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家

名家语丝

本刊特稿

  • 美元弱势调整的内生性及其宏观决定因素

    沈国兵;辛梦园;王方薇;

    次贷危机后美元全面走弱,引发各界对美元走势的特别关注。两变量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显示,美元实际有效汇率与单个宏观决定因素之间都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而美元实际贬值是改善美国贸易逆差、降低美国失业率的格兰杰成因,为削减巨额的贸易逆差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美国实施美元弱势调整策略具有内生性。并且,美国削减联邦赤字占GDP百分比、美国实际GDP增长持续低迷是美元实际贬值的格兰杰成因,内生造成了美元走弱。多变量综合分析表明,美元实际汇率内生地取决于美国实际GDP、货币供给量、政府支出、外国实际GDP和美国贸易逆差等因素。多变量长期协整关系证实,美国实际GDP增长持续低迷致使美元陷入弱势调整,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本轮美元贬值调整,美国实际贸易逆差的持续上升造成了长期内美元向弱势调整。模型误差修正项具有统计上显著的负向影响,说明美元在短期波动中具有向长期均衡反向修正的动力。

    2011年10期 No.174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博士论坛_哲学与当今世界

  • 孔子德育方法论

    赵平;

    孔子德育方法论不是孔子的方法论,而是我们来论孔子的德育方法。《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谈话的言语片段,也承载了孔子成功的德育艺术。以无知的态度向人虚心求教;坚持主体间性原则以便德育通过主体与主体关系这一介体得以实现,并回归于生存本身;运用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原理走进对象主体的心灵以获取共同语言,避免了德育只是两种观点、两种情感、两种判断在心理空间中的错位的尴尬;情境设置、有感而发是孔子积极发挥环体育人功能的有效手段。这一切将为我们提升德育效能提供方法论意义的启示。

    2011年10期 No.174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54 ]
  • 柏格森直觉认识和理智认识关系的基础

    张德广;

    直觉主义是柏格森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直觉和理智是柏格森哲学认识论体系中最根本的一对范畴。文章认为要想把握柏格森直觉思想本质,不应只局限于《形而上学导言》和《创造进化论》,要立足于柏格森哲学思想整体,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住直觉和理智相统一的关系基础。

    2011年10期 No.174 19-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3 ]
  • 从机械反映论到实践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

    周维山;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经历了从机械反映论到实践论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学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研究和借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人们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认识的差异,在接受其相关理论的过程中存在着三种角度,即劳动实践论、人的本质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但它们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联系于劳动实践。

    2011年10期 No.17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14 ]
  • 哲学诠释学的发展脉络及其理论特征

    张颖慧;

    哲学诠释学是在传统诠释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诠释学理论。较之传统诠释学,哲学诠释学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是本体论基础上的诠释学,哲学诠释学不再是一种诠释学方法,而是主体经验世界的一种方式;第二,具有理解的历史性特征,时间距离不再是理解的障碍,而是理解的积极因素;第三,包含了应用品质,应用是理解过程的一部分,也是理解本身的真正核心;第四,以语言为诠释学经验的媒介,一切理解都是基于语言的对话,语言获得了完全的本体论地位。

    2011年10期 No.174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59 ]

博士论坛_文艺论丛

  • 区域文学廿年研究之总检讨——兼论区域文学学科构建的可能与瓶颈

    晁成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的区域文学研究至今已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历程。其间所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类成果的收获上:一是各类区域文学史的编纂;二是文化视野下区域文学的个案专注;三是区域文学文献的校辑。与该领域如火如荼的研究状况相比,区域文学理论的探讨不仅姗姗来迟,而且极度冷清。这种理论指导的缺失性直接的后果便是出现了区域文学研究中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研究目的上的盲目排外性和研究标准上的杂乱性。这也最终导致了区域文学作为学科构建之路任重而道远。

    2011年10期 No.174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85 ]
  • 英国文化主义研究述论

    邹赞;

    学界常常将英国文化主义化约为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范式,完全忽略了自阿诺德以来的文化主义思想传统,即便有学者认识到英国文化主义自身的复杂脉络,但也未能充分廓清文化主义思想传统与研究范式间的关联,对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情境因素的关注尤其欠缺。文章提倡以一种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对英国文化主义进行综合研究,跃出学科史或观念史的研究局限,结合英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境变迁,勾勒出英国文化主义思想传统和研究范式间的复杂关联,进而为我们反思文化研究的当下危机提供必要的参照和启发。

    2011年10期 No.174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9 ]

博士论坛_历史纵横

  • 明末清初天主教对中国民间祭祖习俗的文化批判与适应改造

    张振国;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在是否容忍信徒祭祀祖先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但对民间祭祖活动中的一些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仪式则一致反对,对民间祭祖习俗予以批判。然而,令人尴尬的是他们无法从根本上禁止中国民间社会中的祭祖习俗,即使是对中国教徒也做不到。因此,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在对民间祭祖习俗进行文化批判的同时,对民间祭祖习俗采取某种程度的适应与改造。

    2011年10期 No.174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3 ]
  • 现代中国艺术史研究方法论之我见

    刘渟;

    近百年来中国艺术史(古代部分)的研究涌现了各种新的依托于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视野和方法,随之而来的便是关于交叉学科下艺术史的学科边界的模糊性问题讨论,被不少学者称为"学科危机"。至于是否存在学科危机,对于新的各式研究方法而言它折射出哪些研究艺术史现状与问题,本文简单梳理了20世纪以来的艺术史研究方法,着重区分研究方法与研究角度的关系和异同,谈到风格分析法、艺术社会学研究方法(这两个典型的内外史研究法)在具体研究问题上所体现的思路,及方法所带来的学科思考。为建构一种新的中国艺术史学观提出方法论突破口。

    2011年10期 No.174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92 ]

博士论坛_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 坚持核心价值取向,拓展和谐社会凝聚功能

    施一满;罗湘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统优势,应该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要在和谐文化教育体系中贯穿核心价值理念,在和谐文化实践过程中坚持核心价值引领;在上层思政决策中强化和推崇和谐文化,在基层乡规民约中渗透和发展和谐文化;既要注重思想启迪促进和谐文化理念的发展,更要加强融会贯通促进和谐文化内容的拓展。

    2011年10期 No.174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7 ]
  • 从“管理”到“治理”:政府环境责任的新趋势

    李妍辉;

    当下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保护越来越普遍地被认为是现代政府必须履行的几项最基本职能之一。政府和市场管理的失灵,使得选择多种组织形式提供环境这种特殊公共物品和服务成为一种必然。环境治理理论正是基于政府失灵等情况,在寻求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有效合作过程中发现的"第三项",以管理为主导的政府垄断模式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的战略转变是我国政府环境责任发展的新趋势。

    2011年10期 No.174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9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95 ]
  • 美育与人类健康精神家园的建构——“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当代价值探析

    李清聚;

    从对宗教的批判到对美育的倡导,构成了"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内在逻辑。该思想认为,宗教不仅没有永存的本性,而且还具有强制性、保守性等弊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宗教精神也格格不入;而美育则不一样,它不仅具有与宗教相同的情感慰藉功能,而且还具有宗教所没有的自由、进步、陶冶感情之优点和长处。分析、研究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健康精神家园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2011年10期 No.174 55-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7 ]
  • 整体性进路的价值认同建设——作为应对社会冲突的伦理治理方式

    刘国云;

    社会转型过程中财富与权益分配的变化逼促人的再社会化,既有价值的阻滞可能造成价值颠覆并通过行动引发社会冲突。同一性建构的历史经验的两种进路,或者强调实体、彼岸的存在,或者是现世中个体的博弈。相应地,同一性实现的两种方式分别表达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合理的代表方式应是对社会整合关系的反映。认同的重建依赖伦理实体的在场,发掘公共本质的合理形式与有效实现途径。认同机制不囿于特定的形式,而在于有效表达最合理价值下本民族本社会的有机与互维的和谐状态。

    2011年10期 No.174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4 ]

博士论坛_经济新视野

  • 论食品污染与传媒农村环境危机预警

    贾广惠;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民关注的重要议题。在造成食品污染源头被追溯到农村、农民作为责任者的过程中暴露了传媒的预警滞后。由于传媒的选择性忽略,农村、农民多年来成为被城市持续"抽血"和被动纳污、缺少话语权的弱者。在农村环境恶化、"癌症村"增多中传媒忽视、回避了应有的预警职责,导致食品污染问题的积累与加剧。对此,需要传媒加大对农村的报道力度,坚持不懈揭露农村的环境破坏个案,冲破地方权力的阻力,守护环境公平正义,最终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

    2011年10期 No.174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1 ]
  • 政府主导市场化进程的金融发展模式——以开发性金融为例

    李勇;

    文章分析了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关系、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地关系;剖析了开发性金融的内涵;通过日韩德等国外成熟的开发性金融的发展模式比较,指出我国开发性金融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建设和完善开发性金融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1年10期 No.174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6 ]
  • 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的制度进化

    陈司谨;

    2007年1月银监会颁布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国家确认了经过多年发展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的法律地位,弥补了农村金融制度的短缺。然而,该制度的实施产生了"二元结构",形成农户手中的资金"疏远"农业、"脱离"农村的风险。为此,需要正向进化监管制度,从制度上确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的产业基础,赋予其成员主体权利,实施宽松的营运风险控制,加大政府在人才资源、财税、审计方面的支持,实现其自治与监管的均衡,使其真正成为改造传统农业的金融服务主体。

    2011年10期 No.174 70-73+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86 ]

博士论坛_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 公共经济政策评估模型的范式发展与选择

    黄维海;

    公共经济政策评估需要告诉人们取得的经济成果与政策的付出之间是什么关系,但由于社会经济领域研究对象的异质性,政策评估方法不能像自然科学评估一样采用纯实验方法在理想环境中进行,不同评估者在评估基点、数据获取、模型选择和有效性评价等方面存在分歧,并逐渐分化为结构模型评估范式和简约模型评估范式,文章在对上述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推荐赫克曼提倡的第三种模式。

    2011年10期 No.174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0 ]
  • 老龄社会背景下我国城市第三部门的发展

    张国;

    在我国城市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情况下,处在转型期的城市老龄工作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此大背景下,第三部门应当将城市老年人群体作为自身发展中的重要服务对象,以弥补政府部门和营利性部门在这方面工作中的不足。在协助党政部门做好城市基层老龄工作的过程中,第三部门应当进一步深入到城市社区的老年人群体之中去,在为他们提供日常性的生活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水平、丰富他们的文化娱乐生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大力推进城市老龄工作的进程中,第三部门不仅要体现出独立自主的精神,而且也应当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并自觉地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督。同时,充足的经费保障和大批优秀人才的加盟,也是第三部门在做好城市老龄工作方面所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

    2011年10期 No.174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旅游时空_旅游理论与实践

  • 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构建

    陈炜;陈能幸;

    文章针对我国西部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特点,根据民俗学、经济学、旅游学等理论建立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由专家对指标进行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4个层次构成,A层为目标层,B层为评价综合层,包括开发潜力、开发条件、利益相关者因素、开发效益4个指标,C层为评价项目层,由11个指标构成,D层为评价因子层,有33个指标构成。结果表明,开发潜力在评价的综合层中系数最大,开发条件次之,利益相关者因素和开发效益占的比重最小。

    2011年10期 No.174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128 ]
  • 旅游景区不当建设与防范策略

    许然;

    旅游景区不当建设是指对景区发展有负面效果和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过程和建筑设施的总称。常见的不当建设有盲目建设、跟风建设、重复建设、过度建设、破坏性建设等几种类型。旅游景区的不当建设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要避免旅游景区的不当建设需要从思想、决策、方法、理念、管理、法制等几个方面入手。

    2011年10期 No.174 87-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96 ]

法学与法制建设

  • 中国传统纠纷解决机制的现代启示

    刘永红;刘文怡;

    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作为社会控制方式之一,对于巩固统治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不可或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当下,传统纠纷解决机制对现代多元解决纠纷机制的型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2011年10期 No.174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01 ]
  • 构建私力救济的法律框架

    刘宏宇;

    私力救济虽被大众认为是不文明、落后的纠纷解决方式,可却是早期社会主导的,在文明国家广泛存在而且为文明人和文明机构利用了几千年之久;现今日益发达的法制化社会,许多国家大力弘扬非司法方式实现正义。换言之,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私力救济曾经、现在、有可能一直并将永远存在,所以有必要正确认识私力救济。文章从法理学层面上论述了私力救济这种纠纷解决方式,并从法治角度谈了构建私力救济的必要性,此外还侧重从民事方面谈了应当如何架构私力救济。

    2011年10期 No.174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5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71 ]
  • 法律障碍及其消解:排污权的物权法释理

    吴世彬;

    排污权交易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其基本原理:明晰产权和允许交易,通过市场达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导致排污权交易这一功能在我国并未获得充分有效的发挥。排污权物权化最大的法律障碍不在于其法律性质之争,而在于其客体的准确界定。排污权客体为环境容量资源的通说,由于欠缺科学性无法得到现行法律的肯认。应当摈弃环境容量这一过于虚拟化和理想化的概念,将排污权的客体界定为环境容量所依附的自然资源。

    2011年10期 No.174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5 ]
  • 论公用企业的界定

    郑艳馨;

    近年来,公用企业滥施垄断践踏公众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而由于人们对公用企业认识上的偏差和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导向的不明朗化,使得对公用企业垄断行为的规制难上加难。要想有效规制公用企业的垄断,前提之一就是合理界定公用企业,明确公用企业是通过网络或基础设施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具有营利性、自然垄断性、产品与服务的特殊性、社会公益性和政府管制性的特殊企业。

    2011年10期 No.174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49 ]
  • 经营者商誉侵权中的损失或者所得利润之范围

    苟正金;王明成;

    商誉的本质是以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为特征的财产权,基于此,商誉侵权损失或者所得的范围不限于最终商品交易损失或者所得,还包括中间商业交易损失或者所得。在损失或者所得的形态上,受害人的积极损失、可以合理期待的交易损失即"期待利益损失"或者侵权人积极所得、因侵权而成立但尚未履行的交易收益即"法上期待利益所得"属于赔偿范围;受害人尚未履行的交易收益损失即"法上期待利益损失"得具体分析其赔偿与否;侵权人因侵权可能发生的潜在交易收益即"期待利益所得"应排除计入赔偿。

    2011年10期 No.174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52 ]
  • 提单权利刍议——从保障提单受让人安全的角度予以观察

    郑晓哲;

    提单是国际商事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单证之一,运输、贸易、结算等领域因之而紧密相连,但是提单也带来了诸多的法律问题,其中,提单权利问题是关键所在,不仅关涉众多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而且也影响到了运输、贸易、结算等领域的良性运转,对于提单权利的诸问题予以解答是文章的目的所在。文章主要从提单的社会功能作为接入点,去认知提单权利诸问题,澄清困惑,并对学界的诸多观点予以梳理。

    2011年10期 No.174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5 ]

经济新视野

  •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分析——兼论现金流不确定性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

    闫荣城;谢赤;吴琼;

    文章从是否发放现金股利与现金股利的支付程度两个角度入手,综合考虑现金股利政策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检验现金流不确定性的作用强度,以达到更加全面分析现金股利政策的目的。结果表明:是否发放现金股利与现金股利支付程度均受到宏微观因素的显著影响;现金流不确定性对是否发放现金股利具有显著影响,但对现金股利发放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2011年10期 No.174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0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66 ]
  • 基于引力模型的农产品出口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杨安娜;

    基于引力模型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到美国、香港、日本、韩国、德国、荷兰、英国和新加坡等8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绩效进行研究,发现影响农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因素为地理距地、经济规模及需求结构。地理距离不是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阻力因素,进口国经济规模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起促进作用,需求结构差异程度也影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

    2011年10期 No.174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0 ]
  • 社会资本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

    吕双;

    社会资本是存在于社会网络中的,并能够带来收益的那一部分社会资源。它包括在社会性相互作用中基于合作意愿而产生的信任,组织等能够创造价值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社会资本积累不足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针对经济区的实际,其社会资本的投资策略应以构建信用体系为核心,加强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信用建设。

    2011年10期 No.174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管理学与企业发展

  • 网络经济视角下的企业集群价值链升级模式

    孙健;马立强;

    企业集群价值链是介于企业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的中间形态。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价值链理论演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企业集群价值链的四种升级型态,进而概括出基于实体依存度与信息依存度的两种不同的企业集群发展模式,即"外延式"和"内涵式"两大升级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企业集群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力发展信息资本和信用资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的对策建议。

    2011年10期 No.174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2 ]
  • 高校社科管理人员的社会责任和价值选择

    潘泳;刘焕明;

    中国现行的高校社科管理制度基本上是沿用了自然科学科技管理的量化指标管理体系,主要考核社科成果对学校学科建设和学术地位的影响,往往忽视了社科管理的伦理特性,文章通过描述社科管理研究现状、确定了社科管理的伦理内涵,从管理伦理学角度探讨高校社科管理人员伦理道德因素对科研的影响,提出社科管理人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客观公正的价值观和树立先义后利,公众利益优先的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实现"追求对社会有利的长期目标"的伦理价值观。

    2011年10期 No.174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92 ]

教育新探索

  • 从中美教育差异看独立学院特色路径的发展

    孙建国;

    独立学院是我国现代教育中一种全新办学模式。这种利用母体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结合民间雄厚资本优势,旨在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的办学形式,如何在今后激烈的办学竞争中用新的教育理念办出特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是独立学院面临的严峻挑战。文章从比较中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以及知识观差异性的角度,根据独立学院的现状及学生特点,为独立学院的创新教育及办学特色提出一些路径。

    2011年10期 No.174 130-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98 ]
  • 利用网络情境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周渡;

    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利用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已进入了实践阶段。文章从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进行汉语学习的特殊性、网络传播情境的特点及其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优势、网络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的基本途径这三个方面对利用网络情境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2011年10期 No.174 134-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8 ]
  • 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眼点的迁移

    王杨;陈树文;徐帅;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也必然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视野。高等教育国际化在为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对高等教育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重新定位自己的着眼点,实现其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创新发展。

    2011年10期 No.174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75 ]

人文家园_文艺论丛

  • 政治化、商业化及二者的兼容——两岸三地电影源流、主流比较

    郭大勇;禹秀玲;

    比较两岸三地的电影创作,大陆电影呈现出"对时代政治的影像书写"的概貌,而香港电影表现为"商业化为万变之宗"的总特点,台湾电影体现了"从时代政治向商业化的艰难转型",汇合成中国电影多元共生的艺术景观。

    2011年10期 No.174 141-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7 ]
  • 本体诉求的焦灼:西方文论的当代形态

    王敬民;田会轻;

    西方文论这一宏伟理论实体的研究合法性常常诉诸于其本体化的努力中。然而,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文论研究却遭遇到了广泛的质疑,其本体化的诉求呈现为焦灼化的形态。而要摆脱这种困境,需要我们摈弃所谓"死亡"和"终结"的论调,仔细清理文论研究在"失去轰动效应"后的客观现实,采取诗学研究的路子,对杂语共生的乱象加以清理和取舍,积极鼓励元文论研究,注意引导泛文论研究,坚决舍弃打着文论研究旗号的非文论研究,从而促进文论研究的健康发展。

    2011年10期 No.174 14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诗歌即媒介:中西诗学起源异同

    江玉娇;邵秀芳;

    在西方,诗歌作为摹仿自然的媒介,其媒介功用意义经历了柏拉图的阐释后,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提升和系统化。在柏拉图的诗学思想中,诗歌作为摹仿自然媒介的功用表现在:诗作和技艺的不相干、现象与本质的分离、感性和理性的脱节、个别与一般的不一致、神祇和道德的不协调。柏拉图媒介诗学不可通约性的一面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得到了一一调解,达到和谐一致:摹仿个别只是手段,揭示普遍规律才是目的;摹仿的对象是现象,反映的却是现象的本质;媒介诗学的功用表现在生活中的偶然与必然的可信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在中国,最早对诗歌的定义是传达"志"的媒介,孔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归纳和综述,体现了诗歌是自我实现的内驱力和社会环境的外驱力互动的过程,无需摹仿环节,是"自我导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且"自我"、"主体"、"心灵"在"仁礼"的同一性的预设中相辅相成。中西诗学的起源及其媒介作用有其异同之处。

    2011年10期 No.174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1 ]

人文家园_语言与文化研究

  • 认知语境与话语理解探微

    曹沸;

    认知语境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投射到人脑的认知结构体,话语理解的过程是说话人的话语与听话人的认知语境之间实现的最佳关联,由于话语认知语境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交际双方可以通过词汇、语法、语篇等各种手段刻意显化符合认知语境的语义信息。本文拟从语境的认知研究出发,探讨认知语境和话语理解的关系及认知语境下几个不同层面的话语理解。

    2011年10期 No.174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2 ]
  • 农民工语言认同的实证研究

    樊中元;

    农民工语言认同指农民工共同使用普通话或当地方言的言语行为及对普通话和当地方言在态度、情感、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趋同;农民工语言认同包括语言期望认同、语言情感认同、语言行为认同及语言文化价值认同等;农民工语言认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语言交际价值的促动和语言文化价值的实现。

    2011年10期 No.174 155-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10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68 ]
  • 台湾报纸副刊发展脉络探析

    刘晓慧;

    本文根据台湾报业及副刊发展特色将台湾报纸副刊发展脉络划分为四个时期:台湾报纸副刊的起源与融合,台湾报纸副刊的重建与稳定,台湾报纸副刊的转型与发展,台湾报纸副刊的困境与突破。副刊在其发展历程中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从"报屁股"发展成值得一看的版面,继而又发展成报业竞争之决胜地,而今则沦为困难坚守的阵地——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台湾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

    2011年10期 No.174 158-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