

    2006年03期 203-205+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1 ]
  • 语用学翻译思维美学

    曾文雄;

    哲学、美学、翻译学、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中西语用学翻译思维美学的哲学、本质与渊源,探索语用学翻译思维美学再现的认知推理过程、语篇美学、文化美学传真与灵感翻译的美学,提出语用学翻译的语用意义、语用价值的传递与思维美学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2006年03期 20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