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玉水;
认知神经科学及相关学科衍生正在深入拓展、变革并重构当代美学的问题域。美学研究的这种认知神经科学走向,在20世纪以来的科学和美学史中表达出一种新的科学人文。越来越多的认知神经科学家、美学家关注脑科学、新技术、类脑工程实验条件下人类与个体审美活动的认知机制及神经基础研究,并将之视为美学作为感性科学、人文科学的新可能。当然,对于缺乏人文情意和价值理念的"纯粹"科学化美学的警惕,也不可避免遭到来自"人文学科意识形态偏见"的龃龉,引发了对于美学学科性质等问题思考的新自觉。当代美学研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哲学理解、科学研究、实践旨向中寻求新的"辩证综合",想象并重塑美学学科的方法、思维、视域、边界、话语,完成美学当代理论形象的创构与革新。
2021年02期 No.286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黄少波;林春逸;
当前出现了"反发展""发展异化"等发展危机,根源在于文化与发展发生了断裂。文化与发展的关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他们共融共进、互融共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凸显了价值,这就是价值导向、现实动力与和谐的力量。解决文化与发展断裂的问题,首先就是要构建以文化发展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寻求平等、公正和真理,同时加强文化认同,促进发展主体间的文化共享和交流,促进社会和谐、包容发展持续推进文化共同体建设。
2021年02期 No.286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9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汤迪;
道德虚无主义一词在今天的语境下实际上包含三种反道德的主张,除了价值的缺失即狭义的虚无主义之外,还有非道德主义和道德相对主义。三者分别是对道德的来源、作用和标准的否定。三种虚无主义思潮自在启蒙运动之后的欧洲出现以来始终困扰着哲学界。而在当今世界,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推进,这些问题日益严峻。三种虚无主义归根结底都是形而上学的道德观在实践中遭到挫败而形成的对道德不同方面的反思。解决虚无主义的根本之道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道德观,只有这样才能在快速变化的现代世界中守住道德底线,应对全球挑战,形成属于这个时代的道德观。
2021年02期 No.286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1K] [下载次数:1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奕;
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2018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发展遭遇巨大挑战。文章深入调研了当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现状、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宏观政策的了解、满意和期待情况。进一步,梳理了企业转型升级可以尝试的一些发展路径。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建议,希望借此给广大民营企业一定借鉴和启示。
2021年02期 No.286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3K] [下载次数:4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魏洪英;
本文主要基于相关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流出地的角度分析了东北地区流出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流出人口在流向选择上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他们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报酬逐渐摒弃地缘优势开始大规模的远距离流动。流出人口在文化构成上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业户籍流出人口主要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其就业层次较低,多以"生存型"流动为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流出人口集中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且以"发展型"流动为主。流出人口的迁移决策偏向于经济决策,社会型流出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通过相关模型建立发现相关东北地区人口流出给当地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人口的不断流出进一步加剧了东北地区经济的衰退。因此,政府部门需加强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以缓解其人口外流。
2021年02期 No.286 83-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1K] [下载次数:20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郝玉松;
我国已实现全国同步脱贫,正式进入后脱贫攻坚时期,乡村振兴成为乡村发展的下一个着力点。脱贫攻坚时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于乡村地区下一阶段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越边境的乡村振兴更需要借鉴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以实现边境地区乡村振兴。文章认为边境地区乡村振兴在理念、机制、产业、投入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从理念、机制、产业、投入等方面着手,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树立乡村振兴的"精准理念""绿色理念";加快边境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振兴;借鉴脱贫攻坚经验,优化乡村振兴资源整合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乡村振兴投入机制;优化绩效考评指标,强化乡村振兴监督考核机制;加强跨境合作,实现开放睦边和边疆治理。
2021年02期 No.286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2K] [下载次数:10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寿慧生;
"企业暴力"指企业刻意从事对员工、消费者、环境有伤害的违法行为。文章意在用此概念为解释中国及其他转型社会普遍面临的的企业监管问题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将企业行为置于国家-市场-社会的关系网络当中,用跨学科的视角来解析企业监管问题并提出应对的思路。该框架有助于正确理解企业行为和市场的本质及现代市场治理的复杂性,也有助于制定法律法规和制度来实现有效市场治理。文章将个体社会成员作为分析单位,重点分析企业暴力行为的内在动因,特别是企业行为产生的道德根源,以强调如何实现监管的长期有效性。
2021年02期 No.286 96-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9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付琳;
《民法典》颁布生效后在适用中的首要任务即是厘清虚拟财物在具体法律关系中的主客体构成,法律关系主客体缺失会导致法律关系产生一定的瑕疵,难以进入法律程序、实现救济。文章即是以虚实同构的社会中虚拟财产的价值生成为切入点,通过探询虚拟财产价值产生与权利主体的逻辑背离,进而分析虚拟财产法律地位的权属困境,以期获得虚拟财产从一般法律关系到具体法律关系的进路。
2021年02期 No.286 10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4K] [下载次数:2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韦伟强;
质押是一种设立质权的行为。新颁布的民法典多个条文从多个方面对质押、质权进行了规定,从内容看,是对物权法、担保法等规定进行了补足和发展。文章正是在一起典型案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概述目前对质押、质权如何理解和适用的不同法律观点,通过对传统民法理论中关于质押、质权及其设定质权的效力分析,对我国质押、质权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行深入探讨,总结民法典对质权制度的补足和发展情况,提出笔者对民法典质权制度对我国传统民法的发展、适用的理解,进而提出实践中仍需进一步明确与填补的相关问题和思考。
2021年02期 No.286 11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2K] [下载次数:18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宇琛;
刑讯逼供是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所明确禁止的行为,但却禁而不止,像幽灵一般潜伏在司法实践中,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可以发现,刑讯逼供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注重经验的文化传统、"打是亲、骂是爱"的棍棒文化、实体主义精神对程序不当的容忍、"无讼"的诉讼文化对个体权利的伤害,以及"个体"的不立所产生的"人权"不立,正是刑讯逼供深层次的文化根源。
2021年02期 No.286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0K] [下载次数:19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鑫;张恒;
车辆贬值损失是客观存在的损失,但从现行规范中可以看到,车辆贬值损失不予赔偿占据主导地位,有限地承认车辆贬值损失的可赔偿性,有关车辆贬值损失的司法实务也在是否赔偿、是否赔偿的理由、赔偿的计算方式等方面体现出差异性。车辆贬值损失应区分为技术性贬值与固有性贬值,损失的认定主要基于受损部位、购买年限、行驶里程、车辆用途等因素,车辆价值不宜对车辆贬值损失产生过大影响。目前阶段,车辆贬值损失不宜纳入交强险赔付范围,商业险遵循合同自由原则予以解决。
2021年02期 No.286 123-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9K] [下载次数:5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廖芳;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愈来愈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创新创业当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涉及的知识产权、税务、劳务纠纷、合同纠纷"、校园贷"等法律问题也频频出现,这些问题背后大多是因大学生创新创业者法律意识淡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弱导致。要持续发挥创新创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培养更多优质创新创业人才,需从完善法治保障机制、优化课程培养机制、增加评估检验机制、跟进咨询辅导机制、引入司法执法观摩考察机制等来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培养机制。
2021年02期 No.286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9K] [下载次数:10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李和中;石靖;
日本在线教育历经了通信教育、网络教育、慕课、市场化运营四个重要时期,呈现出系统化、均等化、个性化、便捷化的特点。然而日本在线教育在迅速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暴露出技术准备度不足、传统社会文化与在线教育理念冲突、在线教育一线话语权缺失、发展目标模糊、政府与市场未形成合力等问题。参考日本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我国未来在线教育发展应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面信息素养;在政策层面确立以在线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目标导向,紧密结合一线教育教学需求形成动态调整机制;在建设层面重视产学研合作,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切实提升供给侧能力,在政府与市场间形成合力。
2021年02期 No.286 13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4K] [下载次数:1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滕智源;
目前,如何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充分体现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构建一个"政府搭台、企业协同、高校主导"的多联动、系统性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已经成为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一个关键。文章提出"两融四合"的理念,聚焦能力养成和实践行为两个维度,通过创新创业微课程学堂和项目合作联盟两个抓手,建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2021年02期 No.286 143-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5K] [下载次数:9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徐唯;
锻炼心理学研究发现体育锻炼具有明显的抑郁改善效应,然而,对其机制的认识目前还比较匮乏。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以27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法、多群组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实证构建大学生体育锻炼抗抑郁的特质正念、社会支持两因素的中介作用模型。结果表明:(1)体育锻炼对抑郁的直接作用不显著;(2)特质正念、社会支持中介作用模型包括两条中介路径:一条是社会支持的单独中介路径,效应量占总中介效应的64.4%;另一条是特质正念→社会支持的链式中介路径,效应量占总中介效应的35.6%;(3)特质正念、社会支持中介作用的实证模型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该结果说明,社会心理情景因素是大学生锻炼抗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集体性、非竞争性体育锻炼,可进一步优化大学生体育锻炼抗抑郁的效果。
2021年02期 No.286 148-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5K] [下载次数:34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尹云芝;
在信息技术的大力推动下,我国音乐教育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无论是音乐人才培养规模还是培养质量都有了显著提升。在此过程中,乡村音乐教育改革进程落后于城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显得尤为突出,这对乡村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乡村振兴"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乡村音乐教育因此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只有将更多优质资源、方法、工具应用到乡村音乐教育当中,才能实现城乡音乐教育的无缝对接,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从信息化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乡村音乐教育的现实瓶颈进行分析和研判,针对性地给出纾解的路径。
2021年02期 No.286 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2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崔晖;张海涛;
<正>《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是由施索华和裴晓涛联合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研究高校思政课开展方式的书籍。该书可谓是高校思政课实录的"大杂烩",既有"如何打开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党的理论自信"等进行理论夯实的内容,也有"怎样学做‘真人’""走进青年毛泽东"等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论述;既有"让‘中国梦’在学生心中开花""祖国灿烂的文化与树立文化自信"等传达理想信念的篇章,也有"为什么要上思政课""让学生爱上思政课"等巩固思政阵地的作品。
2021年02期 No.286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5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侯海艳;
<正>由陈谷嘉编写、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宋代理学伦理思想研究》共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为"理学伦理思想综合编",从总体上对宋代理学伦理思想特征、内容等进行了介绍;第二板块为"北宋时期理学家伦理思想编",主要对周敦颐、胡瑗、孙复、石介等人的理学伦理思想进行介绍;第三板块为"南宋时期理学家伦理思想编",主要对胡宏、张拭、朱熹等理学伦理思想进行介绍。
2021年02期 No.286 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9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胡珊珊;
<正>李珂编著的《美声声乐体系历史探源与技术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20年9月)一书首先从历史角度追溯了美声的文化源头,随后创新性地提出了美声综合体系的概念,搭建了美声综合体系的框架,并以此为依据阐释了美声声乐技术的机理特征与训练要素等,揭示了美声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特征。对美声发展历史的细致梳理。美声这一概念由来已久,不同学者对美声概念进行论述,使其内涵得到丰富。
2021年02期 No.286 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梁鹤;薛喆;
<正>由徐科锐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贺绿汀与2 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一书,立足于当代我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现实,详细总结了贺绿汀先生在长期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提出的学术思想与所得学术成就,并进一步介绍了他对新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和中国特色音乐文化形成所作的贡献,对我国当代音乐教育具有重要启示。《贺绿汀与2 0世纪中国音乐教育研究》全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时代语境与作为音乐家贺绿汀的身份构建",主要阐述特殊时代发展背景下贺绿汀音乐教育思想的成长历程。第二章"贺绿汀的论学背景与知遇之缘",
2021年02期 No.286 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恬;
<正>《新时代"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一书在互联网成为党建新环境的背景下,对网络时代的高校党建工作进行探索,从高校的实际工作出发,阐述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内容、面临的挑战和对策,以及党建云平台和党员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等,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健全提供了重要启示。
2021年02期 No.286 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3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潘丽莎;
<正>由汪树东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反现代性研究》一书,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反现代性的学术专著,其立足于当代文学发展的现状,对文学的现代性追求提出批判性意见,填补了当代文学反现代性的研究空白,是目前学术界研究反现代性问题的一部力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反现代性研究》全书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追寻与反现代性抗争。
2021年02期 No.286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敏蓉;姚易;
<正>《孔子儒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一书不仅对孔子儒家思想进行了分类研究,还深入探讨了每种思想的当代价值,有利于读者从现代视角理解与认识孔子儒家思想。《孔子儒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是由黎千驹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为五个板块:第一板块为"孔子概说",主要从"凡人"和"圣人"两个层面介绍孔子;第二板块为"孔子的伦理思想研究",包括理想观、
2021年02期 No.286 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2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传明;季顺欣;
<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由田克勤和李彩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一书,在参考并积极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崭新成果的基础上打造出了一套基本框架。全书共包括十五章。总论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第一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第二章是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理论,具体内容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变革、
2021年02期 No.286 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10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明粤;
<正>由刘宣文、赵晶所著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教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强调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必要性,真正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提供了方法,从心理健康教育层面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指引了方向。强烈的问题意识。立足读者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原理,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环节,对心理健康教学模式与教学技术进行了全面论述。
2021年02期 No.286 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下载次数:1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周丽梅;
<正>《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由何慧华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教育教材类书籍。该书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介绍教育研究的本质、范式和路径、过程概览等,并引出了学前教育研究的概念;第二章主要阐述学前教育研究的伦理问题,包括伦理准则、职业伦理等;第三章到第七章介绍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过程,分别为明确研究问题、拟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撰写学术论文。
2021年02期 No.286 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下载次数:1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