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名家语丝

博士论坛_哲学与当今世界

  • 没有绝对的道德行为规范——对康德道德命令的反思

    方杲;

    道德哲学涉及的不是小事,而是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康德的"绝对命令"明确地揭示了意志自由在道德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没有自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行为,这就抓住了伦理学的根本——人的自由。然而,康德的"绝对命令"思想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是把理性人的复杂的道德行为简单化了,当理性人的行为规范发生冲突时,他应该如何行动?二是康德对此虽然也有论证,但他的论证既不合情理,也难以令人信服,究其原因是没有绝对的道德行为规范。

    2010年07期 No.159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68 ]
  • 现代文化视野中的身体模式

    邓晓成;

    在现代文化视野中,身体伦理有常态的身体、符号的身体、消费的身体等几种模式。无论哪一种身体模式,都难以摆脱身与心、灵与肉、个体与集体(他人)的对立与冲突。而身体存在的价值,也在于从这种对立与冲突中求得身、心的和谐。

    2010年07期 No.159 10-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博士论坛_文艺论丛

  • 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取向

    范庆超;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在新世纪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市场选择和文化选择。应确立合理的创作取向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彰显民族性,强化文学交流意识和人类意识。这将有利于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良性健康发展,使其在立足自我的基础上走向世界。

    2010年07期 No.159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 乡土小说中土地意象的文化特征

    杨飞龙;徐凤;

    随着乡土小说的产生,土地也成为文学中主要的意象之一,综观乡土小说的文学表达,土地意象表现出三种主要的文化特征:基本特征、变形特征和代际特征。基本特征表现为根植于老中国儿女的精神记忆中的地母意识,变形特征是指从土地崇拜中衍生出来的悲剧性和灾难性,而代际特征则呈现了中国农民从守护土地到拒拆土地的流变过程。

    2010年07期 No.159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5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1 ]
  • 词体艺术的两个回归

    杨吉华;

    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学艺术,诞生于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语境中。最早出现并可配乐而歌的诗歌艺术,在中国古代道统文化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为独立于音乐的语言艺术。在"诗言志"传统下,其伦理教化功能日益突出。而同源于古乐府的词体艺术,从诞生之初起,就始终与音乐相伴相生,并且将诗所不能言的内容纳入到自己的艺术表现中。它的出现,使语言艺术回归到了音乐性和文学自身审美性的传统中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07期 No.159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博士论坛_历史纵横

  • 从民间服饰变革看汉族社会文化变迁——以1368-1949年历史段为例

    崔荣荣;

    汉族民间服饰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存,其变迁规律的研究关系到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变迁。明清至近代我国民间服饰的历史变革和社会变迁可以折射出其历史起源、创作过程、创作技巧及其使用艺术价值,以及蕴含其中的大量闪耀着人性智慧的无形文化。

    2010年07期 No.159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92 ]
  • 十八世纪西欧思想家对商业文明的辩护与批判

    杨芳;卢少鹏;

    十八世纪的众多西欧思想家面对渐渐兴起的商业文明展开了一场辩护与批判之争。辩护者更多地看到了商业文明带来的富裕、自由以及风俗的改良,批判者则更多地关注商业文明带来的奢侈、自私以及由此引起的自由的丧失。斯密从分工的视角,对双方的观点进行了整合和提升,对商业文明给予了系统而辩证的分析。

    2010年07期 No.159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博士论坛_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陈凤芝;

    民族国家既是全球化的产物,又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大推动者。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是否已经"过时"、"终结"和"消亡"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认为,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并没有"过时"、"终结"和"消亡",只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面临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方位的挑战,各国如果积极地应对挑战,全球化将给民族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0年07期 No.159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1 ]
  • 乡镇机构改革与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契合

    谷正;

    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系统中最基层的系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进行了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机构改革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在各地全面启动,乡镇机构改革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寻求到科学的改革路径。

    2010年07期 No.159 37-3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5 ]
  • 西方市民社会孕育过程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

    傅静;

    西方市民社会孕育的背景——权力高度分散化、多元化、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异质性,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权力的高度集中化、单一化、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同质性,几乎是背道而驰。西方市民社会似乎更多的彰显的是历史的特殊性,但是,历史的发展到底有没有共性?有没有共同的规律可以遵循?发展的道路可以有千差万别,但是人类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民主社会的发展,却是一个不能够逾越的历史趋势。早发的现代化国家都可以成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参照物,具有历史的启发意义。

    2010年07期 No.15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博士论坛_经济新视野

  • 产业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然选择

    张文龙;邓伟根;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带来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迫使我们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为此,必须实现产业生态化,改善产业发展模式。具体的产业生态化路径包括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等等。

    2010年07期 No.159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2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3 ] |[阅读次数:93 ]
  • 金融危机对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及自主创新的影响

    王鹏;曹兴;龙凤珍;聂雁威;

    金融危机自2007年底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以来,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出口加工业、能源领域和金融环境都受到一定冲击。虽然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趋于回暖,但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并未消退,其产生的根源问题并没有得到消除。我国中部地区正处在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中部崛起提速的关键时期,面对此次金融危机,既要研究中部地区各产业所受到的影响,也要发现在危机中所蕴含的机遇。文章对中部地区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试图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途径从而为此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010年07期 No.159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9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3 ]
  • 人民币汇率、货币供应量对外汇储备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

    李庭辉;

    文章选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货币供应量和外汇储备三个变量,分析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和货币供应量对外汇储备规模影响的方向与程度,在对人民币汇率、货币供应量和外汇储备三个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由这三个内生变量所构成的VAR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人民币汇率、货币供应量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货币供应量对外汇储备规模依然存在显著影响,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均存在均衡关系;而人民币汇率、货币供应量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强度上比汇率制度改革以前文献的结果相比有所加强。

    2010年07期 No.159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0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77 ]

博士论坛_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 退耕还林(草)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高海清;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一项正外部性的生态工程,属于公共管理范畴,但目前传统的"户退户管"管理模式,使政府直接面对千家万户,运行成本较高,政府风险较大。陕北地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出参与式管理、民营承包管理、科教先导式的管理等适合的管理模式。这些模式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推动了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

    2010年07期 No.159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0 ]
  • 泛家文化、差序格局与公司治理的合谋防范

    蒋神州;

    公司治理是一项制度安排。对合谋行为的防范机制的设计和实施即可视为一项制度变迁。中国的泛家文化和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是影响制度变迁的制度要素。合谋防范的机制必须在满足既得利益集团的参与约束的基础上对已有制度进行一定的边际修正,同时需要对正确的文化信念进行宣传,进行制度增强,引导社会外部环境对合谋行为的监督,并积极促进社会结构的变迁。

    2010年07期 No.159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6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71 ]

硕士网站

法学与法制建设

  • 论劳动守法精神

    罗财喜;

    劳动法制定后,必须在劳动实践领域贯彻实施,才有价值和意义。我国劳动合同违约现象比较严重,归根结底是当事人缺乏劳动守法精神。而劳动守法精神的养成必须树立劳动法主体的公民意识,塑造劳动合同当事人的道德精神,确立根深蒂固的法治理念。

    2010年07期 No.159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5 ]
  • 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法治之维

    石柏林;彭澎;莫连旺;

    在法治的维度和视野中,惩治和预防腐败应该树立起社会公正的核心理念,弘扬民主法治的价值追求,构建民主法治的制度体系,加强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科学配置政府职权与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程序和行政权力。

    2010年07期 No.159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71 ]
  • 手机短信的民事证据法考察

    王继福;张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作和生活用品。而手机短信凭借其便宜的资费和较强的互动性,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同时手机短信已经以一种新的证据形式进入诉讼程序。在司法实践中,涉及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案件不断出现。如何看待手机短信在证据法上的性质、证据能力、证明力以及手机短信作为证据时如何举证、质证、认证,手机短信作为证据时的证据规则如何?是证据理论和实务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对丰富我国的民事证据理论和促进民事司法公正有所助益。

    2010年07期 No.159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疑难问题探析

    邢永杰;

    文章通过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概念、构成特征以及对此类犯罪的类型、新型犯罪手段、特点进行分析,从罪与非罪认定、罪数形态认定以及证据的收集、固定和审查认定三个方面探讨了此类犯罪在理论和实务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2010年07期 No.159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70 ]

旅游时空_旅游理论与实践

  • 导游权利之现状调查及理论反思

    庄晓平;

    导游权利缺失是目前导游职业面临困境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一个一直受忽视的、甚至影响着旅游业良性发展的主要因素。导游权利在当今导游立法中得不到体现,在实践中饱受轻视。在以广东省在职导游工作为主体的现状调查中,发现导游的劳动权、劳动报酬权、社会保障权、受尊重权均无法保障。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反思,建议通过外因、内因分析设立导游员应有权利。

    2010年07期 No.159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3 ]
  • 海岛旅游开发的特殊性及策略探析

    卢昆;

    在分析海岛旅游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文章重点探讨海岛旅游开发在环境、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的特殊性,指出海岛旅游开发既是一个经济过程,又是一个技术过程,更是一个文化塑造过程。只有高度遵循可持续发展等海岛开发原则、构建相对完善的海岛风险扩散体系、注重海岛旅游企业盈利能力的培育以及特色海岛文化的挖掘塑造,海岛旅游方能为我国旅游业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0年07期 No.159 89-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0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98 ]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创新研究

    李琼;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给西部贫困地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减轻了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有效地化解了因病返贫的风险。要使新农合制度在西部贫困地区不断巩固和深化,必须从筹资原则、渠道、方式、标准等四个方面进行对筹资机制进行创新。实现固定的筹资标准向动态的筹资标准转变;传统单一的筹资方式向高效多样化的方式转变,"自愿"原则向"强制"性原则的转变,三渠道向多元化的渠道转变。

    2010年07期 No.159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3 ]
  •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商业诚信的价值同构

    耿步健;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而商业诚信则是正确处理商业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保证商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道德规范。由此可见,两者具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即正确处理和协调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010年07期 No.159 97-9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5 ]

经济新视野

  • 非公有制经济创新发展引导政策的体系思路

    季红琴;

    近年来,中国非公经济的规模快速增长,但非公经济企业家的创业行为主要集中在高能耗产业链条上。在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重视非公经济产业链条结构的不合理,通过制定合理的引导政策来促进非公经济的创新发展。管制性政策的弹性小,有效成本巨大,经济诱导性政策能够促进非公经济参与者自发行动,成为主要的政策体系构建思路。

    2010年07期 No.159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5 ]
  • 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寻租行为

    吴家喜;

    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寻租行为不仅造成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而且对于我国科技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也会带来不利影响。文章首先界定了科技资源配置中寻租的内涵与特征,归纳了寻租活动的十一种表现形式,指出了现阶段我国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寻租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寻租产生的消极后果,并从减少和优化政府干预、规范和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健全监督约束机制以及营造良好科研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治理寻租的相关政策建议。

    2010年07期 No.159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60 ]

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 低碳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

    王明杰;郑烨;

    低碳经济是继工业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之后的又一次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变革,它不仅将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还将引领科技继续发展。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改革传统营销模式,扭转当前市场营销所面临的困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立足低碳经济,探索符合这一时代要求的低碳营销模式,积极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消费者需求与环境利益的统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2010年07期 No.159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82 ]
  •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系统现状与前瞻

    刘录敬;陈晓明;

    市场经济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动态地适应各类市场主体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是高等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然而,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系统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滞后于经济社会的需求结构等问题。因此,建立积极开放与民主互动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系统是其有效应对之策。

    2010年07期 No.159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7 ]

教育新探索

  • 论复杂性科学的德育一体化

    张进清;

    德育是一个由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以复杂性科学相关原理考察德育,发现德育系统运用不良使德育效果不佳。因此,应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一体化德育系统,确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形成强大的德育合力,不断提高德育质量。

    2010年07期 No.159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4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6 ]
  • 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挖掘、培养的困境与出路

    文丰安;

    目前,高校对知识型人才的挖掘、培养面临机制体制等方面的障碍,高校作为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主战场,要充分认识知识型人才培养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促进国家就业的需要、解决金融危机的需要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积极加强机制体制建设,借鉴古今中外高校知识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知识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环境,对高校知识型人才创造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0年07期 No.159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5 ]
  • 大学校长与大学文化特色建设

    陈灿芬;

    大学校长与大学文化特色建设存在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其治校理念决定着大学文化及其特色的兴衰存废,其人格操守直接关联着大学文化的精神风骨,其专业修养可以改变大学文化的学术质地与含量,而大学校长的个性趣味还必然影响到大学文化的构成与品位。因此,如何利用作为一校之行政首长的身份,通过大学文化的特色建设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值得大学校长们思考。

    2010年07期 No.159 12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0 ]
  • 国外教师导师制模式对比研究及启示

    黄广芳;

    教师导师制是以学校为中心教师入职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国外较之国内在实践中更早的实施了多种模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是传统指导模式与网络指导模式。前者是早期指导模式的典范,后者是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两者在设计理念、操作难易度、见效快慢、关系延续和指导效果这五个方面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对这两种典型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的目的是凸现两者的优缺点,使其更好的为我国的师资发展服务。

    2010年07期 No.159 125-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76 ]

人文家园_哲学与当今世界

  •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的性别解读

    胡晓红;雷湘竹;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这一思想给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如果从"性别"视角重新审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性别发展的平衡、性别关系的和谐以及性别气质的交融是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

    2010年07期 No.159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0 ]
  • 人类基因技术的伦理条件

    程国斌;

    对人类基因技术的伦理研究面对的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实践活动,这一技术对目前存在的伦理学已经造成了整体性的冲击。局限于具体道德观点和伦理规范无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技术目标与道德价值、技术后果与伦理规范,以及技术伦理的实践合理性等方面全面展开,建构出一个人类基因技术伦理研究的整体运思框架。

    2010年07期 No.159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8 ]

人文家园_文艺论丛

  • 《红楼梦》中的男权主义

    徐继忠;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认为,大清朝社会是由男权主义来统治的,而男权主义统治下的清朝社会必将走向衰败与灭亡。对此,曹雪芹以其特定的艺术手法描述了男权主义统治下社会悲惨结局的种种现象,目的是使人们认清男权主义给整个国家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揭示《红楼梦》的独特政治价值。

    2010年07期 No.159 135-13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7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0 ]
  • 文艺传播模式的研究范式及建构

    陈功;

    文艺传播作为特殊的传播行为必然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轨迹,这就是文艺传播模式。古今中外,对文艺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对文艺活动内部规律的探讨上,很少触及文艺传播活动的研究,至于文艺传播模式研究更是寥若晨星。不过,文艺内部活动的研究或多或少不自觉地触及到文艺传播及其模式。笔者根据是从文艺内部规律还是从信息传递角度来研究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将这些传统的文艺传播模式研究活动分为两种范式,即四要素研究范式和以大众传播模式为蓝本的传统研究范式。在分析两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提出文艺传播模式新的研究范式:网状模式研究范式,并对这种新范式进行建构和价值预测。

    2010年07期 No.159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5 ]
  • 当代美国华裔女性自传体小说与文化批评

    刘志芳;郭静怡;

    基于当代多元文化共存的大背景,从文化批评视域下的"他者"、"亚文化"与"身份"三个维度来观照美国华裔女性自传体小说,会真实性地展现华裔女性身处的性别、族裔、人种、地理、国别和文化等多重"他者"际遇的复杂性,以及华裔女性如何在多重夹缝中拓展身份建构之路。

    2010年07期 No.159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2 ]

人文家园_历史纵横

  • 唐代历史教育述论

    任颖卮;

    唐代社会对历史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前代;历史教育对唐代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与前代相比,唐代历史教育在实践过程表现出专业化、通俗化的重要特征。

    2010年07期 No.159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4 ]
  • 鬼神、疾病与环境:唐代厕神传说的另类解读

    胡梧挺;

    盛行于中古时期的"厕神"传说故事,在唐代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另类"面貌,"厕神"成了时人观念中死亡与疾病的象征。这种观念的发展变化源于唐人对厕所、鬼神、疾病三者本身及其相互关系的特殊认识。

    2010年07期 No.159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62 ]

人文家园_语言与文化研究

  • 佛经译入的文化作用

    单宇;范武邱;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因此语言的翻译不仅是语符表层指称意义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本文对中国佛经翻译高潮产生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原因进行逐一阐述,对佛经翻译活动在历朝历代的中国文化、中国文人思想所产生影响进行实例性分析,从而进一步论述佛经翻译过程中外来文化思想与主体文化间接受与妥协、移植与嫁接,进而表述外来文化与主体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2010年07期 No.159 152-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6 ]
  • 网络新闻文本结构的语法特征

    林纲;

    与传统新闻文本的结构范畴相比,网络新闻文本在语法结构特性上主要表现为标题是最具典型性的原型,文本结构的其他范畴都是围绕标题范畴演变而成。标题轴心扩展的两个方向为:标题→内容提要→正文→评论,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相应地,网络新闻文本在语义上呈现为概括性、层级性、延伸性与包容性四个特点;在语用上表现为关涉性与照应性两个特点。

    2010年07期 No.159 155-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5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4 ]
  • 隐喻与象征关系的认知符号学阐释

    许宁云;

    对于隐喻与象征的关系,学界的看法虽无甚分歧,但其分析大都显得不够系统和明晰。文章拟从"联想"的认知心理学意义着手,结合符号学的相关理论,探讨隐喻与象征的关系,并基于皮尔士(Charles A.Pierce)的动态符号观对隐喻和象征分别作出符号学的定义,此定义可将隐喻和象征纳入统一的符号学解释框架之中,因而可使二者的关系更加系统化、明晰化。

    2010年07期 No.159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1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7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