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名家访谈_名家语丝

  • 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文喜教授访谈

    张文喜;孙亮;

    <正>肤浅的病需要深刻来疗救,深刻的病则需要肤浅来抚慰。张文喜(以下简称张):首先感谢《社会科学家》给我安排这次交流的机会,感谢访问者孙亮博士。你对我的评价过奖了。其实,我跟你一样,还不算媒体眼中的知名学者,更算不上哲学家眼中的哲学家。在使用头衔如此廉价的年代,我仍然这么说。但若我要很正经地与你讨论学术评价问题,这实在并非合宜也不合常理。简而言之,我是自己眼中的哲学爱好者。人们如今认为,做不了哲学家眼中的哲学家,那就凑合着做

    2009年11期 No.151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博士论坛_哲学与当今世界

  • 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上的“人化自然观”的现代意义——兼论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局限性

    张敏;门忠民;

    人类中心主义是由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这种主客二分的结果把人的主体性凌驾于万物之上,客体成了主体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桥梁。同样的,生态中心主义反对"主客二分",主张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但是它过分强调了客体的优先性和规律性,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忽视了人的类本质特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以人的现实能动的对象性活动为分析起点,阐明了"人化自然"的思想,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扬弃和超越。

    2009年11期 No.151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55 ]
  • 文化转向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纪海英;

    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犹如平行于认知革命的一场文化革命,为人类心理与行为的解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这篇文章主要从理论建构方面、元理论方面、元方法论方面和实证研究方面探讨了文化转向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心理学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些许的启示。

    2009年11期 No.151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博士论坛_文艺论丛

  • 《古文苑》收录标准初探

    李红岩;王晓鹃;

    《古文苑》可能是南宋金石学家王厚之编纂的一部诗文选本,其编纂宗旨大致有四点:1.辑录史传不传、《文选》集外作品;2.崇尚典雅之文;3.注意挑选各时代的诗文精品;4.有意收录有争议之作品。

    2009年11期 No.151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0 ]
  • 比较视野中的中日文化与文学

    刘伟;

    中国文化核心是儒家精神。以"内圣外王"思想、忧患意识和积极进取精神为重要内容的儒家文化精神,作用在文学上,使中国文学表现出鲜明而强烈的社会性和政治性。日本文化核心是以"神道"为主干和有选择地融会了佛教的宗教精神。根植于宗教文化的日本文学注重情趣,欣赏超然的文学,突出个人表达和内心告白,忽视文学功利性的社会意义。

    2009年11期 No.151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4 ]
  • “大跃进”年代的民歌与传统民歌的比较

    孙拥军;

    1958年狂飙突进的"大跃进"新民歌运动,是在继承我国传统民歌、民谣创作理念的基础上,在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拓延和创新,并开创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新篇章,但由于特殊时代里创作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脱离了中国诗歌的创作传统,失去了诗歌这一文艺形式应有的社会功能。

    2009年11期 No.151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5 ]

博士论坛_历史纵横

  • 清代各类型书院文学教育的地位

    宋巧燕;

    清代书院文学教育在不同类型书院教学体系中所占据的地位各有差异。科考类书院以八股文和试帖诗的教学为主,是应试文学教育占主导地位的书院类型;清初义理类书院文学课程教育主要体现为业余教学,乾嘉以后的义理类书院文学教育推崇古文,在理学为宗的教学体系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博习经史词章类书院以诂经精舍、学海堂两书院为典型代表,文学教育被明确置于和学术研究同等重要的地位;晚清西学书院的文学教育处于被漠视的极次要地位。

    2009年11期 No.151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10 ]
  • 建国初私营企业走公私合营之路的历史必然性——以大生、荣氏两大企业集团为例

    王敦琴;

    建国初期私营企业走公私合营之路有其历史必然性,主要表现在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形势促使新中国决心消灭私营企业,企业内部的困境及政府的扶持预示着公私合营的不可避免性,政府政策的有效导引促使私营企业踊跃参与合营。大生、荣氏这两个当时中国著名企业集团的公私合营之路就是最好的例证。

    2009年11期 No.151 31-3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8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7 ]
  • 从文献整理看郑樵对文化传播的贡献

    张文明;

    郑樵的文献整理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文化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毕生从事文献的收集整理,著作繁富,对图书文献的搜求、编排著录、著录人选等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性见解;关于金石图谱文献也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2009年11期 No.151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5 ]

博士论坛_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政府行为的经验分析

    李勇军;

    无论是改革前还是改革后,我国政府都牢牢控制了城市的两大核心要素,即人口和土地。因此,中国城市化进程离不开政府干预的作用。政府干预模式成为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主要变量。政府主导模式逐渐成为改革开放以后政府干预城市化的新模式。不仅如此,政府主导模式也是中国模式的核心的部分。尽管政府主导模式具有较高的风险和成本,但是对于后发国家来说,这一模式也有一定的优势。

    2009年11期 No.151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1 ]
  • 地方执行宏观调控政策的路径选择

    闫翠翠;

    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迅速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对应对金融危机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其制定、执行、传导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削弱了其作用的发挥。只有理顺中央与地方在宏观调控权配置中的地位;完善宏观调控政策传导机制;加强宏观调控政策方面的立法才能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2009年11期 No.151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7 ]

博士论坛_经济新视野

  • 农户特征对其订单参与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

    卢昆;

    文章利用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三地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对影响农户订单参与决策的农户特征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土地种植面积、农户生产专业化程度、商品化程度、订单参与经历是影响农户订单参与决策的显著变量。现阶段要提高我国订单农业的合同覆盖率,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鼓励农户积极开展商品化经营活动;二要做好签约农户甄选工作;三要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鼓励并支持农户进行规模化经营。

    2009年11期 No.151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3 ]
  • 环境治理约束下经济增长的实现路径

    杨劬;

    控制环境污染加剧的同时如何保证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假定政府作为社会计划者将产出中一定比例的价值量投入环境治理,进行减排控制,通过建立最优化模型,分析此时最优增长路径的实现途径。认为只要能提高减排效率及资本的产出水平,并控制住单位产出的污染排放量,则保证经济增长的环境保护是可以实现的。

    2009年11期 No.151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6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3 ]

博士论坛_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 社会组织参与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若干思考

    王守杰;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造成的环境危机与经济危机,以及政府干预经济而失灵的现实,西方学术界开始探讨政府、企业与非政府组织三方之间的现代治理。现代治理一方面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划分政府与市场经界限,政府适度界入市场,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政府的核心职能是保护产权;另一方面要求政、社分离,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治理,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同时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2009年11期 No.151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6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87 ]
  • 改善在华跨国公司劳资关系之策

    刘国风;

    出于便于经营管理的需要,在华跨国公司越来越重视聘用中国员工。而外资管理阶层歧视、侵犯中方员工利益的行为也随之增加,如何改善在华跨国公司劳资双方的关系,就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将就此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2009年11期 No.151 57-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1 ]
  • 企业薪酬分配公正体系初探

    阳芳;

    企业薪酬分配是否公正直接影响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从企业薪酬管理流程看,要实现企业薪酬分配公正,既要通过公正的制度设计提供企业薪酬分配的起点公正,又要通过组织公正来保证企业薪酬分配的程序公正,还要通过有效的结果均衡管理来实现企业薪酬分配的结果公平。起点公正、程序公正和结果公平构成了企业薪酬分配公正体系,三者功能各异,缺一不可。

    2009年11期 No.151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74 ]

硕士网站

  • 商法通则的建构渊源

    葛丽君;

    从民法和商法的关系到《商法通则》的制定以及怎样制定,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文章首先从理论与实证两个角度对"民商分立"与"民商合一"的体制进行了详细论证,结果发现无论是民商分立的法典还是民商合一的法典均不适合我国国情。为此,我国必须跳出传统法典模式,制定《商法通则》既接轨于《民法典》又统帅商事单行法。同时,针对《商法通则》制定的指导思想,从"本土性原则"、"国际性原则"、"独立性原则"三个方面作了系统阐述。

    2009年11期 No.151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 试论网络政治传播

    张涵嫣;

    网络技术走过几十年历程,终于进入全面普及阶段。如今,网络这一依托于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的媒介载体,不仅给政治传播搭建了一个新的传播空间,并且这一新兴的政治传播,已经对现有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政治传播使得公众与上层建筑中掌握权力的政治人物之间,有了响应与沟通的可能,也在公众间搭建了适当可行的沟通渠道,提高了各界人士参与各项政治活动的积极性。网络政治传播不仅是执政党关注的重点,也是与所有普通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诉求,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全面的、科学的界定与认识。此外,网络政治传播的发展前途未明,我们应该以理论为基础,总结经验教训,启发思维,与时俱进,才能把握其动向。

    2009年11期 No.151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0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75 ]

法学与法制建设

  • 论犯罪结果的构成要件地位

    吴念胜;廖瑜;

    我国刑法在"自然意义"和"价值意义"上使用犯罪结果概念。但在犯罪构成语境下,犯罪结果只能是犯罪行为作用于体现刑法保护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刑法禁止改变的人或物的存在状态而引起或可能引起的变化现象,是自然意义上的犯罪结果,是一种逻辑结果。犯罪构成中需要这种逻辑结果确定犯罪行为的性质,需要它和犯罪对象一起来说明犯罪行为对刑法保护的人或物的存在状态的改变,从而揭示出行为的社会属性。犯罪结果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素。

    2009年11期 No.15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6 ]
  • 人体器官买卖与捐赠法律问题研究

    谭德凡;

    人体器官买卖与器官捐赠是随着20世纪医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名词,是一种特定的关攸人体健康、性命的行为,但是对此类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的法律并不完善。文章论述了人体器官买卖和捐赠各自的法律内涵以及现阶段所存法律问题,最后提出法律建议。

    2009年11期 No.151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89 ]
  • 土地发展权损失补偿的制度分析及对策

    郜永昌;

    财产权利若想证明其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必须正视公权力对其所施加的约束与限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独立的权利要求与我国土地开发垄断制度设计,客观上使土地开发补偿制度应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填补受补偿人所受损失,亦能使受补偿人公平参与土地开发收益的分配。我国土地开发补偿制度功能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权利人土地发展权的缺位,故应分别从农地、市地两种开发补偿项目中增加土地发展权损失补偿,以实现以开发补偿制度矫正土地开发收益分配失衡的目的。

    2009年11期 No.151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32 ]
  • 东南亚国家金融法律环境探析

    米良;

    文章探析东南亚国家的金融法律环境的各个方面,分析重点国家的金融体系及其改革、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及其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我国的金融监管、金融改革提供启示。

    2009年11期 No.151 82-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02 ]
  •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现实局限与改革策略

    唐芳;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在人民检察院体系外部和诉讼程序外部,对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的特定诉讼进行社会性监督的制度。作为根植于中国特定的社会土壤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制度设计,人民监督员制度经过五年来的实践已经显示出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法律依据的缺失、体制内的运作模式、过于偏重打击犯罪忽视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倾向等问题的存在,削弱了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正当性和公信力,使其需要革新和完善。

    2009年11期 No.151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5 ]

旅游时空_旅游理论与实践

  • 关于我国无景点旅游兴起的思考

    方田红;雷可为;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无景点旅游的兴起就是其中的一种体现。无景点旅游的出现是多种因素所致,有着其自身的特征。我国旅游业应该重视这种新的旅游形式,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争取这部分市场。

    2009年11期 No.151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5 ]
  • 旅游地生态安全状态评价与维护——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周国海;

    文章以生态安全理论为基础,应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生态安全状态评价方法,并对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武陵源景区的生态状态处于比较安全状态,但也存在隐患。为保障武陵源景区的生态安全,提出了增加蓄水量、合理调控景区容量、调整景区功能布局等措施。

    2009年11期 No.151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93 ]
  • 广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变化分析——基于SSM的视角

    吴黎围;熊正贤;吴晋峰;

    运用SSM分析方法,以相关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依据,选取广西主要入境客源市场为样本,对2002-2007年广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广西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总体发展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结构偏离分量为正,市场结构效果较好;总竞争力偏离分量为负,市场竞争力较弱。同时,发现广西入境客源市场中台、韩、日等市场呈现结构份额下降趋势,越、马、泰等市场结构份额呈上升趋势,其他市场结构份额比较稳定;马、泰、澳、新、英和澳门市场竞争潜力较强,台、越、韩、日、德、港市场竞争潜力呈现弱化趋势。据此,提出广西入境旅游目标市场的定位以及营销方向的选择。

    2009年11期 No.151 95-96+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97 ]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人的科学发展论

    李翠荣;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统领人的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旗帜。人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自觉选择科学的发展之路,自觉消解非科学性发展问题,自觉实践人的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与整体性、稳定性与变动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人的科学发展之理性价值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建构人的科学发展之理性价值在于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2009年11期 No.151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82 ]
  • 乡村医生收入水平及影响因素——以重庆市为例

    王林;李晓凤;杨竹;

    乡村医生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植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卫生服务工作者,对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目前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常住人口减少的背景下,对重庆市的乡村医生收入水平和来源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影响乡村医生的收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增加村医收入,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出了政策性参考和建议。

    2009年11期 No.151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7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84 ]
  • 经济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以温州为例

    陈恩清;

    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功利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强大的破坏力,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要加快传承发展的步伐。文章通过对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传承发展以及对策提出的分析,来探讨经济发达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2009年11期 No.151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4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14 ]
  •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欧婵娟;李林;叶文忠;

    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文章针对"两型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相应的解决对策,为长株潭城市群未来"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2009年11期 No.151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3 ]

教育新探索

  • 社会学视野中的科学教师素养

    黄道鸣;肖化;姚康明;张军朋;

    教师的素养是直接影响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科学教师比传统理科教师更需要具备广阔的社会学知识。文章对新课程中科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信息意识等方面的素养,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科学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

    2009年11期 No.151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5 ]
  •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挑战与应对

    孙庆民;查佐明;

    推行学分制是我国高校实施教学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就构建适应完全学分制的学生工作策略提出相应观点,从挑战与对策建议等方面对完全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工作提出思考和探索。

    2009年11期 No.151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9 ]
  • 主体间性理论对重建高校师生关系的启示

    李晓明;鲁武霞;黄成洲;

    主体间性强调多个主体的共生性、平等性和统一性。当前高校师生关系面临情感淡漠、道德责任弱化、经济化倾向明显、课堂沉默等尴尬困境,深层原因是受社会环境污染、制度设计有偏差、教师道德责任弱化、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缺失影响。主体间性视阈下重构高校师生关系要建立以平等对话为特征的师生交往,设计以知识共享为追求的课堂互动,强化教师职业道德责任,塑造大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

    2009年11期 No.151 118-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7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99 ]

人文家园_哲学与当今世界

  • 中西文化的美学对话之可能性论证

    卢政;

    在全球化语境中,对话是美学重建与超越之路。中西文化的美学对话并非不可能。中西美学形态的互补性、文化不可通约的相对性、共同的时代课题、相同的学术旨归、美学语言境域的开放性、中西交流的实践经验、美学互斥性张力对种族中心主义的遏制与消解,使中西文化的美学对话具有了潜在的和现实的可能性。而中西美学对话的关键是对话者的学术姿态,对话双方必须具有自觉的主体意识。

    2009年11期 No.151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9 ]
  • 实践性:解读贝尔纳科学学的新视角

    张雁;

    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科学的非理性应用,人们发现科学不一定有益于人类,反而可能是人类最凶恶的敌人,科学的价值受到质疑。科学必须首先接受审查,然后才能够为自己洗刷掉这些罪名。为科学辩护,就成为贝尔纳科学学的出发点。强调科学家的责任、规划科学学,使科学造福于人,则是他的科学学的归宿。可见,贝尔纳的科学学几乎可以说是从实践中具体的问题而来,又回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的范例。

    2009年11期 No.151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8 ]

人文家园_文艺论丛

  • 文学批评的三足鼎立局面观察

    孙新峰;

    与陕西主要作家高原型、平原型和山地型气质形态相近,陕西批评界也出现了高原派、平原派和山地派三足(派)鼎立的可喜局面;此外还有各种不同声音出现;学院派和媒介批评互为支撑。应该说,陕西文学批评界的春天已经到来。

    2009年11期 No.151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6 ]
  • 神圣爱情的消解——论张天翼的爱情书写

    杨春风;

    中国新小说,从"五四"到三十年代,作家普遍热衷于对神圣爱情的书写,显示出一代文人浪漫的激情。张天翼也写两性,但是却有不一样的态度和用意。文章对张天翼小说中的两性描写进行了探究,发现所谓"罗曼蒂克"不过是知识分子刻意为之的人工热情,"买卖"原则才是男女关系的基本原则;张天翼以"人本主义"却又不失"现实批判意识"的文化立场和伦理价值观念,书写两性伦理主题,完成对"思想解放、恋爱自由、以爱为前提"神圣恋爱的消解、颠覆和解构。

    2009年11期 No.151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8 ]
  • 外来影响与主体接受——加里·斯奈德接受中国文化的个案研究

    张宝林;张生庭;

    学界在研究加里·斯奈德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时,侧重于从影响的角度出发。文章从斯奈德作为接受主体这一角度出发,主要探讨斯奈德为什么要接受中国文化,他为什么能接受中国文化,以及他如何接受中国文化等问题。

    2009年11期 No.151 137-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80 ]

人文家园_历史纵横

  • 从出土文献看周秦《书》的原貌

    丁建东;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缁衣》与郭店一号楚墓竹简《缁衣》摘引《书》的面貌基本相同,差别细微,说明《书》篇的基本内容在当时已经基本定型,再现了战国中期以前用战国文字书写《书》的局部面貌。从郭店一号楚墓竹简《成之闻之》篇对其所引《书》篇的只言词组进行阐释的现象来看,说明至晚在战国初期,《书》之章句阐释行为已经存在,始为汉儒《尚书》"章句之儒"一派的滥觞。

    2009年11期 No.151 140-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8 ]
  • 明代中央政权对土司的政治控制探析——以土家族土司为例

    祝国超;

    明朝中央政权对土家族土司的控制手段可概括为激励、惩罚、防范三方面,并呈现出了以笼络为主、形式多样、相对稳定的特点。

    2009年11期 No.151 14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7 ]
  • 企业文化管理建设优秀历史案例解读

    汪永平;

    代表中国近代企业文化管理最高成就的东亚公司,在它的历史上创造了系统的、独具特色的、卓越的企业文化,是近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最为经典的一个案例。凭藉这种文化,东亚公司成长为国内最优秀的组织之一,并与享有超经济权利的外来企业相抗衡,在某种程度上挽回了民族利益,堵塞了国权漏卮。研究这种文化的内容与特点,能为我们今天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2009年11期 No.151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5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4 ]

人文家园_语言与文化研究

  • 网络新闻语言与话语权变迁

    林纲;

    由于网络传播者身份的多样化、网络传播渠道的多元化,网络新闻语言的主观倾向呈现复杂化,反映各个阶层、各个社会集团的利益。与传统新闻居高临下的传播方式不同,平行的横向传播模式使网络新闻不仅设置了公众谈论的话题与讨论的议程,而且为更多人提供了发言的渠道,使语言意识倾向发生了一定变迁,话语权不仅仅局限在少数人的手中,使话语处于有序竞争状态。

    2009年11期 No.151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7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86 ]
  • 论西方文化中的机器隐喻

    孟宏党;

    机器及由其带来的机器隐喻一直伴随着西方的文明进步,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机器隐喻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追溯西方机器隐喻的历史沿革,探讨不同时代标志性的机器隐喻,并在哲学上加以提炼,对于认识西方社会的发展和思维方式有着特殊的意义。

    2009年11期 No.151 15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3 ]
  • 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品牌形象构建的路径依赖——“华侨城”与“曲江新区”的启示

    万雪芹;张玲;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塑造民族精神家园、地域特质形象,提升国家竞争软实力的战略性产业。塑造园区集群品牌能集聚相关行业中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力举措。文章通过对深圳华侨城和西安曲江新区品牌形象个案的比较分析,提出园区集群品牌形象构建的系统要素和基本思路。

    2009年11期 No.151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5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0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